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朵的社交故事

来源 :学前教育(幼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x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福建厦门的“小糖国游戏屋”,是运用海森高教育理念专门为2~3岁幼儿量身设计打造的早教基地。这里不仅有专业的儿童游戏空间,还运用个性化的私教模式,帮助每个从这里走出去的孩子,基本上可以轻松愉快地走进幼儿园,顺利开启幼儿园的美好时光。
  可以说在小糖国,每个孩子都有他独特的成长故事,接下来就给大家讲一讲朵朵的社交故事。
  初来乍到——不入区
  最近,小糖国来了一位名叫朵朵的小女孩。朵朵总是黏在妈妈身边,一步也不离开。妈妈如果带她进活动区,她要确定没有其他小朋友,才肯进区玩耍,而且还会频繁找妈妈;如果有别的小朋友在,哪怕是年纪比她小的小朋友,她也不敢进区,转头就拉着妈妈的手要回家。
  温柔的坚持,有限的选择
  通过与朵朵妈妈的交流,老师了解到,朵朵来小糖国之前一直没有固定的玩伴,社交经验非常少。再加上朵朵对这里的环境、老师和小朋友都感到很陌生,安全感和信任感还有待建立,所以朵朵才会表现得有些退缩。
  考虑到朵朵对小糖国的游戏环境和材料还不熟悉,所以我们老师就带着朵朵妈妈和朵朵一起在小糖国的各个区角里溜达,边走边看。在这个过程中,朵朵在妈妈的陪伴下感到很安全,同时也逐渐注意到各个区角里有很多她喜欢的好玩的玩具和材料,区角环境逐渐对她产生了一定的吸引力。
  熟悉环境的同时,朵朵也逐渐了解了小糖国的常规,比如进入区角游戏时间。老师先给她明确说明现在是游戏时间,所有小朋友都要在这里玩,但同时也会给她选择:“你可以选择进区玩,也可以选择在等候区看其他小朋友玩。”如果朵朵选择坐在等候区,那么就尊重她的选择,给她观察适应的时间。老师还可以换一种方式问她:“现在是游戏时间,你是要自己进区玩,还是要妈妈带你进区?”如果朵朵要求妈妈带她一起进区,我们也是允许的。
  旁观游戏——从拒绝到关注
  在老师和朵朵妈妈的努力下,朵朵逐渐愿意自己独立进入活动区了。可是入区后,朵朵还是显得非常胆怯,她只是站在那里观察别的小朋友玩,并不主动参与到游戏中去。
  朵朵尤其排斥小朋友之间的互动。如果有小朋友拿玩具给朵朵,她通常会把手快速地收回去,不愿接受;要是有小朋友靠近朵朵,她会马上躲开;如果遇到小朋友想要她手里的玩具,她不是赶紧把玩具扔掉,就是拿着玩具跑到活动区外找妈妈。
  不过我们发现,即便是这样,朵朵还是对一位叫小苹果的孩子很感兴趣。朵朵常会坐在沙发上认真观察小苹果在做什么,只是从没有主动上前加入小苹果的游戏。
  示范参与游戏
  基于对朵朵的观察,根据《海森高2~6岁儿童发展微量表》,老师分析朵朵的社交能力正在从原来的“害怕和同伴交往”开始冒出初级发展水平的萌芽:开始有意识地关注其他小朋友的游戏,对同伴交往感兴趣。这是个非常好的信号!
