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意表达

来源 :文苑·经典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an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田园牧歌 /·
  江南忆,最忆耕读村落。
  初夏,带着多彩的神韵和夏日花草的芬芳,走进浙江省仙居县上横街村,漫游耕读村落,宛如巨幅江南田园牧歌式的画卷展开。花鸟草虫,田园牧笛,青山碧水;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意境完美。
  步入村头,“耕读名贤廊”最先映入眼帘。于是,我们有的找空位坐在条凳上悠闲小憩,有的走动游览感受乡情民风,了解本土名贤人物。那种耕读传家的慢生活情调,返璞归真的旧时光彩色,回归自然的原生态风韵,尽显芳华。透过人体的视觉、听觉和嗅觉等感官,看似一幅画,听像一首歌,构成和谐完美的整体,充满生命意识。这时,我品尝到乡约的滋味,尽显原汁原味的耕读图。
  据《万历仙居县志》记载:“天下皆乡也,汇乡而成天下。问其乡之灵气,必以其人考之,而天下之大观备矣。”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对名贤的高度肯定,一个地方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人。
  一抺抹浓缩的乡愁,一缕缕淡淡的情怀,似乎风轻云淡,又源远流长。静静的时光,走过了一年又一年,抹去了岁月的沧桑,依稀可见村庄的巨变,展示了耕读上横街的生命活体。前世与今生,旧貌与新颜,人文与物质。
  沿着村道,鲜明的白墙黑瓦、石头垒砌、夯土墙体等不同年代的民居建筑错落有致,交相辉映,默默地记录着岁月的痕迹;一路走来,亲水性很强的绕村沟渠淙淙流淌,纵横交错,遍布全村;横街中段的那眼“隔墙井”,设计了两个井口,用整块石头凿空六棱柱安装,象征一双清澈明亮的大眼睛,那是相传建村初期的遗物,让人触摸到祖先的智慧。
  行走上横街,快意心中留。先到“乡村驿站”看看,租辆共享单车骑游观光;累时再去“歇把起”歇歇,聊天、纳凉,听老人讲故事,和村人拉家常;闲时还到“三棵树”坐坐,那是乡村的书吧兼茶吧,一本书,一壶茶,安然自得的惬意时光滋养心灵,让生活慢下来……
  ·/ 半山溪声 /·
  春光静美,感染村落。
  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版图上,叫半山的地方很多,但被列入“中国传统文化村落”的村庄,仅浙江省黄岩区半山村一个。阳春三月,三三两两的梨树,一树一树的梨花,洁白如雪,明媚张扬地开在山村的院落内外,将江南风情的古村装点得春意盎然,风光旖旎。
  半山的美,美在村意表达。该村地处6000万年前花岗斑岩山体崩塌形成的现代冰缘地貌、山崩地裂地质遗迹的大裂谷景区出口,因藏匿于富山的半山腰而得名,故曰半山。据考证,半山村始建于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至今已有近900年的历史。当年,开基鼻祖金氏家族迁入此村,之后其他姓氏先祖择居而来。整个村落,一条绵长的山间小溪穿村流淌,几乎将建筑布局、区域地块劈成两半。山水相映,逐水而居,小溪孕育着两岸的半山人家,滋养着古村厚重的包浆,承托了岁月的痕迹。
  沿溪行走,一路亲水。唯独源源不断的流水溪声,这是大自然的呼吸,对生命的呼唤,透着醉人的琼浆玉液,流淌不尽的灵动元素,演奏着纯天然的交响乐。
  溪水因流动而存活,溪声因灵动而悦耳。如果音乐的最高境界是对治疗失眠症具有奇特功效,那么半山亦然。农家乐门前的大黄狗,歪着脑袋、枕着前肢呼呼大睡,把“哗哗”的流水声当成了催眠曲,验证了奥妙溪声的生命活力和神奇效果。
  半山古村不仅凝聚了昨日文明的光辉,给人以赏心悦目的视觉,颇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诗意,还有一种静美的传感,沁人心脾,温暖心灵。只要来到此村,随便走走看看,无论古宅还是古道,古桥还是古树,访古还是问今,都能够让人忘掉疲惫、丢弃烦恼。
