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韩观感录:韩国人的性格与气质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ans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国人对自己的外在形象非常在意,无论是清纯少女还是半老徐娘抑或龙钟老太,对自己的容饰无不精益求精。韩国人把厕所称作“化妆室”,化妆对他(她)们来说就是生活本身的内容,是需要随时随地尽意为之的,所以韩国多镜子,无论是在学校、公司的门口还是地铁的车厢里、公寓的电梯里,到处都能看到,甚至钥匙扣、钱包、名片夹、手机壳等小物件也被装上了各式各样的镜子。这种对容饰的重视在男人中也同样突出。除了经典的“西装革履”“油头粉面”,韩国男人正致力于在不同的层面引领世界男人形象的新风尚:美容早已不是女人和演艺明星们的专利,香水、口红甚至眼线笔成为越来越多的男人们的必需品,“镜子不离手,牙刷不离口,常去美容店里走”成为年轻一代的新时髦。

  韩国人性格中最易被人诟病的,莫过于那种夜郎自大式的盲目与狭隘,这大概与他们民族生活的环境和成长的经历有关吧。僻处东北亚半岛,长期生活在中国的影子里,又时刻面临着来于海上的日本民族的压力,使韩国人形成了自卑与傲慢同构、激烈与驯顺共存的矛盾性格。国势强大后,出于心理补偿的内在需要,这种民族性格上的矛盾结构向一端倾斜,使韩国人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很容易地发酵为白日梦式的自大狂:满足于固陋,甚至无视事实,根据愿望或想象去认识世界,确认自我:“中国也有像63大厦那样的摩天大楼吗?”“中国也有地铁吗?”没来过中国的韩国人经常会抛出这样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傻瓜问题。在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根深蒂固的傲慢和虚荣使他们宁愿闭视塞听。他们也知道自己的许多观点是经不住事实验证的,他们采取的对策是不去验证,于是,诸如“韩文是世界上最美丽、最科学的文字”“泡菜是最有味道、最富营养的腌制蔬菜”“蔚山岩是东洋最大的岩石群”“北汉山是世界上游客密度最大的风景区”“洛山寺海边的观音像是东洋最大的石造观音像”之类几乎是一厢情愿的结论被煞有介事地津津乐道。   这种不可救药的自大和虚荣使他们对自己的历史和传统文化采取了一种不光彩的主观实用主义态度,即完全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进行解释和建构。现在的韩国人就像一个出身卑微却又不安于现状的野心勃勃的青年,在有所成就后急于获得别人的关注与喝彩,却忌讳向人谈起在他自己看来并不光彩的来历和出身。尽管传统价值仍然是维系韩国社会的主要的结构性力量之一,但多数韩国人却下定决心要割断与历史的联系。一方面,通过彻底实行“去漢化”和全面推行西式教育,凸显韩国的当前成就和文化独特性,把“历史”隐藏进“现在”的影子下;另一方面,通过删减、填充、虚化、上色等系列技术手段对历史真相进行整容,甚至通过简单的逻辑关联进行无限发挥,去建构一个合乎自己的意愿的“过去”——于是,传说中的檀君时代堂而皇之地进入了官方编纂的正史,孔子被“证明”带有韩民族血统,东北及华北大部被“论证”为韩国曾经的领土,浑天仪和活字印刷术“成了”世宗大王的发明,韩医则是与西医并峙的东洋文明的伟大遗产(中医是不存在的)……其论证之奇妙,结论之大胆,实在匪夷所思,令人瞠目。这与日本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日本人也许瞧不上现实的中国,对中国传统文化还是怀有敬意的,也不忌讳曾经作为中国的学生这一基本史实;韩国人不同,对受于中国的文化之惠闭口不提,对曾经以“小中华”自负的经历讳莫如深,大肆讲述的都是英雄志士抗击外族侵略的光辉业迹。