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石廪峰某生态山庄景观案例分析

来源 :丝路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ai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强度、高密度、强压力的今天,人们开始越来越倾向于回到自然,感受自然,热爱自然。导致大量生态山庄层出不穷。本文通过对湖南衡阳石廪峰山中某地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并结合景观设计原则,以及人需求,进行景观设计达到人与自然平衡。
  关键词:景观设计;尊重自然;原则
  社会速度发展过快导致城市的人们生活在快、紧、压的生活节奏下,让人感到身心疲惫。从刚开始对生活充满希冀,转而变得麻木、无趣,随着物质生活慢慢达到人的满足,人们开始追求精神需求,越来越多的农家乐、山庄层出不穷,以风靡全国的趋势,强势闯入人的视野,人们开始向往自然,向往休闲、慢节奏生活,开始 品味生活。
  一、项目总体分析
  项目的地理环境问题的分析,了解项目的特征以及使用人群,更有利于项目建设过程中过去-现在-未来发展的把控。只有充分了解到项目的现状,才能做出合理的规划设计,首先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1.地理位置
  石廪是衡山五峰之一,石廪峰位于中国湖南省中部偏东南部,绵亘于衡阳、湘潭两盆地间,,主体部分位于衡阳市南岳区、衡山县和衡阳县东部。石廪峰所在区域,中国著名的道教、佛教盛传,环山有寺、庙、庵、观200多处。座落于衡山县店门镇,山体延至衡山县马迹镇,主峰海拔1189.3米。其山崖上凸出两个长圆的巨石,似开启的两扇门,从下仰视,两石浑为一体,又好似大门紧闭。
  2.基地现状问题
  山庄景观设计过程中,对其现状基地状况进程分析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1)基地原址上有一座未完成三层建筑物。所占比重比较大,使得空间压抑。与此同时,原有建筑进行改造,并不拆除,建筑与景观融合是一个难点。
  2)基地景观设计占面积不大,并被原有建筑物所占位置打破。景观功能分布需要考量。
  3)此地风景优美,进行景观设计过程中合理借景于当地自然景色,并更好展示自然景观,使得人们恍如置身于大自然中。
  4)景观应与当地文化相结合,在游玩过程中,不仅身心放松,并能将当地文化潜移默化的深入人思想中。设计采用元素、材料等是取自于当地特色文化,并设计区域提供地方展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
  3.设计说明
  1)设计原则
  a.因地制宜
  该区域景观设计过程中,在设计理念方面,针对不同地域习惯、风俗、文化进行设计。在施工工艺方面,在山腰处,材料出入不变,在不破坏生态环境同时,就地取材,有效减少人力、物力资源浪费。
  b.人性化设计
  景区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使用对象,针对人习惯、使用方式,设计功能分区时,具有节奏与方便性;合理考虑使用人群的针对其多元化人群,设计过程中注重细节设计,如考虑残疾人,设计专用残疾人坡道;考虑小孩,道路设计防滑,减少危险系数,增加景观趣味性等。
  c.生態性原则
  注重生态性,并非嘴上说说,而是在设计过程中采用可透水地砖,并设计水流通形式,将雨水汇集至雨水收集池。在通过收集池净化吸收,再回收浇灌周围景观。
  d.地域性原则
  设计风格尊重当地传统建筑形式风格,将景观与其相融合。景观设计方式,采用借景,框景等;景观设计元素采用当地文化为设计元素;景观小品选择当地特色小品进行设计,如明朝时期拴马柱等。
  二、设计总体构思
  1.景观设计平面图
  对山庄景观设计分析了解,基地范围内,景观用地相对偏少。建筑占地面积大,且体量大。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合理考虑周围环境现状情况,进行合理规划设计。如右图针对以上情况,在建筑物前广场设计相对大空间,在主体建筑物左右侧设计两个休闲区域,并将周围山体环境中的小路进行规划,满足人们饭后休闲散步、感受自然空间。,在建筑物西面,设计民俗文化展示园,让人置身于其中,不仅感慨自然的腐朽神奇的同时手绘知识。(如图1)
  2.景观功能分析
  针对于人们感受疲劳程度变化,对有限区域进行合理规划,合理布局休闲区与娱乐区,两者相结合,使得人置身其中,随环境转换心情得以变化,空间丰富多趣。(如图2)
