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温度的教学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BB_D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与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学科教学需要不断创新,以影视资源为代表的现代化资源逐渐成为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方式之一。影视资源的融入,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公平、均等的感受美、创造美、发展综合素质、提高人文素养的良好氛围,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全面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环境和条件。
  关键词:小学语文;影视资源;纪录片;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20-0044-02
  引 言
  语文学习的过程即知识、能力、情感不断累积的过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其中,学生思想、个性、能力、兴趣等方面素养的综合提升是人文素养培养的重中之重。本文以将纪录片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为中心,分析其对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影响。
  一、影视资源辅助小学语文教学的积极影响
  小学生处于增长知识的关键期,虽然感觉、知觉都在迅速发展,但抽象思维依旧发展缓慢,同时无意记忆仍然占主导地位,注意力容易分散,对一件事的思考与行动的专注力仍然较差[1]。运用以纪录片为代表的影视资源辅助小学语文教学,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素材进行创作的,具有形、声、意相结合的特点,迎合了小学生对新鲜事物有着强烈好奇心的特质,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其学习兴趣。
  其次,影视教学资源不同于厚重、晦涩的书本内容,可以通过精彩而生动的场景带给学生直观且丰富的感受。其中,纪录片用独特的方式使社会现实变得可见可闻,弥补了学生因社会阅历欠缺而难以产生情感共鸣的不足。纪录片在向学生展示现实世界表象的同时,也以特别的观察角度传达了作者的观点,能够辅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2]。
  最后,纪录片等影视资源可使学生对文本进行综合感知,并结合影视作品进行深层思考,产生通感效应,激发自主拓展、延伸的学习欲望,从而达到1+1>2的理想教学效果,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人文素养也在日积月累中得到提升[3]。
  教师应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教学规律巧妙运用影视资源,充分发挥其优势,这对语文教学质量、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纪录片辅助教学实例
  进入高年级后,学生已具备较好的文本解读能力。比起课本,他们对课外事物的兴趣更浓厚。而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进行枯燥的知识讲解,导致学生的学习热情逐渐降低。对此,笔者积极引导学生接触不同类型的优质纪录片,让他们真切观察、真心思悟、真实练笔。经历这样一番过程,学生便有了自己的见解。
  在一节较为随性的小练笔课堂中,笔者播放了纪录片《尺八·一声一世》。本片汇集了八位中外尺八人,论世、怀古、谈乐、抒情,通过他们不同的人生轨迹,展现了这一古老乐器在传承中面临的困境与希望。学生从未听说过“尺八”,所以它一出现便勾起了学生的好奇心。随着镜头的转换,伴随着悠扬的尺八声,充满意境与禅思的场景逐渐映入学生的眼帘。看至动情处,学生的眼眶泛起了晶莹的泪花。
  播放完全片后,笔者让学生展开集体交流,就自己的感悟和意见畅所欲言。其中有对奋力拼搏、一心学艺,只为圆幼时尺八梦的青年的憧憬;有对倾尽毕生、只为坚守濒临失传手艺的老师傅的赞叹;还有对穷极一生、探求音律与生命极致和谐的吹奏者的不解……因题材的特殊性,笔者又引导学生进行延伸拓展,如大名鼎鼎的空海和尚曾在长安的青龙寺拜师,学习密宗真谛。随着朝代更替,很多文化埋藏在历史中,好在还有尺八,默默地在另一片土壤上存留下来,衍生出缤纷的世家流派,代代相承。从短短尺八微观的视角,学生对历史洪流有了广泛的思考。
  在交流中,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还有学生对片中“一音成佛”有了自己的理解。这位学生基于平日的学习、生活经历,再融合纪录片呈现的内容,缓缓道出了自己的哲思:“一个音开始后,从诞生到消亡,转瞬即逝,所以音乐家们总是会认真对待每一次演奏。人生又何尝不是由一个个音组成的呢?每个人都是演奏者,现今该做的就是正视自我,惜时如金,珍而重之地度过每分每秒。”虽然片中并未对生命教育作出详细的解读,但纪录片将静态变为动态、抽象变为直观,在图像与声乐的渲染下,学生进行了多层、自主的思考,其人文素养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对学生来说,这样的学习是自由快乐的;对教师来说,这样的教学是有温度的。
