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行且成长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l47181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别人都说教师这一行是个30岁能预见到50岁干的事的职业,但是真正参加工作以来,我却感觉每一年的收获都是不一样的。成长,便在后知后觉中悄然发生,而最近给我感触最大的就是下面的两句话:
  第一句是“消除偏见的最好方法,就是接触” 。
  还记得去年新学期刚开学,教学班层次进行了调整,我又迎来了一批C层次的新学生。王某是我这学期刚刚开始教的一个小姑娘,她每天都穿得漂漂亮亮的,用的东西也都很精致。几次作业下来,错误一大片。问了问她从前的老师,说她就是不学习的类型,不用在她身上费心思。我想想也是,一般这么爱漂亮的小姑娘,都不爱学习。所以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也就是上课的时候偶尔提醒她一下要注意听讲,并没有给她太多的关注,期中学段检测毫无疑问的不及格。可是后来的一次机会,却让我开始慢慢走近这个学生。学区里规定每天大课间不去跑操的学生要去阶梯教室学习,各科的老师要轮流去值班。上个月轮到我和一位老师去值班,正好这个学生也在,她拿了文化生活的课本心不在焉地翻着。我看了其实挺生气的,但是我没有表现出来。我走过去坐在她旁边,笑着和她说:“你怎么不去跑操?”她边说着“老师,我得了阑尾炎” ,边拿出了医院开的证明。我问:“吃药了吗?怎么不去做手术呢?”她告诉我,现在时间紧,等着放假的时候再去。我突然感觉小姑娘挺可怜的,我和她说:“那这段时间要好好吃饭,别再折腾出其他毛病来了。再就是咱这学期末考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下学期继续学习。考试跟前了,咱好好看看政治生活行不?你明天来的时候带上课本,我给你划划重点。”没想到她很爽快地同意了,第二天她果然带书来了,而且她还主动要求让我给她安排成单桌,要知道她和她同桌上课是经常说笑的。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在心里就暗暗地告诉自己:要相信她,没有人是不想追求进步的。接下来的日子里,她上课开始听讲了,作业也能按照要求做了。当然偶尔还是会回头和后桌说话,但是跟以前相比,她在一点点地进步。有一次,我在班上说隔天早上辅导我要检查12班的学生的复习情况。第二天我去了12班,她却不在,我有点失望,可是没过几分钟她却气喘吁吁地跑到我跟前说:“老师你怎么在这儿呀?我还去2楼找你。”原来她记得我以前说过周二我会在2楼辅导,我当时真的很感动,她会记得。我给她指定了几个题目,并告诉她记住之后给她加分。她背得很认真,几次的课堂检测她都做得不错,我都会及时地鼓励她“老师给你加分喽”。后来她几乎每天早上都会来找我背题,如果当初我不走近她,那么今天对她的偏见还会存在。
  第二句就是“爱的对立面不是恨,而是漠视” 。
  在青年教师例会上,有幸聆听了孙忠华主任给我们做的报告,其中的这句话让我真的有种被敲醒了的感觉。长期以来,对于教学班里不考核的学生,我似乎无形中已经形成了对他们漠视的“三不政策”:上课不提问,课下不辅导,作业也不管,只要他们不在课堂上给我捣乱就可以了。其实在听孙主任讲的故事之前,在看到其他老师和这些学生有说有笑的时候,我也是羡慕的。因为我跟他们基本上是零交流,考核也许是残酷的,但是教师这个工作更多的是凭良心做事。无论什么样的学生,哪怕是让所有人都觉得无可救药的学生,在他的内心深处,都会有自己那么一点点的自尊,一旦这一点自尊都被老师抹杀了,那么这个孩子也就被毁了。我的这种漠视的态度,比恨给他们带来的伤害更多。我试着改变这种不正确的心态,对于班里的学生,一视同仁,提问、辅导不分属不属于我的考核范围,就是班里的体育生我也想让他们多少能学点。孔某是1班的体育特长生,长期以来上课不仅不听课而且经常说话、睡觉,对于他以前我是真懒得搭理,可是现在我却想管管他。在政治生活课本复习了两节课的时候,他还是拿着文化生活的课本来上课。我说:“咱上经济生活的时候,你的二卷还能多少写点,像上学期最后一道题‘怎样才能减少市场上制假售假现象’,你还能写出‘到淘宝正品商城购物’这样的话来,咱政治生活你怎么能二卷一点都不写呢?”他笑笑说:“老师啊,政治离我太远了,一点都不会写。”我说:“我不信你会这么笨,下节课你拿政治生活课本来,我给你划个题你背背试试,要是真不行,我绝对不会再勉强你。”他说好,第二天他真的把书带来了,我给他划了“国家利益的知识点”让他看,我说下节课检查你。这一节课我惊喜地发现他没有说话,没有睡觉,他在口中念念有词地背题。那个时候我心里就在期待一个奇迹,他果然没有让我失望,他不仅记住了那个题目,他还问我这个知识点怎么用,我给他讲了,然后更让我高兴的是,他说想再划几个题目。
  每一年,我们都要和一批学生告别,也会迎来另一批学生。他们都曾让我生气过、难过过,但是他们也让我感动过、高兴过。但是我知道,学生在成长,我,也在成长。
其他文献
倾听是一门艺术,有人曾说过,很多人去找心理医生无非就是想找一个静静倾听自己心声的人。如果你想成为一名成功的教育者,那么你就要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抱怨。因此,无论怎样的挑剔者,都会在一个有耐心和同情心的倾听者面前软化、降服,因为静静地倾听不但表示你对他人的尊敬,同时还肯定了他人说话的重要性。  有时候,班主任做的更多的工作是高高在上、指指点点、批评指责学生,学生则只是被动的接受,老师有时说得是唾沫星
期刊
