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字这么好看,人一定也不差

来源 :文苑·经典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yuehq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字好有什么用?又不能当饭吃!
  我这样跟父亲顶嘴,他气得要死,说:我没有你这样的女儿!太丢脸了!
  


  从小我的字就写得难看,但我父亲不一样,他是个书法家,还经常给我讲他当年学写字的事迹激励我。
  父亲的老家在陕西岐山,1952年出生的父亲早年赶上自然灾害,劳动力都吃不饱,谁还管孩子?
  俗话说“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父亲总觉得饿,但是家里也确实困难。怎么办呢?就去给红白事帮忙,混顿饱饭。
  后来父亲发现,无论红事白事,账房先生总是吃得最好,就跟说书人一样,总能坐在火炉边上最好的位置。
  为了能吃上饱饭,父亲开始练习书法。当时没有现在的便利条件,只能偷师。怎么偷师呢?就是去给账房先生打下手,边认字边学写字。
  王羲之能用白纸练字,用墨水把池子染黑,父亲可不行。他只能捡树枝在地上练。夏天还好,冬天练字冻得手开裂,肿成萝卜一般的手根本握不住树枝。
  即便如此,父亲还是每天白天去偷师,晚上趁谁家有亮光,就到谁家门口去练字。
  账房先生也爱偷懒,于是有些不打紧的字就交给我父亲写。父亲开始冒名写,后来渐渐写出点儿小名气。
  趕上十年动乱的时候,他就负责写大字报。开始是为了糊口,后来为了政治,从此这辈子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铁路招工,他因为有文化,字写得好,被招了进去,一直负责工会宣传。
  后来随着年龄增长,他写得越多,名气越大。
  但是问题来了,我这个女儿半点都没遗传他,他当然气到抓狂。于是父亲下定决心,开始指导我写字。
  父亲的嘴比较坏,书法里讲究“钩身宜短”,但凡我写得长一些,父亲就说:“一般来说‘金钩银划’,你这个钩就像是死了好几年的虫子一样,并且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那种死。”
  你能想象到当时我的眼神吗?
  在不断被父亲刺激之后,我的字慢慢变好看了。我也慢慢尝到写一手好字的甜头。那时候写出来的作文有时候会被当作范文贴到教室后墙,甚至学校的墙上,开始收获很多崇拜称赞。
  自信不就是这么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吗?后来帮同学写情书,写毕业留念,我竟然也慢慢地爱上写字了。
  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因为感情和工作,我经历过一段异常灰暗的日子。有一天我偶尔翻出好久不用的笔和字帖,在恍惚间又想起父亲教我写字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不禁泪流满面。
  后来我又开始每天练字,即使父亲那时不在我身边,但我还是慢慢地有了力量,从那段灰暗的日子里走出来,对于人生的种种变故也释然很多。
  有时候觉得写字就像人生一样,它是有起有伏的,每一笔不是独立的,是需要互相呼应、互相配合的。每一笔都落在它该有的位置上,这样的字才好看,这样的人生才好看。
  如今父亲已经退休,从单位高层的位置上退下来。很多高层的人退下来都容易抑郁,但父亲没有,他有他的精神寄托,他沉迷于书法中自得其乐,比工作的时候还开心。
  于我而言,写字是能够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的,练字不只是练字,它更像是一种传承。如今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也像父亲当年陪着我一样,陪我的孩子练字,我把孩子姥爷当年练字的事迹讲给他听,把父亲逼我练字的趣事说给他听,儿子听了哈哈大笑。
  中国古代的教育,讲究“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我们现在的教育,往往比较功利,把知识层面的学习当作唯一的目的。很多看起来没用的都不学,比如书法,但恰恰是这些看起来没用的东西,对个人的成长反而是最有用的。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不断地练习横平竖直,一撇一捺,这样一个看似枯燥简单的过程,是一个修身养性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理解中国文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跟古人对话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生发智慧和发现自我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会平静下来,心性会变得平和。这样,我们才能抵挡得住诱惑,成为内心强大、人格健全的人。
  我相信我是幸运的,在小的时候就有父亲陪我练字,陪我成长;我的孩子也是幸运的,我陪他练字,陪他成长。我知道这看起来不经意的陪伴,对孩子来说有多重要。
