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实践探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xuedong0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阅读课作为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培养初中生思维品质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本文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结合教学实践案例,对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上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进行探究。
  【关键词】 思维品质;阅读教学;核心素养
  【作者简介】陈超(1989.12-),男,福建厦门人,厦门市音乐学校,中学二级,本科,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一、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教育部,2012)。思维品质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之一,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所培养的重要品质。阅读是一种积极的信息加工过程,是大脑利用语言和非语言进行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一系列复杂的思维活动的过程(翟莉群,2017)。阅读课作为初中英语常规课型之一,在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初中生英语语言知识、语言能力水平有限,学生在自主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大多局限于读懂文章,完成阅读习题,极少有学生能够自主开展复杂的思维活动,这便导致初中学生的思维品质较难实现自我发展。教师作为英语课堂活动的主导者,应当有意识地设计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二、基于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实践探究
  思维品质是思考辨析能力,包括分析、推理、判断、理性表达、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等活动(教育部,2018)。这便要求教师在阅读课堂教学上,应当根据阅读文本的话题、结构综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设计学习任务。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引导,让学生运用恰当的思考辨析能力完成学习任务,进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目的。本文以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Unit 1 Section A 3a “ Bus Driver and Passengers Save an Old Man”的教学实践为例,探究如何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1. 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预测文本主题。思维都是从现有知识开始的,思维基于知识(Dewey,1997)。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联系实际经验,调动已有英语语言知识和生活常识对文本主题展开预测。
  教师于读前活动中呈现课文标题“ Bus Driver and Passengers Save an Old Man”以及课文插图(见图1),并向学生提问 “What happened to the old man?”“Why did the bus driver get off the bus?”“What would the passengers do if the driver wants to save the old man?”引导学生预测故事的背景,推测司机的动机和乘客们的反应。学生们做出以下预测:The passengers may get off early; They may help to look after the old man...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使用预测的思维能力,并且以预测的结果作为铺垫,让学生带着验证预测的目的进行阅读,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后续更高层次的思维训练活动做准备。
  2. 利用主线架构处理文本信息,引导学生使用分析、推理、判断等能力。
  基于主线进行信息建构不仅能促进阅读的整体化和深层化,还有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王艳荣,2019)。学生对文本脉络的把握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教师从不同角度切入,设置各种阅读任务,引导学生逐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笔者分别采用以时间和空间为主线的两种不同的主线架构形式对文章“Bus Driver and Passengers Save an Old Man”进行解读,设置难度逐渐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把握本文的文本脉络以及关键信息、并使用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能力。
  本文的文体为记叙文,时间线清晰,笔者设计的第一个阅读任务是将以下几个重要情节按时间排序:
  ② The old man had a heart problem and needed to go to the hospital right away.
  ③ Some passengers helped to get the old man onto the bus.
  ① Wang Ping was the driver of bus No. 26 at 9:00 a.m. yesterday.
  ④The old man got to the hospital in time.
  以时间线为主线架构所设置的读后任务难度较低,学生可以轻松地完成。教师的评价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信心,迎接更高层次的读后任务。随后,教师以地点为线索设计连线题(见图2),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推断的能力,对文本细节产生进一步理解。
  故事发生的地点对深化记叙文整体脉络的理解有着重大意义,但本文地点的线索在文本中较为零散,容易被学生忽略,适合设计为有一定难度的阅读任务。在学生开始解决地点线阅读任务之前,教师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文章的地点信息,仔细阅读文章并引导学生使用恰当的技巧解决阅读任务。在地点线的阅读任务中,Wang Ping(司机)希望乘客等下一班车和老人及时得到治疗这两件事所发生的地点,并未在文章中直接出现。而是需要学生运用查读的阅读技巧在文本中找到描述这两件事的句子“He expected most or all of the passengers to get off and wait for the next bus”以及“The man was saved by the doctor in time”,通過句中出现的词组“get off”“by the doctor”进行分析推断,方能准确判断出发生的地点“on the bus和in the hospital”。   围绕时间线设计的阅读任务难度较低,旨在帮助学生初步把握文章大意,收获信心;围绕地点线设计的阅读任务难度有所提升,旨在引导学生运用查读的阅读策略结合推断能力,进一步把握文本脉络及重要细节信息,为学生复述课文做好准备。
  3. 补充相关话题语料,引导学生运用高层次思维能力。跟读、复述、背诵等属于低层次思维能力;而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则属于高层次思维能力(陈则航、王蔷,2016)。在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文本脉络之后,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与文本话题相关、且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发展。
  通过时间和空间两条不同主线架构对文本的处理,结合板书的提示学生们能够大体复述出本文的主旨大意:公交车司机发现路边有一位老人突发心脏病急需治疗,在征询完乘客意见后,与乘客们一起将老人送至医院,最后老人得到了及时的治疗。在学生复述完故事后,笔者让学生阅读一篇外国关于心脏病的紧急治疗建议的短文(节选图三) 并布置读后思考任务,即对课文中的做法展开讨论:“Did Wang Ping use the right way to save the old man?”
