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能力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能力的高低是掌握知识的武器,若不能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知识也只能是缘木求鱼,所以我们教师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当作是主要任务,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
  一、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注意力是心理活动的警觉性,也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选择性。没有注意力或精力不集中,学生就不能吸收新知识,也就不可能创造性地学习,巩固所学的内容。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采用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中,教师会发现当一个学生知道他的老师随时都有可能向他提问时,他就无意识地将注意力集中到教师所讲述的内容上。我们平时可以利用课件、投影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然后提出问题,尽可能地抽学生回答。这样使他们高度集中注意力,掌握好当堂课所学的内容。
  二、培养学生的记忆力
  记忆力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活动,主要是指经验在头脑中进行保存的心理活动。没有记忆就没有语文学习,没有记忆就不能丰富语文知识和把语文知识转化为技能。在语文学习中,只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但是记忆一定的语言材料是完全必要的。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注意把无意记忆同有意记忆结合起来,把机械识记同意义识记结合起来,再把认识和再现结合起来,掌握遗忘的规律,防止不应有的遗忘。如:在教学生字时,要注意新旧字的联系,采用将旧字去掉个偏旁(如:键——建)或加上一个偏旁(如:皮——破),或变一个偏旁(如:现——观),或反意词(如:深——浅)等方法教会学生用比较法来记忆。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是知觉和思维相互渗透的复杂的认识活动。而小学生的观察往往受兴趣所支配。对不感兴趣的东西,他们会漫不经心,走马观花,甚至视而不见。因此,教师首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培养他们观察的兴趣。如:春天,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可让学生去仔细观察,并引导他们观察它的外形、飞行时的样子,停息时的情形,把观察到的记在日记本里,当在课本上学习《燕子》时,发现自己的观察结果和课本中所讲的一样时,兴趣大长,使学生领略到了细心观察的乐趣。其次,在教学中,教师应有目的地指导,帮助学生按事物的特征,有顺序、有步骤地观察,逐步归纳出观察事物的一般規律。如观察景物,一般按方位的顺序;观察动物由整体到局部;观察人物除按整体到局部外,还可以由表及里;观察活动,按事情的先后顺序等。每一篇课文都是有序观察的典范。
  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就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想象是学生创造力的萌芽。如果学生具备宽阔、深远、丰富的创造想象,必将大大有利于他们的智力向深度展开。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因势利导,努力挖掘教材中各种有利因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学了《莫高窟》,以课文内容为例,在结合壁画进行仿编仿写训练等等,使学生变复现式的记忆为创造性的发散性表达,让他们智慧的火花在想象的助燃下灿烂地迸发出来。又如:在教《荷花》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读出全文优美的基调,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它们都是怎么样的姿势?“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做一回荷花仙子,告诉大家你身边都发生了哪些故事?学生有的说,我听到岸上有人说话的声音,他们说:“多美的荷花呀!真想采回家去。”“不能采,荷花是让大家欣赏的!而且它以后还可以结成莲子!”有的说,我听到风姑娘说:“哇!多么美丽的荷花呀!让我再让她们跳上一支欢快的舞蹈吧!”于是荷花跟着风姑娘一起翩翩起舞。还有的说,我听到池中水的说话声:“看!长在我上面的荷花多么美丽呀!”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令人惊叹不已。经常这样训练不仅能启发学生想象,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培养学生的表达力
  表达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叶圣陶曾强调说:“语文教学要在口语上下功夫。”小学阶段是人生学语言的黄金时期。所以在这个阶段要重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培养说话能力,使学生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理解力、表达力等都得到提高,最终实现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薛会杰,河北乐亭县第四实验小学教师。
其他文献
“语文主题学习”课题组联系方式联系人:黎老师手机:18910793688电话:010-59766299转605地址: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科技大厦A1110室邮政编码:100082邮箱:zhutixuexi@joyschool.cn
【教学目标】  1.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去年的树》。  2.通过抓住角色对话,体会小鸟和大树的真挚友情、小鸟信守承诺的品质,从而感受到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3.能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童话美妙的语言以及拟人体童话的特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抓住角色对话,体会小鸟和大树的真挚友情、小鸟信守承诺的品质,从而感受到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2.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我的班里有个“孩子头”,心思不在学习上,领着其他几个“小熊孩”隔三岔五就折腾出点事儿来,有时候藏别人的本子,有时候拿别人的笔,有时候上课期间以解手为借口出去玩,有时候甚至故意装样卖傻,搞恶作剧,扰乱班级纪律,影响他人学习,很不让老师和同学们待见。  起初,每次把他喊到办公室,我会直奔主题,一针见血地指明他的问题所在,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让他承认自己的错误,并承诺改正,写下保证书。有时候,还采取
期刊
【教学目标】1.在孩子独立阅读绘本故事的基础上,和孩子一起聊书,了解故事内容,体会角色情感,感受母爱的真挚与细腻。2.选择具体画面,联系自身生活,展开丰富的想象,将画面内
老房子里,一面有些泛花的镜子把一位老人的样貌照得异常清晰.rn崭新的西服,把他略显佝偻的背脊衬得如年轻时那般笔挺.洁白的衬衫配上深色的领带,让他脸上的皱纹显得格外舒展.
江南四月,草长莺飞。我校一行16人于4月14日去南京参加第22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有幸能如此近距离地聆听大师们的课。在感受江南美景的同时,享受了一场丰美的教学盛宴。名师的课堂令人陶醉,名师的睿智令人钦佩,名师的魅力令人着迷!  下面我以孙双金老师的《春联》和薛法根老师的《谈礼貌》这两课为例,谈一下我的听课体会。  一、重视语言的积累  正像孙双金老师在课后交流时说的那样“语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咚咚咚。”“请进。”“老师抱歉,我迟到了。”“不要紧,快找个位子坐下吧。”在老师和蔼目光的注视下,我走进教室找了个空位坐下。我翻开书包,正准备拿出准备好的《新概念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第9册第12课三则小故事《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蝉和狐狸》(从《伊索寓言》中选取)。【教学目标】在比较阅读中体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