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创新教育的探索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700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单调乏味的教学形式和学习环境,很难发展学生的个性,诱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创新能力及潜能。而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学生已有的固定的思维模式,使学生走出思维的怪圈,并创造性地发展自己。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育教学的核心。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学生的想象和假设模拟显示出来,从而诱发学生去探索、去创新。这样,学生不仅在自然而然中增强了学习的机会,而且锻练了创新能力,完善了自己的个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创新教育 创新思维 能力 个性
  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各类知识、掌握各种知识,而且也能帮助学生理顺知识间的联系、规律和结构,为学生正确地运用知识、熟练地操作做好准备。并且多媒体技术能够以其形象生动的画面、和谐美好的交互界面,多层次、不同角度地展现各学科的特点,能够以其独特的优势,变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直观化,为学生创设一个既形象又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这些为实施创新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有利的、可行的条件。
  一、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改变以往陈旧的、不变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结构,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创新性的发展总是和自主性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没有自主性就没有创造、创新。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轻松和愉快的心情,有利于他们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意志,使他们释放出巨大的学习潜能。过去,课堂教学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空间,缺乏平等、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教师的权威高于一切,课堂气氛沉闷、缺乏活力。这种单调乏味的教学形式和学习环境很难发展学生的个性,很难诱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创新能力及潜能。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科如地理学科课程中的许多现象和规律是无法展现在人们眼前的,而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可以改变这一局限性,它能以其特有的活动画面及多次反复播放的特点,以不可替代的优势在课堂中呈现各种自然、地理现象和过程,用生动有趣的解说来代替枯燥乏味的描述,为学生营造一个独特的、亲切的、宽松的学习氛围。学生置身其中,心情会备感轻松愉快,思维也将异常活跃。在这样一个民主、开放、宽松的教学氛围中,教师完全可以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出不同的教学环节,让学生不断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亲自动手操作、实验。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并结合实践活动进行教学,能打破学生已有的固定的思维模式,让学生走出思维的怪圈,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得到发展、提高。
  在教学中,大量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声情兼备的多媒体课件的参与,能使课堂教学变得异常活跃,学生积极主动。这一方面能把各种原本需要教师讲解、描述而又难以表达清楚的现象、规律通过计算机的模拟演示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场景制作、变换,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亲切;另一方面又可以把各种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完成的演示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模拟仿真显示在学生面前。所有这些都能大大地丰富和加强课堂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大大地加强。另外,多媒体课件的运用还能帮助学生打破已有思维定势的束缚,改变对事物的认识、观念,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
  三、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能不断地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机会,使他们的创新能力得以发展,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创新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条件让学生不断地想象、大胆地想象,能从学生身上产生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东西,而这些知识迸发出来的想象对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都十分有用。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学生的想象和假设模拟显示出来,能完善课堂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在自然而然中增强了学习的机会,教学也最终达到了熏陶学生的创新思想、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目的。
  四、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创设出不同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燃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利于形成创新思维的氛围,促使学生完善自己的个性,树立创新精神。
  古人说:学启于思,思源于疑。而疑又能诱发学生去探索、去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课件不断变化的声音、场景等等能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受到刺激,进而引发学生的大脑皮层产生多个兴奋点,建立起立体的反射联系,使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求知心理被激起,从而激发其探究真理的念头。同时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也能使学生在研究对象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中,从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并从中发现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学生在互动式的探究过程中,自己的认识不断地得到完善和提高。学生在感到成功的同时,也找到了自我、肯定了自我、完善了自我。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实施创新教育也将是一个永不变更的主题。在信息充斥的今天,多媒体的应用及优势也将使其成为创新教育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结合学生的特点,恰当地引入一些竞争激励机制,设置一些耐挫场景,能使学生在学习时不仅感到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的吸引力,而且也能有所选择,使学生做到人尽其才。这样,学生在获得挫折感和成就感的同时,也得到了创造性的训练和探索的机会,增强了他们进一步追求和探索的动力。
其他文献
摘 要:政治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全面提升素质,实现专业发展。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是:一、坚持读书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理论水平。二、坚持教学反思,提高教学水平。三、坚持教育科研,增强创新意识。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教师 专业发展 途径  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的主阵地,政治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直接关系到思想政
期刊
摘 要:随着中职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体育教学也不可避免地被提到改革的桌面上来,要求做到体育教学为学生专业学习服务,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发挥自身最大的潜能,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服务。这是中职学校在体育教学上进行的一次改革尝试,寻求一个新的突破,无疑是一次很有价值的探索和创新。  关键词:中职学校 体育教学 实践 专业 创新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教学改革也日益得到重视。
期刊
一、明确工作责任  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这是我校教师的一致看法。所以,学校一领到设备及光盘资源,就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骨干教师为组员的“农远工程领导小组”。组长负责全面工作,组员负责具体的实施和操作,研究、安排、落实农远工程设备的使用、管理、总结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在此基础上,我们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选出了农远工程管理员,负责学校教学光盘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要求对上级
期刊
摘 要:信息时代的到来,使信息技术成为社会成员争相学习的内容,这就使教育者——学校信息技术课教师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即如何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和资源,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以适应社会的需要。本文就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  关键词:信息技术 计算机与网络 教学过程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使信息技术成为社会成员必须具备的技术之一。“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必须懂英语、会电脑。”信息技术是一门
期刊
电子白板作为新型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不仅成为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成为教学的重要工具,电子白板正在改变着我们。教师可利用电脑对图形、数字、动画乃至声音、背景等教学需要进行综合处理,使其易于理解和掌握,通过电子白板提取资料、交互反馈、进行自学,让物理中的学习能力、探索能力、创新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学生创新发展的方向。  一、物理教学中运用电子白板的存储调用功能,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情绪丰富
期刊
随着高中教育的普及和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多媒体教学在高中课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多媒体计算机的引进能提供静止的图象、文本、图形、声音、动画等教学信息,通过投影、录像、录音、插图和自制的投影片等多媒体的有机组合进行课堂教学的具体设想,能全方位多元化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幻觉,多层面启发学生、引导思维、拓宽思维境界。它显示出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改变了教师是唯一信息来源的现状,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科学课堂教学就是把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使小学科学教学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使学生在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学习,化难为易,强化感知,优势互补,提高了学习效率。  关键词:网络 小学 科学  网络环境中的科学课堂丰富了教学资源,拓展了教学模式,它
期刊
摘 要:初中计算机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能培养学生的网络应用能力,而且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里我结合自己的教学感受来谈一下如何在初中网络教学中让学生的思维能力活跃起来,并展望了网络教学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信息技术 思维活跃 素质教育  新课程以来信息技术课上得有声有色,师生、生生互动也更加常见,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多样,教学活动多彩,有益于学生的智力发展。问题
期刊
摘 要:随着高中音乐教材体系的不断改革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需要音乐教师合理运用多种手段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音乐课堂教学的优化。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强化音乐教学过程,而且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音乐 鉴赏课 分析 理解 教学方法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高中阶段的
期刊
所谓“二次作文”是指同一题目在第一次写作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精心的点评和激励,让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重新加工和修改,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提高的教学手法。这样的作文教学方法是相对于传统的“一次性作文”而言的,是一种真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科学有效的写作训练方式。本文拟就“二次作文”的价值分析及教学实践作简要剖析。  一、浅议“二次作文”在高中语文习作教学中的意义  首先,课程标准的要求使得“二次作文”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