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的河流:明初到清中叶写作教学传统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ve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分析从明初到清中叶85位教育名人的生平日记、书信、序、铭、志、记、论文、手札、讲义、塾帖等资料发现,这些曾在书院、私塾等场所任教过的教师在写作教学方面存在明确的共识,主要表现在:文章根本在于道、气、性,好文章的标准在于思想立意深远独立、境界高远,以及提升写作能力要从明道、养气、做好人、读经、躬行实践等个人涵养层面入手等观念。这些关于写作教学的思想共识表现出鲜明的同一性、整体性、人本性、非功利性,也反映出单一性和封闭性的特征,体现出对中国儒学和理学传统以及古代文论传统的传承和延续,深深根植于宋明理学的核心观念,八股教学不应被用于指称这一时期的写作教学全貌或写作教学传统。
其他文献
社会科学的生命力主要表现为对相关社会现象和观念的解释力和批判力。教育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其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苍白无力的表现,并非这门学科难以科学化的学科性质
高等教育的财政来源由直接的州政府资助走向学生贷款是一种全球趋势,美国是这一趋势的引领者,由此导致的学生债务问题也成为美国社会日益关注的话题。在20世纪90年代及21世纪初
本文由大学的历史追溯本科教育的双重制度传统,探讨了作为其载体的经典文本教育以及17世纪以后人文教育的转向、18世纪以来经验科学的形成、20世纪以来大学体制的现代化并回
随着现代社会时空观的变迁和大学管理理念的变革,中国大学教师的时间观变化巨大并彤塑着学术工作的生态。本文通过对24位中国大学教师的深入访谈,关注他们在时间深度、时间边
本文分三个部分来讨论教育思想和行动的基本结构及自身逻辑。第一部分对教育在人类共同生活和总体实践中的地位进行问题史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阐释对教育问题进行问题史研究的
【正】 贩煤者、运煤者长年累月风吹日晒,肤色不免较黑,这不要紧,可怕的是除了皮肤黑外心也黑。令人遗憾的是,现在就有这么一些人从外黑到内,不择手段,费尽心计黑国家的钱,黑
【正】 海淀区私营企业发展很快,截止到1994年5月底,私营企业已由1989年的19户,发展到1114户。投资者2537人,雇工万余人。注册资金4.83亿元,户均43.36万元,分别比1989年户均1
<正>三十多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在若干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总的来看,深层的瓶颈问题依然没有解决,新的问题还在不断出现,而且这些问题正成为影响我国高等教育
民国时期,政府加强制度化教育对边民的整合力度,在彝族阿细聚居区,以训令、指令、视察、督办、坐催、羁押等多种手段动员和贯彻执行强迫教育,阿细人则以踊跃参与、拒送子女入
【正】近日房山区工商局坨里工商所根据群众举报查获了三起用硫磺熏蒸馒头案件。河南省唐县人杨明全李丙要、河北省保定人戎海山分别在房山区坨里乡石梯村、紫草场乡大董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