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在英语课堂中应用研究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123123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微视频是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完美融合的产物。微视频的内容虽然简短,但是却具有精准、快速等优势,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在分析微视频在英语课堂中应用的基础上,可从微视频导入、微视频情境、微视频演示以及微视频资源四个方面着手,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微视频;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8-0046-02
  随着“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不断普及,在小学英语课堂中,信息化教学备受学生和教师的推崇。微视频作为信息化教学的组成部分之一,凭借小巧、灵活、资源丰富等方面的优势,改变小学英语课堂单一的教学形式,不仅为小学英语教学注入了全新的视听感受,而且成为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一、微视频在英语课堂中应用的意义
  传统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教师多采用讲解的方式,开展有关英语语法、词汇认知以及语句应用等方面的教学活动。虽然教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进行教学,但是由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导致实际的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微视频是一种现代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可以将英语课本中一些抽象的知识点转化为直观形象的教学内容。这种全新的教学形式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深化学生的情感认知,调动他们的课堂学习积极性,而且微视频丰富的画面感和生动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原本枯燥抽象的英语内容具体化,有效化解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依托网络化平台的微视频教学,可以有效汇聚网络化平台上的各种可用资源,拓展学生的英语文化视野。
  二、微视频在英语课堂中应用的策略
  1.微视频导入,提高课前预习兴趣
  微视频中包含大量丰富的文字、图像和声音元素,可以将教材中静态呈现的英语内容转化为动态变化的故事场景,或者将一个个抽象的英语单词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动画动作。这种鲜活有趣的教学形式可以改变课堂消极沉闷的学习气氛,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前英语预习兴趣。
  例如,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1《I like dogs》时,本课时出现一些有关动物的英语词汇,如猫Cat,狗Dog,狮子Lion,大象Elephant等。在传统的英语词汇课前预习中,英语教师常常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这些单词,或者在黑板上书写出英语单词,再进行讲解。这种教学形式比较枯燥,学生要根据自己的想象来记忆和理解英语单词,学习效果低下。开展微视频教学后,英语教师先在屏幕上一个一个出示各种动物的图案或者动态的动物影像,再在屏幕下方出示对应的英语词汇。如当出现一只猴子的图像时,图像的下面就会对应出现“Monkey”的英语词汇,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边观看画面,边跟着朗读记忆这些新词汇。这种全新的英语词汇微视频教学形式,可以将抽象的单词与生动的画面联系在一起,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积极性,还可以通过画面的视觉冲击效果,增强学生对英语词汇的记忆能力。
  2.微视频情境,创设语言交流平台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严重欠缺,阻碍了学生英语互动交流应用能力的发展。很多学生在課堂上表现虽好,但是一遇到实际的语言交流场景就觉得无话可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广泛普及,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创设书本上对应的交流情境,通过人机对话或者模拟还原微视频场景的方式,创设出更多语言交流平台供学生练习。
  例如,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7《How much?》时,由于这一课的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中的购物情景有关,所以教师先创设一些简单的日常购物模拟情境。如学生跟着爸爸妈妈到超市购物,再选取超市中一些熟悉的生活用品、服饰或者食物创设对话练习情境,然后利用多媒体人机互动进行教学,在课堂上模拟出一个生活超市,对应不同的购物场景,就会出现人机互动的对话交流内容。如在卖雨伞的货架前,电脑售货员就会给出“Good morning, can I help you?”的问句,然后教师邀请学生模拟课本中的对话形式展开互问互答的练习,即学生可以这样回答“Good morning.This umbrella is very nice.How much is this”。紧接着,在教师的操控下,电脑售货员就会给出“20 yuan please”的回答。这种模拟化的对话练习场景,角色之间还可以进行互换,如学生充当售货员的角色,教师操控进行对应的问答练习。通过这种生活化的模拟场景练习,不仅可以让学生将英语学习与日常生活应用联系在一起,而且丰富多变的场景转换,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语言交流机会。在微视频提供的情境中,学生更容易进入学习状态,快速提升自身的英语互动和交流能力。
  3.微视频演示,化解英语教学重、难点
