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学生主体地位的确定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yidan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使他们的知识与能力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某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达标”给了我很好的启示。看起来,这种课堂教学平白无奇,课堂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对疑难问题通过小组活动,兵教兵等完成,教师除了时时点播引导以外讲的很少,但却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我想: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学生学习为主,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正是洋思人的高明之处。本人从事一线数学教学多年,体会颇深,我认为:
  一、亲近学生,分层教学,鼓励成功
  既然存在学生间成绩差距大的问题,那 么在课堂教学中要如何兼顾也成为了教学 难题。首先想到的是亲近学生,相信学生只 有喜欢一位老师,才会喜欢他所教的这门学 科。因此要让学生在心理上认同老师,通过 加强备课和自身解题能力让学生信服于老 师扎实的基本功,老师不错过每一次的表现 机会,比如计算中,经常让学生出题我们比 赛,或者通过当场答疑震慑住学生。然后,课 后找些同学继续探讨问题,借机传授一些学 习技巧,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博学进而愿意 接近老师。在这样的实践过程中,首先想到 了课代表,从学生中选出有威信,数学突出 的当课代表。着手解决班级中所谓的好、中、 差三类学生的学习兴趣。先帮助每位学生树 立正确的学习观,通过帮助他们设立相应的 目标,提出相应的希望,让他们从教师的期 待、信任和关怀中得到鼓励和勇气,相信自 己能够学好数学,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 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平等相待、互相协作、 共同探索未知的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 中的主体作用。对于优生,创造条件,鼓励提 出和发现问题,并放手让他们独立处理一些 难度较大的题目,让他们从中经受锻炼,体 验成功的欢乐,增进学习兴趣。对于中差生, 特别注重他们上课中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和 建议,让他们抛却心理负担,让他们从处理 简单的问题中增强自信,从陆续出现的成功 中培养兴趣。
  二、不断地改进教法,指导学法,把教与学过程很好地统一起来。
  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教师要把教和学联系起来,一方面要教师负指导的责任,另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拿现成的解决方法传授给学生,而是指导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案找出来,并能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
  首先,教师要着眼于诱导,千方百计地诱导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与正确的学习动机,以及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昂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和体验,保持旺盛的学习情绪和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其次,要着重于指导,变“学会”为“会学”。就是说,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包括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认知策略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学法指导科学得体,就可以促进学生变知识为能力,变“学会”为“会学”,学生就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去自学分析、解决新知识和新问题,能力强一些的学生能用多种办法去解决一个问题,从而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重视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
  “做数学”是目前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 观点,它强调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经验、理 解和反思的过程,强调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 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认为做数 学是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条件。做数学的理 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的理论。建构主义学说认 为,虽然学生要学的数学都是已知的知识, 但对学生来说仍是未知的,需要每个人再现 类似创造的过程来形成。学生学习数学的过 程不是学生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现成结论, 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丰富、生动的思维 活动,是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具体地说, 学生从“数学现实”出发,在教师帮助下自己 动手、动脑做数学,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 等手段收材料,获得体验,并作类比、分析、 归纳,渐渐达到数学化、严格化和形式化。例 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第一课我用 实例:假如现在我与一位同学(班级中的真 实同学)身上共有100 元钱,请问老师和这 位同学各自有多少钱?这样一个贴近生活、 贴近实际的简单问题,引发了同学们的众多 猜想,提起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通过设未 知数,得到方程X+Y=100,再通过同学们自主 探索,发现该问题有多种可能性,从而理解 了关于X、Y 的二元一次方程X+Y=100 有无 穷解的事实;由于无法确定X、Y 的值,只有 又补充了另一个条件:假如我的钱是该同学 的三倍了?这样自然的得到另一个方程 X=3Y,并让学生深切体会到这里的X、Y 必须 同时满足上两个等式,从而能组合在一起, 得到二元一次方程组,这样不仅很自然的引 出二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 并理解它们的解的意义,同时也让同学们体 会到二元一次方程及方程组就在我们身边, 克服了恐惧心理,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尽量多地为学生提供参与读、说、议、做、练等多种活动的机会。
