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挖掘数字化校园内涵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feijack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扬州市政府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网络工程建设列为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8大工程之一,并召开全市教育信息化专题工作会议,下发《关于加快扬州市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市教育局随即建设扬州市教育城域网,并在教育门户网上构建大型教育资源库。2004年,全市农村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建成了计算机网络教室。教师备课室和多媒体电子教室。所有农村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建成校园网,市直学校实现“班班通”。2005年,全市192所农村定点完小完成“校校通”工程,全部建成两人一机的计算机教室。扬州市在江苏省率先完成第二轮“在职教师信息技术与教育”及第三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考核工作。
  “十五”期间,扬州市教育信息化环境得到很大改善,截至2005年底,全市生机比达到12:1,师机比为3:1,计算机总数达57,500台。但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区域性发展不平衡,网上资源难以满足教育教学需求,应用层次偏低,缺乏统一的规范,应用环境、教学管理和质量评价跟不上等等。针对“十五”教育信息化现状,扬州市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率先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全市通过区域整体性推进数字化校园工作,努力提高信息化设备的使用效率,满足新课程改革需要,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大力提高扬州市教育现代化的建设水平。
  
  一、数字化校园的内涵
  
  数字化校园是指将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有机结合,构建新型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的校园信息化环境。其内涵主要包含以下4点:
  (1)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建设的校园网只是数字化校园的物质基础,在稳定的网络系统下形成统一的用户、资源和权限管理才是其构建的软件环境。
  (2)科学规范地对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等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信息化管理,实现环境、资源、活动的全部数字化,这是建设数字化校园的手段。
  (3)通过对学校中人的行为的信息流改造,使学校内人因为行为所产生的信息在信息化环境中进行重组,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这是建设数字化校园的任务。
  (4)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实现传统校园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的巨大拓展,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效率,这是建设数字化校园的目的。
  从逻辑结构上看,数字化校园分为4层——基础层:由同一身份认证、统一数据服务、协同工作环境组成基础服务架构。数据互通层:由此层实现各类应用程序的数据互通。应用层:由众多建立在数据互通平台之上的应用程序组成应用系统群。交互展示层:通过门户技术和用户单点登录技术,建立一个横跨所有应用系统之上的校园综合信息门户网站,集成各个应用软件的信息,针对不同使用者形成一个具有个性化信息的用户交互界面。
  
  二、深入挖掘数字化校 园内涵的主要手段
  
  在“十一五”期间,扬州市所属学校按照《扬州市中小学数字化校园评估标准》,分类别、分层次、按条件使扬州市近400所学校创建成为数字化校园。通过创建工作的全面开展,促进信息化设备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充分开发利用教育信息资源,进一步增强教师信息素养,通过信息化手段,促使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最终促进全市教育质量与办学水平的显著提高。在深入挖掘数字化校园内涵,充分发挥数字化校园建设在学校教育教学以及教育管理中作用的进程中,学校管理者们需要认真审视4个重点方面内容的建设。
  1.引入CIO机制,护航数字化校园建设
  扬州市教育局文件《扬州市中小学数字化校园评估细则》中第39条明确提出:“设立教育技术中心,可以与教务处平级,统筹全校信息化建设,有明确的职责规范,能正常开展工作。”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学校领导的办学理念不同,对于数字化校园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常常造成学校领导层对信息化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高度也存在认识差异。虽然一些领导对于信息化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但是由于其专业知识的缺乏容易导致其决策的失误,最终造成相同环境下学校之间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成果差异明显。
