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编程项目学习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812056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详细阐述了什么是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对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这四个核心要素进行了具体描述。其中,计算思维是采用计算机方式界定问题,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迁移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解决中;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去学习和创新。结合教学内容与所教学生学情分析,本课主要从计算思维与创新意识两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需求分析
  软件需求分析是一个项目的开端,也是项目实施最重要的关键点。据有关机构调查表明,我们设计的软件产品存在不完整性、不正确性等问题,其中80%以上是需求分析错误所导致的,而且由需求分析错误造成的根本性功能问题尤为突出。因此,一个项目的成功,软件需求分析是关键的一步。
  1.理解需求
  需求决定程序的设计。在进行程序设计之前,先弄明白客户的需求是什么是很重要的。在编程教学中,让学生明白这个程序是做什么的,实现什么功能,对学生更好地理解程序、编写程序帮助很大。
  2.描述需求
  原则上,需求描述应陈述程序应该做什么,而不包括程序应该如何实现。常用描述需求的方式有结构化自然语言、程序设计语言描述和图形化符号。由于结构化自然语言存在二义性,表述时比较烦琐,而用程序设计语言描述用户又不容易理解,描述结果不直观,所以我们采用了数据流图描述。数据流图(DFD,Data Flow Diagram)是非常方便的工具,图示直观,适合于事物处理软件的开发,如图1所示。
  3.分析需求
  根据程序功能描述,可以确定角色有哪些行为。用多分支结构语句“如果……那么……”,来确定什么条件下执行什么语句。用思维导图把程序结构表示出来,这里仅展示部分指针角色行为设计,如图2所示。
  总体设计
  要对整个程序进行总体设计,需要划分功能模块,进行总体流程设计。
  1.划分功能模块
  对程序的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做了粗略分解,形成了各个分功能模块。该项目包括背景设计、指针指向模块、指针抽中对象输出模块、抽中神秘大奖额外奖励模块、得分与计时等。这里仅展示指针指向模块的思维导图,如图3所示。
  2.总体流程设计
  该环节主要是为了便于用户理解程序设计思路,根据程序运行先后顺序,设计出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设计出总体程序流程图,如图4所示。
  编程实现
  完成总体设计后,就开始着手编写程序,让项目得以实施。先进行算法设计,让每个功能模块通过合理的程序步骤分解,得以实现该功能。然后用合适的程序语言编写程序。
  1.算法设计
  这一环节属于程序设计的核心部分,若想把程序要实现的功能与程序语句对应起来,重点是要有合理的算法设计。可以使用流程图来表达算法设计思考结果。图5所示的是“抽奖机”程序中指针指向某个角度时的处理办法流程图。
  2.编写程序
  编写程序时,要考虑选用何种编程语言。这里选用图形化编程工具——编程猫源码编辑器。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源码编辑器的常用语句与逻辑结构。根据算法设计流程图,让学生开始着手编写“抽奖机”程序。编写好程序后,让学生运行程序,根据运行结果,判断程序是否符合程序的功能设计要求。得分超过设定值时部分程序代码界面如下页图6所示。
  3.调试程序
  在程序编写过程中,需要大量地调试程序,因为在编写程序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小bug,例如,有的学生不小心写错了变量名,有的学生程序语句放在了错误的循环语句里,有的学生把程序语句的先后顺序混淆了,等等。这些问题都会引起程序的运行结果与我们的功能设计不一致,所以,调试程序是很重要的。而且调试程序也可检测我们对整个程序的逻辑结构是否清晰,对程序语句使用是否熟练。
  同时,在程序编写过程中,学生对程序进行再次改编,编写出了各式各样的抽奖机,有的学生编写了励志少女必备清单抽奖机,有的学生編写了有为青年get技能抽奖机,热爱小动物的学生编写了宠物pet抽奖机。学生在编程过程中,开动脑筋,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加入到编程内容中,学生在掌握编程思想的同时,进行编程形式和内容的创新,落实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中关于创新的要求,这样不仅让编程学习更加有趣,而且把编程作为一个表达思维的工具,能激发学生更多更好的创意。
  分享拓展
  在学生做好作品后,让学生彼此间分享交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促进学生对作品进行优化,产生更新的作品。通过交流与同伴间的欣赏,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使其在编程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通过分享交流,学生的思想更加开放,能够分辨出同学与自己的作品的优点与缺点,进行取长补短。
  采用源码编辑器除了可以在学生之间通过分享作品网址、提交作品的方式进行交流,还可以发布作品到社区,与更多的人进行互动交流,并且可以进行点赞,发表评论,对作品进行改编等,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例如,在抽奖机游戏中,有的学生提出当抽中特殊大奖时,加入学生录音欢呼音效,切换界面出现胜利鼓等;有的学生提出当得分达到设定值时,出现酷炫界面等,让程序更加好玩。
  项目教学引发的思考
  1.花时间引导学生分析和设计
  “抽奖机”程序从最基本的“食物抽选机”(让转盘旋转,出现主食、饮料、甜品三种食物组合提示)到后来的“幸运大转盘”(转盘转动,抽中某种鲜花,即出现相应花语与祝福语),再到后来的“幸运大转盘”升级版——“神秘大奖”,有倒计时与得分情况,有抽中神秘大奖的各种创意设计,让学生从基本的程序结构出发,不断增添新的功能、新的程序效果。引导学生分析要实现某种程序功能,可以用到哪种结构和语句,思考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多思考程序的逻辑结构与算法思想,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小步调地设计与编程
