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衔接、整合、预习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666x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9月,北京、天津、辽宁、上海、山东、海南等6省市全面使用高中历史新教材。新教材内容多、教学课时少、教学目标高。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这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赶进度,开快车,知识不易掌握,基础难以巩固;讲少了,完不成教学任务;讲多了,又难以给学生思考探究的空间。此外,历史的进程是丰富多彩、跌宕起伏的,但历史课本却由于内容太多,具体史实较少,导致生硬的结论太多。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历史教学,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都难以完成,遑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如何帮助教师和学生尽快走上恰当而高效的道路,较好地解决以上问题,促进高一历史教学相长,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并以《中外历史纲要(上)》中的“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课为例进行说明。
  一、研究初高中课标——把握精神
  课标是指导历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关涉历史教学的基本方向和精神。要上好课,前提是深入研究课标。我们不仅要研究《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还要研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高中历史课程在结构设计和内容编排上,既注意到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衔接与贯通,又注意到两者的区别,显现出高中历史课程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的不同梯度,使学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历史知识和技能,拓宽历史视野,强化历史思维,确立正确的历史观念。”[1]因此,要准确定位高中历史教学,就需要历史教师认真地对照初高中两个课程标准,进行仔细、认真的研读,只有把两个课程标准研究透彻了,才能准确的领会课标精神,在教学实践中才能真正的贯彻课标精神。
  以“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为例,初中课标的相关表述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大一统王朝,创行了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秦朝因暴政短命而亡,但它的制度对以后历代王朝具有深远影响。”高中课程标准则要求:“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和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由此可见,课程标准对于初中生的要求还是比较低的,重点是知道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培养初中生看待历史的正确观念。而高中课标对本课的要求重点是认识秦统一的历史意义,以及国家治理的历史教训,使学生认识到历史事件的正反两面性:秦统一既有开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伟大功绩与成功经验,又有探索国家治理过程中的历史教训。亦即,高中课标更强调对学生高层次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高中这节课一定要落在全面认识“秦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意义上。这种对初高中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对于把控初高中历史的全局,准确定位高中历史教学至关重要。
  二、比较初高中教材——确定重点
  如果说课标分析解决的是为何学、为何教的问题,那么教材分析解决的就是学什么、教什么的问题。同样,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钻研高中历史教材,也要琢磨初中历史教材。比较与分析两套教材的意义在于,确定初高中历史教学的梯度和侧重点,既节约时间,又让初高中教学各得其所,只有这样,才能转变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以“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为例,初中历史教材关于该内容的课题是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该课分为三个子目,分别为秦灭六国、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的措施。其中,第二个子目和第三个子目内容非常详细。高中历史教材关于该内容的课题是《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该课也分为三个子目,分别为秦的统一、秦朝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通过对比我们发现,高中教材除了囊括初中的知识外,还增加了秦末农民起义和秦的灭亡等内容,知识容量大大增加。另外,初中历史教材关于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的叙述非常详细,而对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意义则没有分析。高中教材除了分析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意义外,还探讨了秦朝速亡的原因。所以,高中历史教师在设计这一节课时,重点一定要放在秦统一的历史意义和秦速亡的原因上,对于秦统一的措施及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等内容,做简要的概括就可以了。这样的安排,既在内容上与初中教材相衔接,又在深度上超出了初中教材,体现出层次感。如果高中历史教学依然大讲特讲秦统一的措施及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将会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
