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文献
摘要:关注学生认知发展的化学教学,需要对学生的发展有整体考虑,既要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也要发展学生的认知技能。以必修2“乙醇”教学为例,基于对知识内容及其教学价值、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分析,在教学活动设计方面,以“结构决定性质”为引领,以“有机物性质”的学习为中心,将知识与认知过程进行整合,关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逐渐和连贯地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结构和认识思路,力求让学生的思维发展与知识的
摘要: “概念主题”是在一定主题统摄之下的学科相关概念的集合,它反映了相关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发展关系。通过对概念主题的建构和剖析,既可以加强教师对有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又可以帮助学生全面而准确地掌握相关概念。通过对必修教材中“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概念建构的教学设计过程和教学流程的剖析,探讨了一定概念主题下的有关化学概念教学的一般策略。 关键词: 概念主题; 观念建构; 化学概念教学; 强弱电解
摘要:文章以化学阻燃剂实验的开发为例,阐明了应用型化学教学实验的功能以及该类物质体系的选择、实验过程的设计和教学策略等问题。 关键词:应用型;化学教学实验;化学阻燃剂实验;实验开发 文章编号:1005-6629(2013)7-0061-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新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在一定的情景中加以应用,毫无疑问,知识的学习也离不开情景。因此,以
摘要:针对将高考例题进行“单纯练习”的粗放型教学现象,以聚焦知识、明确方向、优化能力、提升素养为教学目标,创建“答·品·讲·议”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与高考例题展开深度对话,充分发掘高考例题蕴藏的教学资源与承载的教学功能。精选江苏2016年高考典型试题为案例,诠释“答·品·讲·议”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高考例题;“答·品·讲·议”;教学模式 文章编号:1005–6629(2016)12–0
摘要:随着创新型教学方式在学校教育中不断推进,多种多样的新型教学模式也在初中英语课堂中逐渐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利于学生英语素质的提升,是非常契合于初中阶段英语课程学习的教学方式。本文以巧用小组合作、优化课堂教学为主题,着重研究了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及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
摘要: 通过观摩2018江苏省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技能大赛,发现选手普遍存在的“课本实验深度研究不足”“实验操作‘估量’缺失”“‘上位’学科知识匮乏”“问题解决思维方式局限”4方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3点思考。 关键词: 初中化学; 实验技能; 教师专业发展; 学科本质理解 文章编号: 10056629(2019)4003004中图分类号: G633.8文献标识码: B 由江苏省教育装备与勤
摘要: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在“素养为本”教学理念的背景下,对于“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教学,可以在“两种不同打印墨粉的打印效果不同”的真实情境中,组织学生通过对“打印墨粉中的磁性物质是什么”“怎样检验墨粉浸取液中的Fe2 和Fe3 ”等问题的实验探究,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习得“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知识,同时提升相应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摘要: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原电池探究实验教学,旨在从学生认识角度建立原电池认知模型。学生在滤纸上完成实验探究,经历“锌铜单液原电池锌铜双液原电池铁碳食盐水原电池”的电池原型,从建立“负极材料与电解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经典锌铜原电池认知模型,逐渐认识到“存在自发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的基本功能是离子导体、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电极、电解质、隔膜”的通用原电池认知模型。探究过程中,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摘要: “体验学习”作为高效利用“经验”实现知识学习、智慧发展的方式,其理论对于化学核心概念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大卫·库珀的“体验学习圈”进行解读,同时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例,依据“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主动检验”四大环节进行教学设计,且对实践过程进行反思与总结,以期将“体验学习圈”理论有效地应用于化学核心概念的教学。 关键词: 体验学习圈; 化学核心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为了推进实验教学的开展和实验教学研究的深化,就《化学教学》2013年刊登的实验类研究论文加以评析。在对114篇实验研究及实验教学方面的论文进行内容分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值得关注和商榷的问题:实验仪器的替代问题、实验化学的虚设问题、对仿真实验的定位问题、对实验观念的诠释。指出,以观念为本的实验教学,就是尊重实验、理解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