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韵法》《射法》作者卢宗迈生平述要

来源 :文史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hua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卢宗迈,字绍先,江西南安府大庾县人,生于两宋之交(1126年左右),卒于嘉泰壬戌(1202年)或此前不久,年十三荫补,隶御史府,文武双全,官至22阶武翼大夫;著有《卢宗迈切韵法》和《射法》。前者流落海外,现日本国会图书馆已将其宇内孤本数字化,上网共享;后者已佚, 有一小部分随《增广射谱》辑入了陈元靓《事林广记》的“弧矢谱法”,明末衍入唐王琚《射经》。卢宗迈性好文史,不仅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音韵学家,而且是一个颇有眼光的收藏家,晚年藏书多达万卷。他收藏过的《兰亭序》定武珍本,到赵子固时以“落水兰亭”著称于世。
  关键词:
  卢宗迈;《切韵法》;《射法》;《兰亭序》
  卢宗迈,字绍先,江西南安府大庾县人,是南宋孝宗时文武双全的人物。历史上,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卢宗迈只是一位《兰亭序》帖的收藏家。宋周密《云烟过眼录》卷一曰:“五字不损本《兰亭》,原系堂后官卢宗迈家物。墨花满面,后一行空处。后归碑驿童道人,姜尧章自童处得之。……最后为赵子固所得,喜甚。乘舟夜归,至湖中弁山舟覆。幸值浅港,行李俱渰。子固独持此卷,立浅水中,示从者曰:‘兰亭已在,其他不足忧矣。’”这禊帖珍本遂以“落水兰亭”闻名于世。(图一)
  时至1990年秋,鲁国尧先生赴日本合作研究宋元语音史,得友人之助,获睹日本国会图书馆藏《卢宗迈切韵法》室町时期(1393—1573年)的手抄本。他精心研究,于1992—1993年发表《〈卢宗迈切韵法〉述评》,后经修订改称《〈卢宗迈切韵法〉述论》[1],失传已久的《卢宗迈切韵法》终于返归故土,引人瞩目。2003年,马明达先生发表长文《中国古代射书考》,从不同的角度也涉及卢宗迈的生平。[2]两位学者的开拓性研究侧重不同,或有疏漏未逮之处。本文试图深入探析,以期更清晰地呈现卢宗迈这位文武全才的风姿。
  江西卢氏源出范阳卢氏,故卢宗迈以“涿郡卢宗迈”自居。卢宗迈的出道与其叔父卢汝舟关系密切。咸丰《南安府大庾县志》卷十三《人物·乡贤》卢汝舟传曰:“卢汝舟,字仲济,博综群籍,留心世务。政和间以陆藻荐,隶御史府。廉约守正,不事刻深。绍兴中地震,上疏推本刘向、京房之意,无虑数千言。先是宣和时卢中等出使高丽国,与其国王论中国及其国与女(直)[真]战陈之事甚悉,汝舟得其详于中等,又得锺邦直所记使女(直)[真]行程。建炎三年编为十卷,上闻。复奏赵鼎论战守之具,意在恢复。秦桧恶之,以武翼大夫领官祠。”此志卷十二《选举·赠荫》提到:“卢宗迈以叔父汝舟荫官,至武翼大夫,有传。”卷十三卢宗迈传曰:“卢宗迈,字绍先,汝舟从子也。性聪明,务博览,尤精武艺。年十三,隶御史府。枢密使汪(彻)[澈]临边视事,檄之随行。宗迈知险厄,画城守屯戍之地,陈攻战之法,(彻)[澈]深嘉之,拜武阶。既而列馆职,文雅练达。两朝日历成,一岁五迁,官至武翼大夫。宗迈自以性好文史,遭时建武。晚益藏书,多至数万卷,然终耻言致身武阶云。”其他方志及有关文献记载详略不等,文字略有差异。
  《卢宗迈切韵法》手抄本上有淳熙己亥(1179年)卢宗迈序和淳熙丙午(1186年)卢宗迈跋。卢宗迈序论“切韵法”曰:“宗迈自僮时悟此,今四十年矣,鲜闻晓者,故书而传之同志,岂曰小补者?淳熙己亥孟春涿郡卢宗迈撰序”。(图二)卢宗迈自序含有考证其生年的重要信息。《中国古代射书考》未注意到《卢宗迈切韵法》的回归故土,误以为卢宗迈是北宋政和间人。而鲁国尧先生认为:“卢宗迈当生于徽宗宣和(1119—1125年)后期”[3]。《说文》:“僮,未冠也。”徐锴《说文解字系传》曰:“《礼》:‘十五成僮。’”但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曰:僮“未冠也,从人童声。按十九以下、八岁以上也。”卢宗迈年十三即荫补,隶御史府,故若说卢宗迈生于两宋之交(1126年左右)可能更有弹性。
