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地图的运用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ro_a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史地图册是历史知识的载体,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利用历史地图册辅助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能力的培养;合理利用历史地图册可达到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历史地图册 历史教学
  学习历史有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时间和空间。历史发展的过程,就处在时间的演变之中。空间则是地理环境,是古今中外历史演出的舞台。梁启超在《<中国地理沿革图>序》中指出,“读史不明地理则空间概念不确定,譬诸筑屋而拔其础也”,显然,要完整地理解历史,就要懂得当时的地理,因而需借助于历史地图。
  一位前苏联教学专家也曾经说过:“地图是给学生直观地阐明历史过程中的联系所必需的有力工具,认识地图,这意思不仅是知道它的点线符号,象征意义,城市、边界、河流等等,而且要从这符号中间看到活生生的历史事实以及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的复杂关系……”可见,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历史地图,能够更精炼、直观地再现当时历史的各个侧面。
  历史地图册是高中历史教与学的宝贵工具书。目前,学生爱看却不爱解读,教师也只是进行零星的运用,基本上是站在教师“教”的角度,而没有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更没有深入研究如何进行图片有效教学。那么,如何有效利用地图册,引导学生从直观的历史图片中做到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呢?笔者在实践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历史新图册有效教学的方法,抛砖引玉,以求教于方家。
  一、培养学生阅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首先要使学生学会掌掘阅读历史地图的一般方法,并具备认识和判断历史事态发展的空间分布特点的能力。教师要教会学生读图的方法。要使学生对教科书上的地图,像对教科书上的文字一样读得懂。同时,并须培养他们能够判断图上所反映的历史事态发展的空间分布特点。历史地图的特点是显示历史事件的发展动态。因此,首先要求学生要注意弄清每一幅地图所显示的空间发展的年代,例如,《红军长征路线图》、《渡江路线图》等图形,图幅上都没有标明时限,虽然在有关的课文中不难清楚的找到答案,但须教师做出相应的提示,使学生能及时得到明确的时间概念。与此同时,还有弄清楚图示的空间位置。例如:《北魏末年各族人民大起义》图,它的空间位置,总括地说,是黄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区。历史地图要表现的是历史动态,因此普通的地图上的地理要素都简化了,一般只需用海岸线、水系和少数城市圈点等图形符号就够了。但由于历史上的地名变化较大,须在使学生学会从新旧地名的对比并明确它今天的所在。否则,这个空间概念还是不能被落实,其所能取得的空间知识,也就成为了悬空的知识。
  此外,还有关于识别地图的一些基本知识,如:有用雁行字列屈曲字列表示山脉的存在的走向。用虚实两种不同线条以区别古今的海岸线位置等等。还有,学会从地物符号认清地名所在的正确位置是必要的,例如,古洛阳城原是在流入黄河的洛水之阳,而不是贴近黄河的南岸。总之,教师要培养学生在使用历史地图中学会一些阅读历史地图的本领,其作用,就像语言教师教会学生的一样。
  其次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学习历史地图,从而培养学生对不同学科的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历史地图是以现代地图学为基础的,要真正懂得历史地图的地理结构,必须有地理的基础知识。这就是说,学生在学习历史课之前,已经有了一些可以同历史学习相联系的地理基础知识(包括阅读简明的现代地图的知识)。
  二、突破重点难点,化繁为简
  如果教师在运用历史地图上能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运用地理知识来学习历史地图,是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的。在历史课中有一些内容比较简单的地图,不一定需要关于地貌,气候等自然地理的基础知识,但有一些内容比较复杂的是“图”,如上文所说的《张骞出使西域》图,却得具备一定的自然地理基础知识,才有可能再造两千多年前的“西域”这个地理概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同学科的知识综合运用,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当学生将地理知识用于理解历史课的问题上,这种运用已经不是重复过去所学的机械记忆。而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同时开始学习不同学科的综合运用,以扩大或加深对事物的记忆和理解。这种做法,对发展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肯定是有帮助的。
  历史地图通过多个不同的切人角度,对人类各个时期的活动舞台加以直观介绍,展现历史发展的不同层面。从总体上看,在中学历史教学地图中,有反映某一时期历史地理全貌的综合性历史地图,如"三国鼎立形势图";也有反映某一方面历史内容的专题性历史地图,如"西汉手工业分布图"。从反映历史要素的类别上看,又可分为疆域图、形势图、分布图等。这种直观的教育效果,是文字表述無法代替的。