  3.景观流线分析
  针对现状情况,设计道路变得多元化,采用主要道路将主要建筑物,出入口连接,使得到达目的地方便快捷。在针对景观节点设计景观次道路贯穿节点,次道路与主道路相联系,使得景观园路以一个“回”字形相互连接。避免走回头路。并将周围环境进行分析,设计一条与自然相结合的小路,时长大约1个半小时,有效让人置身于自然之中。(如图3)
  4.景观动静分析
  本区域设计过程中动静相宜,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让人能更好的感受环境的多样性,与此同时设计考虑人感受,在休息区附近设计“静”区,在餐厅附近设计“动”区,让声音、视觉等增加餐饮等趣味性。(如图4)
  5.景观视线分析
  本区域视线分析了解到,每一个视线点所看到景色,并通过视线点分析,对景观设计最佳观赏点,能更好的将景观呈现在人眼前。
  三、设计成果表现
  1、文化展示区
  文化展示区主要体现形式:主要采用与建筑物风格一致长廊形式,长廊末端设置两层展览馆,里面设计了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长廊的曲折,将当地文化通过曲折形式源远流长,如将当地的地瓜干做法,豆瓣酱做法等,将流程与制作成果等展示出来,并将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并让外来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五感体验特点展示:
  眼:建筑物形式,当地特色建筑物提取元素,更直观感受当地韵味(如图5)。
  鼻:主要展示当地在吃食上面的文化特色,鼻子能感受到当地的味道。
  嘴: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并能品尝当地味道,使得人回味无穷,为未来更好展示园区提供新方向。   耳:耳边是清晨的鸡鸣,搭配山涧水流的哗哗声。将人们唤醒,开始一天忙碌,再到后来过去的叫卖声,热闹人声,光是听声音就觉得丰富多趣。
  触觉:脚下踩着青石地板,手上触摸到的是木材的温和,身体感触到微风或是人与人之间摩擦,让人心情放松,感觉置入其中。
  2、观景平台
  根据地势变化,该处处于半山腰位置,高度达到一定程度,向下看,山下桃树林、梯田围绕景色优美,背靠山体,形态优美,竹林围绕,具有一定观赏性。同时所处位置面朝东面,日出时,面朝东面,太阳从山体背后慢慢上升,有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感,因此所选位置是最佳观赏点。(如图6)
  3、儿童嬉戏区
  针对面对使用人群多样化设计,部分带小孩来游玩观赏人群进行功能与节点融合,在景观中设计水渠进行收集雨水,并将水渠设计比较浅,(如图7)可以满足小孩在水渠中嬉戏游玩的空间。在周围设计枯山水形式的景观,既满足观赏性,同时给小孩提供可塑性空间。
  4、休闲地带
  空间中设计相对放松环境,满足不同人不同需求,设计“闹”环境,感受人气,设计“静”环境,让人放松心情。设计过程中设置一个下沉空间,并搭配植物,高低变化,具有围合性,同时利用植物分割空间,让人安心、舒心、放心的环境下畅聊。(如图8)
  四、設计技术支持
  雨水资源合理利用有利于缓解山上水资源缺乏。并为未来发展提供参照。本案设计采用低影响开发的技术手法,针对景观现状情况进行合理设计。如利用原有地形设计山体洼地、湿地、水渠等。(如图9)
  五、小结
  本案针对衡山五峰之一的石廪峰山腰处生态农庄进行分析,并通过对其使用人群、现状环境、当地地域文化、未来发展等因素进行分析,针对其不同特点不同功能结合当地文化进行设计,满足人群需求同时产生美观性,并将中国出现的水资源不足的问题,在景观中虽然体现渺小,能力不大,但积少成多。是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的探索之路。
  参考文献:
  [1] 谌凤莲. 环境设计心理学[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35.
  [2]解文峰,程勇,黄玉梅.浅析现代城市景观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09(7):46-48 .
  [3] 刘雅婧,倪琪. 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的城市工业废弃地景观改造———以海盐中兴公园景观设计为例[J].华中建筑,2016(12):24-26.
