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不我待:中国大学教师学术工作的时间观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社会时空观的变迁和大学管理理念的变革,中国大学教师的时间观变化巨大并彤塑着学术工作的生态。本文通过对24位中国大学教师的深入访谈,关注他们在时间深度、时间边界、时间节奏、时间冲突和时间轨迹的层面如何形成自己的时间观。结果发现,学术工作自身特征要求大学教师持一种有深度的思考时间观、工作与生活时间区分并互相调剂、以学术兴趣和能力为导向进行时间规划、用预约和计划机制来协调时间冲突、容忍知识创新的不确定性、随机性与偶然性,进行较长的职业准备和持久的职业发展,但大学管理体现的时间要求与之截然不同。中国大学教师的日常实践就是在这两种冲突的时间观中挣扎,因而有必要调整大学行政部门的时间观,并遵循学术工作的时间规律改革学术管理制度,避免大学教师的身心健康、职业认同和学术创新陷入危机。
其他文献
中国高等教育结构具有等级性高与同质性强的特征,既不同于等级性和异质性都高的美国高等教育,也不同于等级性低的欧陆国家的高等教育。已有研究对于美欧等国家的高等教育结构
【正】 公元一九九四年五月二十八日上午,座落在北京海淀区紫竹院公园南面的北京市酿造六厂2楼厂长室中,几位厂级领导都皱着眉头在思考着什么。 “我们的‘金狮’和‘龙门’
【正】 目前在形形色色的经济诈骗活动中,有一种较为突出的诈骗方式,即所谓的“熊猫”公司现象。“熊猫”公司是指一些原本经营不善的公司、企业、经营部被承包后,承包人按照
我国宪法和教育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界对此提出权利义务复合观、权利观、义务观三种解释观点,本文通过分析新中国宪法及义务教育法相关法条的产生、发展及演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地区研究在多重动力作用下于美国大学兴起,促生了诸多以学科互涉和学科整合为宗旨的区域研究机构。作为美国大学地区研究组织的典型案例,康奈尔大学东南亚
【正】 作为京郊先富起来的部分个体工商户,如何向规模化经营要效益,如何利用有限的资金不断地扩大再生产,开拓新的经营领域,使本来就属于市场经济范畴的个体经济再上新台阶,
本文通过考查美国州和地方的政策法规及处分决定,描述和分析美国对 公立学校教师从事有偿补课进行法律规制的范围、原理、目的、手段以及相关惩戒制 度,发现美国地方政府通常
社会科学的生命力主要表现为对相关社会现象和观念的解释力和批判力。教育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其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苍白无力的表现,并非这门学科难以科学化的学科性质
高等教育的财政来源由直接的州政府资助走向学生贷款是一种全球趋势,美国是这一趋势的引领者,由此导致的学生债务问题也成为美国社会日益关注的话题。在20世纪90年代及21世纪初
本文由大学的历史追溯本科教育的双重制度传统,探讨了作为其载体的经典文本教育以及17世纪以后人文教育的转向、18世纪以来经验科学的形成、20世纪以来大学体制的现代化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