  三、加深学生理解和记忆
  人们在感知事物时,在头脑中留下的识记痕迹,是人们积累知识的主要过程,是人类进行智慧活动的前提,是中学学习历史不可缺少的环节。由于历史图表的形象性和条理性,可形成对人脑的强度刺激,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加深学生的印象,深化学生的记忆方面都会起很大的作用。
  总之,通过对历史插图在教学过程中的合理运用有利于锻炼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有利于教学方法的转变,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思考的习惯,有助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培养积极健康的情感与审美意识。 在与老师们的接触中发现,如今利用历史教学地图的手段愈来愈趋于多样化,较为突出的便是许多一线教师利用Power Point制作高质量的演示文稿,并插人大量的地图、照片,辅以声音视像,制作出动画效果。近年来多媒体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动态方式表现地图成为历史教学地图的一个发展趋势。随着历史教学研究的深人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相信历史教学地图的功能会被愈来愈多地发掘出来,并不断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其他文献
介绍一种SAW螺旋焊缝对比样管制作的通用方法,通过参照标准对对比样管人工反射体各项参数的要求,总结出较为合适的样管模型,从而保证了超声波自动探伤焊缝检测的质量.
介绍焊缝相控阵超声检测(PAUT)最新国际标准ISO/DIS 13588:2010,该标准适用于半自动或全自动UT.重点内容:(1)检测等级;(2)试块制备;(3)设备校验;(4)工艺评定;(5)方法要领;(6)
根据漏磁检测原理,基于虚拟仪器的设计思想,使用虚拟仪器开发工具LabVIEW和数据采集卡设计了一套多通道漏磁检测系统,实现了对铁磁性材料上各种缺陷的数据采集、实时显示、缺
【摘要】 目的 介绍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各种导致产后出血及时采取护理措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结果 本组360例产后出血抢救成功率100%,康复良好。结论 恰当的预防、护理措施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关键词】 产后出血;护理;预防    Postpartum hemorrhage prevention and care  ZHANG Cai-yi
【摘要】 目的 下前牙重度磨耗义齿修复的多种方法临床应用,了解更多治疗牙齿重度磨耗义齿修复的方法。方法 不同年龄组的20例下前牙重度磨耗患者,分别运用不同的义齿修复方法进行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20例下前牙重度磨耗患者治疗后,均无过敏反应,咀嚼效率提高,面部外形及面部高度明显改善。其中8例伴有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症患者,7例症状消失;1例患者颞颌关节区有轻微疼痛。结论 义齿修复效果及
本文分析了我国医疗机构人力资源的现状,提出有效的管理、开发现有人力资源的对策:提高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技能培训学习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长脉冲1064 nm Nd:YAG 激光治疗皮肤血管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自 2005 年 2 月至2009年 2 月,应用长脉冲1064 nm Nd:YAG 激光治疗皮肤血管性疾病285 例,对鲜红斑痣、草莓样血管瘤、混合性血管瘤、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血管痣及充血性增生瘢痕等皮肤血管性疾病,根据皮损的不同性质选定不同能量的光束进行照射,视情况重复治疗 1~5次。治疗结束6
目的研究CT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作出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2007年82例经临床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螺旋CT扫描资料。结果82例
目的 探讨针形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切除手术的配合护理.方法 回顾性总结在全麻下行针形胸腔镜胸交感神经链切除术治疗手足多汗症手术患者45例.主要注重手术体位的摆置、术中
【摘 要】科学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新课程理念出发,重新审视教学情境的概念内涵,阐明了创设教学情境的重要意义,对如何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进行了探索,并指出创设教学情境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情境 创设途径  教学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服务于学生学习的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教学情境可以贯穿于全课,也可以是课的开始、中间或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