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庄巡礼——玛歌酒庄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fklyg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玛歌酒庄

  如果说拉图红酒是葡萄酒中威武刚猛的男子汉,那么玛歌红酒就是葡萄酒中温柔贤淑的女士。在法国,玛歌红酒有“红酒皇后”的美誉。
  有历史学家认为玛歌酒庄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2世纪,但那只是一个猜测。12世纪,法国的波尔多地区只有一个村庄叫“拉莫特玛歌”,而拉莫特玛歌确实是现在玛歌庄园的所在地,但历史学家无法证明,叫“拉莫特玛歌”时的村落就已经开始酿造葡萄酒。这很可能是法国人为了向世界弘扬自己的葡萄酒文化,而有意识地向前延伸玛歌酒庄的历史。玛歌酒庄有史料可查证的历史,应该从1152年至1453年的三百余年间去寻求。在这一时间段,法国阿基坦地区受控于英国统治者,而英国人最喜欢法国波尔多地区酿造的葡萄酒,无论是宫廷宴会还是行军打仗,都用法国葡萄酒来佐餐。此时的“拉莫特玛歌”村应该开始酿造葡萄酒,并在历史中有明确记载。
  “拉莫特玛歌”由一个小村落衍变成法国贵族的葡萄酒庄园,源于法国贵族莱斯托纳克家族的到来。Pierre de Lestonnac(皮埃尔·莱斯托纳克)在1572—1582年的十年间将原有混杂的村落进行了规划改造。首先将居住之地改建成初具规模的庄园建筑,并将其与葡萄种植区隔离分置。其后,将一些原来种植谷物的农田改造成葡萄园,加大葡萄的种植面积。富有远见的莱斯托纳克认识到,梅多克地区的大部分土地是种植葡萄的绝佳土壤,而种植谷物是不会有好的收成的。今天看来,莱斯托纳克是非常有先见之明的。莱斯托纳克家族用一百多年的时间不断打造“拉莫特玛歌”,使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逐渐演化成原始的“玛歌庄园”。至其将玛歌庄园易手前,玛歌庄园已拥有土地265公顷,其中约80公顷用于葡萄的种植。
  18世纪初,玛歌酒庄由贝隆(Berlon)家族接手。贝隆先生接手后,第一个改革措施就是将红葡萄、白葡萄分开酿制葡萄酒,并且要求工人不能在黎明前后開始采摘,因为葡萄上的露水会混杂在发酵的酒液中。这样玛歌酒庄酿造的葡萄酒在纯度和浓度上皆有大幅提高,使长期饮用波尔多地区出品的名为“claret”葡萄酒的英国人,将视线投向玛歌酒庄的葡萄酒,因为“claret”葡萄酒虽然也来自波尔多地区,但酒液清淡,味道也不够醇厚。从此,玛歌葡萄酒开始大量销往英国、荷兰等国,玛歌庄园开始因葡萄酒闻名于欧洲。贝隆先生不仅改进了玛歌葡萄酒的酿制方法,而且还特别重视葡萄种植的土壤以及葡萄酒酿制过程中的各个管理环节,可以说玛歌酒庄走向辉煌是和贝隆先生的悉心管理分不开的。同样为玛歌酒庄打开声誉的是英国市场。1705年,《伦敦邮报》宣布,拍卖约230桶“Margose”红葡萄酒。而第一个出现在世界顶级拍卖行——佳士得拍卖行拍卖名录上的葡萄酒,就是1771年的玛歌葡萄酒。
