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近几年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汽车作为一种代步工具使用。因此,社会中对于汽车教练员的关注度逐渐增强。教练员需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汽车教师培训,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汽车驾驶基本技能。根据目前我国道路运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发现,目前急需对驾驶员的专业素质进行提升。因此,对于汽车教练员的职业素质也需要进一步进行提升。本文主要阐述基于职业素养视角下汽车教练员教学艺术的培养。
【关键词】汽车教练员 职业素养 教学艺术
【中图分类号】U471-4;C9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7-0221-01
汽车教练员是对学生进行汽车驾驶技术讲解和培训的教师,也属于教师的一种。根据不同学生对其进行教师技术培训是汽车教练员的工作内容[1]。近几年随着汽车使用者的增加,进行技术培训的人数逐渐增加。因此,对汽车教练员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在此过程中汽车教练员的教学艺术成为当前汽车教练员培训和聘用的主要内容。
一、汽车教练员
汽车教练员是社会发展下形成的一种新兴职业,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教学对象多样性。与教师不同,汽车教练员需要对不同经济层次、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群进行培养,因此,具有教学对象多样性的特点;第二,教学内容专一性[2]。汽车教练员的教学内容是对学员进行教师技术的传授,其教学内容专一;第三,教学要求严格性。由于汽车教练员在对学员进行教学时一般采用课时制进行传授,其中每个科目的课时一般在4学时~6学时之间,由于学习时间紧迫,需要在短时间内使学员学会各项技能,汽车教练必须对学员进行严格要求;第四,教学组织方式的特殊性。汽车教练与其他行业的教师不同,汽车教练员需在室外环境下对学员进行教学内容的传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实际动作的指导,反复向学员讲解有关不同路面情况下的操作技术,是一种具有高度操作性的职业;第五,教学具有风险性。汽车教练员在对学员进行汽车技术的讲解中需要学员实际对汽车进行操作,在此过程中由于不同学员之间存在技术差异,容易产生交通事故,对其自身的人身安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汽车教练员具有风险性的职业特点。
二、基于职业素养视角下的汽车教练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汽车教练员教学观念落后
由于汽车教练员职业技术的特殊性,在其教学过程中教练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观念关系到学员的学习成果。而目前我国汽车教练员中存在整体教学观念落后的现象。现阶段有70%的汽车教练员认为自己与学员之间存在地位差异,因此,在对学员进行教学中采用呵斥、命令的态度进行训练。由于汽车教练员教学观念的落后严重影响其教学方向[3]。
(二)汽车教练员职业素养落后
职业素养是各行各业在工作中需要遵守的基本素养。只有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够带动社会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汽车教练员中普遍存在吃拿卡的现象,即如果学员不向教练员送礼、请吃饭,在进行路面驾驶考试时会被卡,也就是不过。由于汽车教练员拿的较少,一些学员也就为尽量满足。但是正是因为学员们这种心理的产生,更加助涨了汽车教练员不良风气,形成当前汽车教练员职业素养落后的现象[4]。
三、解决措施
(一)转变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的转变是汽车教练员在教学中亟需改变的问题。因此,需要对汽车教练员进行教学观念的转变,从单一驾驶员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念,向技术型教师观念转变,逐渐形成自身职业习惯,从而从多角度对学员进行培训。其中不仅包括驾驶技术,还包括驾驶素质和道路交通素质的培养。将传统的技术培养意识转变为现阶段的安全教学意识。通过对学员进行安全教育,对汽车教练员教学艺术进行改进,从而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汽车教练员的教学艺术。
(二)加强职业素质培养
职业素养是汽車教练员未来发展过程中急需提高的方面。汽车教练员是具有专业机能的技术型培训人才,因此,在进行教学过程中需要具有高素质的教学质量。如何加强汽车教练员素质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第一,建立汽车教练员道德素质培养课程。通过对驾驶员培训机构内部汽车教练员及员工进行职业素质培养,提高我国整体汽车教练员的素质;第二,引进教师职业素养对汽车教练员进行约束。汽车教练员广义上可以与教师归于为同一类职业,只是其教导内容不同。但是其根本都是对学员或学生传授知识,因此,也需要具有其专业的职业素养精神。