  三、聚焦大概念进行单元设计——宏观认识
  教材内容多是一个事实,如果用若干大概念来统率它们,将会起到化繁为简之功。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提出: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2]。大概念是课程设计所要围绕的核心和基石,课程目标的设置、课程内容的组织、课堂活动的安排,以及学习评价的标准等,都可以根据大概念进行设计和调整。大单元整体学习的内容组织,需要打破教材固有的体例结构,根据大概念重新构建学习内容体系,使得学习内容围绕着一个主轴展开,层层推进,学生通过学习对历史的认识逐渐得到完善和提升。通过大单元整体学习,学生的学习效果获得较大提升。学生能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他们在富有真实性、情境化、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中,不仅增强了学习的兴趣,而且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中,提升了团队协作能力,发展了创新实践能力。通过整个单元的系统化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整体把握这个单元的知识逻辑结构,并能够学以致用,将学科所学应用到现实生活实践中。
  “统一多民族国家”就是这样一个大概念。围绕这个大概念,我们可以把中国古代史整合为一个大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如下[3]:
  秦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是中华民族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开始,把它放在历史的长河中去看,就会发现秦统一中国的真正意义:秦的统一,并不仅仅在于当时消除了国家分裂的局面,使中国达到了空前的统一与繁荣,关键在于它找到了一套大一统制度,并使其成为中国古代社会长期有效的一套规则。这样不仅能确定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还可以增强学生对于伟大祖国的认同,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   以“统一多民族国家”为大概念整体设计中国古代史的教学,有助于构建起学生对中国古代史发展道路的连续性认识,厘清从中华民族起源到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内在逻辑关系,把握中华民族大一统格局的内在原因;把握中华文明在各时期的历史创造,把握大一统国家治理的经验与教训,构建致力于建构新的、主题更为明确的、更适于学生学习与探究的教学路径,从而使学习的任务更为明确,学习的主体内容更为突出,使学生在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历史核心素养上得到培育与提升。
  四、指导学生预习——变被动为主动
  当前老师们的主要埋怨是讲不完,教不完。但是,如果我们转换一个角度,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的焦点全部集中在教师的教,而未能关注学生的学。学习是学生的学习,如果教师不要包揽太多,如果学生能变被动为主动,积极投入学习,那么,事情可能会是另一个面貌。而做好预习,就是激发学生自主性的一个最佳办法。学生通过预习,对新课的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思考,那么学生在上新课时就会产生一种优越感,从而使上课兴趣大增。这样一来,学生对上课产生了一种期待,恨不得上课时间早点到来。学生对上课有了兴趣,学习成绩自然会上升。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教材每节课内容繁多,如果学生没有课前预习,上课只听教师讲,很难进行有效的学习。过去一直强调学生做好课堂笔记,记好老师的板书和补充的知识,课下予以订正或者复习。在此,我重点强调的是课前预习笔记,虽然可以借助课前导学案进行预习,但是我认为学生应当掌握自主预习的方法,对于教材的每个章节可以用阅读分析的方式来完成。
  以“秦統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这一课为例,预习可以分为三步。
  第一步,快读以列出教材提纲。用4到5分钟的时间快速阅读完教材,了解本课的大体结构,列出本课的提纲,如:
  一、秦朝的统一
  二、秦朝的制度
  三、秦朝的灭亡
  第二步,精读以解析历史信息。每个纲目是对这一部分教材内容的高度概括,首先,可以在每个纲目后面打一个问号。比如第一个纲目“秦朝的统一”,就可以提出问题如下:秦统一的原因有哪些?秦统一有什么意义等?带着问题去阅读学习,目标明确,体会大一统国家形成的历史必然性;然后,仔细阅读每个纲目对应的自然段,归纳其如何对提纲问题进行论述的,完善、补充、调整先前的教材提纲。再次,运用史论结合的思想,分析教材图片、图表、引文等资料与教材正文的关系,区分史料、历史叙述和历史结论;最后,思考纲目之间的历史逻辑关系,并记录下阅读中的疑惑。做完以上工作,就可对该课再次进行更为详细的结构概括,如:
  一、秦朝的统一
  1.秦统一的原因
  ①客观原因
其他文献
