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实现对联教学价值的三部曲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k6953042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联,汉语言特有的文学样式,因其表意精粹,语句工整,音调和谐,而被称为“诗中之诗”。对联教学属于阅读教学,课标指出:“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笔者认为“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修辞知识教学”的对联教学规定,要求一线教学不应当因“语法修辞知识的教学”是“点”式的随文学习而出现对联教学被弱化或被边缘化的课堂教学实景,而应当创新教学方式,追求对联教学最珍贵的教育价值。笔者以为实现对联教学与教学价值契合有三部曲:
  认同之曲
  [案例]
  人教版八上语文教材《核舟记》里涉及了两副对联,文曰:闭之,其左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右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品析课文时,提醒学生:这是核舟上雕刻的对联,目的在于暗示核舟主题乃“大苏泛赤壁”,对此学生课堂上似乎理解了对联,而且文末也有照应的文字曰“对联题名并撰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课堂上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我还特意数了对联题名及撰文的字数,而在课堂教学的反馈环节,“说出两副对联之一”的最为常识的作答,竟有很多学生将“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一并答出。
  课堂上,如此多的学生,认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一副对联的实景,让我产生了极大的纠结情怀,我开始直面问题的要害,抓住解决问题的契机,以金圣叹的“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孙行者,胡适之”等几副名对为示例,趁势引导学生立足“词性、结构、意境、平仄”等方面,体会对联的特征。示例探析的直观性、趣味性,很快激发了学生对“对联”这个文化现象的浓厚兴趣,且有一发不可收拾之态。生动的现场、愉悦的情绪,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对联的要求,以至于到了课间还在津津乐道。
  学生主体一度被彰显的对联教学新局面的形成,让笔者莫名的兴奋,因为这正是笔者所喜欢的教学现场。一场“破状态”的生成,引发着对“随文学习对联”如何体现其核心价值,以及对联的教学价值何在等系列问题有了新的思考。
  1.回归教学本质,选择体现教学价值的内容
  语法修辞知识的随文学习不宜随便,否则便是雾里看花,一片朦胧,学得不清不透的。提高随文学习对联的有效性,能凸显教学核心价值的教学内容是关键。重审现有的教材安排,初中生第一次随文学习对联,可选择《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虽然提及“对联”,但是缺乏具体的对联示例,不及《核舟记》里所选的两副对联典型,简洁,利于学生初步感知对联的特点以及魅力。“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涉及的词性是名词,形容词,动词,副词;好在这些常识在七年级下册学生已经初步认知,而“兴”字的平声,恰恰会被学生误读为“高兴”的“兴”;趁此时来一阵“仄起平收”的新知介绍,学生便自然而然地轻松建构起对联读音的通则与要义,并于诵读之中感受对联的音韵美,进而引发一场美育的无声渗透,如那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着眼教学实践,选择体现教学价值的契机
  陶老先生的“生活教育”智慧启发我们:语法修辞知识的随文学习需要结合学生实际,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要有具体的教学需求。盘点案例中第一次对联的随文学习收效甚微的原因,不难发现:学生在学习七下第一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之际,尚未对“词性”的语法知识有所了解,从而导致对于对联的要求的掌握缺乏建构的根基。而八上阶段的学生,对“词性”、“短语结构”常识已有所了解,加上这两副对子本身结构明快、内容简洁、意境优美,可堪佳联,具有鲜明的代表性。故学习之后学生感受到了对联之音韵美,结构美,意蕴美,从而兴趣陡增。
  教学的本质是创设适宜的情境,引导学生能利用已有知识,去建构新的知识,而这种新知建构的过程,就是能力与情感发展的过程。显然对联教学亦不例外,即对联的学习不是单向的“点”的教学,还应关注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情况与认识水平。唯有如此,才能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创设适宜的建构情境,进而抓住有效教学的最佳时机,最终实现教学内容服务学生素质发展这一核心价值。
  内化之歌
  [案例]
  为了实现对联教学与读书活动的整合,笔者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推荐好书,品味好联”的课堂热身活动,以下是活动的过程中的精彩案例:
  一女生推荐余华的《活着》,她为本书拟写的对联为:一人一牛一空房,独守寂寞;一生一世一悲剧,阅尽沧桑。后被学生共同修改为“一人一牛一空房,独守寂寞;一生一世一悲剧,尽阅沧桑”。