  当然,想让朵朵的社交变得主动起来,向更高水平发展,并不能着急把孩子往前推,而是要尽可能地陪着她,仔细观察她对小朋友游戏的态度,敏锐捕捉介入的时机,在她遇到问题时,马上支持她。因为早教基地里的孩子们都是社交新手,难免发生冲突,所以,当出现这些情况时,老师总是能够第一时间站出来制止伤害,安抚朵朵的情绪,帮她解决冲突。
  这样慢慢地,朵朵开始逐渐放松,愿意自己待在活动区里了,也逐渐表达出想要靠近小朋友的愿望。这一天,老师发现朵朵坐在沙发上认真观察小苹果玩积木,然后她终于走过去跟小苹果一起坐在了积木上,什么话也没说,结果却被小苹果一把推开。
  老师马上走到她俩身边做示范,对小苹果说:“我可以跟你一起坐在积木上吗?”小苹果说:“可以。”老师成功介入,坐到小苹果旁边。然后老师邀请朵朵,问:“你要和我们一起坐吗?”朵朵点点头,于是三个人成功地坐在了一起。
  老师还在朵朵观察小苹果玩游戏的时候,为她示范如何向小朋友提供帮助。比如当小苹果需要一块积木时,老师就在朵朵面前示范,为小苹果递积木。后来朵朵渐渐也会观察小苹果的需求了,也开始给小苹果递积木;看到小苹果坐在儿童餐椅上,朵朵马上拿食物过来喂她吃,这下小苹果开心极了;还有一次,小苹果哭了,朵朵主动拿纸巾过来帮小苹果擦眼泪,一直陪着小苹果,直到她不哭。这时的朵朵能够对小苹果的情绪感同身受,良好的共情能力对于建立同伴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老师,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孩子为同伴提供帮助时,要用语言肯定孩子的行为,帮他建立自信。比如我们的老师会说:“我看到朵朵帮小苹果递材料了,她很开心。”“朵朵帮小苹果擦眼泪,关心小朋友。”
  在老师的支持下,有了几次这样的成功经验后,朵朵和小苹果开始熟悉起来,也更愿意一起玩了。此时,朵朵的社交水平虽然仍然处于初级发展水平,但是又向更高迈进了一步:愿意和小朋友在一起,产生平行游戏行为,并出现模仿和简单的参与和互动。
  固定玩伴——从不当参与到适宜参与
  不过朵朵最初和小苹果玩的时候,还是遇到了一些挫折。比如小苹果面前摆着很多玩具,朵朵还是什么也不说就直接拿,小苹果干脆拒绝把玩具给朵朵,甚至把她拿走的玩具抢回来。
  朵朵每次想和小苹果一起玩,就经常主动牵小苹果的手,但小苹果不喜欢,总是拒绝。朵朵和小苹果比较熟悉后,一进入活动区,就兴奋地大喊:“小苹果!小苹果!”可她不说要做什么。小苹果也就只顾自己玩,不理朵朵。
  平行游戏 表达意图
  当小苹果不愿意和朵朵玩的时候,老师就和她俩一起玩。比如老师坐在她俩旁边,和她俩玩相同的材料,当然,老师的游戏水平也是和她俩平行的,这样让他们足够放松专注地沉浸在自己的探索中,慢慢感受和同伴在一起的那种愉快感觉。多几次这样的经历,两个孩子能够逐渐融入到一个游戏里了,朵朵的社交积极性也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朵朵在和小苹果玩的时候,社交语言总是比较少。于是,我们有意识地支持朵朵主动学习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意图。老师会当着朵朵的面,对小苹果说:“朵朵是想和你一起玩,她能跟你一起玩吗?”面对朵朵的主动牵手,老师会解释:“朵朵很喜欢小苹果,所以想跟小苹果牵手。”在老师的语言示范下,渐渐地,朵朵也学会了问小苹果:“我可以跟你一起玩吗?”“你可以给我一个玩具吗?”同时,她也會用“我喜欢小苹果,我很喜欢和小苹果一起玩”来代替没完没了地和小苹果牵手。   针对朵朵经常一入区就大喊“小苹果”,却不知干什么的问题,我们认为这和朵朵还没有明确自己的游戏意图有关,需要帮朵朵学习做计划来支持她向小苹果完整表达自己的意图。老师问朵朵:“我听到你一直在叫小苹果,你是想要和她一起玩吗?你想跟小苹果玩什么呢?”朵朵表达自己的想法后,老师就帮她完整表达她的计划,然后做示范告诉小苹果朵朵想要跟她做什么游戏,从而征得小苹果的同意。这样经过多次练习,朵朵入区后就学会了过去问:“你在干什么呀,小苹果?咱们一起玩乐高好吗?”“小苹果,我们今天一起照顾小宝宝吧,好吗?”
  这时,朵朵的社交发展水平已经进入中级水平: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參与其他小朋友的游戏,产生简单的协商与合作。
  合作游戏——从有限的玩伴到更大范围的交往
  短短不到一个月,朵朵的社交能力提升很明显。有一次,小苹果邀请朵朵玩积木,但朵朵正在玩乐高,所以告诉小苹果:“我要玩乐高,我不要去玩积木,你要不要跟我一起玩乐高呀?”小苹果竟然同意了,跟朵朵开心地玩了起来。这时朵朵不仅坚持了自己的意图,还能勇敢地邀请小苹果加入她的游戏,两个孩子已经能够非常自然默契地一起玩了!