  一般来说,先分析功能再进行程序设计,再编写程序代码,是一个先后有序的过程。但是在编程教学中,我们并不总是严格按照这样的步骤来进行教学,因为进行功能模块设计与总体设计,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我们在教学中,先编写基本的程序框架,实现简单的功能,再逐步地增加程序难度,丰富程序功能,这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可以让学生更快地适应程序编写流程。
  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集合团队的力量,让更多的创意涌出,通过沟通促进学生进行更多的思考,让学生体会到合作的力量。同时,在小组间实行竞争模式,激励组员勇争先锋小组,在不同小组间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在竞争中快乐学习。
  4.线上线下多渠道互助学习
  利用现在便利的互联网终端技术,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在家中的电脑软件上进行编程创作,或者在家长的手机上下载编程Nemo APP,在手机上进行程序编写。教师与学生进行在线交流,有问题及时进行引导。在编程猫社区论坛里,也可以发布学习帖,进行作品分享与问题求助。
其他文献
● 从创客教育窗口期引伸出面向“有未来的教育”的学校把握  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正如鲜花有花期,庄稼有拔节期一样,改革也有窗口期。对于直接关系国计民生的教育改革而言,其窗口期意味着三大机遇的把控:一是顺势而为。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机遇(路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制度松动(变迁)的外部环境支撑,有所謂“形制变革(如文件、规划、阶段目标)制定前后”的最佳时机之说。二是改革的氛围与各种力量的支持
英语习得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参与的自主性程度。“支架式”教学策略强调教师为学习者搭建发展平台,帮助其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并为进一步发展再建构平台。NOC活动对现代教学资源整合与应用的导向,往往让英语教师更方便地发挥“脚手架”作用,让“支架式”课堂学习更灵动。  第十二届NOC活动网络教研团队赛项初中英语组的任务是,根据人教版初中英语Go for it八年级第二单元Section A部分1A—
罗汉果简史  对疾病的隐喻说不。  藤蔓植物的果实中唯有  它的听力最出色,唯有它的耳朵  像一个可爱的小球;  隔着重山,它也能听见宇宙深处  最孤独的咳嗽。别担心,  虽然没穿着白大褂,但它会  用自己的方式找到你的。  在它发现你之前,你也不妨  主动一点;比如,你的孤獨也可以是  一颗有着黄褐色绒毛的果球。  南方的阳光孕育了  它的欢爱。如果我们身上  确有和它相同的地方,  性格首先必
摘要:本文通过一堂化学公开课,阐述了“翻转课堂与微课程开发”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通过这一教学案例,以具体形象的图景展示了“翻转课堂与微课程开发”中所萌生的教学哲学,论证了“翻转课堂与微课程开发”这一悄无声息的课堂教学革命是如何真正做到让学生自主学习,让不同的学生受到同等对待。  关键词:翻转课堂;微课程;化学课堂;教学革命  ● 一场悄无声息的课堂教学革命  2013年秋,我参加了苏州市电化教育馆
摘要:本文作者根据初中学生的思维特征,通过“3D打印技术”的实践探究,建立了“想象—虚拟—实体”三者之间的教学联结,并分享了如何在3D打印課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3D打印;创意;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7)24-0083-03  3D打印(3D Printing)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它以数字模型文
摘要:本文以凸透镜成像实验为例,对实验内容进行了前期分析,设计了实验模块,利用3d Max与VRP完成实验器材的建模与三维实验场景的组合,采用VRP进行脚本与虚拟交互设计,开发了适用于初中物理的虚拟实验,并对该平台的具体实现过程进行了系统阐述。  关键词:3d Max;VRP;虚拟现实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7)09-0060-04  以3d
1  谈起英国小说的兴起时,伊恩·P·瓦特指出,“小说史家把‘现实主义’作为区分十八世纪早期小说的作品与先前的虚构故事的限定性特征”(伊恩·P·瓦特:《小说的兴起——笛福、理查逊、菲尔丁研究》,高原、董红均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而他认为,哲学上之现实主义的种种特征及方法,“引起了人们对生活与文学之间的独特的一致性的关注”(出处同上),小说与日常生活结构紧密关联。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
在本刊2014年第17期的“整合视导”栏目中,我们基于计算机网络教室环境,设计并实践了《由立体图形到三视图》这一课。本文以《由立体图形到三视图》一课为案例对象,选取长春市103中学为试点学校,以七年级七班为实验班。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两种模式进行教学,本文利用弗兰德斯分析方法、准实验研究法调查研究分析在计算机网络教室环境下该节课的应用成效。  ● 实验准备  1.实验目的  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室课堂教学
一  2000年前后,一本叫《爱国者之血》的书出现在一个小镇青年的文学生活中。这是一本文学评论集,写的是美国南北戰争时期的文学,是一套文学史论译丛里的一本。全套书是从宁波的一家旧书店整套淘来的,唯独这本浸过水,封面发皱,打开看时,纸页也是粘连的。可以想像它在一个处女座读者那里的不受待见。过了一段时间后,这本书就消失不见了。偶或想起埃德蒙·威尔逊这个作者名,也恍惚中搞不清国籍和年代,总觉得像是一个1
研究设计  1.数据来源  本文通过匹配2016年江苏省义务教育学生学业质量监测数据与全国信息化工作进展系统2016年12月南京市小学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数据,以及江苏省教育事业统计2016年度数据,最后得到181所小学的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其他办学特征的数据,19377名三年级学生的数学平均成绩、语文平均成绩及其他学生背景数据,其覆盖范围包括南京市各个区。在匹配后的数据中男生10285人,占总样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