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教师在表演游戏的指导策略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fan_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故事、童话内容来扮演作品中的角色,用对话、动作、表情等进行表演再现文学作品的创造性游戏。游戏时幼儿可以适当地自由发挥增减情节、替换语词或动作进行创造性的表演。在这个过程中,形象生动的人物形象和典型的生活,使幼儿受到了熏陶和感染,易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提高幼儿言语表现力、勇气和自信心。
  [关键词]幼儿;表演游戏;教师;游戏指导
  在幼儿一日教学活动中,表演游戏是幼儿特别喜欢的一种形式。教学中我们会发现相同年龄的幼儿表演游戏的水平不同,需要老师根据表演游戏的特点,结合幼儿表演的水平进行恰当的指导。
  表演游戏时老师的合理的启发、提问和建议,能激发幼儿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和影响;那么,怎样在表演游戏中进行合理指导来体现幼儿教师教育工作的科学性、艺术性和创造性呢?
  一、选择适合的作品是开展表演游戏的前提,也是老师指导游戏的首要职责
  1.作品要便于幼儿理解,富有教育意义
  选材时老师要根据本班的教育任务,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内容健康活泼,富有教育意义,同时符合儿童生活经验,便于幼儿理解的童话或故事内容。例如,经典的故事:《三只羊》《金色的房子》《小蝌蚪找妈妈》等。
  2.选择的作品要有表演性,易于为幼儿掌握和表演,作品要有一定的场景和适当的表演动作,场景和动作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幼儿以一个场面和简单重复的动作为宜,例如,《三只羊》情节简单,具有趣味性,动作性强,对话多次重复,例如,“谁呀”“我是小羊”“我要吃掉你”等生动的话语;中大班则可以相应地增加场面和动作较多的故事和童话,例如,《三只小猪》《小马过河》 等。
  3.作品中角色的对话易于用动作表演,对话和动作相配合,可使幼儿边说边做,增加表演的吸引力和主动性。例如,故事 《拔萝卜》《换尾巴》中很多动作就是和语言是同时进行的;静态的对话和静态心理描述过多的作品不太适于幼儿的表演,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等。
  4.故事情节起伏较大,情节发展的节奏较快,按一条主线发展,重点突出的作品既便于理解,对幼儿的吸引力也更大。例如 《小蝌蚪找妈妈》 等。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非常受小朋友的欢迎。
  二、帮助幼儿开展游戏
  1.老师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情节和角色的特点
  表演游戏前,笔者会帮助并引导幼儿和父母一起收集制作道具和头饰,有了丰富的道具和场景,幼儿在倾听故事时更容易理解。讲述故事时笔者除了声情并茂地用幼儿熟悉和喜欢的语调地再现故事内容,还会用夸张的手势动作,帮助幼儿迅速领会作品并产生兴趣。讲述时,请幼儿带着问题倾听故事,故事中的角色说了什么话?她的语气和神态是怎样的等等;对于一些重点或难理解的词语帮助幼儿理解,让幼儿对故事有了整体的认识和把握,理解了角色的特点和对话方式,以及角色的出场顺序,为下节活动的开展打好基础。
  2.尝试表演
  幼儿熟悉故事内容和情节后,首先,集体扮演同一个角色和老师一起练习对白。例如,在中班表演游戏《三只小猪》中,老师分别扮演猪妈妈和大灰狼,幼儿集体扮演同一角色小黑猪、小花猪和小灰猪。接着,笔者会让小朋友讨论和小结一下,什么神态和语调最能表现角色特点。然后请愿意表演的幼儿自主选择最想扮演的角色,在理解的基础上,自主地、创造性地运用不同表达方式和老师一起进行示范性表演。幼儿集体练习角色对话,对于表演游戏的顺利开展有很大帮助。只有当幼儿对故事情节、角色对话和出场顺序都熟悉了,表演起来才流畅,得心应手,幼儿也更加有兴趣。这种方式使每个孩子在活动中都没心理负担,胆小的幼儿通过这样的形式提高了口语表达,也参与了表演。
  这种集体的形式有时也可以根据角色的多少分组的方式进行,幼儿以圆弧形围坐,中间隔开。例如,开展表演游戏《金色的房子》时,笔者把椅子分成了五组,面上分别放置角色的头饰,请幼儿选择到自己喜欢的角色椅子上就坐,幼儿坐下后,老师根据幼儿的表演能力做适当调整,保证每一组都有一两个口语表达和表演能力较好的幼儿带动其他幼儿。表演前启发幼儿:小羊是怎样跑的?小姑娘采花是脸上是开心还是伤心的?使幼儿表演时动作神态和角色相吻合。老师旁白并以手势示意那组幼儿开始表演,表演一輪后可以互换角色,提高幼儿的表演兴趣。幼儿以组为单位集体扮演角色进行表演,通过共同角色的扮演,不但满足了表演的欲望,还熟悉了角色的对话,为自己独立表演打好了基础。最后过渡到幼儿自选角色,协商分组进行表演。
  3.幼儿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分组表演
