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学习网建设与运营的案例研究

来源 :中国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iver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城市学习网的建设现状入手,分析了温州学习网的建设思路;从平台建设、资源整合、推广应用、政府支持几个方面研究了温州学习网的建设实践,探索了政府搭桥、社会力量多方参与合作的建设模式。
  【关键词】 城市学习网;终身学习;学习资源;温州学习网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3)12—0085—05
  党的十七大和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了要“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和“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凸显了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是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迫切要求,而目前我国学校教育的发展和改革,还不适应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尚未形成面向全国城乡社会大众的公共学习平台;还不能全面实现优质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不能为各级各类学习者提供普适性和低成本的学习服务;社会各行业各部门在职人员的岗位培训、转岗培训和学校后的继续教育比较薄弱等。因此,有必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利用覆盖城乡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网络,建立以区域为中心的、面向社会的、符合教育现代化的城市学习网络,为社会成员提供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的个性化学习服务,推进各地学习型社会建设。
  一、温州学习网的建设背景
  温州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温州电大”)具有现代化的远程开放教育办学体系,独特的办学模式和特色,同时作为长期承担温州市继续教育、社区教育任务的教育机构,有良好的组织机构、师资、资源以及丰富的教育经验。因此,温州电大承担了温州学习网的建设任务,并结合当前温州市社区教育工作现状,欲将温州学习网定位为创新型社区居民教育平台,以大规模社区居民学习、提高居民整体素质为目标,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的网络教学和管理手段,为社区居民搭建一个理念先进、功能强大、操作便捷的终身学习平台,集教、学、考、管于一体,为市民提供数字化、公益性的学习服务,与温州市其他教育机构资源共享、独立运作,建设成为温州市民终身学习和素质教育的平台。
  二、城市学习网建设现状分析
  信息技术的发展弥补了现有终身学习体系在资金、资源、人力上的不足,带动终身学习实践的改造。因此,构建区域化、一体化的城市学习网络,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开放、互动的学习平台是各地终身学习实践的发展趋势,也是很多城市开展终身学习实践的选择。为此,本文从平台功能、资源需求以及运营服务等方面进行了一些相关的调研。
  黄新斌(2011)依据终身学习平台的特点和功能需求,将学习平台划分为7个具体的功能模块:一是资源模块,实现教学资源的收集、存储、管理、分类;二是教学模块,实现各种方式的教学及资源配送;三是交互模块,接收并处理用户的要求;四是计费模块,实现加密、授权、用户管理、计费;五是管理模块,实现对业务流程的监控与管理,如统计、查询、权限管理、流程设置等;六是考试模块,对学员学习效果进行检验;七是教务管理模块,实现教务方面的管理和控制[1]。蒋玉艳等(2012)从科普的角度强调终身学习平台要满足科普工作者的需求,除了要参与科普活动,还要对所辖区域的科普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监督,保障科普活动健康有序地进行,需要建立一个实时高效的科普推广管理系统。在终身学习平台的资源整合上,目前国内力度还不够,需要扩大资源范围,将信息资源、学习资源、人力资源等一切与科普相关的人、财、物、信息、时间、空间等都涵盖[2]。除此之外,还应遵循相应的标准,应符合主流的资源建设标准(如SCORM、CELTS等),借助于“长尾理论”的思想,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采用不同的资源展现方式,以适合其学习特点[3]。在终身学习平台的运营服务上,国内多数采取政府主导,学校主动介入的建设模式。麦齐好(2011)在分析终身学习平台的建设机制后指出其“建设运营已经由国家包办、集中管理、单一办学的体制,转变为国家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办学、互为补充、竞争共存的多元办学体制。”在此体制的影响下,支持服务也发生了变化,比如“企业园区的终身学习平台应包括四方面的支持服务:学习组织服务、学习过程服务、班级管理服务和创新激励机制。”[4]