  一学生推荐龙应台的《目送》,他为本书拟写的对联是:点滴琐事呈现幸福,深情目送见证真心。后被学生共同修改为“点滴琐事藏幸福,深情目送见真心。”
  随着好书推荐活动的不断推进,才气十足、智育慧意的对联频频闪现。下面整理了些来自学生自创的好书推荐对联:
  百年民族史,一曲悲欢歌——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
  诗歌之悲欢离合,辗转百代;词曲其风花雪月,漂流千年——安意如《人生若只如初见》;
  狂风骤雨去除旧思想,惊涛骇浪开创新文学——胡适《不朽》;
  叮叮铁锤敲出人生希望,闪闪钥匙打开新生大门——《肖申克的救赎》……
  对联作为古老的言语形式,其课堂教学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提高学生驾驭和组合语言的能力,进而实现其言语基础训练的功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说过:“对联,与现在的造句法相近,大约由一字到四字,先生出上联,学生想出下联来。……这一种功课,不仅是作文的开始,也是作诗的基础。”蔡老先生中肯而不乏见地的观点,无非是在肯定对联教学的核心价值在于言语训练,即对联教育的真谛。好对子,见证着的不仅仅是对联教学的新崛起,更是孩子们的成长与志气,此类例子在近一学期的撰写实践活动中,不胜枚举。学生在语文课教学反馈意见中,也提及到:最喜欢的时刻乃为展示对联以及对对子活动。这个线性序列的活动使语文这个学科的语文味儿日渐浓郁起来。反思整个教学过程,笔者认为有以下两个着眼点:   1.着眼细节推敲,夯实用字炼字之功底
  正如李海林老师所说,语文教学就是学语文,是让学生学会如何与语文接触。事实证明,对联既可以帮助学生夯实用字、炼字、组词造句的扎实功底,又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的状态下完成任务,达到在“乐学”中认知的成效,这与维果斯基所倡导的建构主义教学法不谋而合。而学生在对联的撰写、理解、鉴赏、评价过程中逐渐从感性到理性地认同对联的审美性、从而喜爱母语喜爱咬文嚼字,建立起母语文化自信,新课标所提倡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也被有效践行!
  如同案例中推荐《目送》的学生,她在读完散文集后,找到该书给她最深的印象,能在方寸言语里表达自己的阅读理解,这个动态的过程本身也是思维和语言的训练,是一个充满尝试和知识内化与能力迁移的过程。
  2.着眼素养涵养,提升学生语文学习力
  钱钟书说:“撮合语言,配成眷属。愈能使不类为类,愈见诗人心手之妙。”对联学习即是在方寸间发现感受词汇内在的丰富内涵与背景,使学生的创造力真正体现和发挥。对联的序列性学习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学习力是一个人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的总和。
  撰写对联的活动中,学生为了展示自己的才华,得到师生同伴的认可,学习动力和毅力得以提升,能够主动阅读课外读物。为了能将对联拟写成工对,要琢磨上下联的对仗,音韵的和谐,能主动查阅古汉语词典,了解该字的古音,同时概括能力得到了提升。这种能力一旦自发地与知识紧密结合,外加辅以有效的训练,便可保持长久的热度。学生一学期以来对该活动的积极参与,以及不断出彩的展示,便是见证。
  发展之声
  [案例]
  冯骥才的《俗世奇人》,是临近学期末研学的一篇文章,阅读课文后,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两篇小短文的内容。没想到有几个学生自发地采用对联的形式进行概括,赢得大家的一阵赞赏,随即又有学生撰联与之pk,课堂活水顷刻间洋溢着春天般的诗意。
  联曰:
  天庆楼泥人张受辱,海张五恶语侮辱。
  估衣街海张五贱卖,泥人张绝技反击。
  ——《泥人张》
  两手绝活沏茶汤,中堂盛怒摔茶汤。
  一张好嘴扬威名,杨巴机敏化危机。
  杨七好手沏茶汤,好吃好吃,一沏一压一碗茶汤。
  杨巴妙语劝中堂,息怒息怒,三言两语满手赏银。
  ——《好嘴杨巴》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崔允漷先生认为:“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学科技能是学科能力的基础,当我们能够运用多种学科技能的时候,我们就有了学科能力。学语文的目的在于在生活中用语文,对联教学价值的凸显表现为学生在课内外自觉运用对联来表现生活、诠释生活、改造生活。拟写对联也是一种创作形式,是表现生活的方式之一。当对联教育价值在一段时间内化为实践能力时,这样的学生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走亲访戚探朋寻友,行千家万户。
  走四面亲访八方友,冬日拜访八方友全欢喜。
  读《百家姓》阅千字文,寒天关注四海事皆平安。
  当偷懒的学生将以上这些简洁明快的假期生活小结呈现在你眼前的时候,作为老师,不由得佩服起学生的创造力,也为一学期以来开展对对子教学价值在实践层面,在学生生活层面的凸显而惊喜不已。如果学生亲自实践研究而获得了一种知识,那么他们强烈想驾驭知识的情感会在生活里表现出来,从而做到在实践中用语文,那么教学价值也促使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事实证明,奏响对联教学与教育价值契合认同、内化和发展三部曲,这样对联这一古老的言语实践课程在今天的快节奏的生活里依然也会焕发生机,魅力无穷。
  王芳,教师,现居江苏南京。
其他文献
