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信息化框架和模型的思考

来源 :经营管理者·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xyb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发展速度极快的当今社会,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出现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结果。文章首先对信息技术与管理模式展开了叙述,然后又对信息化项目与管理任务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以“项目管理信息化模型与方法”为核心,对相应的框架与模型加以思考,并着重叙述了对象模型的建立,希望可以在某些方面为项目管理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项目管理 信息化 框架与模型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建筑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与日俱增,信息化技术开始被广泛应用在对项目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由于施工项目往往需要涉及多方面内容,因此在对其进行管理时,任意环节出现纰漏,都会对施工质量产生直接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在对项目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提升管理工作具有的信息化程度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做不仅能够保证管理效率的提高,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施工管理以及组织的整体水平。
  一、信息技术与管理模式概述
  1.信息技术。作为保证项目管理信息化得以实现的前提,信息技术指的是涵盖计算机、数据库、人工智能、通信以及微电子在内的技术。通过对信息技术进行研究能够看出:首先,对网络技术加以应用,可以保证信息间的实时、高效共享,也就是说项目层、企业层和各用户之间能够通过系统合作的方式开展工作;其次,工作流技术指的是以项目施工情况为基础所制定的工作流,实践结果表明,工作流技术能够保证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接下来,在开展施工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交换和交流是很有必要的,因此,相关人员可以对信息标准技术加以应用,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信息能够与数据交换的相关标准相符;第四点,数据库技术所包含的内容可以被分为两个不同的方面,即物理技术与集合技术。在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涉及到大量的图片、数据或是文档;最后,相关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移动设备技术加以应用,这样做的原因在于该设备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的特点,因此,在开展项目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更便于相关人员对其进行携带,管理工作的效率也会因此而得到相应的提升。
  2.管理模式。一般来说,作为工程项目参与者而存在的管理组织,往往能够在政策、技术和过程这三个完全不同的维度加以体现,下面就从各维度的角度出发,对管理模式进行分析。
  2.1政策维度。想要在最大程度上对工程项目的运行质量和效率加以保证,首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这样做的目的并不仅仅是提高规则与准则具有的文档程度,更重要的一点在于,无论是监督机构、保险机构还是金融机构,都能够对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冲突或是问题进行高效解决。在对项目管理进行实施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极为严重的不确定性,正是因为如此,相关人员才需要根据项目具有的特点,通过分解的方式将其划分为不同阶段,并保证每个阶段都能够为下一阶段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2.2技术维度。存在于技术维度的管理模式,其目的在于通过将技术参与者进行合理组织的方式,保证无论是项目管理质量、效率还是生产能力都能够得到有效提升,从而为相关人员参与到对项目进行设计与建设的过程中,提供更为方便、快捷且高效的途径。
  2.3过程维度。过程指的是以空间、时间为依据,将工作设置为相应的特定序列,其中主要包括工作开始点与结束点,另外,在设置过程中还需要对输入、输出进行清晰的规定。过程维度指的是对设计、管理、建设、施工、维护所涉及对象进行有效组织,具体包括:土木工程人员、设计人员、管理人员、结构工程师、项目经理、业主等。
  二、信息化项目与管理任务概述
  1.信息化项目的特点。信息化项目是以传统项目管理为基础所延伸出的项目管理方式,因此,它不仅具备与传统项目管理相同的特点,还具备任务需求频繁变更、任务目标量化难度较大的传统项目管理所不具备的特点,这就要求相关人员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传统项目管理加以完善。首先是以信息化领域作为切入点,向创新管理、知识管理和其他传统项目管理尚未涉及的管理方面进行拓展;其次是以信息化知识较为密集这一特点为切入点,对项目成员具有的能力、结构和稳定性进行重点管理;最后是对传统项目管理受信息化的影响进行充分考虑,例如,管理能力的變化等。
  2.项目管理任务。在对信息化项目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首先应当明确该项工作的开展,其任务主要有三点:首先,对数据文件管理所具有的信息化程度进行提升;其次,对工程项目周期所涉及信息具有的数字化程度进行提升;最后,对知识库以及数据库进行建立与完善。另外,想要保证沟通交流能够达到应有的信息化程度,关键在于以网络技术为基础,对交流平台进行建立,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信息首发所具有数字化程度的有效提升。通过上文所分析的内容能够看出,建立起科学、系统的动态管理系统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做不仅可以实现对管理信息进行及时、准确的获取,还能够对现存问题进行发现与解决,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
