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条道路”相关论文
1994年成为工党领袖的托尼·布莱尔在改革本党并构思英国社会治理蓝图的过程中,开始寻求一种介于此前工党强调的政府干预和保守党......
2000年以后,“斗争”与“争斗”的语句逐渐在卸任领导人的著述中退去,取而代之的多是领导人对改革开放后中国发展道路的思考与个人工......
直到现象学的第一个世纪结束时,还有人在抱怨“现象学运动中的一大遗憾是缺乏政治哲学”。(Sokolowski,P.226)而实际上,舍勒早在1927年就......
国企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适宜比例以及定位,一直是理论界争论不休的话题。在刚刚结束的2013博鳌亚洲论坛上,经济学家张维迎一番“国......
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的社区建设构想 ,是其面对西方社会日益加剧的社会不平等所提出的补救措施。虽然它在西方社会很难实现 ,但对......
艺术、美学、政治都是可见性与可理解性框架的“感觉共同体”形式.以艺术自律的同质性为核心的现代主义范式,与在模糊艺术边界的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重点强调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当代社会民主主义新思潮是对主流思想舆论最具欺骗......
作者简介:刘振勇(1967-),男,山西太原人,遵义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以政治学和管理学为主要研究方向。摘要:面对国际国内形势......
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产生以及发展是一段十分波折的历史,从最初福利思想被人们所认知,到后来由相关理论支持,然后发展到用法律来维......
引文:当代的西方政党政治,与过去的政党政治的最大区别是,各党之间的意识形态和执政风格趋同。这就是所谓“第三条道路”,“超越左......
“第三条道路”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西欧国家勃兴并波及世界的一种政治理论,其基本主张的合理内核对于中国正在进行的以制......
面对全球化的挑战,以布莱尔为首的英国工党政府吸取了历史教训,提出了"第三条道路".它的主要内容是:超越传统的"左"和"右"的分野,......
英国首相布莱尔提出的"第三条道路",是适应英国国内阶级变化和政治经济改革,适应全球性经济、科技、社会和生存环境等各方面变化而......
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西方保守党的失势和中左翼政党的执政,"第三条道路"作为当代西方中左翼政党的执政纲领也逐渐流行起来,成为西......
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新凯恩斯主义",在20世纪90年代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新拓展的"新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八个要点,被看作政治领域"......
文章回顾了英国工党'公有制'条款变迁的过程,揭示了布莱尔'第三条道路'产生的深层次原因,通过历史比较,分析了布......
市场社会主义和“第三条道路”理论都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西方兴起的一股新的社会思潮,但二者的基本主张和立场观点不尽相同,我们有......
西方"第三条道路"作为一种新的理论和实践,是西方国家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和机会,缓解资本主义内在矛盾所做的回应和努力.它不涉及社......
针对西方“福利国家”的危机,“第三条道路”提出了一系列不同于以往的福利思想。其主要内容是坚持“权力与责任的统一”,建设社会投......
20世纪90年代末,西欧福利国家再次陷入福利危机,重新执政的新左派掀起了新的改革浪潮,英国和德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两国所推行的“第......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西方兴起的'第三条道路'是一种要超越'左'与'右'对立的政治哲学,其核心人物和精神......
"第三条道路"是西欧社会民主党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而进行的理论探索和改革实践,其重点在于重新定位资本、劳动者和国家三者之间的......
庆元县技能型乡镇政府建设的意义在于,突出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模式和机制,为农民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服务,使农民真实地感受到一个新生......
20世纪90年代在英国兴起的“第三条道路”,是西方左翼政党及其领导人为解决资本主义国家内部出现的新问题和一系列社会矛盾而提出......
期刊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属于农地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制度创新,在这个创新过程中,最重要的政治人物是万里。通过对列......
"第三条道路"谋求超越西方"左"与"右"的激进政治框架"第三条道路"根据全球化给经济、政治等社会生活领域带来的巨大变化,试图在全......
对传统社会民主主义进行变革的"第三条道路",在风风火火一阵后已经不再流行了,是往回退还是继续走转型的道路,一系列两难问题使当......
20世纪80年代,为应对"新右派"的攻击、继承"老左派"的衣钵,吉登斯等人提出"第三条道路"伦理观,在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生活领域取得了......
“第三条道路”出现于20世纪初的英国,发展于20世纪中期的德国,兴盛于20世纪末的英国,并扩展到大部分的西方国家。尽管西方各国的......
"第三条道路"社会福利观是处理"老左派"与"新右派"福利争论的理念创新,它力图摆脱"左与右"两派对某些基本福利概念之间非此即彼的攻讦。改......
西欧社会党选择的“第三条道路”作为对全球化问题的回应,在坚持传统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观的同时,吸收了新自由主义刺激经济增长......
美国对大学生的资助政策由来已久。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公平与效率在大学生资助中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在现实的选择中难以两全。......
"第三条道路"新思潮认为,在资本主义工资制度下的企业员工得不到经济上的公正待遇,传统上将所有者和劳动者分离的制度妨碍了员工"......
在拉美政坛上,有这么一位响当当的人物:他出身微寒,却锲而不舍,最终成为一国总统;他不惧强权,心有定数,使美国对其一筹莫展;他平易......
“第三条道路”与社群主义两大政治哲学思潮在当代的复兴具有相似的理论与时代背景,不仅如此,二者的基本主张与理论内容亦具有一定相......
编者按:苏东剧变后,中东欧各共产党纷纷发生“社会民主党化”.这种变化的根源、进程及趋势如何?本刊特编发两篇文章回答这些问题.......
"第三条道路"是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盛行的主流政治主张.它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尽管它克服了西方......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政府在“第三条道路”的思想指引下,决定启动“一揽子”有关学前教育的发展战略,以推动本国学前教育的发展。从......
巴黎欧洲高等学院院长约瑟·维达尔-贝奈托在法国<外交世界>月刊1999年7月号上发表了题为<私有化的社会民主主义>的文章.作者......
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的名字,很多情况下是与国际冲突和政治事件交织在一起的。2003年他与美国前总统布什发动的伊拉克战争,直到今......
本文阐述了自俄罗斯独立以来经济转轨战略的演变。初期,经济转轨实施的是新自由主义的战略。由于新自由主义的转轨方案与俄罗斯的国......
解放战争爆发前后,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提出了要走'中间路线'、'第三条道路'的......
20世纪90年代在欧美兴起的"第三条道路"思潮,是西方左翼政党及其领导人为解决当前资本主义世界面临的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的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