  拾阶而上,溪流产生较大落差,激流“哗哗”作响,高亢激昂;漫步平地,溪流水势平缓,似淙淙流淌,又似低声吟唱;过桥转弯,溪水清澈见底,形成蓄水的小池窟,偶尔出现回流的微波,静静过渡但溪声犹存;皓月相衬,意境深远而不同凡响,把人引向王维的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虽然,半山的梨花“藏在深闺无人识”,在层峦叠嶂间点缀,不能袅袅漫漫,浩瀚似海,但半山淀积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见证了江南忆、最忆是古村的“活体”,一个极具代表性的缩影。
  ·/ 山村访古 /·
  古村藏深山。
  离开喧嚣的城市,车轮亲吻着弯曲的山道钻进深山,眼前便是千年古镇宁溪镇的西北角——乌岩头村。
  一条小溪依村流淌,一座石拱桥映入眼帘,取名“永济桥”。那石桥像一位和蔼的老人,静静地守候在村口,讲述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见证了岁月沉淀的痕迹,追溯着时光久远的幽深。清咸丰九年(1859年),在周邦月等首倡义举的感召下,山民纷纷响应,捐赠银两,结合当地建筑材料,应用“薄壳原理”的造桥技术,将易被山洪冲毁的木桥,改建成牢固的石拱桥,成就黄仙古驿道的必经之处,此举温暖了一方黎民百姓。
  沿溪上去,一块硕大的深褐色乌岩,守望着村落一方安宁、祥和、美好,犹如一位巨人,沉稳的双腿永立溪底,头部高出路面二三米,苔藓顺着腿部爬满全身。相传,当地先祖陈朝偶在村口的一块乌岩巨石上小憩,惊奇地发现此处三面环山,古木参天,溪流缠绕,云蒸霞蔚,契合民间风水理念,便得出这里必是家族兴旺之地,于是举家迁徙此地,而村庄就命名為乌岩头。
  村落深处,昔日的旧影已离现实非常遥远,可村落里的老宅院能够较完整地保留下来,保留着一个大家族群居文化的轨迹。层层年轮,时光老去。拐进左边是墙,右边也是墙,墙与墙之间,两边是古民居,中间留出了一条小巷,窄而深,幽幽的,沧桑的黑屋瓦,掩着斑驳的石头裸墙,石板或鹅卵石或泥土石头混合的小路,蜿蜒到家家户户门口。岁月的长河在裸露的石头墙上剥落,留下雕琢的痕迹,墙上的石块干净得不沾尘埃,石缝里偶见有绿色生长,诠释了生命力的顽强。
  村落仍然有百十间清代的古建筑保留下来,无不透着古朴的韵味。再往上走,脚下是石头铺设的长长小径,一直通向四合院。岁月斑驳的石头墙上,刻画的是年迈的裂痕,被雨水洗刷得更加干净。屋前一扇沉重的大木门,是谁不由自主地叩响了锈迹斑斑的门环,似乎敲响了沉睡的江南一角。入门探访,那是村落历史文化的缩影,乡愁的参照物。里面陈列着风车、三人水车、犁等大型农具,展示了锡壶、木桶、竹筐、盆碗盏等生活器具,摆放着八仙桌、五斗橱、木床等过时家具……整个院落简朴而宁静,悠久而亲切,古老而柔美。没有喧闹,没有浮华,远离浊世,散发着古香古色的气息,仿佛令人回到从前的生活,奢望做回深山老宅的主人。
  村落的墙脚边,两行栽种不久的乌皮翠竹,正在汲取天地养分,一头扎进土壤,低调成长,另一头迎向阳光雨露,蓬勃向上。用不了几年,一顶碧绿色的华盖就会遮住太阳、蓝天和白云,给大地投下一片阴凉。
  深山古村,乡野如画,引人入胜,物我两忘。
其他文献
“收脚印”其实是一个民间的传说,传说人临死前收集做过的事情、走过的路。在田鑫的这篇文章里,从蚂蚁的脚印,到人的脚印,从一开始担忧身后消失的脚印,到害怕一时消失不了的脚印,最终到找不见母亲而没有留下任何脚印在人间,看似漫不经心的叙事里有着一条隐秘的主线,那就是神秘的、未知的那个人,那个收脚印的人,有时候出现,有时候不出现,出现或者不出现,已经没有任何意义。  然而作为城市人的作者,如今已经回不去那个
期刊
,甘肃通渭人,大学时期开始文学创作,作品散见于《诗刊》《美文》《星星诗刊》《青年作家》《草原》等刊,曾获第二届河北散文大赛三等奖,参加第十七届全国散文诗笔会。现为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包头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  在河套平原的腹地,有一种尖嘴巴的狗,眼角有点发红,耳朵小小的。与其他的狗相比,具有很明显的特點,它的身体和腿都特长,全身通黑,尾巴不长,腰却像大黄蜂一样细。刚看到这种狗的时候我就感叹,真是造
期刊