  努力营造学生全面参与学习的浓厚的、愉悦的、和谐的、平等的氛围,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构建良好的操作平台。许多教师忽视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一个阅读能力不好的学生,就是一个潜在的差生。”如果教师不教会学生阅读,他明天学习中就会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教给学生参与的方法,提高参与的质量,达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的目的。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提倡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真正把传授知识的过程当成学习交流和自主探索的过程。
  总之,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办法很 多,教师要善于运用,要根据学生的学认识 规律与学习实际,优化教学方法,对学生进 行科学的引导,以期收到良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正】看到一个有关禅的小故事,说一个居士问一禅师:"船夫载客过江,船行时,在沙滩上轧死很多螃蟹。这是乘客的过错还是船夫的过错?""这不是船
【摘要】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体育教学的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素质教育促使体育老师面临更严峻的挑战:老师不仅要教学生学知识,学科学,锻炼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更要下大力气教学生学做人,做品格高尚、身心健康的人。  【关鍵词】安全 兴趣 爱心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生学习体育技能、提高身体素质的途径,学生组织纪律性的培养、锻炼习惯的养成也
英语文学是大学英语语言教学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种资源。文学作品的阅读可以丰富大学生的语言素材,净化心灵,提高做人的修养和品质。因而,采取适合非英语专业学生特点的原
古诗文学习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方面,中华五千年的文学艺术源远流长,而且有大量的奇珍异宝,其中包含的思想性特别是古圣先贤的“忧以天下,乐以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爱民情怀,“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保家卫国的献身精神,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特别是古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仁爱品行、“父母在、不远游”、“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孝亲美德,都是今人缺乏的,很有必要通过
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最难落实的内容就是写。学生写作难度大的一个重要根源就是语文教师写作难度大。语文教师过不了写作关就担任了语文教师,他们在大学期间按照学校的要求写了一些东西,但是走上工作岗位后基本没有写作的职责了,写作水平不断下降。很多教师不写下水作文,更谈不上写文学作品,指导学生写作也只能按照写作大纲要求做理论上的指导,导致学生作文难写,写出来的作文没有可圈可点的特色
【摘要】新课改下,一些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应运而生,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恢复,他们成为了课堂的主体。为此,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应该给与学生一定的话语权和表达权,实现师生的双向交流与沟通,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与学习的质量。  【关键词】初中物理 交流互动 积极性 教学质量  新课标下,学生的地位得到了肯定,教师应该把课堂归还给学生,让学生发挥课堂中应有的主体作用,这样才能实现
【正】不知不觉中,已在三尺讲台度过了九个春秋。九年中八年的班主任生涯,使我有了做好老师、做好班主任的切身感受: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工作是繁琐而辛苦的,可又是幸福
【摘要】小学语文是非常重要的科目,而其中的阅读教学更是重中之重。它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或所给文章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主观性强,无固定答案,是最难教的部分,许多教师为之挠头。其实只要我们掌握了适当的教学方法与技巧,让学生掌握了阅读的方法,这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阅读归根到底是对能力的考查,也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方法外,还要注重积累,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  【关键词】
从"美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出发,可以看出日常生活审美化体现了人的自然需要,表现出人对自身能力和价值等本质力量的肯定,具有个体与社会统一的特征。使"美"的内涵得到丰富
【摘要】随着高考模式的不断调整,高中英语学科的题型也不斷发生变化,根据近几年的高考政策来看,似乎有取消英语高考的趋势,但是在这项政策未真正落实之前,对于英语学习方法的探讨就不能停止。  【关键词】高中英语 阅读做法 巩固词汇 写作训练  英语在高考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关于英语的学习除了在应试方面的学习方法探讨外,学生还应该注重英语学习的真正目的和真正意义。结合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内容和英语本身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