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5种常绿阔叶植物的一次和二次抽枝进程

来源 :植物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bs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东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部分常绿木本物种具有明显的二次抽枝现象,即在春天完成第一次抽枝,间隔一定的时间后又开始新一轮抽枝.但是关于这些植物第二次抽枝的进程,迄今鲜有报道,限制了人们对这些植物生活史对策的理解.该文以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中有二次抽枝的5种植物光叶山矾(Symplocos lancifolia)、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窄基红褐柃(Euryarubiginosa var.attenuata)、杨梅(Myricarubra)和栲树(Castanopsis fargesii)为研究对象,调查并比较了第一次抽枝和第二次抽枝在昆虫取食压力、展叶动态和小枝投资大小3个方面的差异,探讨第二次抽枝动态的主要特点.结果表明:1)昆虫取食压力上,杨梅、栲树2种植物第二次抽枝的叶片虫食率显著高于第一次抽枝,光叶山矾、檵木和窄基红褐柃3种植物第一、二次抽枝的叶片虫食率没有差异;2)在现叶速率(叶片数量的增加速率)上,同一物种第一、二次抽枝的叶片数量增长模式相同,光叶山矾、檵木、窄基红褐柃和杨梅4个物种呈持续式增长,栲树则呈爆发式增长,但是完成现叶所需时间并不完全相同,光叶山矾、窄基红褐柃和杨梅第二次抽枝完成现叶比第一次少6-9天,檵木和栲树第一、二次抽枝完成现叶所需时间则无差异;3)在展叶速率上,光叶山矾、檵木和窄基红褐柃第二次抽枝显著高于第一次抽枝,但第一次抽枝较晚的杨梅和栲树第一、二次抽枝之间没有差异;4)调查的5种植物,第二次抽枝的投资总量均小于第一次抽枝,光叶山矾、窄基红褐柃、杨梅和栲树4种植物,第二次抽枝形成的小枝在叶片数量、单叶面积、小枝长度和小枝直径上都显著小于第一次抽枝,檵木第二次抽枝形成的小枝在叶片数量和小枝长度上没有差异,单叶面积和小枝直径则显著小于第一次抽枝.总体上看,所研究物种第二次抽枝中的叶片虫食率、现叶速率和展叶速率都不小于第一次抽枝,而第二次抽枝小枝投资总量较小,这些可能是物种对相对较大的昆虫取食压力和即将来临的冬天不利条件等的适应.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 要:语法教学一直是我们很困惑的教学内容,一直存在着课堂容量大,学生学习兴趣缺,课堂教学效率低等问题。本文针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备课思想,教学设计,课堂效率  我国英语语法教学在经历了从上个世纪80年代的"愈发一言堂"到上个世纪90年代的"淡化语法"之后,进入了理性认识的阶段.语法教学的必要性毋庸置疑,而如何教才能使学生"会学" "乐学""善学"是我们教师应该研究的问
词汇是说话常识的主要组成部门,词汇教学对学生运用说话能力的形成至关主要。俗话说“章不离篇,篇不离段,段不离句,句不离词。”可见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只有达到一定量的词汇积累,才能去谈英语的句子,段落以及篇章。否则都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词汇的教学是否有什么灵丹妙药呢?真的像某些书中所言一天能记几十个乃至上几百个单词,并通晓其用法,我认为那不大可能。如果那样,英语就不会像拦路虎一样挡在许多学生的面前
【摘要】语音、语法、词汇是语言构成的三大要素,其中词汇是学好英语的基础,词汇在英语学习中尤为重要。除了指出掌握单词应注意的问题以外,还要掌握日常词汇教学中常用的方法。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词汇教学 教学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如果说语法是语言的基本模型,那么词汇就是语言的基本建筑材料。语言学家威尔金斯(D.A.Wilkins) 说过:“Without grammar,very little
新教材新课标规定初一学生,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4万词以上,初二为10万词以上,初三为15万词以上。此标准对于普通中学的大多数学生而言,仅靠课内阅读是很难达到的。因此,课外阅读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达到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重要途径。然而,初中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不够,阅读需指导,所以教师在初中学生自我阅读过程中应该给予一定的指导,引导孩子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为其终身学习
摘 要:学习者如能在学习中感到趣味,就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怎样才能使学生感兴趣并有效率的学习,这是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一名英语教学者,更要把握这门学科的特点,认真细致而全面备课,积极进行教学探索,努力使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  关键词:兴趣;自信;有意义学习;自我效能感  有趣,有效,有用,构成有意义学习的稳定结构,这三者是三位一体,相互促进的三个学习元素。学生在感兴趣状态下,会积极地进
采用新型负压灌溉,研究了不同供水负压和氮肥水平对黄瓜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负压灌溉可以显著提高黄瓜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改善黄瓜品质。与常规灌溉
互联网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从1969年互联网的前身阿帕网建立发展至今,网络凭借着开放、共享、平等、协作的特质,把全世界连接在一起。今天的网络已经渗透进社会、
在未灌溉的土地上,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通常不能进行有性繁殖,克隆繁殖是其种群维持和延续的唯一方式.因此,克隆性及其相关克隆性状(如水分整合)在疏叶骆驼刺自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