大致从上学开始,语文课文中,我们都会面临一个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固定话题,简单的几句描摹出一篇文章或者一个段落的大意。但是读作家习习的作品,你需要放下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企图,因为习习的散文看上去根本没有中心思想。习习的散文是流水,缓缓从心田流过,仔细品味,有着五四遗风,看似无心随意,读来大有天地。比如这组作品,回溯式的写作手法,像随笔,又像散文诗,简单的白描和勾勒,如中国画的写意,意蕴尽在其中。  
期刊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祝勇、张锐锋、周晓枫、蒋蓝、庞培等为代表的新散文运动轰轰烈烈展开,随后出现了如格致、马小淘、塞壬等新散文作家,这些作家主要从个体生活经验出发,艺术地表达一代人的成长史,是个人成长史的心灵化书写。  这篇散文是格致新散文的代表性作品之一,这样的文字极具魅惑力,像做梦时的呓语,又像荒诞的讲述,更像是一个人的自言自语。作者通过梦这一意识流的内容进行切入,通过金黄色的谷粒,通过个性
期刊
01  今天,我想聊聊自卑,当一个人极度自卑时,他觉得做什么都不会成功。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同学,他们害怕失败,不敢尝试,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是“我不行”。  有一个写作功底特别好的朋友,我和他聊天时鼓励他做一次线上分享。他听罢连连摇头,然后说普通话不行,害怕大家听不懂。  我继续鼓励:“喜欢你的人很多,大家期待的是你分享的有价值的内容,你看很多教授的普通话都不好,但并不妨碍学生接受知识。”他听后
期刊
病区的走廊还是一如既往的样子。廊灯白天黑夜都开着,不管外面夜色是否降临,走廊及其两侧的病房总是亮堂堂的,这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错觉,误以为病房里是没有夜晚的。  这段时间按理应该是比较清闲的,但病房里照常住满了病人,一忙起来,我也便时常不知不觉陷入了这样的错觉。我曾经无数次想象过“没日没夜”这个词描绘的状态,对没日没夜过活的人心存敬畏,现在我明白了,这个词描绘的很有可能就是一种错觉。比如此刻,我从办
期刊
在中国当代散文写作的长河里,新疆作家李娟是一股清流。独特的生活体验,敏锐的思考和抓取能力,天然去雕饰的写作技法,成为李娟独特而不可被复制的个性。与传统的散文表达方式不同,李娟的散文是琐碎的、短句式的,甚至是口语化的,但是这并不妨碍读者的阅读体验。《擅长到来的人和擅长离别的人》以极其喜剧化的笔法、清新的文风表达母女之间隐秘的情感,母亲擅长到来,而作者擅长离别,到来与离别之间,是母亲伟大而从不缺席的爱
期刊
“补丁”是个旧词,已经逐渐遥远,也许有一天会从我们的词典中走失。打补丁在女红冷落成霜的年代几乎成了行为艺术。对拿不起针线的女子,老一辈人是鄙视的,我有幸学会粗糙的针线活,得益于母亲教给我的打补丁的人生真谛。  我有一个精巧的针线笸箩,是母亲作为陪嫁郑重送给我的。针线笸箩是母亲亲手糊制的,她把旧报纸捣成糊糊,搅拌些防虫的药材和糯米汁,然后依着模子糊成。纸糊的针线笸箩像个圆形的小箱笼,顶上还带着盖子,
期刊
人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还说:重友者霸,重师者王。我认同,但这些不是我想说的。我不把他们当蜡烛,也不当渡船,只想速记些老师的点滴。  A老师,刚从师范毕业就教我们,年纪不大,还有些小孩心性。正巧带他的是学校以严厉出名的B老师。常出现的经典画面是:他在二楼教室派头十足地训完我们,然后面红耳赤地去一楼办公室受B老师的训。  B老师是镇校之宝,爱说的一句话是:当年你们的爸爸都是我教的,现在还管不了你们
期刊
之前发过一条段子——我曾经也小鹿乱撞过,现在小鹿撞死了。  有一条回复很好笑:“我心中的小鹿都老了,撞不动了,我的小鹿已经胡子拉碴,叼着一支烟,翘着二郎腿,嘴里发出啧啧啧的不屑,唉,你现在的品位越来越低了,不撞,说啥也不撞。”  脑补了一下画面,不得不说,是这样啊。原来活蹦乱跳的小鹿,现在躺地上不愿意动了,还能跟你叨叨出一千种不撞人的理由。  “你们合适吗?你自己也知道不合适。”  “你俩都不在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