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读书的种子萌芽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douqa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的功能就是培养读书种子。教师和家长在开学初应和孩子一起制定阅读计划,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分享阅读的快乐。
  一、充分熟悉教材,方能“百战不殆”
  拿到新教材,我们必须要参透个中的“玄机”才能更好地使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 强调“大人”的参与,起到媒人作用
  “和大人一起读”教材中,为何要和“大人”读?孩子对阅读,并不是天生就充满热情和渴望的。在阅读初始,孩子和图书之间,必须有媒人──父母、亲戚、邻居、老师等,即那些能将图书带进孩子的世界,或带着孩子走进图书世界的“大人”。也就是说,孩子是经由和大人一起阅读,从而爱上阅读,学会阅读的。孩子身边爱阅读的大人越多,孩子爱上阅读的可能性就越大,阅读力会越强。故此,一线老师应多挖崛和发展陪孩子读书的“大人”。
  2. 内容能充分激发儿童的阅读欲望
  《和大人一起读》编排的8篇阅读材料,都较好地体现了儿童本位的人选标准。不仅体裁多样,有儿歌、童谣、民间故事、童话,题材也很丰富,能给儿童提供不同的刺激。如《小松鼠找花生》《谁会飞》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剪窗花》《春节童谣》能让儿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感受;《猴子捞月亮》诙谐幽默,读完让人忍俊不禁;《拔萝卜》能不断激发儿童的阅读期待。这些生动有趣的材料,为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提供了最基本的保证。教学时,重点是兴趣的培养。
  3. 注意幼小衔接,不少作品儿童耳熟能详
  《和大人一起读》中的阅读材料,如《小兔子乖乖》《春节童谣》《拔萝卜》《猴子捞月亮》,一些学生在学前就很熟悉,有的甚至能背诵。有的老师很不理解,為什么要编排这样一些看似低幼的阅读材料?这正是教材编排的用心所在。儿童在幼儿园、或家庭生活中,以“听”的方式,接触了大量的儿歌、童谣、故事、童话,这些口语经验中的语言材料,为儿童进入真正意义上的文字阅读奠定了基础,如果不加以充分利用,对于儿童的语言发展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浪费。教材有意编排一些儿童熟悉的语言材料,目的就是要引导儿童在不识字、不学拼音的情况下,借助自己的口语经验,以背一背、唱一唱、听一听的方式,建立字形与字音之间的关联,帮助儿童跨进“阅读”的大门,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字的阅读者。
  二、传授“三动”技法,引领家校阅读
  1. 动嘴巴,大声地读——引导孩子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韵味
  对于教孩子阅读来说,最简单、最古老的方法,就是朗读。教室适用,家里适用,甚至外出旅行时也适用。朗读,既简单又有效,只要大人用心,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就可以得心应手地去做。在孩子们还没有能力完全自主阅读前,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帮助他们学习阅读,这是大人的职责所在。
  大人为孩子朗读的过程中,孩子会随着大人的声音,自由自在地进入文字描述的世界里,感受文字带来的美好。等孩子渐渐学会认字之后,就能慢慢学着自己阅读。一开始,他们或许只会跟读几个他们所熟悉的字,慢慢地,识字量越来越大后,他们就能自己独立阅读了。
  2. 动脑经,大胆想——引导孩子进入想象世界
  文字是有魔力的,能够带领读者进入一个个充满想象的世界。如《谁会飞》,就可在语言形式的基础上,展开多层次的对话。教师问“谁会爬?”孩子会答“虫会爬。”“虫儿怎样爬?”此问题一出,孩子想象的大门就徐徐打开了,虫儿在小脑海里以各种样态爬动起来:“扭扭身子爬呀爬”“一拱一拱往前爬”“弓着身子慢慢爬”等等。在家里,这种对话带动脑筋思考的亲子阅读方式使用起来更有效,因为家庭的一对一模式更有针对性。
  三、通过“三请”方式,搭建共育平台