  卢宗迈的卒年似尚失考,应可从“落水兰亭”的流传推测。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姜夔(约1155—约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据“落水兰亭”上姜尧章题跋:“嘉泰壬戌十二月,因与乡人汤升伯过童道人许,见此禊帖,知是乌台卢提点者所藏定武旧刻。后数日雪后,更欲雪,上车寒凛,因诣童买得之。白石道人姜尧章书。”[4]可知嘉泰壬戌(1202年)卢宗迈已不在世。嘉定二年(1209年)姜尧章说:“时有堂后官高良臣及台史卢宗迈皆得之,高、卢死,出以转售,故吾得之。”童道人只是转售,持有卢宗迈所遗禊帖的时间不长,故卢宗迈很可能卒于嘉泰壬戌(1202年)或此前不久。
  接下来,让我们以零星的史料尝试还原历史上的卢宗迈。
  卢宗迈是江西大庾的世家子弟,家学深厚。其文可博览群籍,武能精习武艺。叔父卢汝舟,甚有声望,曾入御史府,志在恢复山河,官至武翼大夫。卢宗迈深受其影响。
  卢宗迈天资聪明,早慧,13岁时,以叔父卢汝舟的缘故荫补得官,隶御史府;但非科举出身,升迁甚慢,而裁撤时则首当其冲。
  隆兴元年(1163年)八月三日,“御史台状,依指挥条具并省吏额……六察书吏一十三人,今并省二人。内成忠郎六察点检文字卢宗迈、成忠郎吏察书吏马希颜,各见依已降指挥,本台专法,理为资任。欲候逐人任满解罢,其上件窠阙,更不差人。”[6]成忠郎是第49阶的低阶武官,六察点检文字卢宗迈由现职降为候任。不过,关心战局的卢宗迈并没有闲着,而机会终于来了。
  南宋名臣汪澈(1109—1171)字明远,于南宋隆兴二年(1164年)知建康府,乾道元年(1165年)除枢密使。汪澈锐志恢复,临边视师。卢宗迈获悉后,“檄以自随”[7],主动积极,随行献策。他早已是个有心人,故能熟“知险厄,画城守屯戍之地,陈攻战之法”,深获汪澈嘉勉。《宋史·汪澈列传》曰:汪澈“在枢府,孝宗密访人材,荐百有十八人”。卢宗迈自然获荐,于是拜授武阶,不久担任官职,有文雅练达之誉。
  乾道二年(1166年),《钦宗日历》成,发付国史院,依例修纂实录。乾道“四年五月,进实录推恩,经修《钦宗日历》在朝供职官特减二年磨勘”[8]。淳熙三年(1176年)《太上皇日历》成。修两朝日历,卢宗迈是参与者,也是受惠者。这是他升迁最快的一年,提升了五阶;可惜没有出身,最后跟他的叔父卢汝舟一样,止步于第22阶的武翼大夫。《明一统志》卷五十八称其“一岁五迁,官至武翼大夫。晚年藏书万卷,然不满致身于武阶云”,可见卢宗迈晚年耻言致身武阶,事出有因,并非僅仅“性好文史”而已。   宋孝宗有恢复中原之志,不忘武备,淳熙(1174—1189年)初即诏进士习射,提倡“文士能射御,武臣知诗书”[9]。《玉海》卷一百四十五曰:“孝宗当时平无事,不忘武备。搜卒于白石,阅艺于选德,以进士习射,以武举从军,又命士卒射铁帘,劝以官赏,人人奋励。”卢宗迈也是一位奋励之人,他精研武艺,于射艺尤有心得,乃作《射法》二卷。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十四“《增广射谱》七卷”解题曰:“淳熙中,诏进士习射,书坊为此以射利。末二卷为卢宗迈《射法》,亦简要可观。”卢宗迈《射法》已佚,仅存一小部分辑入了陈元靓《事林广记》之《弧矢谱法》的“前后手法”。《事林广记》(或其前身《博闻录》)初刻于宋末,[10]现存元、明两朝和日本刻本多种,书名略有差异,内容均经增广或删改。日本元禄十二年(1699年)以元泰定二年(1325年)刊本为底本的刻本,世称和刻本。和刻本《事林广记》戊集卷三《弧矢谱法》引“宋朝太尉卢宗迈释”,以反切和《说文》释“拨”“捩”“?”“控”手法。(图三)《弧矢谱法》含“御试事例”,其内容正与《宋史》卷一百五十六“选举二”所载淳熙二年(1175年)御试事合,和上述《直斋书录解题》的描述一致,故《弧矢谱法》当采自《增广射谱》,卢宗迈所释确也简要可观。尤其可观者,“步射总法”的插图活脱脱就是宋朝进士习射的形象。(图四)在元至顺年间(1330—1333年)西园精舍本《事林广记》后集卷十三中,宋制“御试事例”被删,《弧矢谱法》精简为《射艺准的》,称“宋卢宗迈太尉释”“摋”“捩”“?”“控”手法,插图也变成了元人装束。(图五)《事林广记》的版本流传由此可略窥一角。
