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由立体图形到三视图》的教学效果分析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本刊2014年第17期的“整合视导”栏目中,我们基于计算机网络教室环境,设计并实践了《由立体图形到三视图》这一课。本文以《由立体图形到三视图》一课为案例对象,选取长春市103中学为试点学校,以七年级七班为实验班。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两种模式进行教学,本文利用弗兰德斯分析方法、准实验研究法调查研究分析在计算机网络教室环境下该节课的应用成效。
  ● 实验准备
  1.实验目的
  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室课堂教学活动编码表对《由立体图形到三视图》课例进行分析,以概括和总结出计算机网络教室课堂教学过程的特点及对教学的影响。
  2.实验对象
  选取长春市103中学七年级的两个班级为实验对象,两班情况基本相同,两班共有84名学生,选取七年级七班为实验班,共计42名学生;选取七年级六班为对照班,共计42名学生。
  3.实验材料
  选取华东师范大学版数学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2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简单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通常都是立体图形,但是往往都要把它转化成平面图形来研究,图形的三视图是由立体图形转化成平面图形的一种形式,而下一节的“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是由立体图形转化成平面图形的另一种形式。测试问卷采用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前后进行问卷记录,主要测试学生培养学习策略的效果、创造性思维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
  4.研究内容
  (1)培养学生学习策略的效果
  学习策略对于学习效果有重要的影响,也是学习者学习能力的重要体现。关于学习策略的定义一直是众说纷纭,总结起来,可以认为学习策略是学习活动中有助于实现和提高学习者学习质量的系统的方法、规则、技巧等。计算机网络教室已对日常教学有了深刻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证实其对学习策略的影响。
  (2)创造性思维能力
  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已成为21世纪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问题解决能力
  “问题解决就是要把问题的给定状态转化为目标状态。”本文中我们主要讨论在计算机网络教室环境下学生如何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技能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 实验过程
  本实验中两个班级为同一名教师讲授,班级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及学生智力水平基本相同。教师通过认知环节、探究环节、交流环节以及应用环节等四个环节,使学生清楚了解三视图的概念及如何绘制。
  ● 研究方法
  1.课堂教学分析
  对于课堂教学行为的量化分析,较为成熟的是1970年美国学者弗兰德斯提出的互动分析系统FIAS。FIAS虽然有其意义与优点,但在本文中并不能很好地体现计算机网络教室的作用,本文以华东师范大学顾小清教授的自身实践为依据,对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的改进所形成的ITIAS对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分析,记录内容见表1。
  2.培养学生学习策略效果分析
  我们参照美国奥斯汀的得克萨斯大学教育系的Wenistein等人编制的学习策略量表(LASSI)。LASSI量表总有10个分量表,分别是:态度(ATT),测量学生对追求学习成功、完成与此相关的任务的总的态度和动机;动机(MOT),测量学生对完成具体学业任务所负责任的程度;时间管理(TMT),测量学生建立和使用时间的水平;焦虑(ANX),测量学生对学校和自己的学习成绩的担心程度;专心(CON),测量学生把注意力指向并集中在特定学习任务上的能力;信息加工(INP),测量学生使用心理表象、言语精加工、领会监控和推理等策略促进理解和回忆的程度;选择要点(SMI),测量学生在各种一般性的和细节性信息中识别出用以进一步学习的重要信息的能力;学习辅助(STA),测量学生是创造和使用辅助性技术及材料来帮助学习和保持信息的能力;自我测试(SFT),测量学生使用复述和理解监控技术以确定他对要学习的信息理解程度的能力;考试策略(TST),测量学生运用备考和应试策略的水平。
  3.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测试
  为了检验计算机网络教室环境下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采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教授托兰斯编制的创造力测验(TTCT),这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对创造性思维的检测。本文根据托兰斯编制的创造力测验制定测试问卷,项目一给出不同形状线条或曲线绘成图形,项目二根据所画图形构成不同物体,项目三描述所画物体可能的生活实物。共30分钟。评分规则见表2。
  4.问题解决能力测试
  本文对问题解决能力的评价标准分三项:“面对问题的态度”“处理问题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本质”。
  ● 实验结果分析
  1.培养学生学习策略效果分析
  抽样选自实验班与对照班各40名同学,收回80份问卷,有效问卷为80份,问卷共50题。通过统计可知,实验班在时间管理、信息加工、选择要点、学习辅助及自我检测方面比对照班有明显提升。表明实验班更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和学习资料来辅助学习,对学习的自我监控及管理能力更为突出。由此可见,计算机网络教室在本课中对培养学生学习策略的有明显作用。
  2.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测试结果分析
