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妙招 读懂红歌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gang7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七律·长征》是一篇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长征组歌》是一部宏伟壮丽的英雄史诗,对于这两篇课文的学习,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在吟咏诵读中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吟咏诵读应该成为《七律·长征》和《长征组歌》教学的主旋律,在朗读中体会《七律·长征》抒发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豪迈之情,在吟唱中感受《长征组歌》中所表现的红军战士“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的“不怕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结合背景知识把握诗歌内容
  《七律·长征》和《长征组歌》都表现了红军长征中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要体会到这种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就必须了解长征概况,尤其是与课文相关的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越过岷山、攻占腊子口、过雪山草地等主要事件。这样我们才能清楚理解“大渡桥横铁索寒”“四渡赤水出奇兵”“草毯泥毡扎硬盘”等隐含长征背景、渗透长征精神的诗句。
  3.结合中心句理解诗歌的主旨
  《七律·长征》和《长征组歌》的主旨都是在歌颂长征精神,每首诗中都有揭示主旨的句子。《七律·长征》的首联是全诗的总领,也是中心句。它高度概括了红军在长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亘古未有的英雄气概和百折不挠的勇毅精神。“不怕”“只等闲”概括了红军战士战天斗地的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长征组歌〉两首》中的《四渡赤水出奇兵》的中心句是“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它画龙点睛地盛赞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过雪山草地》的“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则点明了红军过雪山草地无往而不胜的根本原因。找到诗歌中的中心句,往往更容易理解诗歌的主旨。
  4.结合有感染力的诗歌语言体会诗歌形象
  《七律·长征》中“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句中“逶迤”写五岭的绵延不断、气势奔腾, “磅礴”则写出乌蒙山的巍峨高大,但它们在红军眼中不过是“细浪”“泥丸”,这样的夸张反衬出红军长征途中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长征组歌〉两首》中的“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用的都是三字短句的排比句式,旨在渲染自然环境之恶劣,红军饥寒交迫、生存危机之严重,从而突出红军战士“不怕难”的精神。抓住诗歌中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词句有助于加深对诗歌形象的理解。
  阅读训练:
  清平乐 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注】这首《清平乐·六盘山》是1935年10月,红军翻越六盘山时,毛泽东登上山顶所作。毛泽东在攀登到六盘山山顶上,极目四望,真正体会到了秋高气爽的北国风光之后,回想长征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如今都已成为过眼云烟,那些至今仍坚持战斗在南方的同志们怎么样了呢?想到这些,一种难以言表的思绪涌上心头。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1.词的上半阕,词人看到了什么?这让他想到了什么?用自己的话准确表述出来。
  2.这首词通过对秋天六盘山上高峰及西北天空景色的描绘,抒发的感情有哪些?结合具体的词句说一说。
  3.结合此词的时代背景,理解加点词的意思。
  (1)长缨:
  (2)苍龙:
  4.秋景在古人的笔下往往是萧条冷落的,如“秋风秋雨愁杀人”,你觉得这首词中的秋景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试从全词艺术特色的角度加以分析。
  附答案:
  1.词的上半阕作者看到的是:秋高气爽,天气晴朗,碧空万里飘着几缕淡淡的白云,停立山顶,极目凝望着一行行南飞的大雁,直到它们消逝在碧空的尽头。想到的是:红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英雄气概战胜了一切艰难险阻,朝着陕北根据地,朝着抗日前线胜利进军。扳着手指一算,北上的行程竟有二万里之遥。
  2.“天高云淡、红旗漫卷”——对六盘山风光的赞美之情。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面对困难英勇无畏的乐观态度和历尽艰辛的自豪之情。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坚信未来必胜的豪情壮志。
  3.长缨:指革命武装。
  苍龙:指蒋介石。
  4.整首词洋溢着作者积极乐观的精神,同时抒发着豪壮的宏志,既是对长征胜利的总结,又是对未来革命前景的展望。此词上、下半阕均是一、二句写景,三、四句言志。情景交织,浑然一体,全无半点萧索之秋景,而是让人感到秋天之美,秋天之豪情。
  徐美兰,教师,现居江苏宝应。
其他文献