  三、项目管理信息化模型与方法概述
  1.项目管理信息化模型。想要保证项目管理信息化能够取得应有的效果,关键在于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对于施工单位而言,在对工程信息资源所包含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进行转换时,可以将服务器、文件作为转换依据,以此来完成对具有丰富语意的文件信息和对象的发送与接受。若项目管理者导入以及导出的数据均属于结构化数据,那么该模型就可以对此数据进行直接的识别与计算,真正做到数据无缝互操作和交换。这里需要了解的一个概念是互操作,互操作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或是对信息交换进行组建,具体包括两方面内容,分别是标准技术方式与专属技术方式。
  通过对项目管理信息化模型进行分析能够看出,模型横坐标代表项目生命周期,模型纵坐标代表参与项目管理的人员,无论是在空间轴还是在时间轴上,数据资源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其中,虚线椭圆代表普通数据交换,实线椭圆代表无缝数据交换。以项目管理信息化不断变化为前提对信息资源进行研究,可以发现信息资源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随着项目管理信息信息化的变化而变化,初期,信息资源的任务主要在于对普通数据进行交换,后期则需要根据临界特点,对项目管理信息化所需方案进行建设并完善。   2.对象建模。作为对项目管理信息化进行建设的初始阶段,模型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以对象为核心对模型进行建立的阶段,无论是設计、建设还是运营阶段,用户都应当根据自身需求建立独立存在的模型。各参与者之间需要转换以及传输的数据流,由活动模型、组织模型、产品模型、资源模型等不同模型构成。下面就针对不同模型具有的特点分别展开叙述。
  2.1活动模型。活动模型在建立过程中,需要涉及到的内容有施工活动以及管理活动这两个方面。施工活动指的是包括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在内的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单项工程与分项工程;管理活动的开展核心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施工、资源与产品。
  2.2组织模型。在项目正式启动前,首先需要对组织模型进行确定。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受工程项目、施工单位不同的影响,组织模型的具体构成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确定组织模型前,相关人员需要保证对工程项目具有的特点具有系统、准确的掌握。
  2.3产品模型。产品的构成分为两部分,分别是部件以及部件所需的组成构件,构件又可被分为复杂构件和简单构件,其中,复杂构件包括楼梯、房间与阳台;简单构件包括门、床、墙、梁等。这些内容都是需要相关人员准确掌握的。
  2.4资源模型。以建筑工程的额定分类为依据,对施工单位所具有工程项目资源进行划分,可将其分为消耗资源、周转资源两种不同的形式。消耗资源指的是原材料、混合材料与构件,例如钢筋混凝土;周转资源指的是人力资源与机械设备资源,其中,人力资源的构成相对复杂,包括管理人员、管工与工人。
  2.5关系模型。关系模型主要被用于对工程项目组织、外部组织二者间的关系进行表现,例如,供应商、分判商与业主间的关系等。
  通过上文的分析能够发现,从本质上来说,对象建模工作与信息化建设工作之间存在高度的相似性,即:各参与者之间不存在基于模型的、重要的相互交换工作。参与项目建设的人员在对数据进行交换时,交换行为多为单向的,通信则较易出现脱节以及异步的情况。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从协作实践的角度对二者加以分析不难看出,在业务方面二者存在着明显的相似性,但是在开展以对象为核心的建模工作时,对项目设计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够进行更加迅速且准确的解析,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针对项目生命周期所开展跟踪工作的速度和效率。换言之,对某个工程项目而言,即使该项目尚且处于对某阶段进行执行的过程中,相关人员仍旧可以通过将设计活动与建设活动进行交叉开展的方式,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基础上,节省大量时间。
  四、结语
  通过对上文所叙述的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项目管理信息化已然成为了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和结果,因此,各施工单位在对项目管理信息化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应当保证所建立框架与模型的科学化、完善化。在对模型适用范围进行最大程度扩展的前提下,提高模型具有的综合性,保证管理数字化、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实践结果表明,这样做对管理效率的提高、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孔媛媛,孙清华,徐友全,冯雪东.基于BIM的项目管理计划体系集成框架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7,1501:23-28.
  [2]丁钢,陈雨欣.工程项目管理导则体系模型与结构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7,1503:67-71.
  [3]祁神军,张云波,吴晶晶,陈伟,王玉芳.大型建设企业多项目管理成熟度影响因素分析[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605:563-568.
