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留学大类招生和培养的改革探索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iq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来华留学生数量逐年持续攀升,同时对我国来华留学生的规模和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类招生方式展现出了明显的优势.在大类招生背景下探索来华留学生培养工作优化路径,对于提升国际人才培养质量与招生有效性之间的契合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大类招生的内涵基础上,对来华留学生大类招生工作优化路径以及培养工作成效的提升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期能够在大类招生趋势下,推进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的持续优化与发展.
其他文献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易班”平台的推广,为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崭新的平台.基于SWTO分析法对“易班”平台下高职院校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策略:充分发挥“易班”的优势,打造高职院校“易班”红色网络阵地;努力克服“易班”的劣势,提升高职院校“易班”网络育人质量;抓住“易班”发展的机遇,完善高职院校“易班”共建体系;挑战“易班”外界和内部威胁,打造高职院校校本化“易班”特色品牌.
化工类职业教育对设施设备、师资力量、实训条件等依赖性高,单一的院校式教育难以满足企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集团化办学通过整合院校、企业、政府等多个主体的资源,能有效解决办学条件不足问题,增强人才培养深度与广度,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契合社会企业的人才需要.同时集团化办学也需要遵循教育规律,以合作共享、协同互助为基础,真正打通产教结合、校企协同的阻塞,才能更好地起到提升和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
作为英语专业学生毕业前所学习的最后一课“学术写作与方法”是对毕业生全面综合能力的考查,而学生的需求分析是学术论文写作课程设计并顺利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核心前提.针对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现状,通过内省、访谈、观察和问卷等手段,对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需求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分析,以帮助学生改变问题研究不具体、主题讨论不深刻、研究价值无意义的现状,从而提高毕业论文写作水平.同时,为学术论文写作类课程的教学活动提供反馈,以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新工科建设与工程专业认证的实施,表明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基于此,地方高校充分挖掘教学实验室的利用潜力,全面贯通课堂、培训、项目、比赛与科研的全链条培养渠道,创新“五早”人才培养模式:“早进实验室、早进行培训、早申报项目、早参加比赛、早参与科研”,切实提高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农业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十余年的实验探索结果表明,该模式成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农学专业是一门实践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广东海洋大学农学专业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对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深入分析农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以学生为中心,强化师资队伍、优化教学理念、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实践教学平台、革新考核评价标准,创新构建了“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的成功实施可为地方院校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提高,国内对康复技能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康复临床需求,填补我国康复技能人才的空缺,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培养康复技能人才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全面完善课程体系,采取“2+1+1”教学模式,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规范教学考核体系.重点在于提高其临床实践与思考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康复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教学是学生理解并运用理论知识,接受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途径,教学实验室建设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其直接反映了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及人才培养情况.分析了高校教学实验室规划设计、教师队伍、人才培养等突出问题,提出完善顶层规划设计、构建教师队伍长效机制、改革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探索“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教学实验室建设的举措,为打造一流的高水平现代化教学实验室提供思路.
实验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但是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存在较多问题,不能满足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要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基础课,而实验教学是该课程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是培养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为例,从优化实验教学设计、丰富实验教学内容、改革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实践和总结,阐述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实验教学质量,为实验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为顺应国际化教育需求,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持续8年开设全英文纳米“表面工程与摩擦学”课程.课程针对留学生知识体系存在差异性、课程内容涉及多个学科、教学范围既广又深的难点,借助思源学习空间等网络教学工具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课下提供工程案例视频启发学生思考,课堂上通过问题驱动学生学习,并在课程开设过程中引入实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摩擦学知识,形成了工程问题导引、线上线下结合、问题式驱动的教学特色,为国际化教学提供参考.
新时代背景下汉语国际推广是一项跨地域、跨文化的语言文化传播活动.聚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海外实习现状,认为目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海外实习仍存在诸如实习生整体的外语能力欠佳、实习场所和效果与实习的标准有一定落差等问题,着重探析汉语国际教师学习和成长的历程,针对现实情况提出优化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衔接、强化汉语基础知识和教学技能、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等相关海外实践课程的教学建议,对蓬勃发展的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具有一定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