这种自我灌水的历史文化观使得整个韩民族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坐标,不知道自己是谁,将要到哪里去。韩国的大部分历史文献是用汉字书写的,几乎所有文化古迹的额匾、题联是用汉字写的,但能够释读汉字的国民却少得可怜。章太炎先生有言:“欲灭其国者,必先灭其史。”历史意识是一个民族自我确认、自我成长的根本能力。对一个民族来说,最大的悲哀不在于她用外国文字记录自己的语言,而在于她的历史记录成了极少数学者才能阅读的专业研究资料,社会大众被摒绝于历史文化的源泉之外——而这正是韩国人正在面对的尴尬现实。

  尽管长期以来浸润在儒家文化传统中,在处理具体事务的理念和方式上,当代韩国人完全西方化了,并且表现得像一个有点笨拙的“好”学生:死守条文,拒绝任何东方式的人际灵活性。笔者在首尔大学访学时,住的是学校为国际交流学者建立的公寓,简称BK馆,一同入住的共有30余位中国学者,当时大家都收到了一份规定详尽的入住合同,附有室内设施和用品明细,公寓管理方要求我们逐项检查,签字确认。我们这些大大咧咧惯了的中国人都近乎随意地把字签了,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到时候只要不是太过分,对“国际友人”应当不会太计较的。然而,韩国人以实际行动给我们上了结结实实的一堂法制课:完全按合同办事,没有任何通融的余地。在退房时,至少有六七个人的冰箱内的制冰盒发现了裂纹,显然是产品质量问题,却被要求全价赔偿;还有一位学者的卫生间门的背面上部发现了一个坑,他自己从来没有注意过,结果被要求按照一扇新门的价值赔偿。有的学者提出抗议,认为有失公平,对方的答复是:这样的意见应该在签合同时提出来,既然签字认可了,就应当严格遵守。
  最后,我想可以用几种大众小菜来描述中日韩三国人的性格特征:中国人如六必居的酱菜,说不上是咸还是甜,呈现一种年深月久的酱油色;日本人就像他们爱吃的纳豆,因为腐败而纯粹,带有一股外人难以接受的怪味道;韩国人自然就是泡菜了:看起来一层红红的辣椒粉令人望而生畏,吃起来不过轻酸微辣而已。半岛形的地理环境构成了韩民族在夹缝中生存的宿命,贫乏的自然条件熔铸了韩国人绝不轻言放弃的性格。与经历千年酱缸腌渍的中国人相比,他们难免显得有点生愣而浮躁,要承担起自己期许的重任还需要经历磨练,但他们在精神上是年轻的,对他们的愿望和野心,我们必须给予应有的重视。
其他文献
编译 高 雪    母亲节那天早晨,我想全世界的母亲都像我一样,被孩子们强行按到床上,被“赦免”做早餐,因为今天是母亲节。  刚刚剪下的康乃馨放在花瓶里——这种花通常每年会在母亲节期间在家中的各个角落里盛开,其他时间则很容易被人遗忘。当然,孩子们会从厨房里制造出各种各样奇怪的食品,而且注定会吸引你惊叹的目光。  虽然是清晨6点钟,厨房里却已经忙碌成一片。一阵嘈杂的讨论已经开始失去控制,紧接着被一声
玛歌酒庄  如果说拉图红酒是葡萄酒中威武刚猛的男子汉,那么玛歌红酒就是葡萄酒中温柔贤淑的女士。在法国,玛歌红酒有“红酒皇后”的美誉。  有历史学家认为玛歌酒庄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2世纪,但那只是一个猜测。12世纪,法国的波尔多地区只有一个村庄叫“拉莫特玛歌”,而拉莫特玛歌确实是现在玛歌庄园的所在地,但历史学家无法证明,叫“拉莫特玛歌”时的村落就已经开始酿造葡萄酒。这很可能是法国人为了向世界弘扬自己的
有吉佐和子  有吉佐和子(1931—1984)是顶着“才女”称号登上日本现代文坛的。1950年代中期,有吉佐和子与曽野绫子、山崎丰子、原田康子等一批女作家连续推出佳作,引起评论界关注,评论家臼井吉见将这一时期称为“才女时代”。但是,有吉本人对这个称号并不抱有认同感。当时语境下的“才女”一词不乏揶揄之意——评论家们认为这些女作家早早成名,缺少丰富的人生经验做铺垫,仅是靠着头脑和才情写作。对此,同为女