  18世纪中叶,玛歌酒庄已得到长足的发展。此时酒庄的拥有者是约瑟夫·菲米尔(Joseph de Fumel)。菲米尔先生善于结交上流社会的各界人士,他常将玛歌红酒作为礼品馈赠给达官显贵,这明显是一种推销手段。另外由于玛歌葡萄酒本身具有“高贵品质”,这让许多政要名流为之倾倒。当时,英国首相沃波尔爵士非常迷恋玛歌红酒。他每季度都派人从菲米尔手中购买四桶玛歌红葡萄酒。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托马斯·杰弗逊当时是美国驻法国大使,他在品尝到1784年的玛歌葡萄酒后,兴奋地喊道:“不可能有比它更好的波尔多葡萄酒了!” 1787年,品酒师出身的杰弗逊,曾向当时的上流社会宣称:法国最好的四家酒庄都在波尔多地区,它们是拉菲酒庄、拉图尔酒庄、奥比昂酒庄和玛歌酒庄。而玛歌酒庄是他的最爱。后来的酒庄评级证明了杰弗逊的品酒才华,他的评价完全是一种预言,因为他所认可的四家酒庄,在1855年全被列为波尔多地区列级酒庄中的一级酒庄,至今仍为世界各地葡萄酒消费者所认同。
  法国大革命的到来彻底粉碎了菲米尔打造玛歌酒庄的梦想。玛歌庄园的一切都被雅各宾党充公。愤怒的公民们对玛歌酒庄进行毁灭性的蹂躏,庄园被掠夺后弃之一旁,无人打理。1801年玛歌庄园被公开拍卖,巴斯克人贝特朗·杜阿(Bertrand Douat)侯爵带着从西班牙获取的巨额财富回到法国,为了尽快融入法国上流社会,他收购了玛歌庄园。尽管杜阿侯爵不是十分喜爱葡萄酒的酿造,但他讨厌大革命给玛歌庄园留下的斑斑劣迹,决定重树玛歌庄园形象。杜阿侯爵请来当时享誉法国的建筑师路易·库木斯(Louis Conebes)重新建造玛歌庄园。库木斯不辱使命,他将玛歌酒庄久远的历史注入玛歌新帕拉第奥式的建筑风格之中,并结合葡萄酒的酿造工艺,将城堡和酿酒车间完美结合,在城堡两侧建有酿酒用工坊,并将堆料、榨汁、初酿、二次发酵、储酒、酒窖、制桶车间以及工人用房等按流程需要完美地连接建造,使新庄园犹如一个葡萄酒产业基地,让客人可以尽览葡萄酒的酿造过程,并在宽敞舒适的大厅尽情享用那醇美的玛歌葡萄酒。可以说是杜阿侯爵的慷慨缔造了玛歌庄园今天气势恢弘的奢华风貌。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大批游客来到玛歌庄园门口,穿过两侧排列整齐的百年梧桐,在长长的通道尽头,展现在游客面前的是犹如宫殿般的建筑群落。在法国,玛歌庄园被誉为“梅多克的凡尔赛宫”。
  然而杜阿侯爵的缔造丝毫没有让他的子女们对玛歌酒庄感兴趣。杜阿侯爵辞世后,他的子女很快将玛歌庄园卖给了年轻的银行家亚历山大·阿瓜多爵士。阿瓜多爵士以贵族特有的观察力,敏锐地发现,玛歌酒庄特有的舒适环境和怡人的美酒都能让自己高负荷的工作压力得到较好的缓解。他常笑着对客人说:“这是一份高贵而优雅的财产。”为此他赞助当时著名的剧作家罗西尼,让罗西尼创作歌剧《玛歌酒庄》。其后,阿瓜多发现常年从事的金融业务已给自己造成极大的身体伤害,于是他放弃了金融方面的业务,专心在玛歌庄园内调养。但不久,阿瓜多爵士还是离开了人世。玛歌酒庄又失去了一位钟情于它的主人。但玛歌酒庄与生俱来的高雅气质,终于在1855年被法国当时的主宰者拿破仑三世认可。   1855年法国举办第二届世界博览会。一向以法国葡萄酒为荣的拿破仑三世借机在巴黎举办葡萄酒盲品会,将参会的一家格雷夫酒庄和六十多家梅多克酒庄盲评出五个等级,这便是著名的1855年法国官方葡萄酒评级。其中最顶端的“一级庄”评出四个,玛歌酒庄以满分20分获此殊荣,其余三个是前文提到的拉菲酒庄、拉图尔酒庄以及奥比昂酒庄。脑海中充满了自由贸易思想的拿破仑三世,让评级后的六十多家酒庄参加世贸会,不言而喻是在自抬身价,让不同级别的葡萄酒以不同价格打入国际市场,以此来抢占世界葡萄酒市场,为法国争取更多的外汇。
玛歌酒庄出产的葡萄酒

