基于高校教育云的纺织专业课程改革探析r——以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为例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errr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继承,随着近年来非遗在高等教育中的创新融合,在资源整合、教学形式、技艺传承等方面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在总结近年来高校非遗教学的部分特点和热点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非遗传承数字化的必要性.并以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部分纺织技艺与实践经验为例,结合高校云教育平台与教学资源的纺织丝绸非遗技艺融入高校教学的改革,围绕资源整合、平台设立阐述实现路径,以期为改进非遗传承模式,创新高校纺织专业教育提供借鉴.
其他文献
工程教育认证明确要求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结合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及新修订的专业类补充标准,阐述了复杂工程问题的基本特征及含义;探讨了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
[摘 要] 为评价移动电子设备在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调查171名见习生利用电子设备采集病史对病历质量的影响和患者的就医体验。61名(35.7%)利用传统纸笔采集病史,67名(39.2%)利用手机,31名(18.1%)利用平板电脑,12名(7.0%)纯大脑记忆。与传统方式相比,手机组的病历质量下降(p=0.002),纯记忆组的病历质量最低(p=0.001),平板电脑组无差异(p=0.125)。患者
[摘 要] 传统程序设计语言C、Java等对计算机理论知识要求高、入门难,对地理学专业学生而言,在学習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语法错误,导致学生编程学习兴趣不浓。Python作为一门易学、易用的编程语言,与地理学专业学习有机结合,具有明显优势并深受学生欢迎。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注重基础性与前沿性相结合、加强案例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地理学相关知识竞赛、充分利用网络教学以及
教学是立校之本,科研是强校之路,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面临新时期高等教育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全面有效地开展“三全育人”,是高校专业教师面临的挑战和亟
“双高计划”背景下,产教融合进一步加深,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实训室建设成为校企合作的必备条件.为满足专业学生拟岗学习、课程建设和产教融合,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
专业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专业思政的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整体工程,与自然生态一样,应和谐统一.从OB
为培养新工科背景下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引入“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参与辅助指导,提升学生的学习
改革开放至建党100周年以来,中学主流教学方法历经磨砺,随着教育理念与实践效果的变化逐步完善.以江苏省为例,其主要经历了板讲法、启发式教学法、讲练法、洋思和杜郎口模式
以中兴通讯与兰州工业学院共同推进ICT产教融合项目为背景,校企双方共同建设“数据通信技术”课程,提出基于CDIO理念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方案.通过企业项目任务重构教学
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将传统课堂与网络资源和技术相结合,打造了“课前-课堂-课后”的全景教学模式,是未来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以“法律心理学”课程为例,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