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到讴歌的嬗变与升华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y_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类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的今天,和平远未能现实地成为全球人民同饮的甘醴与共享的福祉,因而研究和平、守望和平与追求和平就成为当今时代的主要课题之一。基于此,朱成山的《为未来讴歌——朱成山研究和平学文集》集中笔墨研究探讨“和平”问题——这样一个关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话题,我相信这是它能够引起读者共鸣的主要缘由。
  
  一
  
  这本书的作者朱成山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南京国际和平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是一位将半生的心血全部投入到历史研究与和平事业的学者。这部文集则汇辑了作者在捍卫历史、探寻和平的道路上的诸多思考、努力实践、不断的追问和种种体悟。全书近60万字,内容关涉和平学的理论知识、历史研究与和平、各种类型的和平交流访问和接待和平来访等方面。全书分解读与研究和平学、考证历史与感悟和平、拓展与实践和平、讴歌与传播和平、为和平访谈与交流五个部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部文集既是作者多少年来研究历史、守望和平、实践和平的智慧结晶,也反映了作者在“路漫漫其修远兮”的“和平之旅”中上下求索的心路历程。
  端望着摆在面前的这部装帧精美、内容丰富的和平学研究文集,我眼前自然而然地浮现出8年前南新华出版社出版的、同样是他撰写的90多万字的《为300000冤魂呐喊——朱成山研究南京大屠杀史文集》一书。里面的内容我还记忆犹新,那是一部凝聚了作者捍卫南京大屠杀历史事实而不知辛劳地奔走疾呼、“呐喊”了9年的心血结晶。
  朱成山的两部书堪称“厚重”,之所以说“厚”,主要不在于其本身的厚度,而是在于它们是依托十几年的国际国内的社会历史背景,穿越历史的“时空隧道”,给人一种深深的历史感;之所以说“重”,主要是指它们言说的问题不是难登大雅之堂的小事,而是事关国家民族乃至世界生存发展的大事,厚重感恰是它们能够扣人心弦之处。
  表面看来,两部著作似乎没有任何关联,一部是“历史”、一部是“和平”。但如果把两本书放在一起进行仔细比照的话,其中的内在逻辑关联自然会显现出来。如果说前一本书是基础的话,后者就是前者的逻辑必然和自然延伸。但是,进行这种探索不仅需要时代精神的熏陶,更重要的是作者的超人睿智和胆识。他在16年的漫长岁月里,用心血和智慧去感悟“历史”与“和平”这两大具有重要时代意义和现实价值的主题,历史性地实现了从“为冤魂呐喊”到“为和平讴歌”的嬗变与升华,在“为冤魂呐喊”的道路上秉承真理,捍卫历史事实,从中体悟到了和平的可贵。
  