  身价陡增的玛歌酒庄被阿瓜多爵士的后人在1879年出售给皮耶·威尔(Pillet Will)公爵。但事物的发展正如中国道家所言:物极必反,盛极而衰。威尔公爵可以说是一个倒霉的公爵,伴随着世界经济大萧条的降临,世界经济一片狼藉。此时波尔多地区几乎所有的葡萄园又都感染了真菌、白粉病、霜霉病以及由美国传入的根瘤蚜虫病,各种病害横扫整个法国葡萄酒产区,使得法国酒庄庄主们束手无措,法国葡萄酒生产商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直到1890年前后,法国农学家才找到对付各种葡萄植株菌病的办法。他们用硫磺和硫酸铜相配合喷洒葡萄植株,又把美国抗蚜虫植株嫁接到法国植株上,这样经过几年的努力,直到1893年,法国葡萄酒庄又恢复了原有的生机。1896年威尔公爵派皮埃尔·莫罗( Pierre Moreau)打理玛歌酒庄。后来葡萄酒批发商弗尔南·吉奈斯泰(DmanelGinestet)看准时机不断收购玛歌酒庄股份,直到1950年吉奈斯泰才将威尔公爵女婿特雷穆瓦耶公爵名下剩余的玛歌酒庄股份收购到自己名下。自威尔公爵开始至吉奈斯泰掌控玛歌酒庄,其目的都是为了牟利,所以玛歌酒庄在这近一百年的时光中,处于发展停滞状态。
  直到1977年,玛歌酒庄迎来了她新的主人——安德烈·门泽普洛斯,一个有着希腊血统的法国商人,玛歌酒庄才焕发出她新的生命。
  安德烈·门泽普洛斯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商人,出生在希腊,从小受父亲的影响,一心想做一名成功的商人。在父亲的鼓励下,他到各国游历,观察当地的风土人情以及商业状况,最终选择在亚欧之间做粮油进出口生意,挣到第一桶金。其后,安德烈·门泽普洛斯来到法国,成为一位法国女婿。1958年,安德烈·门泽普洛斯收购了法国经营连锁便利店的费利可·斯伯丁公司。斯伯丁公司被收购时是一个只有80家门店的小型企业,安德烈·门泽普洛斯用十余年的时间将斯伯丁公司发展成拥有1600余家门店的零售业龙头企业。拥有巨额财富的安德烈·门泽普洛斯一方面将资金投向法国房地产行业,而另一方面,他则选择了当时正处于低谷的葡萄酒制酒业。恰逢当时连年业绩下滑的玛歌酒庄急于出售,安德烈·门泽普洛斯以较便宜的价格收购了玛歌酒庄。当时法国媒体多方质疑,并预测这个希腊商人是不会管理好他们的国宝级酒庄的。实际上,法国上下觉得自己的国宝级酒庄被“外国人”收购,总是有那么一点不舒服。但在接下的三年里,安德烈·门泽普洛斯对玛歌酒庄的精心维护和科学管理,证明了法国人的担忧是多余的。
  安德烈·门泽普洛斯無愧于成功商人的名号,他之所以走向成功,是因为他知道,无论涉足哪一行业,首先要找到精通这一行业的专家做指导。安德烈·门泽普洛斯对玛歌酒庄进行了立体式全方位的改良。首先他聘请著名的葡萄酒工艺师埃米尔·佩诺重新审视玛歌酒庄以往的产品,将古老的富于奢华的制酒工艺恢复到正牌酒的生产流程中。更换陈腐的橡木桶,强调所有正牌葡萄酒必须使用新的橡木桶。安德烈·门泽普洛斯还斥巨资修缮玛歌堡建筑,使这座已被列为法国历史古迹的爱奥尼克式建筑焕发出异彩。玛歌葡萄园也被大面积地修整,松土引渠,去腐补新,葡萄园在安德烈·门泽普洛斯收购那一年即现出勃勃生机。玛歌酒庄在安德烈·门泽普洛斯收购的第二年,即酿出被世界葡萄酒行业公认的绝佳尚品——1978年的玛歌葡萄酒,现在已是葡萄酒鉴赏家们争相追捧的稀有珍品了。但安德烈·门泽普洛斯于1980年离开人世,这一消息让本已放心的法国人再一次为玛歌酒庄担忧起来。一些法国人当时常叹息道:没有哪一位酒庄庄主能像安德烈·门泽普洛斯一样,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让玛歌酒庄如此深刻地改变了命运!还好,老安德烈虽然离开了玛歌酒庄,但他的继任者——科琳娜·门泽普洛斯是一位秉承父志的优秀女企业家。她将父亲在玛歌酒庄的投资计划义无反顾地进行下去,说服玛歌酒庄的另一位大股东拉涅利家族与其并肩作战,实现让玛歌酒庄成为世界顶级酒庄的梦想。当2003年拉涅利家族因自家的菲亚特汽车销售遇到市场挑战,想卖掉手中玛歌酒庄的全部股份,用以拯救菲亚特汽车的市场地位时,科琳娜毫不犹豫地全部买入。至此,玛歌酒庄完全掌控在这个希腊裔女企业家手中。