  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笔者也进行了相关尝试。小学生对历史的了解十分有限,难以仅凭文字感受圓明园昔日的辉煌与被烧毁的场景。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往往仅用语言描述圆明园的历史,无法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鲜明的认知。基于此,笔者在课上播放了电影《圆明园》片段,它结合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对圆明园进行细致而完整地“重建”,画面精美,色彩逼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圆明园曾经的辉煌;之后,又播放了电影《火烧圆明园》中侵略军疯狂掠夺、火烧园林的片段,将那段屈辱的历史活生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使他们在视觉与听觉上都受到了强烈的刺激和震撼,从而深切地感受到辉煌被毁灭的悲惨与暗淡,学生内心强烈的爱国之情得以激发。
  三、影视资源辅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应策略
  教师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教学规律合理运用影视资源,发挥影视资源的优势,对语文教学质量及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将语文教学提升至一个新的层次[4]。但是,影视资源辅助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师认真对待,并找到对应的解决策略。   (一)其存在的问题
  教师缺乏对影视资源的正确认知。教师利用影视资源辅助小学语文教学,应坚持以解读教材为主。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存在学生过度依赖影视画面,无法将对画面的注意延伸至课本,更无法对文本进行深度阅读和思考的问题[5]。所以,教师要把握好影视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所占的比重,避免让语文课堂成为单纯的影视欣赏课。同时,教师选择的影视资源辅助教学的介入方式较为单一,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这也是现阶段教学中存在的重要问题。
  (二)对应的策略
  1.学生方面:引导小学生理性看待影视资源
  在和学生的日常交流中教师能够发现,学生对课堂上播放影视资源的环节非常感兴趣,但这种喜愛较难迁移至对课文文本的理解上,这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难点所在。虽然纪录片等影视资源具有娱乐性,但更重要的是其教学价值,教师运用其辅助课堂教学,开阔学生的眼界,使其更好地进行课文学习。对此,教师与家长应对学生利用影视资源辅助学习给予相应的引导,端正学生理性认知,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教师方面:提升影视资源理论素养
  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理论素养和技能,是信息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课题。除在语文学科专业方面具备坚实的知识基础外,教师还应具备较高的教育学、心理学、影视艺术等方面的理论素养。课前,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筛选符合教学目标的影视资源;还要掌握一些基础的剪辑影视片段的能力,必要时能对教学所需片段进行合理剪辑,突出重点,删去多余或不适宜的内容,使其最大限度地辅助课堂教学[6]。
  3.学校方面:加强对影视教学资源的重视
  学校应建立充足的影视资源库,并细致分类,便于师生取用、观赏影视资源。学校要对影视教学资源引起重视,及时更新扩充,丰富各科课程资源,为教师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同时,学校还应组织好相关教研活动,让教师少走弯路,以发挥影视资源在教学中的最大作用。具体来说,学校可采取以下措施。
  (1)每月至少开展一次视频教研活动,具体落实开课、说课、议课人员的分配及讨论参与人员。
  (2)每次活动前,明确并细分所要探讨研究的主题内容。
  (3)聘请相关专家,并积极发动学校的骨干教师参与教学研究。
  (4)每次活动后,教师经过共同探讨,认真总结本次活动的成功与失败之处,并争取在下次活动时弥补不足,获得有效提升。
  结   语
  瑞典教育心理学家斯迪芬·纳克特思认为:“精心选择一些与课本内容相关的影片,让孩子们对照课本看电影,会使孩子们的学习更生动、更直观。”教师将影视资源应用于语文教学,不仅可以创设相应的生动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让原本严肃枯燥的语文课堂拥有人文关怀的温度。
  [参考文献]
  隋欣.影视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D].广州:广州大学,2016.