  不过这时的朵朵玩伴很有限,她除了跟小苹果玩,就是跟一个叫飞飞的小朋友玩。至于其他小朋友,朵朵仍然很少主动上前接触,更不会去主动加入其他小朋友的游戏。
  同伴求助
  为了增加孩子之间的互动,老师就在朵朵和其他小朋友各玩各的时候,想办法参与到他们的游戏中,在平行游戏中寻找合作的契机。比如有一次老师发现朵朵在用玩具假装冲牛奶,刚好她旁边有小朋友在给娃娃穿衣服,两个孩子玩的都是家庭区婴儿用品类的材料,老师就赶紧也抱了一个娃娃过去,模仿他们玩。这时玩娃娃的孩子就对老师说,她总是给娃娃穿不上衣服,于是老师就邀请朵朵一起帮这位小朋友给娃娃穿衣服,朵朵很乐意地就参与了。随后两个孩子自然而然就互动起来,给娃娃穿好了衣服,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早已悄悄地退了出来。
  在游戏时间,老师如果发现有小朋友遇到问题求助时,就大声地说:“小远打不开这个盖子了!”有了之前帮小苹果递积木、帮小朋友给娃娃穿衣服的经验后,朵朵这时就会主动去帮小远打开盖子。后来还有一次,小远坐在被子上,飞飞想要拉着被子向前走,但是拉不动。朵朵看到后,竟然能主动过去帮飞飞一起拉,终于三个孩子的“被子小车”启动了!他们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在这时也建立得更自然更主动了。
  渐渐地,朵朵不仅变成了一个乐于助人的小姑娘,与其他孩子之间的互动也变多了。有一次朵朵帮助飞飞放玩具手机的同时,还用自己的手机跟小苹果“煲电话粥”,忙得不亦乐乎。
  我们欣喜地发现,朵朵的社交水平已经能够看到一些向高级水平发展的苗头了:和同伴之间的交往更主动、复杂和多元,并在多人游戏中扮演主要的角色。当然,要想真正达到这样的高级水平,朵朵还需要在区角游戏中进行更多的探索和体验,当然这其中也更离不开老师和环境的支持。
  区角游戏是幼儿发展社交能力最好的机会,老师要认真观察孩子,了解他们真正的意图和问题所在,不厌其烦地帮助孩子去练习,并增长自信,相信每个孩子都会收获他们的快乐和友谊。
  陈宇华
  海森高教育首席专家
  首次将美国实战有效的主动学习师训体系带到中国
  孩子社交能力的发展是每个老师都非常关注的项目,也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五大领域之一。孩子的社交能力不是通过上课就能学会的,而是需要“玩”出来的。当然,如果缺乏老师专业的支持,幼儿在“放羊”的环境下玩,尤其是刚刚开始社交的小宝宝,反而容易获得更多挫败感而不是成功经验。
  那么,教师应该做些什么来支持幼儿获得社交的成功经验,提升社交能力呢?海森高游戏的灵魂是幼儿的意图,教师的基本功是观察和了解幼儿的意图。“朵朵喜欢和小苹果一起玩”是朵朵的意图,也是教师介入的时机,只有在这个条件下,朵朵对于老师给予的任何支持都会好好地学习和吸收。
  孩子不是生下来就知道如何与他人交往的。老师支持朵朵用语言,而不是用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意图;老师示范“递材料”;老师创造同伴互助的机会等策略,让朵朵学习到如何介入小苹果和其他更多小朋友的游戏中。老师的作用就是支持朵朵成功地实现她的意图,和小朋友成为游戏的伙伴。
  老师以聚焦追踪的方式,让我们看到了朵朵在一段时间内社交能力的发展进程。幼儿的潜力非常大,只要给他们足够的尊重和空间,给他们适宜的支持,我们就会看到儿童发展的阶梯!