  玛歌酒庄现有葡萄园面积约为80公顷,主要品种有75%的Cabernet Sauvignon、20%的Merlot和5%的Cabern et France及PetieVerdot。年产量约为2万箱(约合35000瓶),其中40%是正牌Chateau Margaux,50%是副牌Pavillon Rouge du Chateau Margaux,另外的10%是白葡萄酒Pavillon Blane du Chateau Margaux。1982年,科琳娜不满意玛歌老酒窖过于拥挤的状态,在老酒窖的基础上扩建了一个容量极大的新酒窖。新酒窖可以存放26000个标准橡木桶,其中30%都是当年由玛歌酒庄自己制作的橡木桶,这些新桶全部用于存放正牌酒。
  自科琳娜完全掌控玛歌酒庄以来,一直秉持父亲的经营理念,聘请一流的葡萄酒制作工艺专家为其打理酒庄的一切生产和管理事务,而她自己则专心于销售环节,众所周知,这是她最为擅长的。玛歌酒庄的现任CEO保罗·庞坦乐维(Paul Pontallier)是一位葡萄酒酿造专业的博士,也是一位在酒庄长大的波尔多人。1983年被科琳娜邀请加入玛歌酒庄的管理团队,由一名普通的酿酒师做到主管,管理玛歌酒庄的一切生产事务,可见他有非常独到的管理经验。保罗平时言语不多,更不好向客人吹嘘自己的才华,他常说一句话:“让酒来告诉你!”但保罗先生介绍玛歌葡萄酒的时候,却像变了一个人,从酒庄历史到葡萄酒各个年份的特点,皆能深入浅出地向顾客介绍清楚,有的客人甚为欣赏他讲话时的表情,说他就像一瓶陈年的红酒,有着醇厚的味道并散发着迷人的气息。
其他文献
国际上的著名智库都有其自身的运营特点及发展经验,美国的兰德公司就是其中的代表。兰德公司是美国最著名的以军事为主的综合性战略研究机构。其早先是以研究军事尖端科学技术和重大军事战略而著称于世,被国际社会誉为“大脑集中营”、“超级军事学院”。后来兰德公司又与时俱进地扩展到内外政策等研究领域,目前已发展成为一个包括政治、军事、经济、科技、社会等各方面研究领域的综合性思想库,成为当今美国乃至世界最著名的决策
短暂而耀眼的一生  阿兰·麦席森·图灵(Alan Mathison Turing)是20世纪著名数学家、逻辑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他被誉为“计算机科学之父”和“人工智能之父”。1912年6月23日,图灵出生于英国伦敦,是这个来自印度的“帝国建造者”家庭的第二个儿子。这个家族最早可以追溯到14世纪的苏格兰,祖上曾经被封为爵士,图灵的祖父和父母都长期生活在印度。图灵的父亲是一名民政部的官员。  图灵的一
面对肆虐全球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肥皂洗手文化再度火起来。各国卫生专家建议人们勤洗手,或是用含有酒精成分的洗手液擦手,以减少感染病毒的风险。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公共卫生机构、慈善机构、政治家和普通民众共同发起了近年来最热火朝天的一次洗手宣传运动。各界名人积极响应,站出来演示 “正确的洗手姿势”。网上到处都是介绍洗手方法的资料,推出了一系列针对疫情的特殊视频。呼吸系统感染的风险降低  手的活动范围非常大
《悲惨世界》于2012年被再度翻拍,上映以来获得了来自各方面的一致好评,全球票房超过4亿美元的同时也在2013年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斩获颇丰,获得8项大奖提名的同时最终斩获最佳女配角、最佳混音、最佳化妆与发型设计等三项大奖。安妮,海瑟薇众望所归捧得最佳女配角小金人,影片也毫无悬念地摘得视听类重要技术奖项。《悲惨世界》的成功标志着一个新的经典文学艺术与大众文化传媒成功结合的高潮,也标志着经典文学作品如陈