  1. 请“故事妈妈”和孩子们一起读
  在日常教育工作中,注重积极寻求家校合力。为了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每班征集了3—5 名“故事妈妈”,每月有1—2 名“故事妈妈”到学校给孩子们讲故事。我在试教《狐狸和乌鸦》这则故事时,邀请了班上的一名“故事妈妈”来给大家讲故事。“森林里有一只狐狸,有一天……”当“故事妈妈”的声音响起的时候,嗡嗡作响的教室立刻变得安静起来。“故事妈妈”到学校讲故事,充实了家校合作的具体内容,对于倡导和实施亲子阅读,是榜样引领。
  2. 请故事作者和孩子们一起读
  学校在建设书香校园的过程中,推出了“作者走进校园”活动。学校邀请作家们到校跟孩子们互动,他们要么直接走进教室,要么把孩子们带到美丽的学校书吧,或者是阳光灿烂的操场,又或者是生机勃勃的花园,孩子们在优美的环境中听作者讲故事,真是一种享受。作家在孩子们心中有很高的地位。作家讲的故事,给孩子们留下的印象格外深刻,对于促进孩子们的课外阅读,有着非同一般的效果。
  责任编辑 邱 丽
其他文献
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ma,HCC)在我国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高位,且由于发现时绝大部分属中晚期,适于手术切除者仅占5%~10%[1,2].
品格是人的道德素质的核心,品格教育(character education)是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台湾校园环境建设彰显环境教育理念   1. 温馨的提示语蕴含教育目标   台北市丽山高中深信“一粒带着期望的种子,孕育改变世界的力量”;明诚高级中学提出“如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便是先改变自己”;台南市私立济慈高级中学倡导“诚正信实,慈悲喜舍”,教导学生走进校园需修身养性,走出校园需行善
随着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新课程的不断推进,不少新教学技术在教育信息化和教改的浪潮中应运而生,电子书包、3D设计打印和数字化实验仪器有效地解决了教学中的疑难问题,给科学与工程实践教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电子书包技术提供了探究的泛在学习环境  STEAM教育强调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倡导一种“让孩子自主探究,完成他们感兴趣并与生活相关的项目”的教学理念。但是在很多探究活动中,学生在没有既定前概念,教
甘肃省泾川县完颜村完颜家族祖先遗像,绘金朝10代帝王如27位辅臣辅将以及一个部世图像,内容丰富,价值极高,是女真族融入汉族的实物证据.10代帝王不完全按时序排列,辅臣辅将与
铁谱是监测机械磨损和诊断润滑故障的重要手段,也用于研究润滑和磨损机理。介绍了几种常用的铁谱仪和铁谱分析方法。通过分析磨粒的成分,数量,尺寸和形貌,了解机械磨损程度和
目的探讨着丝点结构变异与消失对非整倍体细胞形成的影响作用. 方法采用Cd-NOR同步银染技术显示染色体Cd结构,并对27例食管癌患者和44例习惯性流产患者的Cd结构变异、Cd结构
什么是智慧课堂?查看资料,众说纷纭,未有定论。我们尝试从字面去理解。“智慧”是指“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所以智慧的美术课堂,需要我们教师利用自己的智慧去实现学生智慧的生成。因此,深度设计课程,成了我们实现智慧课堂的必然。  一、横向设计,统筹课程  相信很多老师每个学期开学的时候都写过计划,但因为工作量大、认识不足等情况,大多数老师的计划基本是流于形式,并无实际意义。其实,我们要规划好本学期
词汇和语法结构都是在框架中互相联系的,一个具体的词汇或语法结构的“意义”是相关联的,不可以独立于框架之外来理解。根据小学生的年齡特点,他们的认知主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在小学生的头脑里构建语言的图式,架构语言知识的网络,是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的。以下就如何在小学英语的词汇教学中运用框架理论,让学生在框架中学习单词和句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