  王琚《射经》号称有几种版本,或因有些版本中出现了“宋”“卢宗迈”“太尉”之谓而感到困惑。事关王琚《射经》之衍变。唐王琚《射经》,又称《教射经》,全文载于唐杜佑《通典》。卢宗迈《射法》的精华,作为《事林广记》所辑的马射、步射法的一部分,在明代由唐顺之(1507—1560)辑入其《武编》和《稗编》。《武编》在王琚《教射经》和《事林广记》马射、步射法之间,还辑有明俞大猷《射法》等,编排分明,没有相混。经茅一相整理的《稗编》,始将王琚《教射经》和《事林广记》射法、《梦溪笔谈》“弓有六善”节等误题为一书,合称“王琚《射经诀》”。《说郛》卷一百一的“王琚《射经》”乃是明末陶珽所增补,实以《稗编》的“王琚《射经诀》”为蓝本,略为删节而成。其“步射总法”说唐王琚“《射经》云:‘无动容,无作色’”,也证明《说郛》的“王琚《射经》”并非真正的唐王琚《射经》。卢宗迈做过御史台提点、堂后官等,称“太尉”不确,也许是误认,也可能是元代书坊美化以射利;但《射法》的作者卢宗迈与《切韵法》的作者卢宗迈必是同一人。
  “切韵之学,本出于西域汉人训字”[11],在宋代有多种流派。沈括(1032—1096)博学多识。[12]其《梦溪笔谈》卷十五“切韵之学”条中记述了当时流行的几种切韵法。卢宗迈少时已悟切韵法,历40年,研究有素,将当时某些派系的资料汇辑成《切韵法》,间有己意,旨在普及推广。淳熙六年(1179年)卢宗迈自序曰:“今以难识者字或直音,或反切,或调声,并集于前,使人人可识。可识则易于口诵,口诵通熟则归母甚易。既能归母,则可反切。既能反切,则字无不识。是使难学之事而终归于易学也。”多年后,卢宗迈又有所补充,于淳熙十三年(1186年)作跋,题颂诗云:“满空世界字音容,图局包含尽在中。若人明了个个意,豁然似海与天通。”
  《卢宗迈切韵法》是卢宗迈留给后人的一份珍贵文献。据《〈卢宗迈切韵法〉述论》介绍,《卢宗迈切韵法》手抄本原为粘叶装,共五张纸,每张纸折成两叶,共十叶。后来改为线装。篇幅不长,内容丰富。鲁国尧先生详研其内容并指出:《卢宗迈切韵法》“在汉语音韵学史上有珍贵的学术价值”[13]。
  《卢宗迈切韵法》当年流落海外,长期深藏日本京都东寺观智院,上世纪末终为国人重新认识,使之在音韵学史研究上发挥其作用。现在日本国会图书馆已将此宇内孤本数字化,并公之于世,供世人研究。网址为:https://dl.ndl.go.jp/info:ndljp/pid/2532261。
  卢宗迈不仅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音韵学家,而且是一个颇有眼光的收藏家。他酷爱文史,勤于收藏,晚年益增。一说其藏书万卷,另一说多达数万卷。卢宗迈还涉足书画收藏,其中定武刻五字未损本《兰亭》被誉为古今绝冠的墨林至宝。
  注释:
  [1]鲁国尧:《〈卢宗迈韵法〉述论》,载《鲁国尧语言学论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参见马明达:《中国古代射书考》,载《暨南史学》第二辑,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13]鲁国尧:《鲁国尧语言学论文集》第330页,364页。
  [4]俞松:《兰亭续考》卷一,《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5]桑世昌:《兰亭考》卷七,《丛书集成》初编本。
  [6]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本。
  [7]李贤:《明一统志》卷五十八,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商务印书馆2006年影印。
  [8]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运历”一。
  [9]王应麟:《玉海》卷七十五“淳熙试进士射”,广陵书社2003年版。
  [10]参见王珂:《〈事林广记〉源流考》,《古典文献研究》第十五辑,凤凰出版社2012年版。
  [11]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五,中华书局2021年版。
  [12]参见徐规、闻人军:《沈括前半生考略》,《中国科技史料》1989年第3期。
  作者:美国资深工程师(已退休),現为浙江大学兼职研究员
其他文献
《山海经》中的东海即今山东菏泽市以东的古巨野泽;南海即今湖北荆州、武汉之间的古云梦泽;西海即今晋南临汾古盆湖;北海即今晋北雁门山朔州盆湖.
