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3D打印技术的“教赛研”协同模式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研究

来源 :职业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p95869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借助3D打印技术平台的优势,以培养汽车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出发点,提出了基于“教赛研”互动模式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围绕“教赛研”协同模式,全面系统地阐述了3D打印技术与汽车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融合培养的途径,以期为更多职业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供借鉴和参考。
其他文献
在目前全国高职院校“双高校”建设背景下,职业院校需要将双创教育、双创元素融入学生培养计划。通过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培养,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还将具备双创思维、双创能力,以及拥有个人或团队与专业相关的双创成果。本研究以无人机测绘技术为例,通过采用成熟的“七问分析法”,结合以成果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针对双创元素,制定一套从实施到评价的系统且完整的评价方案。同时,在实施过程中,收获了相应的培养成果,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参考价值。
增值评价是一种全面发展的理念,尊重学生差异,关注增值,着眼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面对生源结构的差异,更应着眼于学生的能力性增长和社会性增长,因此开展增值评价对于职业教育则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构建CIPP-DI模型,将学生的增值评价聚焦到专业认知、团队合作、实践创新、职业技能四方面核心素养的达成,以期回归到尊重差异、关注增值,着眼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初衷。
期刊
以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证书为例,探索“1+X”证书制度下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路径,核心是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重塑课证标准融通与对接,重构书证融通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创新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和探索学分互换的多元化考评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双元育人,以此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培养适应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以“健康中国2030”为背景,在教学实践中搭建“线上与线下”两个平台,从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四个维度“知情意行”出发,探索大学生心理保健与实现人格成熟的实践路径,构建了“两平台·四维度”大学生心理保健的实践路径体系,以提升大学生应对心理问题的素质与能力,促进人格成熟,服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高校承担着培养人才、发展科技以及服务社会的职能,其中培养人才是高校最基本的职能。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普及化阶段,不但可以提高我国劳动者的综合素质,而且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既顺应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创办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要素。通过分析院校影响因素理论模型,探讨了高校人才培养能力的内涵,分析了目前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人才培养能力建设的策略。
为了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效果,以工程机械电气设备检修课程为例,提出一种课堂互动启迪式教学方法。以节能型起动机创新创业竞赛项目为分析对象,说明基于创新思维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学生竞赛项目获得第十一届“挑战杯”福建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职业院校组铜奖的成果表明,该启迪式教学方法的实施具有可行性。围绕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标准,拓展课外相关专业研究成果辐射范围,以学生参加创新项目竞赛为依托,以赛促教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果。启迪式教学方法的实施,为后续相关课程的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产教融合是职业院校对接产业,服务行业,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不匹配的难题,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也是打破职业教育理论教学环节与实习实践环节之间隔膜的有效途径。文章以产教融合为背景,从学校和企业“双主体”层面出发,重点围绕职业院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如何更好地进行合作育人的问题,创新提出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职校愿行、企业乐行、人才能行”的“金字塔式”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
职业教育资源整合是粤港澳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的重要一环。广东省高职教育与港澳职业教育资源的融合发展在需求动因上存在共振点,但受限于政策细化不足、合作框架体系尚未形成、教育生态融合难度大等因素影响,尚未形成明显合力。粤港澳三地要加快职业教育合作交流,一是需要建立职业教育联动协商机制,加快政策细化,引导政策落地实施;二是要做好产业调查,明确合作领域和合作框架;三是以试点先行,引导社会多元力量参与,逐步建立求同存异的湾区职教生态系统,推进大湾区国际职业教育示范区建设。
针对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课程与实训内容陈旧、学生技术技能欠缺、学生综合素养不足等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以技能竞赛为引领,竞赛资源转化以“六度”为原则,构建“三库三平台”,推行“课课有项目,个个能实践,人人可以学,环环有考核”的四位一体教学理念与“一计划、一活动、一分享、一考核”的管理机制。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了学生的技术技能与综合素养,并将资源转化前后学生在考证、参赛、就业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数据对比。对比结果表明:该人才培养理念造就的技术技能人才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