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坝代诗歌教学例说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zh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古代诗歌相比,现代诗歌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近,学生可以直接地感知到诗人寄托的思想感情,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但在实际的现代诗歌教学中,因诗歌篇目较少,学生便忽视了对现代诗歌的学习,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在进行现代诗歌教学时,应当从教学方法上作出改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发学生兴趣的途径
  学生对现代诗歌学习兴趣不高,往往是因为对现代诗歌了解不深入导致的,教师在课堂开展现代诗歌教学之前,应该通过导入一些学生熟悉的诗歌,针对诗歌表现的内容和诗人的创作意图,让学生全面地了解现代诗歌。例如,引入海子的抒情名篇《面朝大海》,这首诗歌以朴素、明朗、清新的语言,展示了诗人想做一个幸福人的欲望——“喂马”“劈柴”“周游世界”……诗中体现的轻松欢快与作者卧轨自杀的现实虽然不符,但却展示了诗人对幸福的向往,通过引入这些学生们熟悉的诗歌,调动起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热情,大家争相交流自己喜欢的诗歌,在交流与讨论中,真正提高了现代诗歌教学水平。
  另外,教师在讲解诗歌时应使用优美、富有诗意的语言,让学生在诗意化的课堂教学氛围中欣赏诗歌。而让学生参与到诗歌朗诵中是提高学生兴趣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在学习戴望舒的《雨巷》时,可以让男女生进行合作诵读,通过分角色朗读,大家关注到这首诗中出现的“油纸伞”“丁香”等意象,这时教师再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大家讨论在诗中“丁香一样的女子”象征着什么?聆听了教师对诗歌创作背景的介绍之后,再结合课前对这首诗做的资料收集,学生联系当时的政治背景,说出自己对这一意象的理解。有同学认为是代表了自己痛苦的初恋,还有同学认为此诗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样,都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新希望的渴求。又如,在学习艾青的《北方》时,教师可以找学生上台朗诵,在读到“暗淡的辉煌”“荒漠的原野”“颓垣与荒冢”“孤单的行人”“干枯的小河”等语句时,无论是朗读者还是其他的学生,都仿佛置身于北方冬季那荒凉的原野上,大家都置身于作家所描绘的诗境之中,拉近了与诗歌的距离,学生深刻地体会了当时中华民族的苦难和面对北方土地的荒凉,诗人所表现出的民族自豪感。在这里,现代诗歌不仅向学生展现了诗歌之美,更为学生上了一次意义深远的爱国主体教育课。
  通过师生互动和学生交流的方式,大家对诗歌的意境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学会站在一个更高的视野中运用比较分析的眼光去欣赏诗歌。可见,调动学生兴趣之后展开诗歌教学能够产生良好的课堂效果,课堂气氛也被推向高潮。
  鉴赏诗歌能力的培养
  在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对诗歌产生学习兴趣之后,教师就要带领学生展开对诗歌的鉴赏,从而让学生切实领会到诗歌中的意蕴,如在学习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首朦胧诗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体会这首诗歌的主题,以及诗歌中的象征手法。首先应关注“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这些意象充分展现了当时的中国贫穷、落后的现状,接着诗人又怀着对祖国的真挚之情展现了对新生、充满希望的祖国高昂的热情——“我是你簇新的理想”“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在这首诗中,诗人采用了由低沉、缓慢走向高亢迅疾的节奏去表达一片赤子之情。低沉、缓慢的节奏代表了诗人如泣如诉、似哀似怨的悲情;高亢迅疾的节奏显示出诗人热烈奔放、一往无前的干劲。全诗还通过主客体交错、相互交融的手法表达了对祖国的献身精神。诗中的主体是“我”,客体是“祖国”,随着诗歌的展开,最后“我”即是祖国,祖国也就是“我”。祖国贫穷落后,是“我”的痛苦,祖国迷惘无助时“我”是祖国的希望。在学习艾青的《北方》时,通过一系列意象展示了中国北方的悲哀,以及北方人民遭受的灾难和不幸。然而,历代以来我们都是顽强不屈的民族,炎黄子孙的根深植于中国地下,无论在多么恶劣的自然环境,抑或多么凶险的外族入侵始终是打不败的。在学习这首自由体诗时,因为诗歌独有的特点,没有整齐的段式结构和统一的韵脚,诗人可以任意抒发个人思想感情,在全诗的每个层次中都富有节奏感和画面感。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画笔去表现整首诗展示出的祖国北方冬季的萧瑟景象,如“枯死的树木”“低矮的住房”“慌乱的雁群”等,通过对这些意象的描绘,可以增进学生对诗的理解,更容易进入到诗歌的境界中,体会诗歌的画面美和意境美,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作者在这首诗中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作者单位:江苏泰兴市第三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社团是以共同的理想、积极的兴趣为动机而成立的团体。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张扬了学生的个性特长,为不同潜质的学生发展创造了条件,帮助高中生规划未来的人生。高中阶段是个体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学生身心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每位高中生都渴望拥有自我成长的空间和自我展现的舞台。社团的出现满足了现代中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社团通过社团活动、社团交际和社团文化共同作用于高中生知、情、意、行的辩证运动过程,全方位参与高中
