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来源 :下一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Jian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为土木工程的基础课,通过将工程教育认证理念和课程思政结合起来,探讨了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将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教学和思政教育结合起来,形成了兼顾专业课程知识和思政元素的教学体系。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课程思政;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工程教育认证,是国际上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证制度,也是工程教育国际互认与工程师资质量的重要依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是确定工科毕业生符合行业认可既定的质量标准,是一项以培训目标为导向、毕业出口需求为指导的合格评估。课程思政建设是高等教育落实立德树人基本任务的一项战略举措,是贯穿思想教育体系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良好每一门课程的教育作用,提高学校人才的培养质量[1]。工程教育认证与课程思政建设在目标追求、路径选择、方法设定上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二者共同服务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2]。因此,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结合工程教育认证的理念,需要形成知识、能力和素养的三位一体教育体系,在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中深入挖掘符合中国国情和价值观念的元素加以提炼,相应地也可以通过这些元素的应用反向促进学生吸收知识、提高能力以及提升素养,才能更好地完成好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
  一、结合中国特色的工程教育认证
  我国正式加入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工程教育学位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华盛顿协议》的宗旨是,通过多边认可工程教育学历,推动全球工程教育质量提升,促进工程技术人员跨国(境)流动。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我国工科学生走向世界提供了具有国际互认质量标准的通行证,提升了我国工科学生的竞争力。但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需要结合中国的特色情况,在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中深入挖掘符合中国国情和价值观念的元素加以提炼,相应地也可以通过这些元素的应用反向促进学生吸收知识、提高能力以及提升素养,才能更好地完成好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旨在形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工程教育体系,建成工程教育强国。形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中国特色,需要履行好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要求,回答好培养什么人这一教育的首要问题。这要求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弘扬爱国精神,崇尚专业精神,才能完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 “教书育人”改革。
  二、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自我提升
  要做好课程思政,首先必须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3],只有先不断的提升教师自我政治理论素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这样上课时才能有效的结合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才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的教学之中,使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和思想政治课程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如果一个教师自己的立场和观点都不鲜明、不坚定,那他就不可能有理、有据、有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更无法让学生心悦诚服。因此,需要教师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才能在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的教学过程中用学生认可的语言和方式教育学生。
  三、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思政设计思路
  (一)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思政理念与工程教育认证理念相融合
  工程教育认证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坚持持续改进,这个理念明确了高校教育的教学宗旨与要求。在工科专业中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学中,目前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仍然更多地专注于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相对忽略人文情怀熏陶和思想政治教育[4]。作为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师,应该在理清课程内涵,分解出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吻合的价值体系,并通过有效地融合方式加入到课程内涵中。在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建设上,通过深化课程目标、内容、结构、模式、评价等方面的改革及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实现课程固有知识、技能学习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效应,着重促进学生建立正确价值观,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治学严谨的科学态度,强化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工程伦理观念,形成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相统一的课程内涵及授课评价模式[5,6]。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具有典型理工科类课程的知识性,与生产及工程实际密切关联。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主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初步的分析和实验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工程技术专业工作、科研工作打下基础[7]。在课程思政设计中,将课程思政理念与工程教育认证理念相融合,遵循课程本身的教学内容及特点,挖掘课程知识点与思政内容的契合点,将课程思政建设与课程团队建设、教学内容设计等结合到一起,以课程思政建设带动课程建设。
  (二)土木工程案例融入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学
  通过专业课程进行思政教育和全过程育人,工程案例的选择要把握课程知识可直接用于工程实际的原则[8]。通过这类案例,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和看到我们当下学习的课程内容不是虚无的,它可以实实在在地应用到工程实践中。青藏铁路建设有三个难题,第一是多年冻土,青藏铁路所在的高原上海拔高,气温比较低,铁路的路基下是很厚的冻土层,这些冻土层厚度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严重影响铁路路基的稳定。第二是生态脆弱。青藏高原气候寒冷,生态十分脆弱,一旦遭受人为破坏,要恢复几乎不可能。青藏高原是长江和黄河的发源地,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在施工中铁路沿线的环境无明显改变。第三是高寒缺氧。高原上气温低,氧气含量低,施工人员面临特殊气候条件的严峻考验。通过介绍种国家大型工程项目建设的生动案例,既让学生懂得了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又让学生领悟了一线劳动者的不畏艰险的精神。
  (三)结合工程教育认证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学中介绍我国工程界的科学家,通过介绍他们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结合工程教育认证,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社会责任感,能不断学习,具备创新精神。例如介绍詹天佑的事迹。詹天佑作为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该路自北京至张家口,地形险峻,工程异常艰巨,詹天佑面对困难,以大无畏气概,率领全体筑路人员,知难而进,齐心为国争光,在小学语文课本中都收录了该事迹。例如桥梁专家茅以升,在解放前克服种种困难,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这座大桥是我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块里程碑,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参与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他的工程爱国思想激励着工程技术人员。   (四)采用1+1师资搭配模式
  土木工程教育认证要求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为了达到这个要求,课程教学中可以采用1+1师资搭配模式,即邀请1名授课者为来自企业的工程师,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讲解一个刚毕业的学生如何快速成长为企业的一名优秀土木工程师,告知学生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土木工程师,在学校期间要掌握好知识,只有学好课程,理解了理论知识,才能在工程实践中解决难题,并且在工作中要有吃苦的精神,经过一段时间的考验,最终提高自己的能力。
  四、结语
  工程教育认证与课程思政,两者合力推进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要从工程教育认证的理念内涵中挖掘思政资源,加以改进和提升,熔铸成带有鲜明特色的课程思政内容。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是一门工科基础课,结合工程教育认证从主体、内容、方式本文从不同的方面提出了一些渗透在该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这些元素能够丰富课堂内容,能够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陆勇.浅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地方本科高校工程教育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6):157-161
  [2]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3]丁素.高校教师人文素养现状调查[J].教育与职业,2012(07):34-35.