  二
  
  在呐喊与疾呼的道路上,朱成山深深体会到,光有呐喊还是不够的,必须做理性的思考,拓展视野和心胸,要有更高层次的提升。换言之,理性的激情与激情的理性必须紧密结合。lO多年来,他广泛地参与了海内外多层次的和平文化交流,阅读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书籍,聆听了许多领导及师长们的教诲,逐步提高了自身的历史认知水平和评判能力。他认为,我们决不能为了历史去研究历史、评述历史、展示历史,我们读史、说史、用史的目的,就是充分吸取历史有益的东西,以史为鉴。仅此还不够,应该面向未来,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去创造美好的明天。这些对于和平的洞见与卓识都一一收录在《为未来讴歌》一书中。
  令人感兴趣的,是他为何在学术上突然实现历史研究向和平研究的转向呢?翻开《为未来讴歌》一书,我们才知道,那是非常巧合的机缘。真正促使他更深入地思考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价值和目标取向,那就是2001年12月,在美国旧金山举办“永不忘却——南京大屠杀史实展”时,曾在圣玛丽诺大教堂成功举办“和平祈祷仪式”,全美天主教、基督教、佛教、犹太教、伊斯兰教等五大宗教领袖走到一起,用不同的宗教语言与方式,共同为世界和平祈祷。在那一刻,和平超越了国界、超越了意识形态、超越了语言交流障碍,到场的每一个人,包括他本人,都在享用着和平的盛宴,并且心灵得到震撼和洗礼,和平成为人们共同的心声。与此同时,这一场景也促使他反思,研究、展示和传播历史的价值与目的是什么?他突然认识到,研究历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现在、更是为了将来的和平构建,人类和平美好的生活,应当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终极目标。也就是从那时起,关注和平学在国际上的发展,学习和平学知识,从事历史学与和平学的研究,开始成为他学术研究的两大课题。
  《为未来讴歌》一书还记载了朱成山关于青少年对历史与和平问题认识的研究与思考的思考痕迹。在中国国内,部分青少年对待历史问题非理智的情绪,促使他尝试性地在中国进行推介和平学的传播。由于工作缘故,他经常被邀请赴国内一些高等院校和中小学校为学生们讲述历史,配合学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与青少年学生接触较多。在与青少年学生的对话与交流中,他深切地体会到,当代青年思想活跃,他们热爱和平、热爱国家、关注世界政治,但时常也暴露一些非理性甚至于偏激狭隘的言论。这需要正确引导,因为青年是未来的希望,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要告诉他们,用理性的态度看待历史问题十分重要。既要坚持历史事实,不容任何人歪曲和篡改历史,又要吸取历史的教训,着力珍爱与建设和平事业,任何以宣传和捍卫历史为借口,宣泄复仇心理和狭隘的民族情绪都是不健康的。中华民族是个有宽广博大胸怀的民族,以“和”文化为核心的和平思想理念自古有之,近代中国的屈辱史和巨大的民族牺牲,使中华民族更加深知和平的可贵。遗憾的是,把和平作为一门学问,对青少年进行和平教育和灌输,直至目前我国仍是个空白,我们有必要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潮流同步,树立中国和平崛起的大国形象,因而向社会推崇和平学成为当务之急。
  这些思考和想法具体体现在了一系列的创建和平的活动过程中,在《为未来讴歌》一书也有大量呈现。例如,把每年12月13日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的“江苏省暨南京市社会各界人士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仪式”,更名为“悼念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遇难仪式暨南京国际和平集会”,在会上增加讴歌和平、发表《南京国际和平宣言》等内容。成立南京国际和平研究所与南京和平鸽艺术团,浇铸和平大钟,创立《南京国际和平研究》期刊等,特别是先后在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连续举办不同内容的和平学讲座,初步受到高校师生的欢迎。翻译出版了日本立命馆大学池尾靖志教授著的《和平学入门》一书,编写出版了《世界和平学概况》,向人们推介和平学知识。与南京社会科学院、南京市建邺区委宣传部的同志一起合作,开展创建和平社区活动;与南京团市委、南京市教育局一起,在南京市70多万中小学生中开展创 建和平学校活动,已命名建邺高级中学、莫愁路小学等10所中小学为和平学校。面向国际拓展和平创建,先后组织了“历史认知与东亚和平”首届论坛,该论坛由中日韩三国轮流主办,每年一届,已经办了七届,并南三国学者共同编撰了《东亚近现代史》历史教材,已于2005年以中日韩三国文字出版。与此同时,还举办了日本“紫金草合唱团”、“大象列车跑得快”合唱团等和平团体来宁交流演出活动,组织“南京和平鸽艺术团”赴日本音乐节演出,使和平的声音在更大的范畴传播并产生影响。
  从历史到和平,从国内到国外,从实践到认识,历经艰辛探索,朱成山逐渐实现了对和平理解的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并作为一种清晰的理念扎根于其头脑中,这由他指导与参与的关于和平建设与未来发展的思路中就可以真切地体会到。诸如,他亲身参与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扩建工程中多方面体现了和平的理念,场馆总体设计平面构图为“和平之舟”,立面构图为“化剑为犁”,新建了“和平公园”,塑造了“和平女神”汉白玉雕塑等等。他还认为,硬件设施上如此,新馆软件建设也应跟上。今后在铭记南京大屠杀历史教训的同时,如何进一步提升和平和谐的建馆意识,怎样光大博爱和睦的和平精神,将是一项重要使命。
  