  [4]叶琼伟,张谦,王鹏.大数据视角下基于项目管理的资源型企业信息化战略模型实证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5,1310:13-17.
  作者简介:顾建莉(1981.10—)女。江苏盐城人。本科。讲师。项目管理方向。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和结构的调整,就业压力增大,“90 后”大学生成长在更加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里。本文以准确把握“90 后”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为出发点,以四川理工学院学生为例, 针对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中的就业工作与专业相关性、就业前景态度、就业预期月薪、就业单位性质、意向职业类型、意向工作地域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了“90 后”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特点,就业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对
期刊
摘 要:“健康中国”战略是一项对国民生活质量和身体素质、医疗行业、药品行业等方面进行全新化改革,完善和创新现存的卫生保健服务行业体制,以期提高全国人民的整体健康水平的长期国家战略。健康管理模式在我国还未全面开展,迫切寻找新的出路。本文章是研究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我国健康管理发展现状以及为我国健康管理的发展献计献策。  关键词:健康中国 健康管理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早在2008年
期刊
摘 要:我国劳动力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这使独生子女家庭所承担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为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政府全面实施二孩政策。但是全面开展二孩政策又将会使我国人口将发生重大的调整,这对于学前教育是一个重大挑战。为此,本文对全面开放二孩政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二胎政策 学前教育 影响  一、引言  为了缓解老龄化造成的劳动力短缺问题、男女比例失衡问题,我国于20
期刊
摘 要:本文以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例,阐述了信息技术在医院志愿者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及其特点,详细地介绍了医院志愿者管理系统的构成及使用流程。该系统的建立不仅拓展了志愿者的参与感和主动性,实现了志愿者管理的合理性和效率化,而且有力地支撑了志愿者管理和志愿服务质量的整体提高。  关键词:信息技术 医院志愿者管理 措施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信息技术已经逐步发展成为维持医院正常运转和开展
期刊
摘 要:对某高校724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研,从学生满意度的视角审视了当今高校的贫困生资助工作。结果绝大部分学生都比较满意现阶段高校的贫困生资助工作,包括宣传、评定、公示、育人各项工作都有较高的满意率和满意度。同时,调研也发现一些待完善的问题,如相当部分非贫困学生也期望得到资助、学生对资助工作的看法深受自己是否获得资助的影响、资助工作的宣传内容不够充分、资助评定方式不够科学。为此,提出创建劳动型、微
期刊
摘 要:文章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分析了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企业战略管理的方法和策略,探索了我国企业度过经济发展转型期的有效方法,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企业战略管理 策略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发展,要让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国企业在摸索中前行,在改革开放大环境中突破,在发展壮大的过
期刊
摘 要:本文的重点是分析在国际项目管理中加强沟通交流的方式。本文先通过介绍国际项目管理中沟通的重要性,再深入分析影响国际项目沟通交流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制度、文化、人员等方面,而后根据这些分析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促进国际项目管理中的交流沟通。  关键词:国际项目 项目管理 沟通交流  随着我国对外经济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与国外的经济活动也在不断地增多,而由中国机构或企业参与的国际项
期刊
摘 要:201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意味着我国经济的全球化,进一步深化了改革开放,更深入的融入世界经济,推动了我国经济在21世界的迅速发展,促使我国的社会生产力的大幅提高,随即也给中国民营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但随着时间的过去,原来“粗放式”的空前剧烈的发展,到现在进入一个微利时代,无数企业经过洗礼后被淘汰,落寞。其实,质量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生命链,把质量视为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某社会组织服务大厅的实地调研和写实,引进运筹学排队论的理论方法,来衡量大厅的服務工作状况,进而做出科学决策的问题。文章中的例子以供电局营业大厅为背景,结合现行的服务承诺标准,分别从系统现状评价、最佳柜台数决策、挖掘优化空间三个方面进行优化设计,为排队论在客户服务中的应用与决策提供切实可行的范本。  关键词:排队论 客户服务  一、背景概述  排队论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小商业银行在我国也越来越多,构成了我国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越来越多便意味着竞争越来越大,想要在众多中小商业银行中生存下来也越来越不易。银行业的激烈竞争从某种层面讲就是服务上的竞争。在技术、人才、规模等方面处于劣势的中小商业银行,如果不在服务上比其他的更为出色,那么想要生存几乎上是难上加难。所以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在服务创新上下功夫,并且坚持到底,才能在竞争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