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课程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创新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mbwang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的改革脚步已进入了中学课堂教学,并不断地深入和发展。素质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那么作为中学思想政治教师怎样实施创新教育呢?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一些认识和想法。
  
  一、努力创造民主氛围,有利于发挥学生创造力的环境
  
  当代教育中师生关系注重的是师生在人格上的平等。这就暗示教师和学生在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学生在接受教育时,让学生自由充分发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和幸福感。因此教师就必须要树立民主的思想,关注、赏识每个学生,关注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
  我在上课时总是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使师生之间展开对话,让学生愉快地听,积极想,进而大胆发言。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创新能力,不仅要以其知识和智慧作基础,而且与其积极情绪,特别是创新欲望密切相关。因此在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见解时,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对于一些奇异的想法,选择适当的角度给予鼓励,表扬性的评价。有时,我尝试师生角色易位,让学生自己当老师,接受备课,上课的任务,学生感到非常新鲜、好奇,心理上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的主动地位。
  
  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功的前提。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想学,爱学,才会产生追求和探索的欲望,才能主动学习和掌握好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一个生动真实的事例,一句幽默诙谐的语言,一个恰当巧妙的比喻,一段充满激情的讲解……都会激发学生的细致观察,独立思考,深入分析,广阔想象,使学生兴趣浓郁,思想活跃,在此基础上置疑启发,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诱导发散思维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发散思维的培养。早期的创造研究认为:发散思维就是创造性思维。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创造能力更多地表现为学生创造性的学习能力。因此,通过老师的发散设疑,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全能在毫无压力和束缚的自由讨论能够得到不断的提高。比如在讲授“一国两制”时,如果问:一国两制什麽时候提出来的?基本内容有哪些?有哪些重大意义?这些问题虽然重要但缺乏针对性,如果变换角度就比较好些。例如,针对李登辉的“两国论”和陈水扁的“一边一国论”,你的观点怎麽样?你认为台湾的出路在何方?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方法是什麽?这些问题在书本中没有现成的标准的答案,但是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不惟书,不惟师”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联系实际,增强创新能力
  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特别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中学生接受的信息增多,视野开阔,知识面广。因此,在教学中不宜过多地进行理论分析,而应根据学生认识发展的特点,引导他们密切关注社会现实,联系自身的思想实际,掌握富有时代气息的新教材,并在观察分析大量材料、信息过程中,悟出道理,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培养创新思维。例如,在讲授“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一课时,我引导学生从改革的原因、实质及改革的目标和重要性等方面认识“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在此基础上,播放了“改革开放20年”的录像,20年来祖国的巨大变化使学生深受感动,而后又启发学生畅谈建国50年来的大好形势,谈三峡截流,谈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和自己家庭变化以及党的十六大决定领导全国人民奔小康社会……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说明改革开放给祖国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这样,学生自己解决了这一问题,既丰富了课堂内容,又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4、设置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练习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如今思想政治课的考试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不仅要在学科内进行综合,而且要进行跨学科的综合。因此在组织学生进行练习过程中精心设置练习题使学生在做练习题中进行多元思维,从而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系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在练习中设置一些开发性题型,题目的答案不是唯一的,突出考察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自由发挥,为学生的独特创意提供机会。比如在引用了一则“见危不救”的材料后,设题:目前国家对“见危不救”或“见死不救”尚无法律规定,请你就这方面的立法发表个人看法。要求学生做答时不拘一格,但要言之有理。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点燃了学生心灵中创造的火花,进一步推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
