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冲突中思考在探究中学习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kfxnd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堂应该成为学生思考的王国。”而“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探究知识。一堂成功的课可以不拘形式,可以各有特色,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要闪现出“亮点”,这个“亮点”应该是师生智慧的结晶,令师生惊讶,让学生兴奋,使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我在教学设计中,为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思考,经常有意识地设疑布阵,引导学生思考,甚至有意提出带有冲突性的问题,诱导或激起学生进行思辨,在辩论的过程中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兴趣与学习动力,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一种愉快同时又具有竞争和挑战的氛围中,挖掘自身潜能,使探究更加深入,从而让教学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讲人格尊严权时,我就设置了一个“冲突”:“上一节课我们讲生命健康权是公民首要的人格权,现在又提倡“士可杀不可辱”“廉者不受嗟来之食”,那么到底生命重要还是尊严重要呢?”这一问,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有争论的,有窃窃私语的,欢快愉悦的课堂气氛,争论的激烈程度是以前从未出现过的。有学生说:“生命当然比尊严重要,人首先需要活着,才能享受到其他的一切权利,如果没有了生命,谈何尊严?历史上如果没有“忍辱偷生”甘愿受胯下之辱的韩信,哪儿会有后来备受尊崇的大将韩信?”话音未落,另一位学生就立即反驳:“尊严要比生命更重要,试想如果一个人没有了人格尊严,那他活着还有何意义呢?这无异于行尸走肉,苟且偷生,与动物又有何区别呢?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有尊严,有价值。”另一个学生也举手发言:“生命和人格尊严都重要,丧失了任何一个人都不会成为真正的人。丧失生命,人会死;丧失人格尊严,人生不如死!”其他学生也发表了自己的不同看法,最后,大家一起进行了总结归纳:生命和尊严都是每一个人所必须具备的。只是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有人舍弃生命捍卫尊严,有人为赢得更高的尊严而忍辱负重,对他们我们都只有敬重。可见,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要学会全面、辩证、发展地看待问题。
  (作者单位 山西省太原外国语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美术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设计思维,通过绘画和手工等简单的艺术形式,对学生进行美学启蒙。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主要还是基于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开展,在绘画和动手制作的环节中开发学生的思维和综合能力,所以说对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心理素质有重要作用。针对小学年龄段,小学美术安排了很多动手制作内容,希望学生能够在制作活动中脑、眼、手并用,深入挖掘学生的能力,从多个角度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进
摘 要:少年强则国强,未成年人承载着希望,关系着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他们的健康成长,吸引着社会各界的目光,寄托着祖国的期望。近年来,作为龙游县首批教育特色学校,箬塘小学致力于“七彩德育”的研究,强化德育队伍建设,不断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走出了一条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特色之路。  关键词:德育;建设;开发  一、“七彩德育”的框架  箬塘小学秉承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一切为了学
摘 要:认识《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之|“欣赏·评述”中托物寄情的内涵;分析部分中国美术代表作品中的缘物抒情,象征手法表达寓意,物象人格化,寄托感情。  关键词:美术课;艺术鉴赏;意境;托物寄情  一、认识《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之“欣赏·评述”中托物寄情的内涵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在美术鉴赏中,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根据一定的审美理想、审美标准、审美趣味,从作品中获得对于艺术形象的具
摘 要:综观当代中学生,往往只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知道物质财富是通过劳动得来的,更不知道自己有朝一日也要去创造财富,以感恩回报父母、社会乃至国家。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使之感恩于祖国、社会、学校、父母、亲人和朋友,长大之后成长为一个知恩图报的人,是学校德育教育中育人的基本目标。通过对台湾忠信学校的“以道德教育为本”的学习,谈谈作为学生应有的责任心,即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班集体负责,对
一、专题地位  1.本专题从新课标卷的设置来看,属于语言表达综合运用范围,考查方式分主观和客观两种形式。  2.从高考备考复习体系的位置来看,宜放在字—词—句—段—修辞序列之后,有总结和延伸作用。例题选用经典题例和新课标卷高考题例。经典题例突出考查意图,新课标卷高考题例关注动态变化。  二、教学设计意图  本设计强调解题之“巧”,旨在探讨教师在思考高考专题复习时,从背景知识、专题知识、核心知识进行
《背影》是鲁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内容,这一单元的课文都是情感充沛的写人记事的散文,比如,《老王》《阿长与山海经》《信客》等。在其他版本的教材中也都是把这一课放在了写人记事的单元。例如,人教版是把本课放在了八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和鲁教版的处理是一样的。这样的安排便于集中学习写人记事散文的方法结构,表达技巧。  对本课处理的重点是文本的解读,深层次的挖掘,在品味揣摩词句方面重点训练,难点就
摘 要:为探究类比活动对概念转变的有效性,在两个相同层次的班级,采用不同的方法展开“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教学,结果表明,实施类比教学活动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可帮助部分学生放弃原有的错误观念,促进概念的转变。  关键词:类比活动;概念转变;前概念  一、问题的提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在学习新概念之前,头脑并非是一片空白,而是带着已有的认识来学习的,这些认识称之为“前科学概念”或“另有概念”。前
摘 要:围绕“在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以下几方面论证:重视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的激励作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实践活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小视。  关键词:数学教学;观察;思考;讨论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而又非常重要的学科,《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学的过程中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十分重要。  在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引导学生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可见,真实是文章的灵魂,也是作文教学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标尺。只有真实的作文,才能展示出学生动人的个性。如何才能让学生写出真实的作文呢?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从以下方面入手,培养学生在习作中表达真情实感。  一、寻找真实的情感体验  生活是真实的,也是写作的
摘 要:试卷中的阅读理解不仅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是对学生综合能力、实力的考查。阅读理解在高考中比分大,分值高,是高考成败的决定因素。学生十分重视阅读理解,但失分高的问题困扰着他们,却一直找不到问题所在。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听到学生抱怨阅读理解的难度,时常看到他们面对错题时的无奈。那就必须找找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对症下药。  关键词:阅读理解;学生问题;解决对策  在十几年的高中一线教学中,我把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