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之美,美在灵动

来源 :新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km8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宜昌市西陵区营盘路小学(以下简称“营小”)致力于营造“向上、向善、向美”的学风,让每一个鲜活的生命都遇见最美的自己。
  营小学子,内慧向上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营小,教师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不断努力,勇于创新,大胆实践,让每一个生命充满朝气。
  “送给你小心心,送你花一朵……”悦耳动听的歌曲飘荡在校园中,孩子们正在排练献给抗疫英雄的手语歌。疫情结束后返校的第一天,各中队相继开展“感恩于心,感谢有你”主题队会,倾诉营小学子对抗疫先锋、抗疫英雄的敬佩与感激。
  人勤春来早,读书正当时。你看,花坛边,操场上,教室里,阅览室,手捧一本书静心阅读的是谁?那是爱上阅读的营小学子。他们用心装扮图书角,把图书角命名为“书香苑”“小天地、大视角”“翰墨书香”“阅读悦读”,为图书角增添书香。阅读点亮人生,爱上阅读的孩子们共同奋力奔向远方。
  营小学子,行正向善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在营小,教师引领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道德和人文修养,追求人格、学识、行为和谐统一的完美境界,做一个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人。
  “老师,小虎膝盖受伤了,不能弯曲走路,走不到食堂,这个月的午餐我来帮他拿。”小李一下课就急匆匆地跑来向老师报告,大口大口地喘着气,额头的细汗慢慢汇集成豆大的汗滴。老师还没来得及说出“好”字,小李又转身奔向了食堂。
  “老师早!”标准的队礼、充满朝气的声音一大早就出现在校园门口。鲜红的袖章,鲜艳的红领巾,正是“红领巾志愿者”的最美标志。他们是光荣的升旗手,迎着朝阳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他们是大家学习的榜样,穿行在书声琅琅的校园里;他们是行为的标杆,为每个营小学子种下一颗善行的种子。
  营小学子,向美生长
  “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在營小,“让一切可能的美好发生”“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对话世界,连接未来”。每一个孩子从小受到美好高尚的思想浸润,“做最好的自己”,是师生共同的追求。
  “小岗位大舞台,红领巾展风采”大队委竞选开始啦!丰富多彩的才艺展示,铿锵有力的竞选演讲,校园里热闹非凡。“跳蚤书市”开市啦!小书虫拿出自己心爱的书籍,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图书漂流活动。21个校级社团如火如荼地开展活动啦!小社员跳舞、唱歌、制作,欢快的笑声回荡在美丽的校园。
  “恭喜小张同学荣获全国机器人比赛二等奖!”那一次颁奖仪式让大家记忆犹新。小张是一个顽皮的孩子,课上会随意发出声音,课下总爱惹是生非,是个令人头疼的调皮鬼。然而,科学、信息课上的他出奇地安静,动手能力非同一般。兴趣爱好一经发现,他慢下来了,静下来了,此时的他遇见了最好的自己。
  (作者单位: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营盘路小学)
其他文献
一天,小齐家长向我求助:“老师,孩子在家拖拖拉拉,起床、写作业、吃饭都特别慢,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有用,已经不知道如何是好了!”家长心急如焚,崩溃感如一阵阵巨浪向我袭来。我安抚好家长的情绪,并答应第二天去教室看看情况,再想办法解决。  早上,我和往常一样来到教室,不经意间,我发现平时寡言少语的小齐时而低头动笔写幾下,时而抬头偷瞄一眼值日生。恰巧,我捕捉到他“巡视”的目光,一瞬间,小齐的眼里充满了惶恐和
德育课程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方式。以《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其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性综合德育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等基本特征。教师在选取和利用课程资源时,需要考虑到本地、本校和学生的特点,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用活教材资源,挖掘课程的美  《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德育资源,教师要巧妙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
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营盘路小学(以下简称“营小”)在成立之初,就提出了“好习惯在这里养成”的养成教育理念。2012年,学校进一步提炼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教育理念,在“君子精神”的指引下,教师敬业、学生乐学,形成了营小特有的“做最美的自己”的校风,求真、求实、求美的教风和向上、向善、向美的学风。为了更好地实现营小的教育愿景,全体师生不断努力,一步一步接近教育目标。  学校的教育愿景有三个基本特点
那年秋天过去得特别快,感觉毛呢外套还没来得及穿,就要准备过冬了。下秋雨时,整个人昏昏沉沉的。  午休时间,我拉上窗帘,盖上棉被,马上就睡着了。  下午1点10分,闹钟响起,我还迷迷糊糊地想着刚刚的梦,听到窗户外的说话声。  “你说老师在里面吗?”  “没有锁门,应该在吧。”  “跟老师说一声吗?”我听出来是小雅和小喻。有什么事吗?我心里想着,赶紧准备起身。  这时,我听到一个男孩子有意压着声音说:
刚接手五(1)班不到一个星期,桐桐就引起了我的注意。  桐桐做事极其拖拉,尤其是在学习上,明明半个小时就可以完成的功课,她却需要三个多小时才能完成;每次单元测试,其他学生都要交了,她还有很多题没做。因此,同学们都叫桐桐“小拖拉”。  针对桐桐的情况,我多次家访,和家长沟通。原来,桐桐的父母都是独生子女,桐桐也是独生子女,在长辈的溺爱下,桐桐丧失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学习上更是不自觉。  桐桐父母对
班干部对于一个班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如何培养班干部?如何充分发挥班干部在班级管理和建设中的作用?笔者认为,要将班干部培养系统化、课程化,才能提升工作的有效性。  高规格,郑重其事  凡事先有立场和想法,再去执行和实施,这样效果会更好,正所谓“理念先行”。班主任要形成一种明确的认知:好干部是培养出来的。  对于班干部培养工作,班主任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把它列为班级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尤其在接手
“沈老师,你们班的课我没法上了!”英语老师怒气冲冲地闯进办公室。我的心里一惊:估计又是哪个调皮鬼闯祸了!我赶紧站起来,赔着笑脸:“是不是谁又闯祸了,您跟我说……”我一边扶着英语老师坐下,一边倒水劝说,心里却已经是火冒三丈了。  谁想,事情还不是那么简单。英语老师说:“他不写回家作业,还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样子,当着我的面说不写了就是不写了。你说我还能去上这个课吗?他完全是自我放弃了……”英语老师说的这
在赏识教育日益被重视的今天,鼓励性语言说得不恰当也可能破坏孩子的自信心。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赏识教育呢?我有以下两点经验。  明赏识、暗批评  近几年,因教师批评而引发的学生出走、弃学甚至自杀等过激事件时有发生,致使部分教师“谈批色变”“望批生畏”。这些教师立马转换自己的教育方法,采用所谓的“赏识教育”。于是,有了这样的“赏识”——某同学做错一道题,教师当众“表扬”:“你错得很有价值,你给我们提
学生在班级群体中,无论是课上课下,还是室内室外,几乎都找不到純粹独处的机会,可以说时时处处都会有他人在场。有他人在场,就会受到他人的影响。  他人在场的心理效应,集中体现在群体决策的过程中,个人的观点和态度会受到群体的影响,让个人在讨论中似乎“心不由己”,难以独立思考,从而出现群体思维及群体极化、冒险转移等心理效应。  群体思维、群体极化、冒险转移,是一脉相承的心理效应。在班级管理中,这些他人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