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推进民族地区中小学区域性阅读的措施探析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ix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族地区阅读教学与普通地区语文阅读教学具有一定区别。由于民族地区具有区域性特点,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围绕基本的阅读教学内容和阅读教学方式进行,同时要注重以区域文化为基础,促进提升区域阅读教学效果。本文对整体推荐民族地区中小学区域性阅读的具体实施措施进行分析,提出了通过区域文化阅读促进发展学生语文素养、强化学生民族文化信心以及结合多元化阅读模式提升阅读学习效果三方面的策略。
  关键词:民族地区;区域性阅读;措施
  根据调查显示,在民族地区中小学阶段教育中,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并不高,由于教学条件、师资力量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中缺乏多元化的阅读内容,学生的语文阅读效果并不理想。同时在区域性阅读方面同样不被重视,这是影响民族地区中小学学生阅读效果的主要成因。解决这一问题要通过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以多种方式将其完善解决,从而促进民族地区中小学阅读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结合区域文化阅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是当前民族地区中小学的主要目标,其中阅读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这是发展学生语文阅读的基础,更是促进区域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中小学生语文的教学实践中,阅读教学一直都是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新课程标准实施方案指出,在中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創造能力。培养学生能够在语文阅读中获取知识,并且获得良好的体验,提升语文学科的乐趣性。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在民族地区更应当结合区域文化,促进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在民族地区中小学区域性阅读教学工作中,学生可以通过区域文化背景进行阅读学习,一方面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综合素养,产生较强的民族意识。我国民族发展历程中存在很多史料,这些史料对于民族地区的发展起到较强的促进作用,在中小学阶段教学中融入区域文化阅读文本,是促进民族教育效果,发展少数民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1]。因此,作为中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更要结合区域文化阅读内容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从而达到多方面发展效果。
  二、通过区域文化阅读强化学生民族文化信心
  民族地区教育工作中,教师要注重民族文化的传递,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对民族文化产生较强的认同感,以此促进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在我国民族历史的发展中,很多民族仍然保留很多民族文字和语言,但是部分地区由于社会的发展已经逐渐丢失了部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了保留民族文化历史瑰宝,在针对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加强注重区域性阅读文本的融入,从而促进民族文化不被丢失,并不断延续传承。文化是具备多样性的,而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周边的事物都有着极大的好奇心理,因此教师在对民族地区中小学进行阅读教学时,应当首先将文化作为课堂导入的入手点。在阅读的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应当结合区域文化的一些内容,以此来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展阅读前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设备收集一些与该地区文化和教学内容有关的资料,并且在阅读内容的选取上,应当与区域文化相联系,以此来完善区域文化阅读课堂的教学结构,在课程中要将学生放置于文化情境之中,帮助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在阅读教学中。例如:在当前我国民族发展中,朝鲜族、蒙古族、哈萨克族、傣族、彝族等多民族不仅具有各自民族的语言,同时具有文字,而民族文字的发展是具有较长历史文化的。在中小学民族教育工作中,教师可以将民族文字及语言融入至语文阅读教学中,避免民族历史文化在发展中被遗失。同时在区域文化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会得到有效发展和强化,这是促进我国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利用多元化阅读模式提升阅读学习效果
  民族地区中小学区域性阅读教学工作中,常常出现阅读模式不完善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更对发展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具有负面影响。如果学生长期处于一成不变的课堂中,就会对教师所讲述的内容逐渐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设计以及阅读模式的选取中,就要做出创新与调整。教师要擅长利用多元化的阅读模式对学生展开区域性阅读教学。首先,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搜集更为广泛的阅读学习内容,从而促进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拓展民族地区学生区域性阅读途径[2]。另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合作阅读、分享阅读等方式进行学习。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可以充分体会合作的意义,感受分享的乐趣。这种阅读教学方式的运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阅读学习模式,更对发展民族地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起到一定的辅助与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针对民族地区中小学生开展区域性阅读教学工作期间,可以结合多元化的阅读教学模式,提升整体阅读教学效果。
  为了整体推进民族地区中小学区域性阅读教学效果,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要加强多元化阅读教学模式的运用,利用区域文化背景拓展学生的阅读内容,使学生产生较强的民族自信心及认同感,从而在发展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同时,促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苏光正.少数民族学生课外阅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河西学院学报,2019,35(01).