(三)学会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
基于职业素养视角下的汽车教练员教学艺术中应在其职业素养的基础上加强其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进,从而进一步完善我国汽车教学。因此,在教学工程中汽车教练员需要与学生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在与学生进行沟通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沟通:第一,学会对学员进行赞美。赞美是增加学员与教练之间情感的交流的主要方式,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增强学生自信心,有助于学生驾驶技术和驾驶素质的学习;第二,学会对学生进行微笑。微笑是教学艺术中的一种体现,通过微笑的方式,向学员传递友爱,降低师生之间的陌生关系,从而使学员尽快进入学习状态;第三,汽车教练员需要学会倾听。在对学员进行知识传授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员自身的情况进行教学方式的调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在此过程中汽车教练员需要对学员进行倾听,了解学员存在的困惑和问题,及时进行解决。
根据目前我国汽车教练员的职业素养进行研究和分析,发现当前我国汽车教练员中存在汽车教练员教学观念落后和汽车教练员职业素养落后的现象。针对此种现象,应该进一步对汽车教练员的教学风气进行整顿,通过转变教学观念、加强职业素质培养和增强教练员与学生之间沟通方式进行汽车教练员教学艺术的改进。在教学艺术的建立过程中需要针对汽车教练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特点等进行进一步完善,从而从根本上改善我国汽车教练员的基本素质和教学理念,从而整体上提高我国驾驶员的道德素质,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熊焰,王平,张宝峰,等.我国教练员研究进展与热点评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02(01):139-144.
[2]郑东恩.汽车驾驶操作技能的“教与学”[J].新经济,2013, 26(03):123-124.
[3]林志明.谈优秀驾校教练员如何练成的[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8(01):123-124.
[4]盛景东.试论汽车驾驶培训中如何根据学员不同心理开展教学[J].民营科技,2012,05(03):160-161.
【关键词】汽车教练员 职业素养 教学艺术
【中图分类号】U471-4;C9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7-0221-01
汽车教练员是对学生进行汽车驾驶技术讲解和培训的教师,也属于教师的一种。根据不同学生对其进行教师技术培训是汽车教练员的工作内容[1]。近几年随着汽车使用者的增加,进行技术培训的人数逐渐增加。因此,对汽车教练员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在此过程中汽车教练员的教学艺术成为当前汽车教练员培训和聘用的主要内容。
一、汽车教练员
汽车教练员是社会发展下形成的一种新兴职业,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教学对象多样性。与教师不同,汽车教练员需要对不同经济层次、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群进行培养,因此,具有教学对象多样性的特点;第二,教学内容专一性[2]。汽车教练员的教学内容是对学员进行教师技术的传授,其教学内容专一;第三,教学要求严格性。由于汽车教练员在对学员进行教学时一般采用课时制进行传授,其中每个科目的课时一般在4学时~6学时之间,由于学习时间紧迫,需要在短时间内使学员学会各项技能,汽车教练必须对学员进行严格要求;第四,教学组织方式的特殊性。汽车教练与其他行业的教师不同,汽车教练员需在室外环境下对学员进行教学内容的传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实际动作的指导,反复向学员讲解有关不同路面情况下的操作技术,是一种具有高度操作性的职业;第五,教学具有风险性。汽车教练员在对学员进行汽车技术的讲解中需要学员实际对汽车进行操作,在此过程中由于不同学员之间存在技术差异,容易产生交通事故,对其自身的人身安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汽车教练员具有风险性的职业特点。
二、基于职业素养视角下的汽车教练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汽车教练员教学观念落后