  CIO(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即首席信息官)负责全面主管校园信息化的工作。在学校决策层引入CIO体制,目前已成为很多高校的举措。校园CIO不仅要对学校的信息化政策和常规管理施加影响,还必须结合学校的长远发展规划,从战略的角度去审视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进程,从全局和整体的视角来理解社会和市场的变化趋势,要有计划地落实和协调开发、管理和应用三者之间的需求。中小学若能将校园CIO机制有效地纳入到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将利于学校及时做出正确的专业决策。在数字化校园建设进入组织化、制度化过程中,校园CIO的设立将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2.建立数字化考评机制,提升教师信息化应用效率和效益
  在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过分强调创建的指导目标可能导致忽视创建过程,而偏重创建结果,因而易沦为形式主义,限于表面。与此同时,信息化设备属于高值易耗品,一般3~5年就要淘汰更新,所以学校对信息化应用情况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机制,从制度建设着手,有力提升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层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教师是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故而必须首先考虑教师信息化应用的效率以及效益。
  教师信息化应用效率及效益主要从“能用”、“用好”及“用优”等方面递进。首先,应考虑教师是否能够在学校制度的正面引导下正确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其次,还需考虑运用信息化手段是否有效地促进教育教学。例如,教师课余花费5个小时制作某节课的课件,那么,该课件的效果是否能等同于教师课余将5个小时用于其他备课活动而对课堂教学产生的正面效果。最后,还应考虑教师是否在信息化应用过程中真正提升了自身的信息素养,从而助力现代型教师的成长。例如,教师的创新思维能力、教育技术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教学综合能力是否得到有效提升,是否在新课改过程中形成自主创新的教学模式。以上种种,都需要学校在创建数字化校园过程中密切关注并给予重点思考。
  3.营造数字化校园环境,强化现有体制下学生的信息化应用
  数字化校园最终和最大的受益者应该是学生,在当前仍然是高考指挥棒引导一切校园活动的现有体制下,应努力为学生搭建多种学习、生活应用平台,营造数字化校园的生命环境,确实将数字化校园的成果最大程度地提供给学生。
  (1)建设学生多种学习平台,如问题式探索空间、协作学习平台、研究性学习课堂等,并且能提供多种校园生活平台,如网上心理健康咨询、校园一卡通、家校通等。学校应从学生角度思考学生的需求,了解他们最迫切了解、学习、实践的问题,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设计出适合学生的平台。
  (2)为学生校园学习生活数字化提供物质条件和应用条件,配备满足学生校园数字化基础物质条件的装备,如一卡通门禁系统、校园无线网络覆盖、学生图书阅读机、校园服务查询等,让学生在一种宽松的信息化环境中开展各种学习活动,为学生网络化的生存提供一定的空间。
  (3)建立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尝试改变以往一张试卷决定学生成绩的单一评价模式。学校力图建立综合信息素养在内的多维评价体系。通过建立多维的学生个人信息档案,展示并鼓励学生在其他方面的表现,激励引导学生好学、乐学、善学。
  (4)加强对学生信息化应用的指导引领,激发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热情并加以正确引导,善于发现并培养学生信息化应用的兴趣与特长,同时引导学生文明上网,培养他们正确的网络道德观,营造学生绿色上网空间。
  4.制定资源建设激励制度,推动学校校本资源库建设与应用
  资源的可共享性和系统的互操作性,是现代网络教育的命脉,积累具有学校特色的优质校本资源,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又一核心任务。学校资源建设主要分为4个层次:搜集下载、商业购买、开发自制、合作建设。笔者认为,在建设学校资源库的过程中首先应理清以下4个关系,才可以更好地针对学校自身情况制定具体资源建设方案。
  (1)商业资源与自制资源的关系
  商业资源建设方便快捷但需投入大量资金,同时还需要学校进行二次开发。学校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和经济情况综合考虑。自制资源主要是学校特级和高级教师的精彩课堂实录、原创的教案、个人课件、调研试卷以及教学心得等,这些资源往往更受一线教师的欢迎。因而,学校建设以自制校本资源为主、商业资源为辅的资源库才能符合学校教学需求。
  (2)城域网资源与校本资源的关系
  2004年,扬州教育局通过建设教育城域网互连互通平台,实现了各种教育应用系统间的数据互通和共享,基本解决了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各地普遍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同时,建设了涵盖全国5大主流教育资源库的市级大型教育资源库,虽然面广量大,但与教学实际结合不够紧密。各学校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也逐步建立起各具特色的校本资源库,虽然方便实用但数量不足。只有通过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市、县、校资源共享手段,我们才能取长补短,协作开发,才能用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才能有效节约人力资源,避免重复。
  (3)资源开发标准与资源开放平台的关系
  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需要遵循国家、省、市等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的开发标准,日后才能利用学校以外的更高级数据互通平台,实现与教育主管部门之间、教育行政区内其他学校之间、学校内各个系统间的数据互通和共享。同时,学校的各种教育信息资源可以采用开放式系统,在规划统一的身份认证体系下,通过数据互通平台实现各类信息的搜集处理展示,达到学校开放式资源的建设要求。
  (4)资源质量与资源数量的关系