  [2]李淑琴.论区域特色文化对小学生课外阅读选择倾向的影响——以丰都县为例[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02).
  备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整体推进民族地区中小学区域性阅读实践与研究》GS[2020]GHB4576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甘肃 肃南734400)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中化学具有实践性极强的特点,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实验教学已然成为此门课程最为核心的组成部分。化学实验,一方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另一方面亦可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简要分析了趣味化学实验的作用,并探讨了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课堂上的实践应用。  关键词:趣味实验;初中化学;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1-057-1  
一座边远的山间小城,却成为越南人心目中永久的圣地,在每年5月7日那个胜利的时刻,都会举行热闹的庆祝活动。  60年前,两万多人的鲜血和躯体曾经洒满了奠边府小城的每一个角落,如今,仍然散落在田间地头的一辆辆坦克、一尊尊大炮和一件件飞机残骸成了一个个开放的游览景点,孩子们可以每天在纵横交错的战壕里、残破的坦克中钻来跑去玩捉迷藏。  2014年伊始,越南从中央到地方就积极展开了奠边府大捷60周年纪念活动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绿色化学的理念正好与人民的意愿相吻合。“绿色化学”是面向未来提出来的化学的新概念,是新世纪化学发展的新方向。化学绿色实验教学,就是在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在绿色环保的情况下进行化学实验。化学绿色实验要求我们在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深化可持续发展观,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尽量让化学药品
摘要:小说作为高中语文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类文体,当前却面临着指导性的参考资料不多,很多语文教师摸着石头过河,或将小说当作一般文本来处理的尴尬境地,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本文借用摄影拍摄方式中的“推拉摇移跟”来对高中小说教学展开思考,希望能抛砖引玉,引起各位同仁对高中小说教学的深入思考。  关键词:小说教学;高中语文;改革举措  新课标提出,以核心素养为本,推进语文课程深层次的改革。其中特别指出,语文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战场,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仅是每个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更是社会对教育的期望,也是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渴望,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避免低效甚至无效,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本文从三个方面探索了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情境;构建;探究;切入点  课堂教学有效性指单位时间内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技能、能够学以致用的程
夏季补水的同时,还应适当补充营养。以下几种补水方式就能满足这些需要,在夏季尤其值得推荐。  蔬菜汤  喝蔬菜汤一方面可补充水分,另外也可以补充一定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比较推荐的有白菜豆腐汤、菠菜鸡蛋汤、紫菜蛋花汤、冬瓜虾皮汤等。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做这类汤时尽量少放盐,刚有一点咸味即可,甚至可以完全不放盐。否则不仅不能补水,反而增加肾脏负担,甚至引发高血压。  粮食汤  糙米、小米、大黃米、燕麦、高
我前不久做了一次人流手术,术后一直出血不止,便又去医院做了检查,医生说是宫腔积液,需要进行治疗。但我以前体检的时候也查出过宫腔积液,当时那医生说没事,怎么这次就需要治疗了呢?  四川秦女士  秦女士:  宫腔积液又称子宫积液,是指子宫腔内存在多少不等的液体,可出现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也可出现于病理情况下。正常情况下宫腔有少量的积液,即生理性宫腔积液,一般积液量在5毫升以内。生理性宫腔积液多发生在排
摘要:在英语复习课中,如何有效地利用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让复习课成为学生积极配合、主动学习的过程,這就要教师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课堂沸腾起来,近期我在英语复习课中采取了小组比赛式教学法,一段时间下来感觉效果不错,以下是本人在这个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与大家商榷。  关键词:英语复习课;小组比赛;基本形式;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
摘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讨论、筛选、提炼和总结,最终确定适合其研究的活动主题。这样的选题方式不仅做到了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还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动力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收获到了满足感,同时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为其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提供新的动力。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问;兴趣;创设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
摘要: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对于地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地理课本中的基础知识,更要在地理课程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学习情感与态度的培养,提高对学生地理素养培养的关注度,将地理课堂教学目标聚焦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层面上。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有效地理课堂的内涵,并结合初中地理课程标准,对初中地理有效课堂的构建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程标准;有效课堂;构建  一、有效地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