高校智慧图书馆的“感知知识、感知需求和感知存在”特征,契合了知识图谱优势技术特点.文章针对高校智慧图书馆馆藏资源数据之间存在的潜在关联关系,利用知识图谱管理技术,从知识抽取、知识表示、知识融合、知识推理、智慧荐书和智慧荐读等六方面深入阐述了现代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有效途径,以期将高校智慧图书馆构建成一个基于知识图谱的,将书、人、时间和空间融为一体的知识生态有机体.
摘 要:  成都武侯祠是“中国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明代藩王朱椿所为,宗旨是为彰显“君臣一体”。司马贞曾评论:“君臣一体,自古所难”,道出了封建社会关于“君臣一体”的现实与梦想的不一致。“君臣之义”的重要性,不可能超过“父子之亲”的伦理关系。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也不是“君臣一体”。之所以历代称颂诸葛亮,其实主要是封建统治者需要臣子学习诸葛亮的忠贞不贰而已。所以,本为突出刘备彰显“君臣
摘 要:  蒙文通在学术一变时期的墨家研究主要尝试论证墨家为异于儒家的另一元文化。在学术二变、三变时期,蒙文通的学术重心转移到对各家学说本身的关注和对儒家后学的研究,并尝试建立周秦之际包容百家的“新儒学”体系。这一时期的墨家研究更多关注墨家本身和墨家与各学派之间的关系,尤其强调了儒学对墨家的吸收。经学本位和民族—地域—文化三元一体观念是蒙文通墨家研究的特色。  关键词:  经学关怀;墨家;三变;特
摘 要:  关于诸葛亮的传说故事,自其逝世以来,一直在民间传诵。它们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反映出不同的时代风貌和地域特色。而对诸葛亮的评价,则主要集中在《三国演义》的人物研究中。对诸葛亮的评价和研究,表达了后世的一种精神文化,反映出人们对“中华智慧之源”的崇拜与追求。  关键词:  传说故事;整理;争议;评价  自从诸葛亮步出茅庐,为刘备出谋划策,取荆得益,建立蜀汉,乃至受托辅主,兴国治邦,联
摘 要:  成渝铁路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立项,1950年6月15日动工,中途经历了民主讨论,在龙泉山重新改线缩短路程,新控制性工程柏树坳隧道。1952年7月1日成渝铁路通车,对龙泉山的人员出行和物资进出具有积极意义。成渝铁路是我国三个时期建设大工程最生动的比较样本。龙泉山浓缩了建设的很多关键历史节点,彰显出中国人的开放务实精神。  关键词:  全线通车;隧道施工;破解困局;开放务实  三、中华
摘 要:  李劼人亲历了晚清政治变局与辛亥革命。他的长篇小说,尤其是“大河三部曲”,用文学的手法表现了那个大嬗变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各阶层众生相,显示出强烈的批判现实主义锋芒与民族情怀、人民情怀。  关键词:  大河三部曲;保路运动;《大波》;价值重估  李劼人(1891—1962)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同时也是著名的实业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其祖籍湖北黄陂,出生于四川成都,1911年参加过四川保路运
摘 要:  《剪灯新话》是明初瞿佑在文网森严情况下创作的传奇小说集。其故事曲折,叙写闺情至奇艳,在当时风行一时;以后一二百年间,仿效者众,且传至亚洲汉文化圈,成为具有世界性的文学作品。  关键词:  《剪灯新话》;《剪灯余话》;校勘;闺情艳语;流播  一  传奇小说在唐代中叶作者最多,自唐以后,便逐渐走了下坡路;宋人模仿的作品虽多,但功力已远不如唐人;元代作者更少得可怜,只有《娇红记》等几篇。直到
摘 要:  东坡先生是享誉世界的文学家、诗人、书法家、画家、食品科学家、工程专家、慈善家等。东坡在中国文化史上独一无二的、崇高的地位在书法“国展”(即全国书法篆刻展)中亦有体现。统计并研究了全国第十二届“国展”楷、行、草書“三体”总计746件入展作品的具体创作素材内容,发现东坡的著作最受书家钟爱,总计有七十余件,约占入展作品总数的十分之一。另外,还有众多作品提及东坡书法、书论、逸事等。  关键词:
摘 要:在旧笔记小说及其他古文献中,有许多评价历史人物的生动典故,有的至今还在使用。  关键字:曹植;謝道韫;袁宏;徐干  历史上有许多生动典故,对历史人物进行褒奖,其中当然有夸张成分,但却很好地刻画了人物风貌,反映了人们对其的仰慕与评价。下面从旧笔记小说及其他文献中钩稽几例,以飨读者。   七步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曹操之子,曹丕之同母弟,著名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