自从儿童文学诞生之日起,就与小学语文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随着社会对教育事业的日益关注和新课改的逐步深化,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在对课外读物的建议过程中也列举了《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等诸多儿童文学作品,促使儿童文学发展成为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资源,是洞悉学生心灵世界的窗口,也是小学教师的得力助手和小学生们的良师益友。因此,深入研究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儿童文
中国古典诗词凭借其简洁、凝练,内涵丰富、形象优美、情感美丽等美学特质而成为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它们凝聚着我们中华民族先人的智慧与情操,熏陶着一代又一代中华优秀儿女美好的品格。所以,内涵丰富、形式优美、情感美丽、形象生动的中国古典诗词历来都是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的一道亮丽的、不可替代的风景。既如此,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在此探讨如何让中学生乐学古典诗词、会学古典诗词、会品古典诗词等教学策略。 
目前,名著导读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或是放羊式无“导”而读,或背读浓缩的“残渣”,或僵硬的板块式灌输等等,不一而足。究其原因,大多是学生厌读、老师怕教,再加上考试指挥棒乱舞所致。经典阅读是人文教育的最佳途径,语文老师可从多方面进行名著导读:  1.促其真读,牢记名著的主要内容  教师可以用多种方式,引读学生用心真读。如,指导写读书笔记、手抄报评比、组织名著片段话剧表演、名著影视观摩……浓郁的文学氛围,
“文章,经过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文艺理论家曹丕诠释写作真谛。而今学生习作,生命意识淡薄,自由情感缺失,理性思维空白。鉴于此,笔者通过作文评价教学,使学生写作在评价中得以提升。  一.作文评价现状剖析  以往作文指导存在形式化、空洞化,作文评价限于概念化,形同虚设。教师层面,是批改作文,学生层面就是分数及评语。究其原因:当前江苏高考模式,语文老师教学任务繁重,无暇全面科学实施评价;其次,作文写作跟
清代画家笪重光说:“绘画不能绘其馨,绘水不能绘其声。”但高明的画家往往采用由实生虚的手法,激发读者联想,达到绘馨绘声的艺术效果。例如“踏花归去马蹄香”,有一位画家就画落红满径,几只蝴蝶飞逐于马后。以蝴蝶追逐沾满野花馨香的马蹄,这不是间接绘出花的香味了么?这样的构思的确不同凡响。国画大师齐白石画《蛙声十里出山泉》时,只画出山涧流泉中涌现出一些蝌蚪来,这蛙声就自然从纸上流出来了。诗画同理,古典诗歌就借
《春晓》是诗人孟浩然隐居鹿门山时所作。诗人抓住春天早晨刚醒来的一瞬间展开描写和联想,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百鸟齐鸣、百花齐放的春光景象,读来让人欣赏、赞美;可是作者在创作时,对于这样的春色是什么感觉呢?  “春眠不觉晓”,早晨睡得不知不觉了,为什么呢?这无外乎两个原因:一是白天太累了,二是晚上睡不好。对于隐居山林从事生产劳动的诗人来说,这两个原因都有。局促屋子里一冬了,春天刚来,人还穿得是臃臃肿肿,筋
古诗语言凝练,内涵深厚,极具韵味,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大瑰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用古诗启蒙学生心智的做法由来已久,小学教材每一册中一般都会编排二至四首古诗。高质量地教学这些古诗,让学生走进诗歌的天地,领略古人语言的无穷奥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入文——与文本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无论何种篇章,首先得让学生感知其外衣——语言文字,理解、领悟及背诵,都得以此为基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语文教学,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为了达到此种目标,阅读教学必须从精读细品入手,让学生在“咬文嚼字”的过程中形成“语文思维”,养成精读细品文本语言的习惯,读出“语文味”。而非粗枝大叶、囫囵吞枣,文本字句尚未了然于心就开始随意发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要是体制中人,无不对从上到下弥漫于整个社会中的会场文化感同身受,但却鲜有人能像范小青这样不仅轻轻松松地跳出了“会场”的八卦阵,而且自信地将“会场”拿来为我所用,将现实中“会场”对人的规训巧妙地翻转为人对“会场”的嘲弄,并在叙事的裂缝中有意凸显出“会场”不为人知的另一面——那是永远无法被规训的人心,是人心深处对于亲情、友情的珍重与渴望。   会场,它不是体制,
泰州“三进”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培养学生语感能力,是现代语文教育的需要,也是当下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要“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文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并在阅读训练中又明确要求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情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也只有这样,才能彰显“三进”工作“普通话进校园,书法进课堂,诵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