  @句子迷:祖父不仅给我们讲故事,也教我们写字。儿时纸张比较紧缺,家里有一块讲板,大小和现在杌子面子差不多,两面白色油漆,有均匀的纵横黑直线,就如同现在的方格抄。用水让砚台与墨合作,就有墨水可写毛笔字了。
  板上写满字了,到河里洗一洗,干了,可以继续练字。
  祖父字写得怎样没有印象了,只记得,一个字不管我们写得多难看,哪怕写错了,都不可以不写完。就如同做一件事一样,要有始有终。
  @鹿半生:做人,和写字是一个道理。不展示,永远没有人知道你写得一手好字。用错了笔,很多事情反而适得其反或是前功尽弃。
其他文献
人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还说:重友者霸,重师者王。我认同,但这些不是我想说的。我不把他们当蜡烛,也不当渡船,只想速记些老师的点滴。  A老师,刚从师范毕业就教我们,年纪不大,还有些小孩心性。正巧带他的是学校以严厉出名的B老师。常出现的经典画面是:他在二楼教室派头十足地训完我们,然后面红耳赤地去一楼办公室受B老师的训。  B老师是镇校之宝,爱说的一句话是:当年你们的爸爸都是我教的,现在还管不了你们
期刊
之前发过一条段子——我曾经也小鹿乱撞过,现在小鹿撞死了。  有一条回复很好笑:“我心中的小鹿都老了,撞不动了,我的小鹿已经胡子拉碴,叼着一支烟,翘着二郎腿,嘴里发出啧啧啧的不屑,唉,你现在的品位越来越低了,不撞,说啥也不撞。”  脑补了一下画面,不得不说,是这样啊。原来活蹦乱跳的小鹿,现在躺地上不愿意动了,还能跟你叨叨出一千种不撞人的理由。  “你们合适吗?你自己也知道不合适。”  “你俩都不在一
期刊
·/ 田园牧歌 /·  江南忆,最忆耕读村落。  初夏,带着多彩的神韵和夏日花草的芬芳,走进浙江省仙居县上横街村,漫游耕读村落,宛如巨幅江南田园牧歌式的画卷展开。花鸟草虫,田园牧笛,青山碧水;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意境完美。  步入村头,“耕读名贤廊”最先映入眼帘。于是,我们有的找空位坐在条凳上悠闲小憩,有的走动游览感受乡情民风,了解本土名贤人物。那种耕读传家的慢生活情调,返璞归真的旧时光彩色,回归
期刊
蝉鸣聒噪的午后,瑞雪来找我,我望着她被太阳晒红的脸笑嘻嘻地说:“给我带来什么好东西了?”  她把手里的小人书递过来:“来,我们一起看吧。”  是《铁道游击队》,我的眼睛立即被封皮上的人物吸引。我们就伏在窗前的床上,头对着头看书,时不时发出一阵笑声,或是一声惊叫。窗前槐树上的小鸟,也被我们的大叫声惊得拍着翅膀飞走了。  我们这样相伴着,度过了美好的暑假生活。可是,到了开学的时候,瑞雪突然对我说,这一
期刊
我曾在报纸上看过一则新闻,大意如下:  有一家人遭了偷盗,为防止小偷再度破窗而入,屋主特别在楼下所有的窗子外面,加装一道铁栏。但是接着他住的二楼又进了小偷,并发现小偷是由一楼攀着窗上的鐵栏进入二楼的。于是屋主又为二楼所有窗户装了铁栏,心想:我把每个窗子都装上铁栏,小偷就算再有本事,也不可能进来了吧?谁知不久以后,这家楼下突然失火,几个孩子和一个大人睡在二楼,因为铁栏的阻隔,无法逃生,竟攀在窗上,活
期刊
停留在字面上的“尺八”,满满的骨感,无花无叶,尺寸分明;很少有人知道,它是一种竹制乐器。  也难怪。笛、箫、笙、筝、竽,都带了一个竹字头,是身份牌,好似竹子转世,仍能筛风弄月。尺八呢,只是一味地清俭枯涩,一味地土气古拙,像人群里一个苍茫老僧。可是,它的声音,真是奇绝啊。  那是一个晚霞黄昏,我跟一位学音乐的朋友盘桓于一个石头巷,一支幽幽的乐曲从人家围墙内徐徐送出,清绝、空旷,似晚风穿越松林,拂得人
期刊
我只记得,回到家里,缝纫机上堆满礼物和用品,一只当时的非常著名的不倒翁洋娃娃,红白相间,由头部和身体两个圆球组成,眼睛比嘴巴还大,恒久的微笑,恒久的甜美,正在那里轻轻摇摆。  · 01 //  小学时的暑假,每天中午我都是在假寐中等父母上班。虽然有时假寐会变成真睡,但父母开门、搬单车的声音,总能让我从睡梦中清醒过来,然后我就迫不及待地爬起来,带着半个身子半边脸的草席印子,悄悄地溜到邻居娟娟家。  
期刊
我注意它多日了。它长相极丑,弓腰塌背,被毛软塌塌的,失去了尾尖,大半截尾巴如一根木棍,嘴角撕裂,露出半颗犬牙。这种狗既没有猎犬的机警灵敏,又没有牧羊犬高大威仪。草地上很少见到这种狗。  它每天准时出现在土丘上,双眼出神地望着远方—— 一列从草地外驶来的列车出现在它的瞳孔里,它兴奋地冲着越来越近的列车吼几声,随后,颠着碎步跑下土丘。它好像计算过列车进站的时间与距离,悠闲地迈动着四肢。它无法掩饰兴奋,
期刊
今天我走在街上突然觉得春天来了,这种感觉不是来自树绿草青,而是我看到女孩们都换上了艳丽的衣裳,花枝招展地行走在大街上,压抑了一个冬天的性情一下子释放了出来。看着街头众多美女我的心中突然蹦出一个想法:女孩才是这个世界上最佳的气象员。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女孩更爱美。一般而言,男子都不像女孩那么注重自己的穿着。女孩每次出门之前都得精心打扮一番,她们会考虑今天穿什么衣服,会见到什么人,化淡妆还是艳妆,穿
期刊
愚公移山的信念,全世界通行。  一开始,信心只在绝对需要的时候才移动山头,缘此,风景千年地屹立在那里。  但是当信心开始为自己广为宣传之后,人们开始觉得移山这个念头很有趣。但是人们只是改变位置而不去移山,并且越来越难发现,前一晚人们到底要把自己移至何处,于是把事情弄得越来越难解决。人们后来宁愿放弃信心,因此现在我们看到的山,一般来说都固定在原来的地方。  某一回,道路发生山崩,壓死了几位旅人,这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