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学校的行政管理方式。我们学校借助网络实行学校行政的网络化管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校利用校内信息发布平台、学校主页、个人博客、论坛、QQ 群等途径,从学校政策的讨论生成、决策公布到监督执行、反馈评价等行政的主要环节,都通过完善的网络来实施。网络已经日益成为学校转变管理职能、提高工作效率的一个重要的行政管理方式。
制度出台,论坛先讨论
学校出台一个管理制度之前,往往把制度的初稿在论坛上公布,让教师充分讨论,主管人员再修改,然后提交学校行政会议决定后再颁布。这种论坛议事也是学校教师“参政”和“议政”的新途径,有时比当面提建议更全面、更直接,因为网络可以是实名,也可以是虚名,可以提自己的想法,也可替别人提意见,没有什么思想负担,可以直抒己见。通过论坛,学校领导也可以更全面地掌握教师的反应,使方案更加完善。例如,学校教职员工的考核办法、先进教师评比办法、学校的工作计划等都可以通过论坛,先征求教师的意见,让大家谈谈方案的可行性。由于网络不受时间、地点、人数的限制,在家里、学校里,在白天、晚上,可以一个人、也可以几个人同时点击,没有时空限制,为个性化办公提供了可能,也提高了学校管理的民主化程度和教师参与管理的主人翁意识。
决策文件,网上皆公布
学校对师生明示:网站首页公告栏的内容都是学校行政代表校长意志发布的,具有行政效力。为了建立网上发文制度,首先,学校给每个处室主任赋予一定的网络管理权限,要求他们把自己处室的计划、总结、通知、通报、新闻事件、知识提示等,提请分管副校长审核后在网上发布。其次,学校把校内信息平台分成工作计划总结、学校文件、每周要务、即时公告、光荣榜等栏目。最后,学校要求有关行政人员根据一周工作要点,及时公告自己处室相关方案。我们认为,这种网上公布文件的制度,不仅可以使校务公开,提高办事公开、公正化程度,起到监督行政人员有否作为的效果,还可以增强教师办公时间、地点的灵活性,同时也提高学校网站的关注率。
动态跟踪,人人都监督
网络是学校的一个窗口,校外人员对学校的了解大多是通过学校网络。为此,学校应非常重视网站建设,实行领导一线管理制度,即一项工作由哪个行政人员负责,那么这个行政人员就要负责这项工作的计划、组织实施、总结、宣传新闻、网上通报等,并把工作情况公布在网上。校长考核时也可以从网上的公告信息里,查清工作时间、进程、结果,以确定考核分数。由于是网上公布,给行政人员一个压力,也给教师一个公开监督的权利,这种网上管理,起到了变校长管理为教师全面监督管理的作用。
同样,学校行政人员对教师的学科管理也实行动态的跟踪管理。以前的教研课题总是一个题目一个总结了事,现在教科室要求教师每两个月至少有一篇反映课题进展的文章发表在自己的个人博客里,一是能促进课题的经常性研究,提高教研的尝试和效度,二是实现了全员监督。教导处以前催交计划总结之类的资料,只有教导主任知道谁交了谁还没有完成任务,现在我们要求教师把作业提交在网上的“作业上交区”,行政人员只要在“作业上交区”建立一个提交作业的文件夹,提醒老师何时上交就行,谁早、谁好、谁迟交在网上一看就见分晓。实行网上监督以来,领导和教师都一样,都是自个儿较劲,自己在衡量各自的劳动成果,同时也是大家互相评判,从而提高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心。
有时在执行过程中,教师心里有意见,我们可请QQ 短信来帮忙。我们总有一些当面说不出口或不便说的事情,通过网络,就不用争得面红耳赤,就会多一份冷静,多一份宽容;有些试探性的问题,可以运用留言的形式试探对方反应,以免出现尴尬,伤害对方。我们认为不要把QQ 理解为纯娱乐性质,实际上它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很大方便,为我们的心灵沟通提供了另一个通道,虽然与行政不直接相关,但它却是提高行政效率的调节器。
反馈评价,数据当裁判
评价必须科学,用事实说话、让数据作证,有利于教师、学校发展。首先,我们建立了学生成绩数据库、教科研成绩数据库、通讯报道数据库、特色教育数据库、学生基本情况数据库等。其次,统一数据库样式,化整为零,分班、分学科、分教师落实,由具体教师负责考核并上传考核分数,再由分管领导核实汇总,合并数据库。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家里,甚至出差到异地,只要在规定时间内正确无误完成即可。最后,用事实数据反馈评价。我们利用这些数据库可以在分秒之间查询某一教师历年来的教学实绩,查询某个班级、某一学科的发展情况,统计每个奖项、某个人、某类事的数量。只要将查询项目列入表格的字段中,就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统计、分析,而反映的历年情况,帮助我们动态地比较分析,以便科学管理、合理评价。另外,我们把这些数据库上传到内网上,还为教师自我评价、自我教育、教师的互评互学、共同提高开辟了一条新路。
我们推行网络行政管理,有力推动了教育行政管理模式向网络化、公开化方向发展。在网络条件下,大量复杂的信息能够实现迅速、及时的传递和处理,从而大幅度减少中间环节,扩大管理幅度,压缩组织结构,推动组织结构从传统科层制向网络化转变。网络行政也推动了教育行政管理模式向民主化、自动化、自主化的方向发展。互联网使任何现场的行政人员在任何时候都可获得作出决策所需要的信息,教师利用便利的互联网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网络的公开性、全员监督性也提高了教师的自觉性和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能力。(作者单位:山东省莱阳市柏林庄中心初级中学)◆