  在数字化校园建设推进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学校资源库中的内容千千万,但教师仍然无法找到与课堂教学实际相结合的优秀资源。这一现象使得我们将目标以资源数量积累为重心转到以资源质量建设为重心,不能仅仅追求学校校本资源库达到一定量的要求,更应体现教师教学过程中优质有效资源的利用率。学校通过强调资源的管理组织人性化、操作使用简单化、功能实效最大化,鼓励教师对商业资源、网络搜集等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并积极主动加入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合作开发资源的行列。
  祝智庭教授认为数字化校园是一个实用概念,可以从硬件、应用服务与文化三个层次加以解释,形成一种递进的关系。我们现在经常看到的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等等都是第一个层次的建设,更多的问题和困惑是源于第二个层次,而校园的信息化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长期的社会建构,从而使信息化成为校园生活的一种生存状态。从教育信息化投入效益的角度来思考,数字化校园的概念逐步从物理层转移到服务应用层,最终才能形成校园的信息化文化。
  信息化建设过程无止境。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教育科技水平日新月异,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必将是一个长期、连续、无终止的过程。要更深层次地建设好数字化校园,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陈金华.中小学校园网应用效果的评测工具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5
  [2]祝智庭.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改革[J].教育技术通讯.2001,5
  [3]孙小权,韩伟力.WebServices 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的应用[J].教育信息化.2005,7
  [4]倪震祥.提升数字化校园应用绩效 促进教育技术水平整体发展.全国数字化校园建设研讨会.2007,11
  [5]傅德荣.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内容与意义[J].教育技术通讯.2000,7
  [6]刘艳.如何提高校园网的使用效益[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 4
  [7]刘荣.区域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整体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全国数字化校园建设研讨会.2007,11
其他文献
1悬浮填料简介建筑中水处理通常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氧化池中的生物载体(填料)是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的关键。载体是微生物的生长地,生物处理效果与所选用的填料有直接关系。填料根据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已成为教育教学改革中人们关注的热点,它所显现的独特优势也被大众所认同。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表现出一些值得我们注意的错误倾向。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是一个特殊的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还要向学生系统地传授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和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提高
未来5年,上海市青少年学生不出校门就可通过校园网络平台畅行科技天地。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市教委目前公布了科学教育推广项目实施方案,到2012年,上海将逐步形成从幼儿园到高
利用N235-煤油-H2SO4-NaOH化学萃取-反萃取体系地处理高浓度吐氏酸废液,建成处理能力为67m^3/d的废液资源回收-综合处理装置。运行结果表明,废经萃取后CODCr由15000mg/L ̄20000mg/L降低到721mg/L ̄1503mg/L。回收的浓液中主要成分为吐氏酸与羟基吐氏
稳压泵物压力高设定值决定于稳压泵扬程,稳压泵的扬程一般不另行计算,而是采用消防主泵的扬程,其原因在于设置稳压泵的目的是使消防给水管网的水压稳定。而在集中稳高压给水系统
活动背景在全国上下大力弘扬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热潮中,教师引导学生知荣明耻、明辨是非,树立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已成为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本次活
目前,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座谈会,已经进入高中新课程实验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2007年准备进入实验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厅厅长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教育部
目的:探讨多媒体教学模式进行外科见习中动物外科的教学效果。方法:对我校医学生分别采用传统及多媒体教学模式进行动物外科教学,对比评估教学效果。结果:就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
回顾性分析1998年-2013年新疆医科大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硕士学位论文85篇,就论文选题范围、类型、统计方法、参考文献应用等方面进行整理分析,探讨其近15年间的选题变迁情
医学教育因其专业性较强,缺少能够开展双语教学的医学教师是制约医学双语教学的瓶颈问题。将微格教学应用于青年医学双语教师的培训,不仅有利于教学技能的训练,也为医学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