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语教学中的激情艺术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slay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是打开学生心灵世界的金钥匙,它是语文教学的生命。小学语文教学就是用饱含喜怒哀乐的激情,去点燃学生心中的诗意,激活学生的思维,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如何找到这枚钥匙,练就炉火纯青的教学艺术,这是本文所探讨的话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 激情 艺术
  每一个学生的心灵都是一片亟待发掘的情感世界,而“情”就是打开学生心灵世界的金钥匙。可以说,“情” 给语文课堂赋予了新的内涵,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要使小学语文教学艺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锻炼,让师生情感行走在语文天地间,让语文课堂焕发出蓬勃的生命活力。
  一、让点化渲染成为激情助澜的媒介
  语言既是教师从事课堂教学的工具和载体,又是文章的血肉。语言的“点化”如同中国画之“渲染”技法,能激发情绪,创设情境,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与体验,从而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 可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描述,是点化激情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如《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一文,开头就勾勒出俄罗斯画家列宾的名作《纤夫》的画面。在教学时,可这样导入课文,课件展示《纤夫》挂图后,并做深情的渲染:这篇课文把我们带到了遥远的地方,前苏联的伏尔加河畔。在很多年以前,船上还没有安上蒸汽机,在没有风或者顶风的时候,因为不能前行,只有靠岸上的人背着纤绳向前拽行。这背纤的人就是纤夫。船行几十里,几百里,船夫就日夜不停地一步一步地沿着河岸背几十里,几百里,就这样长年累月的背呀,背呀……读这篇课文,耳畔仿佛又响起了那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曲,接着哼几句沉重的号子,动情的语言渲染和低沉的曲调,可以使学生一下子浮想联翩,有身临其境之感。
  二、让合理想象成为渐入情境的捷径
  叶老也说过:“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其实,他所强调的就是想象,一个想象力丰富的人,他的创造力就强,就能把已占有的知识重新组合,幻想出前所未有的形象或创造种种新形象。
  运用合理的想象可以激活语言刺激,加深阅读印象。教学中,只有善于在有限的课堂内展开无限的想象,那么学生才会因为身临其境最终受到感染,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当然,想象的类型及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作为教师,首先强调的是“遵路入境”,抓住课文的描写,诱导想象,引导学生感受情境。如上《草原》一文对草原的描写,可以引导学生合理想象。首先要学生抓住“一碧千里”、“无边的绿毯”、“轻轻流人云际”等短语,想象草原辽阔的特点,对草原获得整体印象;然后,提示学生根据“一碧千里”中的“碧”、“无边的绿毯”中的“绿”、“绿色渲染”、“翠色欲流”等词句,想象草原无边的绿色;接下,诱导学生抓住羊群像“绣上了白色的大花”、“四面都有小丘”,因而“并不茫茫”、“小丘的线条那么柔美”,以突出草原的美丽,让学生想象。最后让学生把草原的这几个特点联系起来想象,学生的脑海中就会呈现出一幅完美的草原图画:辽阔与美丽。教者趁兴问学生:“如果你此刻就在草原上,你会低吟一首什么样的小诗呢?”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了,都想尝试着当一回小诗人,情绪也就被激发起来了。
  三、让理解感悟成为启迪心智情感的钥匙
  “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把审美称作“充满敏感的观照”。在阅读观照中深刻了解到事物的本质内核,才能获得审美快感,情感愉悦。感觉到了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所以教者要独具慧眼,在关键处,层层启发,披文以入境;在疑难处,启疑导思,化难为易;于无疑难处生疑,化平谈为神奇。
  小语教材《月光曲》中,贝多芬为盲姑娘弹完一首曲子,还要再弹一首,这是为什么呢?这是一个疑点,也是一个难点,人们多采用“激动”说和“知音”说,参考书上就说“他在此遇到了知音,很激动,因而弹了一首又一首。”说贝多芬激动,倒是事实,诚如文中所言,那位盲姑娘不仅酷爱音乐,而且还蛮在行;说他是因为遇到了知音,由此激动而想再弹一首,理解未免肤浅甚至谬误了。教师在此激疑设问:“贝多芬再弹一首是由于遇到知音吗?”必会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其实,贝多芬的乐曲、演奏享誉世界,知音可谓多矣,何至于在此遇到知音而激动呢?我们应该抓住“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这句话来理解。贝多芬从姑娘的神态和语言中感到,这位盲姑娘不仅爱音乐,而且懂音乐,也看到她“爱听”自己的演奏,为使盲姑娘得到最大的满足,他便想为她再弹一首,以满足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的强烈愿望。你看,这样理解,不就使学生感受到同贝多芬的真实情感、美好心灵了吗?