  三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今天这个“一年磨十剑”的浮躁时代,朱成山以“十年磨一剑”的扎实求索精神,以多个视角切入、紧紧围绕一个主题,潜心研究国际和平学、中日关系史、日军侵华暴行史特别是南京大屠杀史,曾先后撰写《为300000冤魂呐喊——朱成山研究南京大屠杀史文集》、《金陵血证》、《我与东史郎交往十三年》、《世界和平学概况》、《鼎力铸史——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陈列设计艺术》等100多万字的专著,撰写并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了200多篇各类文章。他多次在美国、日本、波兰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国际学术研讨会及和平交流活动。毋庸讳言,这些文章和专著,以及参加的交流活动,对于历史问题的正确认知以及对所有热爱和平的国际、国内同仁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正如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汤重南研究员在该书序中所说:“这部《为未来讴歌》是成山同志用了七八年时间浇铸的一口和平之钟。我相信,今后他一定还会继续用心、用力、用汗水,甚至将用其毕生心血铸造出一口口和平之钟。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口和平之钟,比剑更加锐利,比枪更具威力。”该书既是一本和平学的科研论著,也可以作为一本通俗读物。相信该书的出版,将会为中国和平学建设与和平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莫怀戚先生的名篇《散步》,是一篇能经得起反复品读和深究的好文章。正由于该文具备佳作的特点,因而自1985年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后,便立即引起了人们的格外重视,随即被选入多套中学或中职语文教材,并且语文教学界围绕其所作的解读、赏析以及探究便一直没有间断过,至今仍然令人感到其意蕴深刻,回味无穷,应该还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散步》无疑是一篇小文章,说它“小”,首先是因为它全文不到700字,篇幅实在是极
袁红玉,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高级中学教师。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所作的经典抒情散文。文章叙述了他在地坛所观察到的人生百态和对母亲的怀念,抒发了自己对生命、苦难的思考。文章细腻绵密的语言、深沉而富哲理的思想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本文采用情境任务驱动式教学,尝试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文本的主题意蕴,在完成任务中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一、教学分析  《我与地坛》是统编教材
吕新平,江苏省苏州市阳山实验初级中学教师。  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借助教材文本,通过读写结合来进行写作训练是语文教师经常使用的方法。但是,读什么写什么、读写孰轻孰重、读写该怎么结合等一系列问题困扰着教师。因为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学生无法将读的能力迁移到写作上,所谓读写结合就成了读写拼盘,作文教学的效果将大打折扣。近日,笔者在苏州市初二年级作文教学研讨活动上开设了《学会抒发感慨》一课,其改进过程让人深
写完《侯宝林评传》心头顿觉畅然,我怕辜负先生嘱托的心结也似乎平复了许多。但样书拿到却又立即沉重起来:此书所论究竟于世何补?半年辛苦又是因何所为?这只是艺术兴衰的历史使然,非人力所能及也。  照我看来,相声这一形式在今天并未失其生命力,而只是缺乏上一世纪群星灿烂如侯宝林们那样的一批大师级人物。他们当时或许与今天名家遇到过同样问题,只是进取方式并不尽同。诸如,他们对“身被枷锁与心灵自由”这一艺术创作根
一、文言断句概说  文言文阅读,识字是基础,断句则是读懂的关键。古人读书非常重视断句学习,小孩启蒙练习句读是必修课,正如韩愈《师说》云:“彼童子之師,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而对那些无视句读学习,瞧不起服虔、郑玄的人,其弟子皇甫湜在《与李生书》中直言痛斥:“读书未知句度,下视服郑,此时之大病所当嫉者也。”  句读一词最早见于汉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序》:“援引他经,失其句读。”意思是说有人在引用经
立德树人是教育发展的基石,是教育的根本方向和使命。所以新课标也明确“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语文作为一门富含立德树人教育元素的人文基础学科,是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在立德树人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然而,中小学学科德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德育主体的缺位,德育体验的缺失,学科特质的缺席导致学科德育弱化。究其根源,是学科学习与道德生成被分割开来,导致知行分离,德育教育脱离实际、牵强附
“醉”和“懒”    《武林旧事·卷三·西湖游幸》载,南宋淳熙年间,上皇游西湖,见断桥边某酒肆甚雅洁,店内素屏风上有人书《风入松》词一阕:“一春常费买花钱,日日醉湖边。玉骢惯识湖边路,骄嘶过,沽酒楼前。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暖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偏。画船载得春归去,余情付,湖水湖烟。明日重携残酒,来寻陌上花钿。”上皇称赏良久,问何人所作,答日:太学生俞国宝。上皇笑道:此词甚好,但末句不免穷
《文学史学原理研究》,董乃斌主编,河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版,40.00元    中国文学史的种类繁多,据说至少已有1600多种,但从国人自己写的第一本中国文学史算起,恰好一个世纪。写文学史有没有规律?什么是文学史的范式?如何认识和表述文学史发展轨迹表现出来的规律性现象?构成文学史的基本要素是什么?等等等等,真是应该“清算”一下,以便对众多的文学史成果作一些理性的思考,从理论上对文学史学科进行
我一直觉得陈华胜是个“与佛有缘”的文人。2006年他从新疆回来,和我这个“有点慧根”的道友讲述了在茫茫沙漠里思绪突然飞跃千年时空想到玄奘的离奇经历。当时听他说,下一本书一定要写写玄奘,可是真没想到,2008年我获得的第一份礼物就是他的这本《玄奘取经西游记》。虽然华胜一再自诩为“临时抱佛脚”,但我宁愿相信,在“三国”上颇有建树的他,这趟“佛脚”抱得也确实勤快。    从一只猴子说起 将主角还给玄奘 
一    老子死去两三千年了,但他的魂仍飘散在人间。这个魂,就是他的思想和学说,就在他写的(或后学整理)《老子》一书中。传说老子失意后要去大西北,骑着青牛过函谷关时,关尹喜说,您写点东西留下吧,他便写了五千言。这些内容,就成了老子的不死之魂。这五千言有三个名称:《道德经》、《老子》、《老子五千文》,一般多称为《老子》。  我对先秦诸子一向抱有浓厚兴致,一喜其思想精致,二喜其文字美,三是因为他们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