  国外社区教育网站的建设思路一般包括:一是注重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对象广泛。在进行社区信息化教育时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年龄、文化层次、学习风格、学习需求等,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组织教育以满足每个社区成员的需要。二是课程灵活、多样,资源丰富。可以根据居民的兴趣爱好,安排健康保健、科普知识、家庭教育、法律常识等多种资源。三是注重交流互动的设计,使学习者获得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被认同感,增强社区的凝聚力。通过评价、成果展示等评价活动,明确学习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通过树立一批学习型单位及个人典型,为其他学习者树立榜样,激励学习者为自己的目标努力[5]。
  通过对国内外终身学习平台和社区教育平台的分析,发现城市学习网建设共同存在的一些问题是:从平台功能来看,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多数不具备完备的在线学习功能和管理功能;从资源整合来看,资源整合与区域性特色资源自建能力较差,资源内容不够丰富,难以满足多来源多层次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从学习支持服务来看,缺乏交流互动,缺乏对学习资源的维护和有效管理;从建设机制上看,多为政府部门直接或间接参与终身学习平台的建设与运营,政府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办学、互为补充、竞争共存的多元办学体制有待进一步强化。
  三、温州学习网建设与运营实践探索
  温州学习网建设与运营的主要工作包括平台建设、资源整合、推广应用三个方面。目前,温州电大承建温州学习网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① 作为一所学校,自身技术力量比较薄弱,难以承担面向整个温州市提供社区教育服务的学习平台的开发任务;② 温州学习网的正常运转,需要良好的网络设施和硬件设备,靠一所学校的力量比较困难; ③ 终身学习的开展需要海量资源的支撑;④ 终身学习要想真正落地生根,深入每个市民的生活,形成习惯,需要不断地宣传与推广,需要温州市多方的支持与配合。因此,温州学习网的建设需要在政府支持下才能正常的运行。为此,温州学习网在实践中,由温州电大联合中国电信温州和北京爱迪科森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建设和运营。其中,温州电大负责平台总体规划、资源建设和推广运营;中国电信温州分公司负责平台硬件和带宽投入等相关保障;北京爱迪科森公司负责平台技术支持、维护升级和资源提供,三者的合作很好的保障了学习网的运行和发展。   (一)温州学习网的平台建设
  城市学习网的服务对象与服务性质,使它具有大规模、高并发、多视频、交互性强等特征。要保证平台运行稳定、访问顺畅、提供良好的在线学习支持服务,需要搭建良好的软硬件环境,有强大的技术支撑。平台架构、功能设计要科学合理,运行维护及时到位,包括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设备和带宽在内的硬件设施以及网络环境能支撑庞大用户和海量资源。这是区域性终身学习平台建设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因此,温州学习网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以下原则:作为以大规模访问为基本特征的学习网,必须具有先进性、可靠性、安全性;作为一个海量的学习资源网,需要分步建设,具有可扩展性;作为一个面向大众的学习网,易用性也是考虑的重点。
  1. 网络体系结构方面
  选择了服务器托管方式,利用具有完善机房设施、高品质网络环境、丰富带宽资源和运营经验以及可对用户的网络和设备进行实时监控的温州电信网络数据中心进行设备托管,以此使平台系统达到安全、可靠、稳定、高效运行的目的。平台一期网络拓扑图如图1所示。
  ① 该系统主要特点为低运算,大流量,对系统I/O要求较高,因此采用PC Server来实现。与小型机相比更节约投资且更合理,与虚拟机系统比具有更好的I/O带宽。② 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均为两两备份,确保系统安全。其中2台流媒体服务器均以1Gbps的带宽接入互联网,视频编码按300kbps计算,单机可以支持3000路视频,整个系统可以支持6000路视频。目前的流媒体服务器单机已经接近9T容量,可以缓建存储设备。③ 由于系统采用PC Server架构,未来的扩容也非常方便,可以按需增加Web服务器、负载均衡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存储设备,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
  2. 软件架构方面
