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医学检验线上教育的改革探索

来源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b04012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倡导,后疫情时代的线上教育已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教育模式。结合医学检验的专业特点,充分利用好线上教学的契机,不断深化“医学检验”的教学改革,探索和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系统化线上教育模式,从而改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医学检验人才。
其他文献
转喻作为一种语言转换机制在中医术语英译的过程中具有普适性。本文以翻译转喻理论为指导,探讨中医术语英译的思维路径、方式策略和教学启示。研究表明,中医名词性术语的英译主要基于整体与部分或者部分与部分之间互代的转喻机制实现。中医动词性术语的英译主要是将整个动作视为一个事件过程,并通过转喻机制凸显过程的某个方面来实现。翻译转喻理论带给中医术语英译教学的启示是,把转喻理论的渗透和转喻操作的运用融入到教学之中,结合相关的中医学知识,能够强化学生利用转喻思维处理源语和译入语的能力,也有助于构建中医术语英译转喻教学新模式
目的评估在呼吸内科临床见习中应用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与案例为基础的教学(Case based learning,CBL)联合教学法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临床见习的40名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名。实验组采用PBL+CBL联合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比较2组实习生的考试成绩及教学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理论知识、病例分析、总成绩及总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PBL教学法是基于问题学习的一种现代医学教育模式,在临床中医教学中,可将病案作为主要线索,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收集信息、交流探讨、分析探索、解决问题。感冒的治疗是中医的特色,本课题组经过多次针灸治疗感冒病证的临床带教,发现基于中医古文献的病案教学,能较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针灸古籍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感冒的认识,优化针灸临床带教的效果,值得在教学中推广借鉴。
目的探讨带腹壁下血管的脐旁穿支皮瓣在各种毁损性创面修复中的应用策略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5年1月—2020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各部位毁损性创面患者28例,其中男21例、女7例,年龄25~66岁。本组患者清创后创面面积为17 cm×8 cm~35 cm×22 cm,分别采用带蒂或游离带腹壁下血管的脐旁穿支皮瓣修复,皮瓣切取面积为18 cm×10 cm~37 cm×2
为探索针灸推拿专业伤寒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方式与途径,提高针灸推拿专业学生对于中医经典的掌握水平和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教师通过以问卷调查为主的多种方式了解学生需求与学习目的,从学生的具体学情出发,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课内与课外教学相结合,推动针灸推拿专业学生对中医经典《伤寒论》的掌握,促使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目的:探讨采用藏医脉泻疗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对细胞因子IL-2、IL-10、IL-17、TNF-α的影响。方法:对9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藏医脉泻治疗,4周为1个疗程,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和体征变化,实验室指标包括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和类风湿因子(RF)的改变,以及对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结果:9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经4周脉泻疗法治疗后,其总有效率达91.1%,临床症状和体
目的:探讨分析解郁方联合调神养心针对脑卒中后抑郁(PSD)患者临床症状及脑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以期为临床治疗PSD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PSD患者16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联合解郁方,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调神养心针,比较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抑郁评分、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能力、血清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较治疗前,2组治疗后纳谷不馨评分、失眠健忘评分、头晕评分、善思多虑不解评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根治失败的影响因素及失败患者中医证型及舌象分布规律。方法:采用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以是否首治成功为标准分为成功组、失败组;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以性别、年龄、疾病种类、家族史为自变量,首治成功为因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以1∶1的比例进行匹配,并比较匹配后2组中医证型及舌象分布情况。结果:共纳入患者546例,失败组158例,成功组(匹配前)386例,2例退出,2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种类分布均有差异。失败组女性多于男性,以40~60岁的中老年人多见
凡郁病必先气病,肺作为气之大主,诸气愤郁皆属于肺,故治郁先理肺,肺气畅达则一身之气畅达,郁证自除。翻阅典籍、文献,从古至今从肺论治郁证的理论探讨并不鲜见,但秉持从肺论治郁证原则,针对不同辨证阶段归纳出行之有效的治则治法及方剂者寥寥无几。本文从肝与肺的关系、肺的生理功能出发论证了肺郁的病因病机及从肺论治郁证的必要性,并总结导师王兴臣教授从肺论治郁证的辨证论治经验,根据患者寒热虚实及病情所处阶段辨证论治,肺气素虚、气机宣降失常者,治宜补肺汤加减;肺气郁闭、瘀热阻滞者,治宜上焦宣痹汤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气郁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性骨病是类风湿关节炎疾病进程中造成患者关节功能丧失、心理障碍、经济负担过重等诸多临床问题的主要原因,尚无有效的干预手段。临床与实验研究发现,中医药可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干预RA性骨病的发生发展,具体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或者下调其过程中的蛋白、因子的转录,从而影响OB、OC的发育、分化,促进骨基质的形成和矿化,抑制骨侵蚀,促进骨重塑。因此,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为中医药干预RA性骨病提供了靶点与思路,但基础研究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