  学生们在阅读完补充材料的急救建议后,分组对课文中Wang Ping做法是否恰当展开讨论。分组讨论后,学生们运用文本中的观点、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思考后,对课文中司机的做法提出了质疑,I don’t think Wang Ping did the right thing. There are too many people on the bus,the old man can’t get enough air. It’s best to call the ambulance to save the old man.;还有的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提到了今年厦门市为应对心脏骤停而在各个主要街区安装的自动体外除颤器(AED),“If it happens in Xiamen, we can use the AED to save the old man and then take him to the hospital. ”但也有学生经过思考后仍然支持教材中Wang Ping的观点,“It takes more time to wait for the ambulance. Maybe they should take the old man to the hospital by bus.”通过讨论和辩论,学生所表达出的观点已经不仅仅是利用现成的语料,而是通过思辨,结合生活实际而形成了具有原创性的观点。
  课堂伊始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预测、推断等思维能力激起学生的兴趣,进而通过时间、地点两种不同形式、难度递进的主线架构思路设计阅读任务,帮助学生逐步理解文本脉络和重要细节,进而使学生达到通过复述文章大意,实现了对文本的整体掌握,为学生发挥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做好准备。通过与本文话题相关的阅读补充,为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提供思路和必备的语料,引导学生立足文本、联系生活实际,对文本当中的观点进行论证和批判,最终实现了阅读课上锻炼学生思维品质的目标,从而实现了在课堂上培育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三、结语
  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是理解信息、关注内涵和发展思维(梁美珍等,2013)。思维品质的培养首先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文本信息,这便要求教师在阅读课上结合文本主线,科学设计阅读任务,给予学生锻炼思维的空间,引导学生运用低层次思维能力整体把握文章内涵,掌握文本信息,运用复述等策略操练文本新授语料。在掌握文本脉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背后的话题,最终引导学生立足文本、结合生活经验,运用高层次思维能力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从而实现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在日常教学中落实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翟莉群.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J].中学外语教与学,2017 (6):46-47.
  [3]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4]Dewey J. How We Think[M]. Massachusetts: Courier Corporation, 1997.
  [5]王艳荣.基于主线建构信息的学习策略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9(6):25-29.
  [6]陳泽航,王蔷.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J]. 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6(5):1-5.
  [7]梁美珍等.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批判性阅读视角[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其他文献
“我手写我心”是作文教学中极力倡导的。如今的孩子见多识广,敢想、敢说、敢写,他们正以好奇的双眼窥探着这多彩的世界,以稚嫩的笔触描绘着多彩的生活,表达着真挚的情感。批改着孩子们的想象作文,常会为他们一些富有个性的续编而啼笑皆非。说它不合情理,可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着这些现象;说它思想内容不健康,可他们的愿望都是美好的,情感都是纯真的,最终结局也都是向善的。  《山沟里的孩子》一文赞颂了山沟里的孩子胸怀
江西上饶有着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优势:方志敏故居、上饶集中营、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省委旧址、怀玉山清贫园等本土红色资源。依托这一资源,上饶第一小学唱响红色品牌,将红色文化融入现代教育内涵,让失落的精神珍宝重新焕发光彩,让红色教育成为了可看、可听、可做、可感的实实在在的内容。    红色经典我来听。为了让红色文化进入校园,学校邀请当地老红军、老干部、老劳模、老文艺工作者和老教师,组成“五老”宣讲队,为孩子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深和国际交流的日益密切,市场日益需要大量实用英语人才的涌入,以拓宽其服务范围。高职高专院校是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之一,肩负着应用型、实践型工匠人才的培养重任。目前,英语电影作为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资源,将声音和图像结合在一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相关背景知识,还使他们接触到大量的英语输入,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英语水平。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索更为适合学生课堂学习需求的英语电
【摘要】随着教育和教学地深入改革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成绩,而且还可以将自主学习能力应用于未来的学习生涯中。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最佳时期,可为将来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英语;自主学习;策略  【作者简介】卢蔚,福建省福清西山学校。  自主学习与被动学习相比
【摘要】众所周知,对于小学生而言学好英语这门学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英语教师应该积极的利用教材资源和课外资源提升英语课内外教与学的效果。英语教材和课外资源的充分利用都可以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英语成绩,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师在英语课堂上的授课质量与效率。尤其是课外资源对小学生的英语阅读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推进作用,它不仅可以弥补教材中知识的不足,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与阅读能力。对此,各个学校的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所以,重视人文、渗透德育成为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并实践的任务。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关注人文性却成为了离开语言文字的空谈,“得意忘言”现象普遍存在,德育渗透目标自然难以达成。  据此,我认为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必须让人文性与工具性高度统一,让思想熏陶融合在语言文字的学习感悟中,
近年来,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在小学阶段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普遍低下。很多学生能够理解某一个单词的意思,但是连词成句、成篇以后,学生往往束手无策、难以理解。《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小学阶段,学生能够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因此,多渠道开发课程资源,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充分发掘课程资源  语言学习研究成果表明,语言的学习是一个input(输入)、d
【摘要】绘本教学在英语初级教育阶段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根据新课程要求,英语教师必须不断提高他们的教学技巧,并使用一定的教学方法来有效地组织活动。绘本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通过发展良好的教学技能,完成高质量的发展目标,使得学生全面发展,使他们在独立探索和协作学习中拥有各种启发性的经验。在绘本教学进程中,还必须解决许多问题,如:教师评估难以全面地批评绘本教学关键点,难以为学生编写切实可
【摘要】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要以教材为基础,分析单元文本内容及其关联,以主题为纲统整单元内容,整合单元教学内容,提炼核心素养要素,以优化教学效果的教学设计。  【关键词】核心素养视角;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  【作者简介】林年端,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第二中学。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单元是承载主题意义的基本单位。”主要要求教师认真分析单元教学的内容,梳通并概括与单元主题相
【摘要】对于英语这门语言类学科来说,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两项相当关键的内容,阅读属于知识与信息的输入,写作则属于技能的输出,两者有着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读写结合就成为一种既流行又有效的教学模式。笔者以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为切入点,针对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进行认真分析,同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英语;读写结合  【作者简介】黄丽,福建省福州时代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