  温州学习网采用分布式网络教学系统,以标准化的教学资源建设为基础,具有强大的网上教学支持功能,为广大市民构建一个非常个性化的教学和管理系统。支持多角色的用户管理、资源管理,支持群集部署、集中服务、分级管理以及大容量条件下的数据库分布应用,为在线学习、互联互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① 基于 B/S 模式、面向服务的多层体系框架。使来源多样化的资源快速、低成本的融入系统。与其他系统相配合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共用共享。当系统升级或者发生变动时,能快速,低成本的完成修改工作,搭建新的系统,实现系统分布式部署运行。② J2EE——应用系统开发技术平台。在应用系统框架上采用J2EE框架设计,能支持N-tier服务模式,使系统具有很好的框架和灵活性。③ 基于FLV的流媒体服务器。可以将音视频轻松快速的导入Flash 中,并且起到版权保护的作用,不必通过微软或者REAL播放器播放视频。④ 后台数据库选择Oracle,系统采用MVC的三层架构,通过引入AJAX技术提升用户的交互体验。
  3. 功能结构方面
  平台主要由学习支持系统、学习管理系统、资源库、系统服务、系统安全保障和运行维护保障等组成。平台软件架构图如图2所示:
  (二)温州学习网的资源整合
  对于城市学习网来讲,软硬件环境是基础,学习资源是核心,它是学习得以开展和实现的凭借。提供数量丰富、种类齐全、满足多方需要的优质资源是学习平台建设的关键。在温州学习网建设过程中,遵循实用性、多样性、针对性和易用性的资源建设原则,采取“合作、自建、引进”相结合的资源整合方式,打造支持终身学习、全民学习的优质教育资源库,通过多种方式,充分吸纳各种可以利用的优质教育资源,满足“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终身学习需求。
  截至2013年3月,温州学习网整合了2.67万个共计2.74T的优质课件资源,涵盖幼儿教育、老年教育、社区教育、职业培训、继续教育、农民教育、市民教育等范畴。形式上包括文本、音视频、动画、网络课件等,包括在线学习与测试环节,适合人们自主学习。并在实践中探索了以下资源整合的途径:① 共享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资源。作为浙江省唯一一家教育部、财政部批准的“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应用示范点,免费获得了253GB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向示范点赠送的基础性资源。同时有机会参与国家数字化资源中心的资源共建共享,以会员价享受优质资源,目前已低成本引入10万分钟视频和46门网络课件,并让温州地方特色的社区教育资源进入国家级资源中心,把温州文化带到全国各地去。② 获得温州学习网建设合作方提供的一批基础性资源。通过与北京爱迪科森公司合作,获得1.5万个学时的免费数字化优质资源和今后5年每年2000个学时的免费优质资源。③ 整合电大原有资源。对电大系统原有数字化学习资源进行整合,包括学历教育及非学历教育课程428 门,总计 6249个视频。④ 利用温州电大百姓大讲堂电视节目,自主开发具有温州地方特色的教育资源145个,共计245G。⑤ 引入其他优质资源。通过调研,选择杭州精英在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终身在线(上海电大)等多家资源供应单位,引入动画情景剧、视频、网络课件等共计近1万课时的优质资源。
  (三)温州学习网的推广应用
  1. 确立“应用第一”的经营理念。认真总结国内多个城市同类项目“建而少用”、“建而难用”的教训,确立了“市民应用第一”的思路。在2011年完成温州学习网的网站建设,做好硬件配置、平台建设、资源建设等工作的基础上, 2012年大力开展温州学习网的推广应用,设计了温州学习网进社区的“三个100工程”,即创建100个数字化学习示范社区,评选100位数字化学习先进分子,当年实现社区居民数字化学习100万人次,同时开展各类宣传推广活动,扩大温州学习网在市民中的认知度与接受度。
  2. 利用温州电信强大的硬件、带宽和终端服务网络等资源,拓展推广温州学习网项目,并尝试采用多终端全媒体方式推进各类数字化资源在温州的广泛深度应用。   3. 与电视媒体合作,宣传推广温州学习网。借助温州电大和温州电视台合办的“百姓大讲坛”电视品牌栏目,介绍温州学习网的资源和应用,普及温州市民应用数字化资源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依托温州学习网开展“一周一主题”学习活动,提升社区居民终身学习的参与率。
  4. 推进数字化资源建设服务学习型社区。全市110所等级社区学校、46所合法培训学校、包括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35所知名高校的19家温州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入驻温州学习网,提供远程教育各类支持服务,扩大终身学习理念的影响力;将温州电大系统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资源整合进温州学习网,让16491名电大学历教育在校生和毕业生率先应用非学历数字化资源。
  5. 建立考评奖励机制。将温州学习网的资源应用情况,纳入温州“十二五”期间各类示范类社区教育学院(校)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以奖代补”的具体措施。“十二五”期间,温州将创建25所示范性社区学院(校),50所市一级社区学校,100所市二级社区学校。通过强化数字资源应用的“指挥棒”作用,让上述各类社区学校成为应用数字化资源的示范基地。