  随着英语教学的不断递进、深入,在课堂中会出现各种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一些棘手的教学问题单纯依靠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并不能获得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时教师可以借助微视频的多样化展示或者资源拓展等优势,巧妙地解决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例如,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4《Then and now》时,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过去时和现在进行时的语法转换。课堂上,教师利用学生自身的一些能力改变和现实生活中一些场景的转变对比,引出两种时态的教学内容。虽然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可以阅读和理解一些复杂的英语句型,但各个单词时态的多元转化还是会让很多学生觉得混乱,容易出现语法使用错误或者单词时态转换错误的情况。因此,为了顺利完成这一教学任务,教师先根据课本的教学内容,从同一种事物或者同一个人的角度,引入两种不同的英语场景。如以Mike的人物角色为例,出示过去和现在两种场景,然后在每个不同场景中加入对应的英语表达语句:“Mike could read and draw.But he couldn’t write.”“Now he can do many things.”同时,教师将语句中有关时态的重点词汇用红色笔做出标记,如“can”和“Could”两种语法形态的对比,然后让学生对应微视频画面的内容,进行对应语句的练习,并说出这两种语句在语法上有哪些不同之处。微视频的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要求学生反复诵读的学习过程,将单一化的英语语句转化为两种不同形态的微视频内容。这样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而且采用重点标记的微视频展示方式,更有利于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快速理解两种语法形态的主要特点。
  4.微视频资源,拓展学生学习视野
  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多次提及英语教师要学会利用课外英语资源拓展教学内容,同时借助课外丰富的英语资源,拓展学生的英语学习视野。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要学会利用微视频资源的共享性,寻找和制作一些学生喜欢并且能起到课堂辅助作用的教学资源,尽可能地丰富学生的英语知识。
  例如,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8《Chinese New Year》时,传统节日是具有代表性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教学内容,课本中只给出了关于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一些基本阅读资料,并没有提及太多的传统节日元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整理一些与中国春节和西方圣诞节有关的课外资源,如中国春节人们的饮食习惯、庆祝方式等。除了这些,教师还可以整理西方国家同样重要的圣诞节的素材。在接下来的微视频制作中,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对比的设计方式,将这些中西方节日文化在饮食、时间、庆祝活动等方面的差异,用视频搭配文字介绍的方式呈现出来,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围绕这些文化差异进行自由讨论,说一说自己喜欢的节日元素。通过课内学习内容搭配课外学习资源的双重学习过程,可以让学生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通过微视频制作的课外资源阅读学习,获得更多的英语知识。这样学生也能在合适的课外资源学习中补充课本上没有的文化素材,提高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总而言之,通过以上各种微视频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探究分析,可以看出微视频的确是一种高效、高质的课堂教学方式,它迎合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同时,选取英语课本中可利用的教学元素进行微视频内容制作,这种因材施教的多元化、趣味性教学模式,有效营造了课堂的学习气氛,而且在形象化的学习环境中,有利于学生理解与掌握课本上的英语知识。
  [ 参 考 文 献 ]
  [1] 张婷.微视频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英语教师,2019,19(13).
  [2] 赵怡.浅谈微视频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7(S1).
  [3] 伊毅.小学英语微视频教学策略的构建与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01).
  (特约编辑 木 清)
其他文献
《数学课程标准》将"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空间观念是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前提条件。数学课堂中,教师注重
日本是世界上林业较为发达的国家。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日本林业的基本概况和发展现状,特别是在森林经理、国有林管理、森林综合生态效益、林业产业、林业基础保障和林业创新等
思维可视化依托直观具体的图示,将抽象的思维过程变得可见、可感。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基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的这一现实,教师可借助形象的图形、符号,通过思维可视化过
游戏活动迎合小学生活泼爱动的天性,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游戏活动的情境性和
阅读是语言教学的重头戏,不仅是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还是语言与思维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开展指向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活
《数学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两能"发展为"四能",旨在让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学习是一个连贯性、持续性的积累过程,科学、合理地安排学生的寒暑假作业是必要的。那么,安排什么样的寒暑假作业,既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又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应用
教师解读文本常常习惯于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忽略了学生"学什么""如何学",导致学生文本解读能力薄弱。英语课堂中,教师可从文本图示、发展顺序、关键信息、人物情感、文本留白
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很多教师运用众多教学方法,如游戏教学法等,这样教学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并不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因其本质依旧是引导学生背诵单词。教师应合理应用自
词汇是学生形成英语语言技能、应用英语表达的基础,一直都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天性爱玩、好奇心强的小学生来说,机械重复的记忆方式非常枯燥乏味,不利于调动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