苏教版必修五第四专题第一板块的第二篇文章《兰亭集序》中有一句关于王羲之思想的重要句子:“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对这个句子的解释,几乎所有的资料都认为是王羲之对当时一些人谈玄说理、逃避现实的批评。可笔者认为,这是王羲之对自己狭隘精神世界的自省,对老庄深邃而丰盈的精神世界的肯定。    还原庄子    “一死生”“齐彭殇”指把“生和死”“长寿和夭折”等同看待。大家都认为这种观点是荒谬、虚妄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大纲教学评价》指出:听力测试在英语测试中所占的比例不得少于百分之二十。同时,新课程标准也要求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培养。《牛津初中英语》这本教材,在每个单元的Integrat-edSkills板块的PartA部分,都设置了相应的听力部分。    初中英语听力专项训练方法    英语听力的专项训练,就是在学习每一个单元的时候,教师都要抽出单独的时间,让学生在语音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小组合作学习具有丰富的内涵,且有助于学生积极地参与多元化教学的组织形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为小组成员营造包容、开放的学习氛围,促进小组成员之间合作学习,共同进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社会发展、教育改革以及落实新课标的需求。因此,教师有必要树立为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理念,加强小组合作研究,努力探寻新的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当前,关于大学“去行政化”的争论已成为各界关注的一大焦点。不久前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克服“人才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官本位’倾向,取消科研院所、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政策甫一推出,立即引来一片议论。早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时,便提出要“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
中国是礼仪之邦,素有尊师传统。古人用“天、地、君、亲、师”来表达对教师的尊重。“天”和“地”都是虚的,教师排在国君和父母之后,足见其受重视程度,也足见其重要性。何以至此呢?恐怕还是因为教师是传播人类文明的使者,没有教师,人类的文明之火就无法传递下去。韩愈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对魏晋以来直到唐代社会上形成的以从师为耻的风气颇为不满,激愤不已,于是写出了我国教育史上第一篇专门论述教师的文章《师说》。  毋
2007、2008两年高考文综学科的许多题目是通过材料、情景设置的,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阅读理解、综合归纳、分析思维、学科思想和书面表达能力。但是许多学生不会有效地阅读材料,导致大面积失分。新教材增添了大量阅读内容,无疑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阅读要求,同时也预示着2009年高考将会在更大层面上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的缺陷,严重制约着学生的高考成绩,导致高三复习课中低效或无效阅读的现象普遍存在。笔者
笔者多年从事英语教学工作,课余时间也常写点感想和经验总结,但是总觉得零零散散,实用性不强。在平日教学中,常常感觉到要做好一日英语教学,有很大的难度,时常感到茫然不知所措。于是对于这一问题进行了不断的思考。    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做好一日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    兴趣是我们做一切事情的动力的来源。面对好奇和感兴趣的事物,我们总会孜孜不倦地去努力探索。即使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种种困难,我们都能很轻
2006年7月,杭州市濮家小学的28位同学参加了全国“阳光伙伴”活动,并在活动中战胜众多对手,以8.88秒的好成绩打破了该项活动的吉尼斯纪录,捧回了象征着光荣和梦想的全国总冠军奖杯。此项活动在校园、区教育系统和社会等层面产生了较大影响,并因此入选2007年杭州市“感动校园十件实事”。为此,笔者深入濮家小学进行了阳光学校生活构建的考察活动。经过一番考察,总结其经验如下。  一、 人文童真,强调校园环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就在于引导学生积极关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变化,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应试教育的评价目的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必然导致“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苦于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而素质教育把评价当做机制,当做一个过程,倡导诱思探究新思维,旨在改变过于注重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