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分析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guangyun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在小学教学中,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对小学数学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充分了解小学生的特点,了解数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在此基础上运用适当的手段,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一、巧设活动,事半功倍
  
  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的教学情境,结合学生感兴趣并熟悉的事物,把生活中的数学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教师简洁、清晰、富有感染力的导语及巧妙创设,会以最佳状态引领学生思维逐步深入。如:在《统计与概率》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去收集日常生活中的资料、数据,如家里的水、电、煤气费、电话费、一个月的收入、支出情况等等。由于数据都是同学们亲手收集日常生活的真实材料,所以他们对制作图表、分析图表都特别感兴趣,学习的容量自然远远超过书本,还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巧妙的结合生活实例组织教学,可以促进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勇于探索的强大的驱动力。
  
  二、将科学性和新颖性融入课堂教学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我们知道数学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过程,它更是一种情感过程。对于这种情感教学我们要注意的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培养学生的兴趣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给学生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如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等等让教师授课的内容变得新颖、有趣。比如在教学统计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水果雨”的场景——让不同类的水果以下雨的形式呈现在屏幕上。等学生观察以后教师可以提问:“出现了哪几种水果?各出现了几个?你能记住吗?谁有好的方法来帮助大家记清楚?”着就很顺利、迅速的引入了统计的内容。一方面教学内容更形象直观了,另一方面学生也会觉得课堂更富有情趣,从而让他们感到有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活跃的课堂气氛无疑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其次,注重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师生情感交流的加强。教师在课堂上面带笑容,其欢乐的情绪会感染学生,给学生一种亲切感,是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以真诚的笑容面对每一个孩子,是师生情感得以交流,让每一个孩子都以良好的心态参与教师组织的课堂学习之中。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也应多多给予鼓励,使他们有信心学得好。经常给予学生赞扬,发现他们思维的“闪光点”也能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2、巧设问题的情景,科学引导
  在教学新知识前,教师应有意创设生动、愉悦的意境,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从而提高课堂效果。在创设情境上,教师可以把故事、游戏引入课堂,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前,可安排这样的情境:“小红、小兰两人吃一个蛋糕,每个人吃多少呢?如果用数学该如何表示呢?”学生们会感到很有趣,并急于想了解,于是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引出教学内容,带学生们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将数学问题还原为生活中常见的、能理解和接受的问题,也就是说,将数学“生活化”。这样,学生不仅能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也能把数学学习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当然,在教师提出问题后,也要注意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大胆尝试解决问题。教学中让学生思考、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更好的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设计好问题,激发思维,针对学生思考中的问题给以有的放矢的指导。
  3、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动手实践
  数学教学要取得好的课堂效率,必须要引导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活动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在此,我们特别强调会做,因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将所学知识消化、贯通;通过实践,学生在“触摸”中感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比如在教学而年级下册观察物体这一单元的镜面对称的特点是,可以让学生自带一面小镜子。首先让学生照一照身边的物体、数字、人在镜子里的成像,这时会有学生发现,“镜子里的数字倒了。”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疑问继续追问:“怎么样倒了?是上下倒了还是左右倒了?”这样一步一步的引导就可以让学生很容易了解镜面对称的特点。其次,让学生在课后看镜子里的数字或时间,运用两次镜子的成像将原像还原。这样的动手实践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感知、理解新知识,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生活是数学课堂的源头,让数学走近生活,走进学生的内心,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只有让学生热爱数学,才能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内在潜能,使数学成为开启学生智慧的一把钥匙。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把现实生活中,蕴含的大量数学信息引入课堂,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理、合理猜测、寻求证据、做出证明、举出反例,进行社会调查,开展小组讨论,鼓励不同的见解等等。那么,学生在数学课上得到的就不仅仅是知识,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使得他们乐于参与到探索中去,从而有了亲身体验知识发生和发展过程的经历。如:学习了“神奇的计算工具”后,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是远离生活实际,纯粹抽象的另外一个世界的东西,数学是我们身边的无处不在的,是我们可以看得见,摸的着的。我们今天虽然是利用计算器计算,但之前也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古人最初计算时是用石子或结绳的方法,后来用到了算筹、算盘等计算工具,直到现在用了计算机,学生会体验到这个发展过程融合了多少先人的聪明才智,汇集了多少先人的辛勤劳动,我们也应时时处处留心生活中的知识,做生活的有心人。
  从“课内向课外延伸,课外向课内汇集”这样一个动态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从中寻找相关的数学问题,使数学课堂在生活中得到延续和拓展,这样学生的数学能力会更能得到培养和发展。
  总之,新课程改革,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走上了“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生活化”的道路。铸造新一代创造人才,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天职,任重而道远,如果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善于发掘、开拓、创新,促使学生大胆探索,不断进取,一定能够探索出一条实实在在的教改之路。
其他文献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有效的,怎样研究才是有效的教研?”我认为对“有效“的解读应该有这样三个关键词:效率、效果、效益。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作为教研员必须挖掘教研活动的多种形式,有效地开展教研,才能加快教师队伍专业化进程。下面就如何有效开展教研活动谈几点思考:    一、 求真务实,精心选择教研内容     所谓“求真”就是发现教学工作的真实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教研课题,真正在教学
董晴是灵动的、是聪慧的、是令人过目难忘的。当你把一个角色交给她时,她会用尽自己的力气,让这个角色耀眼夺目。不管是《最好的我们》中的蒋年年、《武动乾坤》中的林青檀,还是《西小河的夏天》里的沈秀娟、《亲爱的活祖宗》里的甄可意……她始终带着一股特有的气质。她活得真实、自在,从不做作。她热爱表演,也热爱生活。她也总是能够让我们为她一次又一次地精彩演绎称赞不已。  我觉得关桃打动我的地方,是经营感情的能力,
期刊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初中数学学习现状    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使我深切地体会到当前初中生在数学学习的基本方法“读、听、思、记、写”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严重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效率,主要表现在:  1.阅读能力差 往往沿用小学学法,死记硬背,囫囵吞枣,像浮萍溅水
随着韩国“岁月号”客轮沉没事故、“东方之星”翻沉事件的发生,水上交通安全发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一直以来,水上交通安全都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其治理工
互联网+“智慧课堂”模式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方法,用数据记录了学生的学习轨迹,直观地解决了疑难问题,极大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李庾南“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使学生对问
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特殊现象。由于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发达地区流动,寻求工作和发展的机会。而由于我国城乡二元制的户籍制度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需求日益突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作为一种可以使垃圾处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城市生活垃圾
粮食订单,本质是一种契约,是近几年来实行的一种新型粮食购销合同。粮食种植前,具有收购资格的企业和经营者用签订合同的方式向粮食生产者下单,确定收购粮食的品种与价格、数量与
夏天到啦,让我们拥抱阳光,拥抱沙滩,拥抱属于运动的美妙时光吧!rn爸爸和宝宝来到户外沙滩上进行游戏.如果天气不好,也可以在家中瑜伽垫上进行哦!
期刊
今天,跳跳家会来一些客人,他们是爸爸妈妈的朋友,当然,也有跳跳的朋友.跳跳一大早就为客人们准备好了拖鞋.瞧,有男式的,也有女式的,还有儿童款的.客人们陆陆续续都来了,咦,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