  [4]陈海玉,徐福卫,李峥,等.土建类专业课程如何实现“课程思政”的思考[J].科教文汇,2019(11):54-56.
  [5]曾凡锋,何珊.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育人模式刍议[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3):95-98.
  [6]陈海玉,徐福卫,李峥,等.土建类专业课程如何实现“课程思政”的思考[J].科教文汇,2019(11):54-56.
  [7]刘承功.高校深入推进“课程思政”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8,(6):62-67.
  [8]曾凡鋒,何珊.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实践育人模式刍议[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3):95-98.
  作者简介:
  周绍青,男(汉族),湖南永州,博士,讲师,工程力学方向。
  基金项目:湖南科技学院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XKYJ2020023)。
其他文献
高校钢琴教学的方式决定着艺术教育的效率以及质量,很多高校都面临着生源增多,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推进高校钢琴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到教育现状,对教学模式进行拓展以及优化,本文将主要探讨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相关问题。
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首次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对教育惩戒做出了规定,将教育惩戒全面纳入法制轨道。中小学教师在实施教育惩戒时,首先要从目的与效果上明确体罚与惩戒的不同,杜绝体罚及变相体罚的发生。严格遵守新《规则》,明确学生有哪些行为教师可以惩戒,以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根据等级制、累进制选择惩戒手段。明确法律的边界的同时寻找弹性限度,用爱呵护每位学生的成长。
字写得不规范,只求速度不求质量,发挥好情绪作用,用好田字格本,重视示范激励作用。
1背景卒中是导致人类致残和致死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卒中已经跃居为我国居民死亡和成人致残的首位病因,其中缺血性卒中的比例超过全部卒中的80%[1-3]。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ischemicstroke,AIS)治疗的关键在于尽早开始再灌注治疗,挽救缺血半暗带。目前,急性期应用rt-PA静脉溶栓和针对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的血管内治疗是被国际指南广泛推荐的有效治疗措施[4-10]。
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力保障,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发展是学校体育的基本任务。学校体育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健康中国”的实现领地,是“体育强国”的重要载体。通过总结新时期体育强国理念的基本内涵,探索青少年在体育强国建设中发挥自身优势的实践路径,“坚持三位一体”促进青少年体育蓬勃发展,促进中华民族体育强国梦的实现。
深度教学适应了教育改革发展需要,成为当前一种较为新颖且极具实践应用意义的教学形式,受到师生的广泛认可。本文从教师对深度教学理论认知不足、高考与课时压力、教学引导等方面分析了当前高中地理实施深度教学存在困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新课改视域下,社会各界人士都明确认识到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情感教学的重要性,而新课程教学标准也对此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讲解与传授,还应注重学生良好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发展。正所谓“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一个人如果没有德行,便不能在世间立足;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德行,那么便不能兴旺、发达。小学生作为祖国的花朵,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其综合素质的良好与否直接会影响到国家与社会的长远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加强德育情感教育的渗透,从而实现小学生良好思
现阶段的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以教师精讲多练为主。基于初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笔者尝试在初中文言文课堂中引入群文阅读的教学模式。经探索发现,此举能有效充实学生的文言阅读量,开阔眼界,并且能有效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本文将从初中文言文群文阅读的研究价值、教学实践、评价原则等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尝试和思考。
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古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同时,学好古诗词,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人文综合素养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初中语文教师而言,必须要加强对古诗词教学的重视,同时在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不断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审美鉴赏能力。本文将对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重要性进行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着重探究初中语文古诗词意境教学的策略和途径,以期为提升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和小学阶段当中所接受到的教育是完全不同的,其学习环境、身体发育情况和所处环境都有着很大的差距。但是幼儿园与小学之间又有着一定的连续性,简单来说就是幼小如何进行衔接的问题。在幼小衔接阶段,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倾听能力、自理能力的行为习惯对其将来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