制度出台,论坛先讨论
学校出台一个管理制度之前,往往把制度的初稿在论坛上公布,让教师充分讨论,主管人员再修改,然后提交学校行政会议决定后再颁布。这种论坛议事也是学校教师“参政”和“议政”的新途径,有时比当面提建议更全面、更直接,因为网络可以是实名,也可以是虚名,可以提自己的想法,也可替别人提意见,没有什么思想负担,可以直抒己见。通过论坛,学校领导也可以更全面地掌握教师的反应,使方案更加完善。例如,学校教职员工的考核办法、先进教师评比办法、学校的工作计划等都可以通过论坛,先征求教师的意见,让大家谈谈方案的可行性。由于网络不受时间、地点、人数的限制,在家里、学校里,在白天、晚上,可以一个人、也可以几个人同时点击,没有时空限制,为个性化办公提供了可能,也提高了学校管理的民主化程度和教师参与管理的主人翁意识。
决策文件,网上皆公布
学校对师生明示:网站首页公告栏的内容都是学校行政代表校长意志发布的,具有行政效力。为了建立网上发文制度,首先,学校给每个处室主任赋予一定的网络管理权限,要求他们把自己处室的计划、总结、通知、通报、新闻事件、知识提示等,提请分管副校长审核后在网上发布。其次,学校把校内信息平台分成工作计划总结、学校文件、每周要务、即时公告、光荣榜等栏目。最后,学校要求有关行政人员根据一周工作要点,及时公告自己处室相关方案。我们认为,这种网上公布文件的制度,不仅可以使校务公开,提高办事公开、公正化程度,起到监督行政人员有否作为的效果,还可以增强教师办公时间、地点的灵活性,同时也提高学校网站的关注率。
动态跟踪,人人都监督
网络是学校的一个窗口,校外人员对学校的了解大多是通过学校网络。为此,学校应非常重视网站建设,实行领导一线管理制度,即一项工作由哪个行政人员负责,那么这个行政人员就要负责这项工作的计划、组织实施、总结、宣传新闻、网上通报等,并把工作情况公布在网上。校长考核时也可以从网上的公告信息里,查清工作时间、进程、结果,以确定考核分数。由于是网上公布,给行政人员一个压力,也给教师一个公开监督的权利,这种网上管理,起到了变校长管理为教师全面监督管理的作用。
同样,学校行政人员对教师的学科管理也实行动态的跟踪管理。以前的教研课题总是一个题目一个总结了事,现在教科室要求教师每两个月至少有一篇反映课题进展的文章发表在自己的个人博客里,一是能促进课题的经常性研究,提高教研的尝试和效度,二是实现了全员监督。教导处以前催交计划总结之类的资料,只有教导主任知道谁交了谁还没有完成任务,现在我们要求教师把作业提交在网上的“作业上交区”,行政人员只要在“作业上交区”建立一个提交作业的文件夹,提醒老师何时上交就行,谁早、谁好、谁迟交在网上一看就见分晓。实行网上监督以来,领导和教师都一样,都是自个儿较劲,自己在衡量各自的劳动成果,同时也是大家互相评判,从而提高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心。
有时在执行过程中,教师心里有意见,我们可请QQ 短信来帮忙。我们总有一些当面说不出口或不便说的事情,通过网络,就不用争得面红耳赤,就会多一份冷静,多一份宽容;有些试探性的问题,可以运用留言的形式试探对方反应,以免出现尴尬,伤害对方。我们认为不要把QQ 理解为纯娱乐性质,实际上它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很大方便,为我们的心灵沟通提供了另一个通道,虽然与行政不直接相关,但它却是提高行政效率的调节器。
反馈评价,数据当裁判
评价必须科学,用事实说话、让数据作证,有利于教师、学校发展。首先,我们建立了学生成绩数据库、教科研成绩数据库、通讯报道数据库、特色教育数据库、学生基本情况数据库等。其次,统一数据库样式,化整为零,分班、分学科、分教师落实,由具体教师负责考核并上传考核分数,再由分管领导核实汇总,合并数据库。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家里,甚至出差到异地,只要在规定时间内正确无误完成即可。最后,用事实数据反馈评价。我们利用这些数据库可以在分秒之间查询某一教师历年来的教学实绩,查询某个班级、某一学科的发展情况,统计每个奖项、某个人、某类事的数量。只要将查询项目列入表格的字段中,就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统计、分析,而反映的历年情况,帮助我们动态地比较分析,以便科学管理、合理评价。另外,我们把这些数据库上传到内网上,还为教师自我评价、自我教育、教师的互评互学、共同提高开辟了一条新路。
我们推行网络行政管理,有力推动了教育行政管理模式向网络化、公开化方向发展。在网络条件下,大量复杂的信息能够实现迅速、及时的传递和处理,从而大幅度减少中间环节,扩大管理幅度,压缩组织结构,推动组织结构从传统科层制向网络化转变。网络行政也推动了教育行政管理模式向民主化、自动化、自主化的方向发展。互联网使任何现场的行政人员在任何时候都可获得作出决策所需要的信息,教师利用便利的互联网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网络的公开性、全员监督性也提高了教师的自觉性和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能力。(作者单位:山东省莱阳市柏林庄中心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