  6. 发挥温州电大在本地教育系统的多重作用。作为温州社区大学,将温州学习网建设和应用与全市525个社区教育网点的日常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将结合温州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和各类社区学校的特色,建设一批具有广泛应用基础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社区教育资源;另一方面,通过温州文明城市创建和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加大社区干部和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培训,共培训了近200名社区干部,推广数字化资源在各乡镇、村居中的普及应用。发挥温州电大(温州社区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作用,加强与温州各部委办局的联系,制订分年度推进计划,推广温州各政府部门和行业培训的E-Learning模式。依托社区办公室,通过社区教育四级网络,发放30万张学习卡。同时,设置了学习积分兑换奖品等活动,鼓励市民学习。作为市远程教育学会副会长单位,依托温州学习网,为目前经市教育局审核、省教育厅批准的45家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提供各类远程教育支持服务,扩大终身学习理念的影响力,更好地服务于温州学习型社会建设。发挥温州电大承担我市老年大学主要建设任务的优势,推进数字化资源在温州老年教育中的应用推广。
  7. 服务各类教育机构和人群。联合鹿城区教育局合作主办“鹿城培训超市”,为鹿城区100来家民办培训学校设立了单独页面,供其展示学校特色、精品课程等内容。为各培训学校提供了一个免费的、专业的推广平台,为居民提供了一个更加全面、更加可视化的培训信息咨询平台,加快了鹿城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脚步。根据温州300万外来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特点,建立与各主要工业园区的日常联系,选择在外来务工人员集聚的区域,定期派发免费终身学习卡和宣传资料,提高数字化资源在温州外来务工人员中的应用率,让温州学习网成为他们提高技能和素质的加油站。
  (四)政府支持对温州学习网建设的保障作用
  温州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加强公共平台和网络建设,支持开发一批网络课程和精品教材,发挥温州学习网的辐射作用,建设覆盖全市的学习网络,建立终身教育课程体系和远程学习系统。市委、市政府把温州学习网建设纳入到温州市委市政府2011年办实事“十大民生工程”项目,由主管教育的副市长牵头,市教育局为项目牵头责任单位,温州电大为具体责任单位。在建设和应用实施过程中,市财政给予了必要的资金保障和政策支持,教育局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协调。此外,该项目建立健全了监督考核制度,实行每月汇报制度,建立动态、立体的监督机制,保障了温州学习网建设的顺利进行。
  四、温州学习网的应用效果
  温州学习网以服务学习者的理念定位,深受广大市民欢迎,成为市民终身在线学习的乐园。截至2013年3月31日,温州学习网已有2.29万余课件上线,注册用户超过11万人,社区居民学习达213万人次,参与数字化学习的社区达到110个,网站流量超过200万。根据抽样调查,市民中有21%知道温州学习网,有15%注册为学习网用户,有9%经常登录学习网学习充电。温州学习网正在发展成为本地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学习网站。《社区教育》杂志2012年12期报道:在社区教育居民学习资源网站排行榜中,温州学习网日平均访问量达12530人次,居第三名。2013年3月再次排行又荣获第三名。
  2012年,全市68所社区成为温州市数字化学习应用社区学校达标单位,完成了创建100个数字化学习示范社区,评选100位数字化学习先进分子、实现社区居民数字化学习100万人次的既定目标,温州学习网在温州市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总之,温州学习网在实践过程中还有不少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的问题,比如建设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化学习平台,加快移动学习的研发,探索学习资源的推送服务模式等,有待于在后续工作中进一步优化、完善。但温州学习网的建设运营,是城市学习网建设模式的新探索,是政府搭桥、社会力量多方参与合作建设模式的成功实践。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参与各方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和积极性,也充分协调利用了合作各方的优势,尤其是在三方合作模式中起主导作用的温州电大,在平台建设、资源整合以及推广应用方面有颇多创新点。比如终身学习资源库的建设与共享,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建设,信息技术环境下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推广与应用等。希望本研究能作为一个实践案例为其他城市学习网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黄新斌. 全民终身学习平台架构:基于“湖湘学习广场”的个案研究[J]. 职业技术教育,2011,(8):83-86.
  [2] 蒋玉艳,周锐,马宁. 服务科普推广的安徽远程终身学习平台服务模式研究[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4):46-50.