2017年10月3日,诺贝尔奖物理学奖揭晓,三位得主是来自美国的雷纳·韦斯(Rainer Weiss)、基普·索恩(Kip Stephen Thorne)和巴里·巴里什(Barry Clark Barish)。他们的主要成就是通过LIGO科学合作组织首次探测到宇宙引力波。  其中,现年85岁的雷纳·韦斯为这一重大发现作出了卓越贡献。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说,LIGO的创始者之一、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教授
说到思想和学术,第一反应就是抽象、晦涩和理性。翻开一本本思想或学术著作,第一印象就是其理论名词的密度和思维抽象的程度。确实,从思维分类角度看,思想和学术都属于逻辑思维的范畴,与讲究形象思维的文学、艺术属于不同的领域。思想、哲学、学术等领域的思维活动确实也是在运用概念、范畴、命题来论证一个道理。抽象的理论思维属于高级思维活动,它可以将感性经验上升到理性层面,可以对分散破碎的材料进行整合,可以透过表象
前几日,北京的王胖子打来电话,说有一个小伙子拿着吸尘器在北京街头吸尘一个月,然后用吸取的尘埃制作了一块板砖。这样的消息在听闻后除了感觉有些黑色幽默的味道外,让人不禁陷入沉思。  这件事情表象的背后,就是经常被人提及的“城市病”。在不知不觉中,我们所身处的城市生病了。  城市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城市了,虽然人还是那些人,街道还是那些街道,但冬天愈发冷冽,夏季也炎热得显得有些漫长。自从20世纪90年代中叶
中国和印度作为亚洲的两大文明中心,对亚洲文学的发展产生过不同程度的辐射和影响。二者在文学史上也并非孤立发展,可以说中印两国在亚洲文学审美范式的塑造上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其中,传统的“抒情”精神成为亚洲文学传统乃至整个亚洲文化传统的一种重要表现。  作为中印文学史上的两朵奇葩,《娇红记》(中国古典戏剧)与 《沙恭达罗》(印度古典戏剧,约创作于公元4世纪)不仅在题材上有着相似性——男女恋爱,更在文本
美国作家迈克尔·坎宁安的小说《时时刻刻》同时获得了“普林策小说奖”和“福克纳文学奖”两项殊荣。之后根据其改编的同名电影也大获成功,获得多项奥斯卡奖和金球奖。该书描述了不同时代的三位女性一天的生活,采取了三条主线并行叙事的结构。三位女性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她们之间却存在着微妙的联系。三位女主人公是如何逐渐出现在作者脑海中的?作者又与三位女性有着怎样的渊源·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番。  在三位女
编译 高 雪    母亲节那天早晨,我想全世界的母亲都像我一样,被孩子们强行按到床上,被“赦免”做早餐,因为今天是母亲节。  刚刚剪下的康乃馨放在花瓶里——这种花通常每年会在母亲节期间在家中的各个角落里盛开,其他时间则很容易被人遗忘。当然,孩子们会从厨房里制造出各种各样奇怪的食品,而且注定会吸引你惊叹的目光。  虽然是清晨6点钟,厨房里却已经忙碌成一片。一阵嘈杂的讨论已经开始失去控制,紧接着被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