泰州“三进”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培养学生语感能力,是现代语文教育的需要,也是当下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文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并在阅读训练中又明确要求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情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也只有这样,才能彰显“三进”工作“普通话进校园,书法进课堂,诵读
对联,汉语言特有的文学样式,因其表意精粹,语句工整,音调和谐,而被称为“诗中之诗”。对联教学属于阅读教学,课标指出:“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笔者认为“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的对联教学规定,要求一线教学不应当因“语法修辞知识的教学”是“点”式的随文学习而出现对联教学被弱化或被边缘化的课堂教学
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指出:“我们教书,最重要的是引起小学生的兴趣。”因而要想小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就应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小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去。下面是我对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一些探讨。  1.精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生探奇的心理,设置悬念的“圈套”,让小学生去钻,也不失为激发兴趣的一条锦囊妙计。在教学中有很多能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导入方法,如时事政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倡“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所以,按照教材的先后顺序进行教学是不科学的,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进行高中语文变序教学是对学生个性的充分尊重,是对教学内容的科学、准确、深入的厘定,是对教学重难点、教师个性、学生特点的统一思考。  高中语文变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题的体现,主要遵循两个
“发现式学习”就是学生通过自己再发现知识形成的步骤,以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性思维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引导学生发现的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也不是向学生传授现成的知识,而是为学生发现知识创造条件和提供帮助;学生的主要任务也不是接受和记住现成的知识,而是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在发现中激发兴趣,主动探究,形成认识,提高能力。  一.发现式学习的意义  1、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布鲁纳认为学生不能成为
一.细节艺术的内涵特征  细节艺术是指教学过程中预设细节、生成细节、捕捉细节、处理细节的各种技巧。  细者,小也;节者,单位或要点也。《汉语大词典》对“细节”释为“细小的环节和情节”。教学细节,顾名思义,是指教学中一些不易察觉的细末之处、关键之点,它不仅指教学行为的最小单位,还要求教学行为处于教学过程的关节点上,对教学具有重要的推动和联接作用。因而,并不是所有的教学行为都具有教学细节的作用,只有处
为了使初学者有路可循,教师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通常先介绍几种结构规范的议论文供学生学习模仿,可即使学生在结构模式上达到要求,仍然是内容单调,思路单一,文章缺乏广度和深度。  我们不妨从学生所学课文中寻求启示。如苏教版必修一《师说》一文,主旨无非是“提倡师道”。但作者绝非四字结束,而是在主体部分先搬出“出人也远矣”的“古之圣人”尚且“从师而问”,对比“下圣人也远矣”的“今之众人”却“耻学于师”,从而得
经常听别人的课,从听课中可以看出中小学语文教学都存在着以下问题:1、师生之间只有你问我答,缺乏交流观点式的对话,学生发言了,但不等于真正的动脑思考了,只是流于表面的找到课本的原句,至于为何引起共鸣,引起怎样的共鸣,并未深入挖掘探讨。2、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并未做出任何有价值的判断,学生只是作答也未说出任何的理由和依据,所以学生的答案也只能根据个人感觉去判断他的正确与否了。3、分享周国平面对苦难的句子
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已有多年,我感到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打好学生的语文基础,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等方面的确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形式单调,缺少形象直观的教学情境,课堂中常难免氛围沉闷。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将多媒体运用于语文教学,恰好能够帮助实现这一构想。那么,怎样巧用媒体资源来打造魅力语文课堂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学中若能用多媒体
或许很多读者,特别是专业的“高级”读者会将苏童小说《她的名字》看作一个隐喻。小说女主人公段福妹执着地要改名字。改名字的显性目标是为了让自己有一个崭新的形象。而深层的隐性目标则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这个故事就和自我有关,和命运有关,和重大的意义有关。而我,不知怎么,在看完小说后却不由自主想起了热播的《甄嬛传》里的热门台词:“贱人就是矫情。”  是呀,你想,那段福妹,普通家庭出身,就算“身材不知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