  [3] 贾国祥. 面向终身教育的终身学习平台的研究[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7):34-37.
  [4] 麦齐好. 北海企业园区终身学习平台建设的实践探索[J].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9):15-19.
  [5] 刘亚楠. 信息化环境下社区教育网站的设计与构建研究,2009,辽宁师范大学.
  收稿日期:2013-08-26
  作者简介:马莲莲,温州广播电视大学资源分中心主任(325000)。
  责任编辑 碧 荷
其他文献
【摘 要】  国家开放大学体系的理性构建与开放教育教学的深度改革是确保广播电视大学系统成功转型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以云技术和云服务支撑的“云端学习”正渐行渐近,现代信息技术与开放教育的深度融合直接或间接地带来教学、管理、服务、系统等各个层面的深刻变革,网络平台和教学媒体(资源)作为开放大学的两大核心支撑必然成为教学改革的基础和重中之重。众所周知,开放教育的教学媒体(资源)在学习支持中对学生
来自印度新德里的一些孩子,积极地面对困境,出版并发行报纸,以改变他们的生活现状。  A group of homeless children in New Delhi publish a newspaper telling about their own lives. It is called Balaknama, which means“childrens voice”. It is writt
在一次馬拉松比赛中,伊万·费尔南德斯·安纳亚向全世界展示了真正的体育精神。  When were forced to make a split?second decision, our true colors are often on full display. Ivan Fernandez Anaya showed his character on a race track in Navarre
假期似乎已經成为长肉的“最佳时机”,这是为什么呢?有没有好的方法让我们在节假日能保持体形呢?  难词探意  1. forgo /f???ɡ??/ v. 放弃;对……断念  2. pervade /p??ve?d/ v. 遍及;弥漫  3. indulge /?n?d?ld?/ v. 沉溺;满足  4. mantra /?m?ntr?/ n. 曼怛罗(某些宗教的念咒);咒语  5. proactiv
【摘 要】  教师角色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是影响学习者的学习信念和学习成就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远程学习者对英语教师角色的隐喻信念,发现英语教师具有交流者、指引者、培育者、鼓励者、施救者等9项主要的概念隐喻,包含了学习者对英语教师社交、职业、认知、情感共四个维度的期待。本研究结论对远程开放学习模式下的英语教学与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 教师角色;学习者信念;隐喻分
由第二届广播电视大学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组织编写、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开放大学之路——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发展战略研究》(于云秀主编)2012年付梓面世。本书展示了第二届广播电视大学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的重要研究成果,与第一届广播电视大学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的重要研究成果《定位与系统建设——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发展战略研究》,相辅相成,充分展现了专家学者对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发展的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  本书的
MeriTalk网站日前引用了Educause和比尔·盖茨、梅林达基金会的一项研究的结果:“很明显,学习管理系统(The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 ,LMS)对于学习的管理很成功,但对于学习本身的促进很有限。”报告认为,学习管理系统应该重新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尝试各种课程风格。报告将这种新的软件称作“下一代数字学习环境”(the Next Generation Digi
難词探意  warship /wp/ n. 军舰;舰艇  I soon discovered that Flimnap, one of the Kings highest officials, was my secret enemy. He had always disliked me, although he pretended to like me, but now he began to s
2014年10月22日报道,坦桑尼亚的新学校点爆人们对中等教育的需求。四年之中,每年入学率增长4倍,增加了教育基础设施的负担。学校无法应对新入学的学生数量,目前该国仍需要85,000名教师。坦桑尼亚政府实施了一项有力的公立-私立合作项目——“坦桑尼亚超越明天”。国际技术品牌和重要的非盈利组织参与了这项计划,探索数字学习对扩大中等学校承载力的作用。  坦桑尼亚总统贾卡亚·姆里绍·基奎特(Jakaya
我的生活是在一步步按照我的规划,精确到年地进行着。  22岁刚来北京的时候,觉得自己拥有大把的时间,就会常常幻想,幻想自己30岁、35岁的时候是否会变成自己喜欢的、想要成为的人,还好,我做到了。  对于演戏的热情,其实来自某一刻的心神一动。十七八岁的时候我就辍学去做了模特,做书模的时候也接触到一些中戏、北影的演员们,那是我对演员最初的认知。后来参与了一些MV包括微电影,你需要扮演角色去表达故事,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