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策略初探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_dan1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使学生成为“乐之者”?作为教师就要在教学设计时多下工夫,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并将信息技术知识巧妙融入其中,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其中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快的体验中轻松学习,在体验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提升信息素养。然而有效的情境创设并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需要教师结合学情、教学目标、实际教学环境和自身教学经验等多种因素才能做到。
  情境教学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情境教学引导学生主动体验,活跃课堂气氛;情境教学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拉近师生距离。作为教师,只有意识到信息技术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才能结合自身教学将情境教学法运用到教学中去。那么,如何才能创设好的教学情境呢?
  “为了使学习富有成效,学生应该对所学知识倍感兴趣,并在学习中寻求快乐。”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启迪学生思维。教师应努力挖掘教材,恰当设计情境,引起学生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学中我们通常采用情境设疑导入、任务驱动情境体验、游戏、案例分析、情境拓展延伸等多样化的教学任务开展情境创设。
  一、做好学情分析工作
  作为老师,在教学中要用心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他们已经成长为具有独立人格的青少年。他们的思考方式已经不同于初中生和小学生,但仍然处于对未知事物充满疑问的阶段,他们更愿意探究、更愿意进行理性思考。在信息技术教学情境创设过程中要符合学生心理变化趋势,有效进行情境构造、氛围渲染,才能在实际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教学效率。
  二、明确教学目标
  情境创设是为教学服务的,必须同教学目标紧密结合起来,紧扣教学重难点。面对信息技术课程中涉及的众多软件和内容,课堂中要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事半功倍。例如,在进行“操作数据库”教学时,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数据库表关联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更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到,我创设了班级音乐库的情境,请学生参与其中并提炼出了两张表格,一张是歌手信息表,一张是学生信息表。然后对比分析,发现共同信息项,将两个信息表通过共同信息项关联起来,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建立了关于数据库表关联的概念。
  三、情境创设生活化
  情境创设的初衷,是为了将教材中深奥的、枯燥的理论深入浅出地展示给学生,将学生带入其中,加深学生的体验,在体验中理解所学知识。理论源于实践,实践来自生活。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所学知识越形象、越生动、越生活化,越能降低知识的学习难度,越能增加学习效果。日常生活给我们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素材,做生活的有心人,我们从生活中可以选取很多事例融入到信息技术教学中。例如,在“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中关于利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时,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份营养餐谱,其中给出了不同食物所包含的营养成分参数,并给出高中生每天所摄取营养的区间值,老师设定一定条件,请学生根据条件进行统计运算,在这样的任务情境中学生们运用SUM函数、AVERAGE函数等进行运算,不仅学会了如何運用EXCEL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还获得了一些健康饮食的常识。
  四、情境创设多元化
  没有一成不变的教学,更没有一成不变的情境。信息技术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情境创设推动教学,而不是拘泥于课本,本着调动学生兴趣,以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为原则,发散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情境创设必须多元化,例如利用影视资料创设情境、利用问题或任务创设情境、利用游戏创设情境等,在丰富多彩的情境中缩短了学生与教学内容、与老师的距离,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主动获得全面发展。
  总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需求和教学目标,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推动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习、探索、发现、生成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提升信息素养。在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帮助学生开启智慧的大门,使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充满活力。
  作者单位 陕西省鄠邑教师进修学校
其他文献
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企业管理的发展,随着市场上产品竞争日越激烈,质量改进越来越显示其作用.日本的质量管理专家久米均先生讲,日本的质量管理可称作质量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当明白,相对于单纯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技巧更为重要。因此,教师必须对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围绕任务驱动教学法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究,以促使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获得有效的学习技能。笔者通过自身教学经验,总结了在教学中合理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方式,现进行如下阐述。  一、设置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
小学高年级习作对学生的感知、思维、语言表达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如果在低中年级没有培养起对习作的兴趣,没有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那么到了高年级就会慢慢失去写作信心。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从何处着手来寻求突破呢?  一、放宽要求,不拘一格  写作不仅是创作过程,还是个性化的展现过程。现实教学中,很多教师的要求过于统一,整体要求齐步走,这样做的后果是好学生吃不饱、差学生吃不了。实践证明,在习作教学
第四届核安全峰会将于2016年3月底至4月初在美国华盛顿举行。此次核峰会将继续讨论全球合作打击核恐怖主义的问题,并重点讨论各国可采取的应对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高浓缩铀的使用,确保核材料安全、打击核材料走私,预防核恐怖主义活动等。核能的开发利用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新的动力,极大增强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但也伴随着核安全风险和挑战。尤其是在当今的国际政治斗争,一些国家正是利用核能的巨大破坏能
初中数学相对于别的学科来说是较难理解的,很多学生会对数学产生恐惧心理。检测学生是否掌握所学知识的途径之一就是解数学题。此外,解数学题还是检测学生是否能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所以说解题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解题态度,这就需要教师在解题教学中采用较为有趣和新颖的教学方法。  一、运用数学思想解题  1.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在初中数学课本中,
自2009年至今美国实施所谓“亚太再平衡战略”已经超过七年。随着和平与发展正能量向中国的集聚,美国这一以遏制中国崛起为目标的“重要谋划”违背时代潮流的性质日益显露,在其具体实施过程中更是遇到许多变数与挫折。只要中国站稳立场,不出现战略性失误,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止中国的崛起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倾斜的天平  美国地位的相对衰落和中国影响力的稳步上升,是近代以来人类社会发生的一次重大历史性变革。对
教育是触及人灵魂的艺术,是人与人相互影响的过程,学校中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都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巨大影响.这些关系中,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尤为重要.班主任是学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