  进一步丰富幼儿生活经验,深入对角色形象的掌握理解。例如,表演游戏《小蝌蚪找妈妈》,小蝌蚪在去找妈妈的过程中会先后遇到鸭妈妈等角色,鼓励幼儿迁移生活中的经验,当遇到长辈时怎样有礼貌的打招呼?给幼儿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自主地增加表演细节,把已有的生活经验拓展到故事中,对作品进行创造性地表演。对于幼儿良好的表现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
  三、始终关心和支持幼儿游戏
  1.帮助幼儿合理分配角色
  幼儿总是关心自己扮演的角色,角色分配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游戏的质量,老师根据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表演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强弱来协调角色,不论哪个年龄段的幼儿我们都要尊重幼儿的意愿,以商量、建议的口吻提议,不强迫幼儿去扮演不喜欢的角色。小班幼儿情绪还不稳定,不会主动地进行表演游戏,老师要热情地支持他们的表演意愿并给予帮助。例如,旁白提醒或亲自加入到游戏中,以角色的身份提醒儿童,及时解决游戏中遇到的困难,为以后幼儿在表演游戏中的发展打好基础。给幼儿充足的表演时间,
  2.巧利用游戏结束后的点评
  游戏结束时利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启发式的提问和协商性的建议,能激发幼儿的表演兴趣,提高表演质量,保持幼儿良好的游戏状态,充分发挥同伴间榜样的作用和影响;例如,中班开展的表演游戏《小花籽找快乐》,扮演“小花籽”的小朋友在看到雪山后的快乐心情精彩地表现了出来,表演时他快乐的转着跳着,夸张地说:“我找到快乐了!我找到快乐了!”他的表演给小朋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次也要表扬爱护道具和认真倾听的幼儿;表扬游戏结束时分类收拾游戏材料和有创造性表现的幼儿。
  3.延伸活动的巧利用,促进幼儿表演能力的提高
  利用亲子时光,鼓励幼儿给家人讲述故事或和家人一起扮演角色进行表演,通过这样的表演练习,小朋友在开展活动时大胆自信,情节流畅。其次,设置阳光小剧场;放一个小小展示柜和一张工作台供幼儿动手制作摆放与游戏相关的道具及头饰等,易于激起游戏的愿望。幼儿在区角和自由活动时根据需要可以约上小伙伴在舞台尽情表演;让幼儿通过操作这些材料进行故事讲述,满足表演的需要。
  4.观察记录与反思
  幼儿表演时,老师仔细观察和记录幼儿游戏过程中的表情,动作等,从幼儿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和反思,为下次的游戏开展做出更好的支持与回应。
  总之,在表演游戏的指导中,我们既要求幼儿的表演能反映作品内容,更要尊重幼儿的创造性和主动性,鼓励幼儿主动、自然、创造性地表演,不应强调严格按作品来刻板地表演。让幼儿真正对表演游戏产生乐趣,以表演过程为满足,在体验游戏中带来的快乐。
  参考文献:
  [1]刘焱.儿童游戏通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杨枫.学前儿童游戏[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幸福新童年编写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丁海东.学前游戏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我们粤西地区尤其化州地区的农村小学生,没有良好的普通话语言环境,平时交流都是化州本地话,不常用普通话表达。虽然有些学生已具有一点交际能力,但口头语言不规范。个别学生对交际有兴趣,但家长重视笔试成绩,不在意口头表达能力,这样导致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普遍薄弱。所以提高小学口语交际教学成为培养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通过情境设置训练学生口语  1.通过观察训练学生口语。如语文课本中有口语交际“说校园
【摘要】问题是教学的载体,它推动着教学的进程,而核心问题是一节课的“课眼”,也是一节课的“主线”,它引领着数学思考的航标。通过课堂观察调查发现,教师在设计核心问题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问题数量多,质量差;问题情境多,内容散;问题不清晰,指向乱等。本文针对目前教学中出现的这些问题,借鉴部分优质课堂案例,提出了小学数学课堂核心问题设计的策略,期待能够引发广大教师的教学新思考。  【关键词】核心问题;设计
