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赏析需要多点切入研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82325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越来越多的高中语文教师意识到,只有在文本赏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多点切入,才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因此,本文主要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如何找准切入点”这一话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以期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切入点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6-0085
  实际上,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很多高中学生反映,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很难把握文章的重点内容。因此,为了能够彻底解决这一难题,语文教师应当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找准切入点,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文章的主旨意图,进而提升阅读效率。
  一、把握文本之“眼”,坚持从标题切入
  学生在阅读一篇文章之前,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文章的题目。题目就像是浓缩的精华,它能够代表作者的思想感情,也能够代表文章的主旨意图。因此,若学生能够理解标题背后隐含的思想,那么就能够对阅读文本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以高中语文教材中《林黛玉进贾府》为例,文章主要描写了林黛玉第一次进入贾府时的情景。因此,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文章的题目作为切入点,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把握文章的特点。
  1.抓住文本“关节”,坚持从关键处切入
  (1)从作者及时代背景入手
  实际上,作者只有拥有丰富的人生经历,才能够写出成功的作品,这就意味着一部作品中一定能够找出作者自身的影子。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引领学生进行文本赏析的过程中,可以将作者的生平作为切入点。不仅如此,每一部作品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作品中人物的行为、语言都能够反映那一个时代的文化背景与风俗习惯。因此,授课教师也可以将时代背景作为文本赏析的切入点,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中的内容。例如,高中学生在赏析《荷塘月色》这篇散文时,教师可以为其介绍作者朱自清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创作环境,通过这样的方式就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景物与情感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进而明白作者想要表达的深层含义[1]。
  (2)从文章的文眼入手
  在文本赏析的过程中,文眼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眼实际上指的就是文中能够简明扼要地反映作者情感的句子、词语。通过阅读文眼,能够准确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真实意图。例如,在学习《故都的秋》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行阅读,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使学生在初步阅读的过程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还能够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勾画出文中的重点词句。例如,文章有很多词句描写了故都的清、静、悲凉。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就能够找出这些关键词眼,并分析这些词眼使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
  (3)从文本重点入手
  在文本赏析的过程中,授课教师还可以将文本重点作为阅读教学的切入点。文本重点就是指文章中的主题句。一篇文章虽然包含着很多词句,但是作者总会写出几句话能够涵盖文章的整体思想。因此,高中学生只要掌握这些句子的含义,那么文本赏析的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以文本重点为切入点进行阅读教学,不仅能够迅速找出文本的核心句,还能够大大提升學生的阅读素养。以高中语文教材《再别康桥》为例,语文教师在对这一文本进行讲解时,应当带领学生对诗人所表达的意象进行鉴赏,由于诗歌具有独特的韵律。因此,学生在阅读这一作品的过程中能够清楚地感受到作者的构思与意向。值得注意的是,在阅读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其一,在这首诗歌中作者表达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怎样的含义?其二,与其他告别诗相比,这首诗歌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当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文本赏析时,能够更加快速地找到文本的重点内容,进而有利于提升高中学生的核心素养。
  (4)从文章的写作手法切入
  实际上,在文本赏析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还可以将文章的写作手法作为教学的切入点,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明白文章的主旨内容,还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维脉络。例如,高中学生在对《兰亭集序》这一文章进行赏析时,语文教师就可以运用这一教学手法。由于《兰亭集序》的句子骈句对仗整齐,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会发现音韵十分和谐。不仅如此,文本的散句也错落有致。因此,语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该文的写作手法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其写作风格。
  2.把握课堂教学生成,从学生的疑问切入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积极地鼓励学生对文本中的内容进行思考,通过对问题进行思考,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在课程导入前,提前向学生提出几个关键性问题,再鼓励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章[2]。例如,在学习《雷雨》这一课文时,语文教师可以首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周朴园是否是一个凶残和虚伪的人。当学生听到这一问题时,立刻对周朴园这一人物形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就能够掌握足够的细节分析周朴园的性格特点。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学生在阅读文本后都会有不同的见解。此时,教师可以继续带领学生对这一人物形象进行仔细的剖析。由此可以看出,将学生的疑问作为阅读教学的切入点,能够鼓励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进而大大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二、结束语
  通过上述的分析能够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文本赏析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因此,语文教师只有掌握有效的文本赏析教学模式,才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本文主要分析了多点切入教学法在文本赏析中的应用方式,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够帮助学生找到阅读的切入点,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3]。
  参考文献:
  [1]唐晨.高中语文文本解读方法创新研究[J].神州,2020(1):117.
