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13041例无创产前检测的指征及结果分析

来源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syydr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江苏省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的指征构成及检出结果。方法汇总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江苏省9所医疗机构的13041例NIPT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为单胎妊娠、自然受孕。NIPT检测范围包括13、18和21号染色体及性染色体非整倍体。对NIPT高风险孕妇,建议行介入性产前诊断及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评估孕妇行NIPT的指征构成比和NIPT阳性预测值。结果13041例行NIPT的孕妇中,报告21、18、13-三体和X染色体数目异常高风险分别为88例(0.67%)、19例(0.15%)、9例(0.07%)和64例(0.49%),进一步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的例数分别为74、13、8和44例,确诊为21、18、13-三体和X染色体数目异常的例数分别为67、12、1和18例,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0.5%(67/74)、12/13、1/8和40.9%(18/44)。1例孕妇血清学筛查提示18-三体高风险,但NIPT报告21-三体高风险,核型分析确诊为18-三体,引产胎盘的染色体核型分析为21和18-三体嵌合体。血清学筛查高风险为最常见NIPT指征,构成比为46.4%(6056/13041),其次为血清学筛查低风险但孕妇要求检测(28.9%,3773/13041)和高龄(20.5%,2673/13041)。结论江苏省孕妇行NIPT的主要指征为血清学筛查高风险、低风险但孕妇要求检测和高龄。NIPT对21-三体和18-三体具有较高的阳性预测值,但对13-三体和X染色体数目异常的阳性预测值较低。

其他文献
患儿女,生后10 min,因“胎儿水肿3周”于201 3年4月6日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产科转入新生儿科.患儿系第2胎第1产,胎龄29+1周,因其母“先兆早产、胎儿水肿(溶血病贫血?)、不良孕产史(胎儿胸腹水引产)”阴道分娩娩出,出生体重1 880 g.无胎儿窘迫及窒息,孕母胎膜早破16h、帆状胎盘、胎盘早剥(边缘型),脐带、羊水无异常.患儿父为O型、Rh阳性血型,患儿母为B型、Rh阴性血型.母亲2年
期刊
早产一直是产科的热点问题,是引起新生儿患病和死亡的首要原因,发病率约为5%~9%[1].目前的研究将早产作为一个综合征[2],是包括子宫收缩、宫颈成熟、胎膜破裂等因素在内的正常分娩通路无准备的激活.宫颈机能不全是早产综合征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各种原因引起宫颈过早成熟,无法承托逐渐长大的胎儿及增多的羊水,从而引起流产或早产.宫颈机能不全最早记载于1678年的ThePractice of Physick
期刊
目的 探讨出生后早期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预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和超低出生体重儿脑白质损伤的价值. 方法 选择2012年6月至201 3年6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住院的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和超低出生体重儿共98例,根据头颅影像学结果将患儿分为脑白质损伤组46例和无脑白质损伤组5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儿生后1h内和7d时的血清IL-
染色体异常在活产儿中的发生率为0.1%~0.2%,其中最常见的是21-三体,发生率约为1/800例活产儿,其他包括13-三体、18-三体、x染色体单体、三倍体等。目前有多种手段可用于检测染色体异常,包括生物化学指标吲、羊膜腔穿刺染色体核型分析㈣以及超声检查。羊膜腔穿刺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结果较为准确,但介入性操作可能导致0.5%~1.0%的胎儿死亡风险。
目的 探讨妊娠中期脂代谢情况及其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 方法 采取前瞻性队列研究.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单胎妊娠孕妇3 329例于妊娠24~28周检测脂代谢情况并常规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根据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分为高TG组(TG≥3.23 mmol/L)和TG正常组(TG<3.23 mmol/L),随访并比较其妊娠期
延迟断脐指出生60 s以后或脐带搏动停止后完成脐带结扎[1].目前较多研究显示,延迟断脐对新生儿是有益的,如可以提高新生儿血红蛋白浓度,增加铁储备,降低贫血发生率,且可以降低早产儿的输血率以及心室内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的发生风险[1-3].有关延迟断脐的最佳时间及延迟断脐的其他潜在益处、风险等问题仍在进一步探讨.现就延迟断脐对新生儿影响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一、延迟断脐的时间及其与胎儿和胎盘位置
期刊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属疱疹病毒科,为双链DNA病毒,是引起围产儿感染最常见的病毒.1972年首次从血清学阳性的母亲乳汁中检测到CMV.经母乳获得性CMV感染是出生后CMV感染的最主要方式.近来研究表明,极低(胎龄<32周,出生体重<1 000 g)或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胎龄<32周,出生体重<1 500 g)容易发生经母乳获得性CMV感染,且可出现严重的临床表现[1
期刊
目的 探讨新生儿狼疮综合征(neonatal lupus syndrome,NLE)的临床表现,以提高对NLE的认识. 方法 2004年12月1日至201 3年12月1日,共有7例NLE患儿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就诊.回顾性分析7例NLE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其母相关疾病情况及家族史.随访7例患儿至2~5月龄,检查其皮疹情况、肝功能和自身抗体等情况. 结果 (1)一般情况及临床表现:7
目的 评价捐赠母乳与配方奶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VLBWI)和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ELBWI)的影响. 方法 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维普数据库,检索文献起止时间均从建库起至2014年2月.纳入捐赠母乳与配方奶
母乳是婴儿营养的生物学模板。乳汁中含有大量生物学活性成分,除为婴儿生长发育提供基本的营养素和能量外,还有保护婴儿抵御感染和炎症以及促进免疫系统成熟、器官发育和正常微生物定植等作用。这种保护性作用目前是难以替代的。由于免疫功能不成熟,以及屏障系统薄弱,新生儿易受病原体感染;在抗原物质刺激后,有过度的炎症反应倾向。母乳中的免疫保护因子可以抵御抗原物质侵害,促进免疫功能成熟,抑制过度炎症反应[1],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