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对聚落、商业网点的影响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lp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经典考题
  【改编2018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考试】该苏门答腊岛位置和山河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苏门答腊岛的地形特征,并说明理由。(4分)
  2.根据图中信息,概括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并简述其主要原因。(6分)
  3.当地计划沿海岸线修建连接甲、乙两城的铁路,试评价当地地理条件对铁路路线建设的影响。(6分)
  4.如果甲乙两处建成了铁路,运用所学的交通知识、地域差异知识,说明该铁路对苏门答腊岛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6分)
  二、考点分析
  本题主要是以苏门答腊岛为载体,考核区域地理环境的判断、交通和聚落分布的相互影响,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1.根据图中图例及河流流向可知,该岛西南部为山地,东北部为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海岸线较平直。(4分)
  2.图中西南地区城市多沿海分布,中部和东北地区多沿河流分布。原因主要从影响城市的区位条件入手,如气候、地形、交通、资源等。主要原因:①地形平坦;②水源充足;③交通便利。(6分)
  3.地理条件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主要包括气候、地形、河流、地质基础及地质灾害方面。有利:地形平坦,劳动力充足,沿线客货运需求大。不利:①沿途多沼澤;跨越多条河流;②多火山地震,地质基础不稳固技术水平稍显不足等。(6分)
  4.考察就铁路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从交通建设加强地区间的联系、地区间的贸易往来等方面分析。甲乙间铁路的连接,南北联系了苏门答腊岛,完善了该岛的交通网络;利于该岛的南北交往,促进了与北部的新加坡、中南半岛的物产交流、经济往来;为中南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的交往提供了又一种交通方式。(6分)
  三、解题思路
  1.明确考点
  2.回顾知识框架
  (1)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影响
  聚落是指人类各种形式的集聚地的总称,聚落一般可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交通条件对聚落的空间形态影响较大,表现为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铁路、公路、河道等)扩展,这些交通干线也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如湖南的株洲市就是沿铁路线发展起来的。
  交通线的发展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城市到发展的中后期,往往会沿着交通线发展;同时,交通线的兴衰也会影响聚落的发展。
  (2)交通运输布局影响商业网点
  城市商业网点布局的两个原则是市场最优原则和交通最优原则。根据市场最优原则,商业网点一般分布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处。但更多的是遵循交通最优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高速公路沿线。
  当然,交通线路的改变也会引起商业中心(集镇)的繁荣或兴衰。
  (3)交通运输影响区域的发展
  交通运输的布局对区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比如会影响自然环境,不合理的交通线建设,会破坏地表水的分布,导致洪涝灾害;山区不合理的交通线建设,会破坏山区的地表状况,导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比如会对农业产生影响,特别是影响商品农业。商品农业一般会沿交通线分布,乳畜业、园艺业等产品容易变质,需要及时运输,这样就扩大了商品农业的销售范围。
  还会影响工业、城市的发展、商业的发展和旅游业的发展等等,交通运输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见下图:
  3.解题思路
  解决本组题目主要是在题目已有的图文信息中获取关键信息,关键是获取图中关键信息,比如通过河流走向的分析及乡镇城市的分布特征分析获取地形地势的特征;在第1题的基础上,第2题要求学生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乡村和城市有这样的分布特征(多沿海、多沿河)?沿海沿河有什么优势?(地势低平,取水方便,利于发展河运、海运);第3题的能力要求提高,要求学生调动知识,分析评价地理问题。第4题交通线路的布局深受地理环境和影响,此题要求学生分析评价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铁路建设的影响。本题要求考生对区域有一个全面准确的掌握。
  交通运输对聚落或商业网点的影响,在考核中基本知识点难度不大,主要是看所依托的背景材料,仔细审图,仔细审题,仔细思考,明确给了什么图、拥有什么信息、问的什么问题才是解题的关键。
  四、预测方向
  关于交通运输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的考察,各地的考察方式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但是近年来,高考题中有倾向于考核交通运输对区域的影响的分析。比如今年2018年全国卷一卷36题“亚马尔的能源港口的建设”一题中(1)简述俄罗斯配建港口对该项目及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3)分析开发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对提高该项目产品(液化天然气)市场竞争力的作用。分别考核了交通运输方式对该项目及周围区域发展的影响和能源交通运输线的作用及重要性。所以各位考生在本部分知识的复习过程中应注重交通建设对区域的影响的分析。
其他文献