  作者简介:
  姓名:张灿(1991.11~至今),性别:女,籍贯:湖南怀化,工作单位:湖南科技学院,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其他文献
“没有任何符号可以解说我们的绘画,如果有任何诠释出现,也必然是来自于图画与观者之间的至高经验,艺术的观赏是一种心灵之间的真实结合,艺术一如婚姻,如果缺乏心灵的契合,也就什么都不存在了。”——马克·罗斯科  马克·罗斯科是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同时也是色域绘画风格的开创者之一。“色域绘画”与以杰克森·波拉克及德·库宁等人所倡导的“行动绘画”,共同构成了二战后在美国产生的抽象表现主义(A
期刊
摘 要:极少主义作为一种现代艺术流派,主张用极少的色彩与装饰去表达画面,摒弃一切繁复的东西。极少主义风格在空间中主张以精巧的结构、纯净的空间以及简约的形式,主要包括从空间规划、家具细节和装饰元素中的充分体现,成为一方简约而不简单的室内设计典范。科技的进步,信息时代的发展,都为人们在生活方面的家居需求上带来了很大的满足感与设计感,人们越来越多的是追求设计感、独立化,使得室内空间成为一个展现自我品味的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结合我的中期展来谈书籍插画创作的感想—以《圆脸女孩》系列插画为列,首先阐述自身对书籍插画创作的认识以及创作的感悟,书籍插画具有一定的艺术审美价值以及艺术观赏价值。其次,再通过举例分析《圆脸女孩》系列插画在书籍中的意义,最后结合我的中期展创作《圆脸女孩》系列插画来谈创作感想。  关键词:书籍插画;创作;感想;圆脸女孩系列插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休闲阅
期刊
摘 要: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在西方钢琴音乐艺术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以莫扎特钢琴奏鸣曲KV.332为例,通过对作品创作中各种音乐元素运用的解析,使人充分享受到西方古典时期钢琴作品明朗、乐观、流畅、优美的风格特征及其丰富的创作手法;并为演奏古典时期莫扎特钢琴作品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KV.332;音乐风格;演奏原则;艺术魅力  在莫扎特创作的音乐作品中,钢琴音乐作品以歌唱性旋律、流畅的气息、自然的
期刊
摘 要:任何一件作品的画面,都要讲有开有合,画面主题是开,画面作品落款就是合了。瓷刻作品与绘画、书法一样,作品要有题款和落款。题款的位置,题款的字大小、高低、前后都十分有讲就,题款落款的原则是既要简洁明快,又不要喧宾夺主,基本方法和书画一样。题款形式综合起来有随意形、一柱香形、横题形、短题形、长题形等形式,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决定。题款和落款印章应与瓷刻作品本身融为一体,它不仅是对瓷刻作品来说是不可缺
期刊
摘 要:虽然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的发展,电视剧、电影、网络等新兴的媒体正凶猛的占据传统舞台的市场,但是舞剧并没有因此沉沦,而是在继承和发展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改造。这些继承与创新并不是哗众取宠,而是在自身的精神价值与民族基因的基础上进行的。在2016年获奖的舞剧《沙湾往事》就是其中主要的代表,表现出较高的精神价值,不仅获得了中国最高舞台艺术文华大奖一等奖,而且无论是艺术家还是普通的人们在观看的以后
期刊
摘 要:在手工制作课程中,这种“调动器官法”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全身心、多感官去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而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提出更高的教学要求,要注重研究学生学习心理,要不断发现问题,针对各种问题,分析原因,找出对策,培养善于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且培养胜任美术事业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手工制作、美术专业、调动器官法  手工制作是以实践为主的课程,利用多
期刊
摘 要:缅甸戏剧在缅甸人的节庆聚会日中占据着很大部分,不管是节会还是出团访问,戏剧都必不可少。其中阿迎戏比较出名,这得益于戏中的丑角,而阿迎丑角由来很久,可以追溯到缅甸戏剧正式形成以前,并且一直沿用至今。戏剧中音乐和舞蹈无疑就是戏剧的骨与肉,源于精灵崇拜和宗教仪式,它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丑角这一个独立于戏剧情节本身的设定也随之发生变化。  关键词:缅甸传统戏剧;阿迎戏;丑角;丑角设定;作用  
期刊
摘 要:潘玉良是我国著名的女画家,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国画和西方现代绘画的专研,她经过不断的探索,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本文将从人体画、静物画、生活小品和自画像等这些方面来浅谈潘玉良作品中所体现的“合中西于一冶”的绘画风格。  关键词:潘玉良、绘画风格、绘画语言  潘玉良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难得的人物,历经艰辛最终成为了一位著名的女画家,她4000多幅绘画显示了她对绘画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对祖国和家乡
期刊
摘 要:在舞台表演中,能够灵活融入真挚的情感是决定你的表演能否更容易引起观众共鸣并触动观众心灵的关键因素。舞台表演需要的是一种情感吸引力,这种吸引力会让听众的心跟着你走。因此,丰富的情感可以激发观众的内心世界。本文在阐述情感在舞台表演中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探讨了舞台表演艺术的情感表现方式。  关键词:舞台表演;情感表现;方式;意蕴  一、舞台表演的定义  舞台表演是视觉、听觉、空间、时间四位一体的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