其他文献
馨馨,是一个瘦小的小女孩,长着一双圆圆的大眼睛,但常常暗淡无神,她很少主动和别人交流,也不愿参加班级活动,上课从不举手回答问题,常常一个人坐在椅子上发呆。这是馨馨刚转到班上时给我的印象。  在阅读绘本《我和妈妈》的活动中,有一个“对妈妈说一句心里话”的环节。大部分孩子表现得很踊跃,有的说:“妈妈,我爱你。”有的说:“妈妈,我长大了要带你出去玩。”有的说:“妈妈,谢谢你。”只有馨馨一直没有说话,一双
面对“慢蜗牛宝宝”,如何帮助他们既能跟上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环节流程,又能兼顾他们的积极情感体验,帮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对此,我总结了几个小方法。  诊断原因,选择适宜方法。首先要弄清楚“为何慢”。是因为动手能力不强,还是因为在活动时注意力不集中?又或是缺乏自信,所以跟在其他孩子身后不敢行动?找到原因,教师才能采取不同应对方法。如面对动手能力比较差的幼儿,可以采取教师示范、同伴引导的方式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卫生保健管理的有效性决定着园所卫生保健工作的质量和发展方向,也间接决定着园所幼儿的生命安全。如何做好卫生保健管理工作,是值得每一位幼儿园管理者深思的。  我园以不同群體——幼儿、教师、家庭的针对性管理为切入口,努力实践幼儿园卫生保健常态工作的全景式、精细化管理,提升卫生保健的整体质量,为幼儿的健康发展保
我们班小朋友自从遇到《小动物音乐会》这首乐曲之后,就特别钟爱它。于是,我和家长们分享了这首音乐作品,还把孩子们平时在表演区是如何理解、表演这首音乐的视频发到家长群,建议家长在家中也可以和孩子们共同欣赏、游戏,并欢迎他们把孩子的表现告诉我。许多家长都好奇地与自己的孩子一起欣赏这首音乐作品,并用各种方式记录下他们的表现。这些宝贵的记录真的帮助我发现了独特的幼儿。  比如,Tina妈妈反馈:“我和孩子一
我园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植根于我园当前的课题研究中,通过教研,不断聚焦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关键问题,研训结合,剥丝抽茧式地引导青年教师剖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结合青年教师的学习特点,做中学,学中做,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我们以“基于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区域环境创设及材料投放”为题,引导青年教师关注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游戏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提升青年教师对幼儿区域游戏的观察与分析能力。教研主要
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与环境中的人、事、物发生着互动。与物质环境一样,幼儿园的精神环境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幼儿的认知发展、行为表现,以及情绪状态。因此,关注精神环境对幼儿情绪的影响十分重要。曾经发生在身边的一个师幼互动小冲突提醒着我,时刻注意身边孩子的情绪,也包括我自己的情绪,努力营造宽松、包容、适宜幼儿主动学习与发展的精神环境,促进个体幼儿的健康发展。  那是有一年大班毕业前夕。一天上
网络培训的兴起,及时解决了“只有少部分教师能参与培训”的问题,但同时网络培训“理论大于实操”“难以保证效果”等问题也随之浮现。近年来,海森高结合10年线下培训经验,积极探索在线培训创新方法及模式,针对在岗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不断总结有效经验。  首先,只有依据教师需求而确定的主题和内容,才能调动教师学习的主动性,培训主题需以学定教,学之“有用”。其次,网络培训内容必须“少而精”,便于教师利用“碎片
自从班中的表演区开演童话剧《白雪公主》之后,欧欧每天都会第一个跑到表演区,穿戴上坏王后的衣服,等待其他演员的到来。有时小演员会因为角色分配发生争执,她就会负责调解,并能够为大家分配好角色;有时因为小演员不够,她会想尽各种办法去招募小演员。如有一次表演区里只有“白雪公主”和她这位“坏王后”,没法演。她就去各个区招募小演员,问别的区的小朋友是否愿意当“猎人”“小矮人”“好王后”等等。别的小朋友不愿加入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一直很想参加支教活动,很想为山里孩子们的成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仿佛具有一种仪式感,会让自己的教育生涯更加丰富、精彩,也会让自己的生命得到升华。  还记得我园第一次参加青海支教的老师们分享她们的所见所闻和支教感受时,我被深深触动。听着她们绘声绘色地说着青海的孩子们那专注、认真的学习态度,说着青海老师们顽强不息、拼搏进取的学习精神,我内心的那份期盼和愿望又被激起。是敬仰,是感
摘要:史地知识渗透与品德学科,全面地向学生展示着社会、自然、世界的多样性。研究社会现象,剖析地理位置;探究社会发展,借鉴历史经验,作为一线品德教师,我们要从联结时代元素、联通地图功能、联袂多媒体三方面,紧扣品德学科特点,克服单一地向学生输入知识的弊端,追求学生情感内核,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  关键词:史地知识 品德教学 时代元素 地图功能 多媒体  在新的课程体系下,品德学科已将“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