  周安清.纪录片,习作教学的又一扇窗[J].小学生作文辅导,2018(02):67.
  沈小平.影视资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文理导航(下旬),2020(12):40+42.
  倪青红.谈影视资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11):8-9.
  孙晶萍,田丰.影视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探讨[J].求知导刊,2020(40):22-23.
  马艳.影视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与策略研究[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5):173.
  作者简介:邵湛(1993.5—),女,江苏南通人,本科学历,中小学二级教师。
其他文献
摘 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了幼儿教育中艺术领域活动的重要地位,要求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美术活动作为艺术领域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幼儿的美术素养和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教育工作者通过实践,探索出了美术绘本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其是将具有趣味性、开放性、生活化的绘本作为载体开展的创意美术活动,可以丰富幼儿的美术情感体验,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提高
期刊
摘 要:我国民间传统游戏多种多样,且大部分的民间传统游戏都蕴含着优秀的传统文化。体育文化的发展需要民间传统游戏的支持,要想利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教师就需要将民间传统游戏融入小学体育教学中,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兴趣及热情,还能体现体育教学课堂的人文性。对此,文章就民间传统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期体育教师能不断创新并优化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接触到更丰富的体
期刊
摘 要:高层次思维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更是信息智能时代人们应对挑战需要具备的关键能力。文章以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PBL)为基础,设计了“课堂引入:问题导入,引发认知冲突”“课堂生成:问题串深入探究”“课堂深化:问题深化、迁移知识、加深理解”“课堂总结:问题总结、激发反思”四个课堂教学环节,以期促进学生高层次数学思维发展。  关键词:高层次数学思维;数学教学;PBL学习模
期刊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强调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因此,教师要把批改作文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学生是作文的主人,也应是批改作文的主体。把批改作文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能够消除由教师全批全改的传统低效的作文评价模式的弊端,能够减轻教师的负担,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期刊
摘 要:积极心理学的出现,有利于教师调整教学模式。新课程改革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还要加强对学生积极情感和良好品质的培养,要求教师挖掘学生积极向上的一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文章通过“智慧生物实验室”校本课程案例,分析了如何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生物技术课程。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校本课程;生物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劳动教育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尝试从译林版小学英语教科书蕴含的劳动素材入手,通过分析其中隐含的劳动教育价值,探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开展劳动教育的途径,以期实现劳动教育与英语教学的有机融合,为劳动教育的学科融合提供启示。  关键词:劳动教育;译林小学英语;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
期刊
摘 要:德育教育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工作,对学生的人生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全面、有效的德育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为学生形成健康、健全的人格提供正确思路和参考依据。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将德育教育渗透在小学阶段各学科教育中。在当前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应将德育教育作为学生思想教育、情感价值观培养的首要工作,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分析小学德育教育对学生的重要影响,着重探讨如何利
期刊
摘 要:游戏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具有特别的意义,有游戏才有真正的童年。幼儿会在游戏中学会交往、发现自我、认识世界。沙水是大自然赐予幼儿的礼物,拥有较强流动性的沙与水能够带给幼儿强烈的感官体验,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实现更好的深度学习,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关键词:沙水游戏;幼儿教育;游戏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田径课是小学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小学田径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在田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体育学情,合理地确定田径课的教学目标;在田径教学中适当融入游戏元素,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适当降低田径教学难度,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挖掘学生在田径运动中的潜能。  关键词:小学体育;田径课堂;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0-013.9
期刊
摘 要: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在新课程改革趋势下面临全新的教学要求,教师要深入分析以生为本的思想内涵,全面了解学生的兴趣及需求,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改善阅读的环境和氛围,让阅读变成“悦”读,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高效完成阅读探索任务,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本文分析了激趣理念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探索以激趣理念为主导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以供参考。  关键词:激趣理念;小学语文;阅读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