笔者查阅资料时,偶然读到曹立群老师的《谁消耗了这么多棉纱?》一文(《历史教学》2016年上半月刊第1期),其认为:“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主要表现是手工棉纺织业日渐衰落,并开始了纺与织分离、耕与织的分离进程。”对于这一说法,笔者心存狐疑,拟结合现行教材及学界观点,从学术史的角度作一辨析,不当之处,敬请诸位同仁斧正。  一、教科书的叙述和学术界的观点  中国自然经济何时开始
追问,就是追根究底地问,是针对第一个问题的再提问。课堂教学中追问权不仅属于老师,也属于学生。长期以来,我们很多老师为了追求课堂的所谓高效,对课堂秩序要求过高,学生被要求在课堂上严守规矩,即便对知识点有所疑问也时常不允许在课堂提问,更不允许在课堂随意打断老师的讲课,这往往使得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不能得到实现,久而久之,他们对课堂的兴趣也减弱,教学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了。伴随着新课程改革,有的老师有时也会
学习者外化并表达自己正在形成的知识时,学习效果更好。因为“经过了一番组织安排,经过了自己的去取叙述,这时候这些知识方才可算是你自己的了”[1]。解释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基础,又是所有能力的最高表现”[2]。纸笔测试要求学生写下对史事的理解和解释,很强调成文能力。“表达”的成果则是衡量学习效果的依据。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讲多写,细化评价找准改进方向,才能有的放矢。  一、例题与评价工具简析  例题改编自2
大概念、跨单元是当下教学一线研究的热点,这是“课程建设的需要、是高效使用教材的需要、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需要”[1]。新课程标准、统编教材的出台要求历史课堂新一轮的变革,如何在“双新”背景下去落地核心素养,如何在一节课中呈现课改的理念,都是一线老师亟需关注的。单元整体教学能很好地解决这种问题,它符合教学设计理论的要求,也契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
阅读下面短文, 按照句子结构的语法性和上下文连贯的要求, 在空格处填入一个适当的词或使用括号中词语的正确形式填空, 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标号为31~40的相应位置上。(注:题目编号与高考题相同)  记叙文  幽默故事  (1)  短文长度:79个词  难度:易 建议时间:5分钟  Once upon a time,there lived a rich man,but he didn’t know_
【背景材料】  2011年10月30日至11月4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对奥地利进行了国事访问并出席在法国戛纳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六次峰会,本次峰会以“新世界、新思维”为主题。胡锦涛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六次峰会上发表了题为《合力推动增长合作谋求共赢》的重要讲话,胡锦涛指出,二十国集团应该继续发扬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精神,努力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中国努力保持自身经济强劲增长,为促进有关国家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下简称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编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叙述到: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1]对此,笔者认为政治协商制度被确立为基本政治制度的提法,并不是出現在1954年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先
治史的过程就是一个解释的过程,史学研究不能终止于唯物史观、时空结合和史料实证,应在它们的基础上,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从不同角度、不同视角,做进一步的解释,因为“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即便是对基本事实的陈述也包含了陈述者的主观认识”。[1]笔者认为,培育学生历史解释素养,可以尝试提供同一问题的冲突性解释。同一问题,一时代的解释与他时代的解释也不同,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同一问题的不同解释
日常教学中常听学生苦恼着说“历史看了很多遍还是记不住”,这一问题根源是学生缺乏时序观念,对历史事件的认知存在“时空错位”,无法洞察时序背后的历史逻辑。时序观念是时空观念素养的重要内容,它要求学生“将历史事物放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进行考察,认识和观察历史发展的全过程,辨明它在每个发展阶段有什么新特点,寻找前一过程转变为后一过程的原因。”[1]培养学生的时序观念不仅能帮助学生准确定位历史事件,更有助于学
历史原创命题是一名历史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之一,而命题能力是衡量教师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准的重要尺度,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长期致力试题原创的探索,在不断实践过程中得到一些感悟。以下整理自笔者的一次交流讲座,例谈从真题拓展中探索历史原创命题入门路径,并求教于各位方家。  一、深挖并拓展,仿真原创  由于历史原创命题的路径很多,但命题者对真题研究有着共性的理解。原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刘芃在《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