《英语,八月》封面  印度报纸曾在小说《英语,八月》出版三十周年纪念活动的报道中评价道:“如果说拉什迪《午夜之子》是印度英语小说的分水岭,那么《英语,八月》则是它默默无闻的孪生兄弟。”媒体的评价侧面体现了《英语,八月》在印度英语文学中的重要地位。这部1988年出版的经典著作依靠独特的“混种习语”收获了数百万读者的关注与喜爱。而它的作者,就是印度本土作家乌帕马尼亚·查特吉(Upamanyu Chat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记得初到巴黎,自己是一个很容易惊讶的人。在去学校、超市的路上,会和罗丹的巴尔扎克像不期而遇,和埋葬着狄德罗的古老教堂擦肩而过,和安睡着萨特和波伏娃的墓园毗邻而居。一个星期之后,方才知道自己所在的圣日耳曼德佩街区于巴黎,于拉丁区意味着怎样的人文萃薮。那些伟大的杰出的人物如今或已安葬在先贤祠中为人敬仰,而巴黎仍然给予他们具象的存在,让这些记载着他们的足迹、他们的
如果说有什么事情能让一个父亲马哈维亚·辛格·珀尕夜不能寐的,一准就是没有生儿子了。可当他多年以后,听到印度国歌在赛场响起,一度的沮丧彻底烟消云散。女儿吉塔和巴比塔身上的潜质,让他看到意外之喜。她们避开了锅碗瓢盆,走向弥漫着男性荷尔蒙的摔跤场,一番寒彻骨,终得扑鼻香。两个女儿都取得了骄人成绩,载誉而归。  父亲的梦,寄托在一项体育运动上——摔跤。这似乎天然地把入场券交给了男性,特别是在电影1988年
意大利未来主义试图颠覆现有世界,描绘出他们理想中的图景。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于今年2月至9月期间举办了“重构宇宙——意大利未来主义1909—1944”艺术展,再现了这一艺术运动的起落沉浮。这次展览意在展示未来主义对已知世界的解体与重构,包括思想、制度、建筑等。未来主义的代表人物马里内蒂105年前曾在《费加罗报》的头版发表了《未来主义宣言》,鼓励大胆进取、勇于尝试、打破桎梏的冒险精神。  这次展览内容
在基督教藝术发展的历史长廊中,圣像画占据了重要一席。从早期简单凝练的寓意图像、象征记号,到后期复杂多样的宗教人物,无数艺术大师凭借无穷的想象力,融入独特的情感,将圣父、圣子、圣母等宗教形象转化为直观的艺术人物,传达出丰富的内涵、深刻的寓意和无与伦比的美感,直击人们的内心世界。圣母子是圣像画的重要题材之一,圣母子之间感人至深的亲情,成为艺术家创作的不竭源泉。艺术大师列奥纳多·迪皮耶罗·达·芬奇(Le
1994年对世界电影史来说,称得上是大放异彩的一年。这一年诞生了30多部堪称经典之作的电影,如 《阿甘正传》《低俗小说》《肖申克的救赎》《这个杀手不太冷》等,无怪乎有人说1994年,上帝想看电影了。在众多影片中,有一部可能鲜为人知,那就是获得第51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以及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奖的 《暴雨将至》。这部电影是马其顿导演米尔科·曼彻夫斯基的银幕处女作,也是马其顿自1993年
埃里克·魏亨迈尔,37岁,是世界上首位登上珠穆朗玛峰的盲人,曾被人们称为“不切实际的乐观主义者”。他现在每年仍要花费50天时间来进行登山活动。以下是记者对他进行采访时的一段谈话。  记者:“你为什么要去登山?你到了山顶并不能看到任何景色。”  魏亨迈尔:“我热爱它的美景。我深爱手套抓着岩石的那种感受。我沉浸在探险的想象之中。我想把事情搞明白。我喜欢与能使我更为坚强的、健全的人群在一起。”  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