  其次,题目涉及的材料也要体现新意,所选材料要尽量与现代前沿科技和时事热点紧密相连。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动脑的习惯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实行创新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是大势所趋,作为一个政治老师必须时刻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培养出与时代相适应的人。
其他文献
[摘要]利用查找原因、因势利导、针对差异、因材施教、用爱启智,提高成绩的科学方法与手段培养低视生,激发学困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让学困生在成功的体验中获得自信,不断提高学习成绩,将来走向社会真正成为一个自食其力、对社会有用的人。  [关键词]低视生 学习困难 因势利导 因材施教提高成绩    从事特殊教育多年的我在执教过程中,发现和看到在盲生中普遍存在有这样的现象,就是每个年级、每个班里总是有几个学
【摘要】在新的教育形式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如何抓好历史教学改革,是我们历史教师所面临的一个崭新的课题。我们在注重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同时,也不可忽略对历史知识的传授,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有效地实现既掌握大量信息,又培养学科能力?对此,我们从实际出发,摸索了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以促进历史学科的教学。  【关键词】教育;垄断组织;知识结构;教学目标    一、怎样协调好讲
[摘要]通过对小学音乐教学现状的分析,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当前基础教育中音乐教学发展与改革提出了创造宽松的音乐气氛和环境、利用各种教学方法,使上课成为一件快乐的事、鼓励成功,培养学生自信心、改变教材编排,适当地g]入一些流行歌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课堂内,容几点对策。  [关键词]创新教育;兴趣;多媒体;音乐活动    法国文学家雨果曾经这样讲过,人类有这样的“金三角”:
摘要 文章针对汉藏文化背景的不同和藏区中学生在文化认同方面的问题,以及制约西藏中学汉语教学的若干文化背景问题,展开系统分析,并提出了西藏中学汉语教学文化培养的策略:一是引导正确的文化认同感,二是因材施教,开展汉语教学。  关键词 西藏中学 汉语教学 文化背景    一、汉藏文化背景与文化认同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长期以来各民族间的交往与文化融合,使中华民族文化形成了多元一体化的格局。随着
因材施教是教育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师顺利进行教学、增强教育效果,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有效途径和手段。那么,如何灵活运用因材施教策略,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呢?笔者认为:    一、充分了解学生,合理运用教育机智    从学校教育的发展来看,最初,当成人想儿童传递他们的经验、技能、以及文化背景、文化价值时,是一个非正规的过程,而后来当学校和教师出现时,像中国旧时的私塾,并没有强求一律之说。中国古代伟
在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课程突出了“育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关心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形成崇尚科学的态度,具有创造性思维和持续发展的观念以及终身学习的愿望。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介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集数据、文字、图像、图形、声音等一体的优势将事物发展的过程及其内在联系动态地展现在学生眼前,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习兴趣。作为一名政治课教师,我正尝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政治课教学的模式。在
摘要 本文试从思想品德课固有的特点,初中生的学习特点、遗忘规律的启示等方面来探究“背默”在学习思想品德课方面的魅力以及如何选择背诵的内容来提高思想品德课学习的效果。  关键词 特点 遗忘规律 知识建构    法国雕刻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邓小平同志也说过:“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思想品德课的学习运用“背默”这种方式也有美,只是它一直被误解为是“死记硬背”,
中图分类号:H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0)06-0102-02  摘要: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在教学古诗词的时候并没有美感可言,从而使我们的古诗词鉴赏教学长期处在一种低效甚至无效的状态中,教学所体现出来的观念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相距甚远。  关键词:高中语文 古诗词 鉴赏  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中最精致、最灿烂的一页,是整个中学教材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诗词
我曾经对本校初一、二年级九个班总计458人进行过体育心理调查,得出了以下的数据:喜欢上体育课的学生425人,占92.8%,不喜欢上体育课的5人,占1.1%,无所谓喜欢不喜欢的28%人,占6.1%。喜欢体育课自己活动的学生多达387人,占84.5%,喜欢按老师意图上课的学生仅为38人,占8.3%。也就是说,不喜欢上体育课和不喜欢按老师意图上体育课的学生合计为392人,占85.6%。看到上面这些调查数
“研究性学习”形是研究,实是学习。它更多的强调过程而不是结果,其目的是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基本的研究学习方法。培养使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初步形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一 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1、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新的高中各科教学大纲都增加了研究性学习的内容。高中语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更是蓬勃兴起。高中的语文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