时光如流水,虽然这句话已经被很多人说滥了,但是我觉得它是我心情的最真实的写照。经常说学生应该努力好好学习,不要让自己将来后悔,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很多时候自己常常在忙碌的生活中停止了学习反思的脚步,留下了很多遗憾。教高三这一年我觉得自己过得很充实,虽然每天游走于做题、批改、备课、讲课,但我仍然觉得自己很充实,这种充实让我从内心里感谢教高三的生活。  以前没教高三时,总想着要是能教高三多好,因为我觉
期刊
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之前,要求教师先唤醒自己的生命意识。教师要充分挖掘自己的生命价值,体会身为教师的责任感、愉悦感和成就感。要做温暖人心的教育,先要让身为教育者的自己充满温度。说有温度的话,写有温度的字,上有温度的课,才能做温暖人心的教育。“用爱点燃希望之火”,用温度唤醒学生的主动性。  要让学生自我定位,教师先要自我定位。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不再是表演者,教师讲得精彩不如学生学得精彩,教师更不再
期刊
一直很喜欢霸王别姬这个故事,也看了很多个版本的霸王别姬,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张爱玲写的《霸王别姬》。看了这篇以虞姬的角度写的小说,感觉就是不一样,再去看一下《史记·项羽本纪》中关于霸王别姬这一事情的记载,于是心中感慨万千。下面我就来谈一下这两个版本中虞姬形象的不同。  一、陪衬与主角。  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写项羽时用了那么多的篇幅,而对于虞姬其人却没有任何铺垫。只有在倒霉的垓下那一刻,才让
期刊
美国教育家埃得知·富尔曾经说过:“未来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可见,学生智力的长远发展离不开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能力的高下主要表现在能否科学高效地学习,所以学习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学而篇”是《论语》中的首篇,也是重要篇章。孔子也说自己“志于学”,但究竟应该怎样学,体味《论语》中“学”的微言大义,一起探讨《论语》中的“学习方法”。  一、快乐之法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
期刊
似乎,那些年,再怎么纪念都只是惘然。那段时光,叫做童年。  想到童年,脑海里依稀映刻着,那时的我们一无所有,却浑身绽放着幸福和满足。一毛钱的糖,可以开心的又蹦又跳;一件新衣服,可以炫耀小半天;一句夸奖的话,可以破涕为笑,露出参差不齐的豁子牙。  那时的我们,无知好奇,脑子里装满了奇奇怪怪的想法。我们会拽着妈妈不停地追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我们会同时把小鸡和小鸭放到水盆里让它们比赛游泳;我们会以为电
期刊
刚刚接手C层次班级的时候,身边的同事都告诉我,C层次学生不好管,特别是在维系课堂纪律这一方面。如果课堂纪律不好,老师的威信没办法树立,学习成绩更是得不到保障。因此,在课堂的管理上我选择了严厉的路线,学着用不容置疑的语气下达每一个任务指令。  从课堂中我渐渐地发现,一味地严厉虽然让课堂秩序得以维系,但久而久之班级却成了“沉默的死海”。学生最有精神的课堂环节,居然变成了背诵课文这一环节。一遇到需要动脑
期刊
徜徉典籍,博览群书,研读品味,收获颇丰。每每读到真切激荡之处,或心潮澎湃,或酣畅淋漓,或潸然泪下,常使我废书嗟叹,默然良久。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浩瀚深邃,洋洋洒洒,可谓根正蒂固,枝繁叶茂。  伏案拜读先人著作,悠悠漫长,浩如烟海,内心无不欣然、愤然、敬然、陶然。其中“四书”“五经”《老子》《庄子》等诸子百家作品及“二十四史”又未尝不是代表之作。有史以来,上自黄帝,中止盛唐,下到满清,历经朝代之多,历
期刊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寒假中,我有了自我充电的时间,阅读了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黄蓓佳的《我要做好孩子》,这本书让我的教学思想拥有了智慧的翅膀。  书中描述了一个幼小生命的负累,沉重的书包犹如大山一样压着主人公金铃那稚嫩的双肩,她每天埋在作业、考试、分数之中,生活中缺少了很多乐趣:不能多看一会儿电视,不能饲养小动物,不
期刊
我是一名高中语文教师,从教十年来,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也没有什么值得称颂的大作为,平淡的教学生涯中我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 教师讲得好,学生不一定学得好;教师重在指导,学生重在参与。一堂好课,重要的是学生参与了多少,学会了多少。  要让学生参与课堂,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就要让学生觉得自己是课堂的主人。由于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态度、爱好、知识储备、智力水平以及思想、身体等方面的特点各不相同,因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