  四、让朗读表演成为激发情感的催化剂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准确地道出了语言学习的真谛。好文章不读不知其美。只有经过反复朗读,方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含义。朗读能整体把握课文,对于文中所涉及的语音、文词、句子进行品味与琢磨,于不知不觉中把握教材所传递的感情信息,成为激发学生情感的催化剂。
  如《桂林山水》是一首流动的诗,一幅凝固的画,而贯穿于美景、美文之中的是作者被祖国壮丽山河的美所激荡起来的情感。一位特级教师就是通过师生精彩的朗读完成的,效果出奇的好。教者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初步感悟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然后引导学生多读,边读边体会,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仿佛在跟随作者游览,一起观赏桂林的山水。为帮助学生进入意境,教者还展示课件,播放舒缓的音乐来渲染情境,学生心中的美感渐渐被激发起来。中间,还通过精彩的范读,把学生带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籫”的美景之中。为了使学生的朗读入情入境并提高学生朗读水平,教者还可做一些必要的朗读技巧的指点。比如讲漓江水、桂林山特点的几个句子,把“真静、真清、真绿、真奇、真秀、真险”等词加以强调,同时注意读准这些词后缀的语气词的音变。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当然,情的运用是否恰当,则要看能否将学生心灵的火花点燃起来。
  【参考文献】
  [1]雷玲.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1).
  [2]卢树林.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中国教育报,2001(09).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语文是非常重要的科目,而其中的阅读教学更是重中之重。它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或所给文章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主观性强,无固定答案,是最难教的部分,许多教师为之挠头。其实只要我们掌握了适当的教学方法与技巧,让学生掌握了阅读的方法,这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阅读归根到底是对能力的考查,也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方法外,还要注重积累,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  【关键词】
【摘要】随着高考模式的不断调整,高中英语学科的题型也不斷发生变化,根据近几年的高考政策来看,似乎有取消英语高考的趋势,但是在这项政策未真正落实之前,对于英语学习方法的探讨就不能停止。  【关键词】高中英语 阅读做法 巩固词汇 写作训练  英语在高考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关于英语的学习除了在应试方面的学习方法探讨外,学生还应该注重英语学习的真正目的和真正意义。结合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内容和英语本身的价值,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使他们的知识与能力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某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达标”给了我很好的启示。看起来,这种课堂教学平白无奇,课堂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对疑难问题通过小组活动,兵教兵等完成,教师除了时时点播引导以外讲的很少,但却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我想: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生学习为主,让学生参与
三贴近思想由来已久,它的实践还在继续,对三贴近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通过对三贴近内涵的分析,文章提出贴近实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贴近生活是其源泉,贴近学生是其出发点
【摘要】英语在高中教学体系当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是一门至关重要的科目。但多年来,中学英语教学只注重语言形式,忽视其意 义和用法。  【关键词】高中英语 情境教学法 应用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 情境,把情境与知识相融合,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的一种教学 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严格遵循教育应该以人为本的本质, 对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来说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也 非常符合新课程改革
德育本是一项培养人的事业,但是由于传统德育思维的惯性作用等种种原因,德育在其实践中失去了其应有的独立地位,其发展人的目的也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张扬,进而导致德育实效
健康人格是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所必须具备的素质。篮球教学作为一种塑造人、培养人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不仅增强学生体质,更是具有发展学生的智力、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培养集
动画产业是资金密集型的产业,是科技密集型产业,是知识密集型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受众上有其接收群体的特殊性。动画产业这五个显著特点决定了动画产业在引动文化消费上
【摘要】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实验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孩子们对于化学概念的把握和理解,有助于提高孩子们的操作技能,有助于形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我们要认识到化学实验的重要作用,加强我们的实验教学,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化学 实验 操作能力 提高 质量  一、把握新课标,把实验教学重视起来,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  技能的培养是针对大多数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