  [2]尹娟.探究文本,让多元解读开出绚烂之花——浅谈语文教师如何钻研文本[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4):105-106.
  [3]王金莲.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切入点的选择策略研究——以人教版高中语文为例[D].安徽师范大学,2016.
  (作者单位:河南省滑县第六高级中学456400)
其他文献
摘要:结合当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学科素养的落实迫在眉睫,而科学素养的落实需要新的教学理念的支撑。深度学习教学项目的理念和价值追求深度契合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程理念,立足推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途径。深度学习与之前以碎片化知识为对象,以识记为主要手段的浅层学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做中学、经验学习、高阶思维培养为特征的深度学习时代已经来临。  关键词:深度学习;创设情
本文系河南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础教育阶段“疫”线英语课堂主题活动本土化行动研究》(课题批准号:2020YB11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英语写作综合反映学生英语运用的能力。而且它在高考中的所占的分值比越来越大,尤其是近几年一些省份实行新高考之后,英语试卷中作文分值的比例由原来的近17%变为了近27%,整整提高了10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了英语写作在高考中占有举足轻重
摘要: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对英语阅读教学进行了思考和开发,本文以新目标英语九年级Unit6 reading一课为例,介绍了阅读教学,在实践中如何运用思维导图在读前、读中、读后三个阶段,对英语阅读进行规划设计。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思维导图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4-0093  一、引言  思维导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
摘要:为强化我校宿舍安全管理,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安全,保证学校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促进学校和谐健康发展,我们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提高师生员工安全意识、责任意识,不断强化学校安全管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努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我校现状;宿舍安全管理;住宿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
摘要:学科大概念促进学科核心素养落地,在理解学科大概念及选择标准的基础上,以必修第二册“有机化合物”为例,明确学科大概念提炼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学科大概念;提炼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10-0109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教师的专业素养方面要求化学教师不仅只是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还包括对具有化学学科特质的
格斗料理
期刊
摘要: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之一,语文教师对文本的解读直接决定语文教學的教学内容,关系到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本文结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际,对目前倡导的多元化阅读进行反思,以纠正教师在文本解读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文本解读的正确做法,促进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本解读;个性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
摘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抓住教师专业化发展这一关键,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新建学校建校初期师资配备不齐,教师紧缺,专业学科发展不平衡,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教学水平有限,教育经费紧缺,制约着学校的发展。郴州市二十七完小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实施多项举措,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新建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摘要:《孔雀东南飞》千百年来震撼着读者的灵魂,它是一曲悲天恸地的千古绝唱,是一个荡气回肠的爱情悲剧。基于文本的这一特点,笔者在传统内容教学的基础上,又开掘了一个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探究《孔雀东南飞》的悲剧写法,从而品味《孔雀东南飞》的悲剧美。基于此,探寻刘兰芝悲剧命运的原因,感受悲剧带来的美学效应更具时代意义。  关键词:悲剧美学;人物分析;美学效应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摘要:高中生物具有较强的育人价值,在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上能够起到莫大的帮助。  根据教学实践表明,将生物科学史合理引入到高中生物教学中,可以在提升学生生物学习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科学探究的意义,进而将高中生物的育人作用充分体现出来。为此,本文主要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合理应用和充分应用生物科学史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带来启示。  关键词:生物科学史;高中生物;育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