  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课前创新性能力测试,得出两班能力水平基本一致,创新能力不强,其独特性和精密性方面尤为明显。但在对实验班进行过计算机网络教室环境教学后,实验班学生在这些方面有明显改善,而对照班改变并不明显。
  3.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测试结果分析
  选取实验班42名学生为实验对象,按本课接触计算机网络教室时间的先后,分两回进行测试,接触前为样本1,使用过计算机网络教室后为样本2。统计结果见表4。结果显示,经过《由立体图形到三视图》一课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明显提高,计算机网络教室对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有明显帮助。
  `
其他文献
本文以《有趣的周长变化》为例尝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FEG未来课堂等信息技术开展几何教学。笔者将本单元的三节课进行重新架构,设计出四节课,即《认识周长》《有趣的周长变化》《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计算》《玩转周长》,前两节课目标指向周长概念的建立,后两节课指向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以及练习,其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周长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从FEG教师端进入资源库,打开《有趣
摘要:富媒体时代,教师虽然能够从多种途径获得多样化学习资源,但在资源使用阶段却未必能够快速、准确定位到所需要的资源。本文在对教师资源管理困境与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教学需求驱动的视角提出了利用云存储构建个人资源管理体系的方法,并对资源管理的过程进行了阐释。  关键词:云存储;资源管理体系;资源管理过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7)21-0083-
编者按:2012年10月3日,北京市顺义区教委组织的市级骨干境外培训,经过2轮的考试,挑选了21人,前往澳大利亚墨尔本市,并在RMIT大学语言训练中心进行培训。本文的作者有幸成为其中一员,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她将自己对当地教育、文化、城市、居民的所思所感记下,带我们领略澳大利亚教育的风采。  时间轴:经过10多个小时的行程,我们终于来到了花园之州墨尔本。RMIT的老师接待了我们,给我们贴了不同颜色的
● 从创客教育窗口期引伸出面向“有未来的教育”的学校把握  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正如鲜花有花期,庄稼有拔节期一样,改革也有窗口期。对于直接关系国计民生的教育改革而言,其窗口期意味着三大机遇的把控:一是顺势而为。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机遇(路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制度松动(变迁)的外部环境支撑,有所謂“形制变革(如文件、规划、阶段目标)制定前后”的最佳时机之说。二是改革的氛围与各种力量的支持
英语习得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者参与的自主性程度。“支架式”教学策略强调教师为学习者搭建发展平台,帮助其内化所学的知识技能,并为进一步发展再建构平台。NOC活动对现代教学资源整合与应用的导向,往往让英语教师更方便地发挥“脚手架”作用,让“支架式”课堂学习更灵动。  第十二届NOC活动网络教研团队赛项初中英语组的任务是,根据人教版初中英语Go for it八年级第二单元Section A部分1A—
罗汉果简史  对疾病的隐喻说不。  藤蔓植物的果实中唯有  它的听力最出色,唯有它的耳朵  像一个可爱的小球;  隔着重山,它也能听见宇宙深处  最孤独的咳嗽。别担心,  虽然没穿着白大褂,但它会  用自己的方式找到你的。  在它发现你之前,你也不妨  主动一点;比如,你的孤獨也可以是  一颗有着黄褐色绒毛的果球。  南方的阳光孕育了  它的欢爱。如果我们身上  确有和它相同的地方,  性格首先必
摘要:本文通过一堂化学公开课,阐述了“翻转课堂与微课程开发”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通过这一教学案例,以具体形象的图景展示了“翻转课堂与微课程开发”中所萌生的教学哲学,论证了“翻转课堂与微课程开发”这一悄无声息的课堂教学革命是如何真正做到让学生自主学习,让不同的学生受到同等对待。  关键词:翻转课堂;微课程;化学课堂;教学革命  ● 一场悄无声息的课堂教学革命  2013年秋,我参加了苏州市电化教育馆
摘要:本文作者根据初中学生的思维特征,通过“3D打印技术”的实践探究,建立了“想象—虚拟—实体”三者之间的教学联结,并分享了如何在3D打印課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3D打印;创意;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7)24-0083-03  3D打印(3D Printing)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它以数字模型文
摘要:本文以凸透镜成像实验为例,对实验内容进行了前期分析,设计了实验模块,利用3d Max与VRP完成实验器材的建模与三维实验场景的组合,采用VRP进行脚本与虚拟交互设计,开发了适用于初中物理的虚拟实验,并对该平台的具体实现过程进行了系统阐述。  关键词:3d Max;VRP;虚拟现实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7)09-0060-04  以3d
1  谈起英国小说的兴起时,伊恩·P·瓦特指出,“小说史家把‘现实主义’作为区分十八世纪早期小说的作品与先前的虚构故事的限定性特征”(伊恩·P·瓦特:《小说的兴起——笛福、理查逊、菲尔丁研究》,高原、董红均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而他认为,哲学上之现实主义的种种特征及方法,“引起了人们对生活与文学之间的独特的一致性的关注”(出处同上),小说与日常生活结构紧密关联。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