【摘要】众所周知,幼儿教育是小学教育的前置阶段,二者存在著十分密切的联系。幼儿教育是没有达到学龄儿童进行学前教育的重要阶段,但是我国目前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在衔接上出现了一些困境和难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幼儿教育变得小学化。这方面的问题也体现在幼儿园的语言教学中,教师为幼儿安排的语言教育内容显得过多过难,这明显不利于幼儿的发展,甚至导致他们对未来的学习生活产生畏惧。如何在幼小衔接视角下正确实施幼儿园
【摘 要】高中化学选修 3《物质结构与性质》是新课标高考理综化学的选考内容之一,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高考命题方向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和“素养立意”。本文对如何把握新高考要求,采用“三步法”突破结构大题作深入探讨,为《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高三备考提供一些参考策略,希望能给一线教学同仁带来一些启示。  【关键词】物质结构与性质;三步法;备考策略  对《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学习,学生普遍感
一、传统的试卷评讲课与实施合作小组的评讲课的差异  二、出现的问题和对策  1.如何处理课堂时间不足的问题  理科综合卷主观题包括:第26题化学实验题、第27题化工流程题、第28题化学反应原理题、第36有机化学题。我在高三理科综合四十分钟的试卷评题中,把12个合作小组抽签分任务,每组对一个大题重点难点易错点讨论,然后组和组之间进行交流总结,课堂上每道题由一位汇报员进行讲解、汇报。但课堂时间不充足,
【摘要】现阶段,伴随着我国教育教学领域改革工作地不断深化,高中化学教学工作的开展也得到了愈来愈多主体的关注。特别是基于这一课程教学工作开展所凸显出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所以实际教学工作的开展绝不能局限于原有单向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而是应当在把握这一年龄段学生学习基础、认知水平、兴趣爱好以及学习特点的基础上,实现对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方法的合理选用。基于此,本文立足于我国高中阶段化学教学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学龄前儿童的思维方式是以直观思维为主的,教师应以游戏为一日活动的主要方式,尽最大可能地创设与幼儿学习、生活相关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在最大程度上与环境互动,与材料互动。通过自主操作,自由探索和积极体验而获取经验、习得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孩子的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而沙与水是低结构的材料,极具创造性。因此,沙水游戏作为一种综合性游戏是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培养孩子
【摘要】本文总结了从听、说、读、写、议的教学策略,探讨如何通过这些教学策略来生发学生的情感、导发学生的心声、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乐趣、诱发学生的发现,从而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听说读写;课堂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
近日,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的387名高一学生和教师兵分两路,一队前往抗日名将谢晋元将军的故乡广东,一队前往新四军老战士、老校长石刚的故乡江苏泗洪,开启为期七天的红色研学之旅。这群孩子就读于一所拥有红色血脉的学校,又熟读过抗日战争的历史,但真正踏足革命老区时,他们才感到历史 “活”了起来。古语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年轻学子来说,走出教室这一狭小天地、瞭望广阔无边的外部世界,是內心的向往,也是成长
本报综合消息 12月13日,教育部召開了新闻发布会,着重对如何破解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择校热”“大班额”三大难题进行了通报。  截至今年10月,义务教育大班额比例为8.1%;超大班额比例为1.2%。“大班额、超大班额数量比2017年分别减少了18.9%和48.7%,为近10年来最大降幅。”吕玉刚说。按照这样的数据进行分析,“今年能如期实现‘2018年年底基本消除超大班额(控制在2%以内)’的工
【摘要】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必不可缺少一个部分,它与各个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是紧密相连的。对话式的文言文更离不开朗读,学生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反复朗读重点句子、字词,带着感情体会、品味。  【关键词】朗读;文言文;对话式  朗诵是一种阅读方式,也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有着悠久的历史。朗读是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各个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紧密相连,能有效地促进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内各大设计院校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课程设置上陆续新增了虚拟现实相关的课程,对VR/AR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成为课程的主要内容,逐渐为数媒专业的主干课,从而对其实践课程环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在课程内容设置上紧随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地更新,与时俱进,成为当今该专业衡量其实践教学质量的标准之一。  【关键词】虚拟现实;实践教学;VR/AR技术;发展与应用  2018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