【摘要】如何激发、提高农村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呢?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多种渠道来培养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乐中学习,从而使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兴趣;策略  农村的小学生,由于接触外界及新鲜事物的机会少,因此,他们缺乏想象力,缺乏对事物的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再加上农村孩子数学的基础薄弱,所以农村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高。那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
【摘要】单元整体教学能为学生创设整体语言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整体解读教材,深度剖析教学内容;整体设计目标,寻求目标递进层次;整体设计话题与板块,落实教学的可操作性;整体设计教学过程,充分凸显教学功能。  【关键词】单元教学;整体设计  当前的小学英语教材大多围绕主题编排单元,每个单元一般由若干板块构成。单元整体教学就是以主题为线索,建构整体教学目标,找准教学重难点,开发和重组
党建工作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主题,不仅要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中体现,而且要呈现到德育工作中。那么,如何才能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进行党建工作的引领呢?笔者认为,以落实党建工作为抓手,党建工作要紧紧围绕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促进师生发展的核心思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以提高党员、教师的思想教育。提升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为学校
6月14日至16日,在广州市从化区太平镇银林村,一群老师登上楼顶眺望,穿梭在乡间小路观察,置身于深山之中探讨,他们到底在干嘛呢?  原来,为了帮助学员深入了解研学旅行相关专业理论及活动规范标准,提高研学旅行活动的组织及实践技能,以及研学旅行资源配置及课程开发的能力,广东省李晓军名教师工作室在这里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旅行培训。  研学旅行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20
2013年4月,学校更名为“广州市景中实验中学”,确立了“为人的一生幸福奠基”的办学宗旨。在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张景中院士及其团队的引领下,“景实”紧抓发展新机遇,确立“文化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品牌学校发展战略,践行张景中院士精神和教育思想,推进课程改革,固根本、强底气、树形象。广州市景中实验中学工会在学校新的起点上,在上级工会和学校党支部的指导下,切实履行工会“维护、建设、参与、教育
【摘要】高中政治是一门综合性、理论性强的课程,在高三政治复习中,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巧用思维导图则有利于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构建知识体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养成条理化的思维习惯,有利于减少学生的记忆时间,提高复习效率。  【关键词】思维导图;一轮复习;知识体系;思维能力  高三政治复习一般分为三个阶段:一轮复习、二轮复习、冲刺阶段。其中,一轮复习是基础知识的复习阶段,
【摘要】写作与阅读一直是语文的重中之重,二者联系密切,后者是将知识吸收并储存,前者则是将储存的知识转化并表达出来,可以说后者是前者的基础,而前者则是后者的衡量标准。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必须要将二者结合起来,以此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语文教师要找到二者的结合点,创建出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阅读 写作 读写结合  古人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写结合
【摘要】教育现代化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必须寻找重要的合作伙伴(家长),而家长教育是基础的基础,所以做好家长教育尤为重要。办好家长学校是提高家长教育质量的最重要途径。原有的家长学校办学模式存在许多弊病,只有不断创新家长学校办学模式,才能有效地提升家长教育的质量。我们主要从四方面进行创新:学制创新;课程创新;管理创新;授课模式创新。  【关键词】创新;家长学校;办学模式;有效提升;家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