由于汽车教练员职业技术的特殊性,在其教学过程中教练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观念关系到学员的学习成果。而目前我国汽车教练员中存在整体教学观念落后的现象。现阶段有70%的汽车教练员认为自己与学员之间存在地位差异,因此,在对学员进行教学中采用呵斥、命令的态度进行训练。由于汽车教练员教学观念的落后严重影响其教学方向[3]。
(二)汽车教练员职业素养落后
职业素养是各行各业在工作中需要遵守的基本素养。只有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够带动社会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汽车教练员中普遍存在吃拿卡的现象,即如果学员不向教练员送礼、请吃饭,在进行路面驾驶考试时会被卡,也就是不过。由于汽车教练员拿的较少,一些学员也就为尽量满足。但是正是因为学员们这种心理的产生,更加助涨了汽车教练员不良风气,形成当前汽车教练员职业素养落后的现象[4]。
三、解决措施
(一)转变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的转变是汽车教练员在教学中亟需改变的问题。因此,需要对汽车教练员进行教学观念的转变,从单一驾驶员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念,向技术型教师观念转变,逐渐形成自身职业习惯,从而从多角度对学员进行培训。其中不仅包括驾驶技术,还包括驾驶素质和道路交通素质的培养。将传统的技术培养意识转变为现阶段的安全教学意识。通过对学员进行安全教育,对汽车教练员教学艺术进行改进,从而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汽车教练员的教学艺术。
(二)加强职业素质培养
职业素养是汽車教练员未来发展过程中急需提高的方面。汽车教练员是具有专业机能的技术型培训人才,因此,在进行教学过程中需要具有高素质的教学质量。如何加强汽车教练员素质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第一,建立汽车教练员道德素质培养课程。通过对驾驶员培训机构内部汽车教练员及员工进行职业素质培养,提高我国整体汽车教练员的素质;第二,引进教师职业素养对汽车教练员进行约束。汽车教练员广义上可以与教师归于为同一类职业,只是其教导内容不同。但是其根本都是对学员或学生传授知识,因此,也需要具有其专业的职业素养精神。
(三)学会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
基于职业素养视角下的汽车教练员教学艺术中应在其职业素养的基础上加强其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进,从而进一步完善我国汽车教学。因此,在教学工程中汽车教练员需要与学生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在与学生进行沟通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沟通:第一,学会对学员进行赞美。赞美是增加学员与教练之间情感的交流的主要方式,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增强学生自信心,有助于学生驾驶技术和驾驶素质的学习;第二,学会对学生进行微笑。微笑是教学艺术中的一种体现,通过微笑的方式,向学员传递友爱,降低师生之间的陌生关系,从而使学员尽快进入学习状态;第三,汽车教练员需要学会倾听。在对学员进行知识传授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学员自身的情况进行教学方式的调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在此过程中汽车教练员需要对学员进行倾听,了解学员存在的困惑和问题,及时进行解决。
根据目前我国汽车教练员的职业素养进行研究和分析,发现当前我国汽车教练员中存在汽车教练员教学观念落后和汽车教练员职业素养落后的现象。针对此种现象,应该进一步对汽车教练员的教学风气进行整顿,通过转变教学观念、加强职业素质培养和增强教练员与学生之间沟通方式进行汽车教练员教学艺术的改进。在教学艺术的建立过程中需要针对汽车教练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特点等进行进一步完善,从而从根本上改善我国汽车教练员的基本素质和教学理念,从而整体上提高我国驾驶员的道德素质,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熊焰,王平,张宝峰,等.我国教练员研究进展与热点评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02(01):139-144.
[2]郑东恩.汽车驾驶操作技能的“教与学”[J].新经济,2013, 26(03):123-124.
[3]林志明.谈优秀驾校教练员如何练成的[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8(01):123-124.
[4]盛景东.试论汽车驾驶培训中如何根据学员不同心理开展教学[J].民营科技,2012,05(03):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