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理实证教学的探索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enwu0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质教育、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实践,要求地理教学设计更真实、活泼、开放的学习情境。地理学是生活性的科学,采用“实践、实验、模拟”等实证性教学更有助于调动学生视觉、听觉、触觉多种器官的积极参与,更好地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协调发展,促进学生成为“具有世界眼光的、负责任的现代公民”。
  [关键词]实证教学生命活力大教育观研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10118
  前副总理李岚清对教育可谓“知之甚深”,在2007年的一个报告会上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的教育过分重视逻辑推理,忽视了多种感觉的发展。从长远看不利于大家、开创性人才的养成。”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实践,要求教师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关门学地理的局面,开创更多直观、真实、活泼的新型教学模式。
  一、地理实证教学是生命需求的呼唤
  现代教学理论与实践告诉我们,如果能将学生引入一个直观的情境中去,将能更充分地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更好地实现知识技能、情感价值方面的教学目标。
  调查发现大多数中学的地理教学,虽然学生的活动时间多了,但活动的内容、形式仍然围绕考纲要求展开,教学模式集中表现为:视频、图片或故事导入,地理原理、知识等的学习讨论,例题与练习提升。正如花草树木不能自主呼吸、成长与展示,这种模式不能充分满足学生生命中的视、听、嗅、闻等感觉需要,语言表达的需要,尤其不能够满足他们生命中的情感需要、个体特长发展的需要。
  地理教学呼唤更真实、活泼、开放的教学方式,实证教学正响应了这种生命的呼唤。地理实证教学包含了:野外实践、社会实践、模拟演示、实验演示等多种活动,其最大特点就是真实地或接近真实地展示了地理事件或地理现象,提供了学生动手、动嘴、动脑观察、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更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探奇、表现等生命欲望,张扬生命活力,同时也激活了地理教学的生命活力。
  二、例谈模拟实验,张扬生命活力
  格式塔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感知不是对事物现象的被动复制,而是一种主动发现和构建事物的动力结构特征的创造性活动。如果将真实的地理环境变为地理课堂,会是什么样的呢?
  那是6月,连续几天降雨,学校前区有个土堆,正好可以用来研究流水地貌与人类活动。那天,学生以小组形式自主选择一个问题进行观察研究。有的学生选择研究流水的侵蚀强度,有的研究流水搬运与沉积特点,有的研究影响土壤涵养水源能力的要素……
  那节课,即使是最矜持的女生都争着说出自己的发现。有几个调皮的男生,用小锹沿着那面土坡按照20厘米、40厘米、60厘米、80厘米、1米刻画出一系列的等高线。还有同学别出心裁地造出一条弯曲的“河道”,结果泥沙真的就沉积在了凸岸,不到半个小时竟然形成了一个“小岛”。那一节课,学生们不仅更深刻地认识了流水地貌,理解了植被、土壤与涵养水源的关系,还分析了洪灾的形成与防治。欣赏了“风雷涌动、珠落玉盘、小溪潺潺”的自然美,连泥沙的搬运与沉积也那么的美妙,它随着水流状态不同,保留了鱼鳞状(见右图)。
  那一节课虽然没有通常的板书、读图、读书、背诵,但是从学生们满足的脸上,我看到了生命活力的张扬。
  三、开展地理实证教学,张扬生命活力的策略思考
  1.教师要树立大地理教育观和学生主体观
  现代社会给每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道路,善于合作、交流,富有冒险精神都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基础。大教育观不只是教给学生地理知识和原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品质和观点。如人地和谐观、可持续发展观、因地制宜利用资源的思想等等。教师不应也不能再把学生看做是书本知识的接受体,教师应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把握机遇、交流合作、学习展示”等发展性能力。
  2.开展地理“实证教学”要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
  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往往强调实践性、合作性,学生的主体性更强。如气象观测与探究、月相观察与成因探究、农村集镇功能区的布局研究,农村秸秆多用途利用研究等。但由于常常受时间与精力以及学生研究水平的限制,研究难以深刻,甚至虎头蛇尾,有始无终。将教师“导演”的实证教学活动与学生自导自演的研究性学习结合,不仅节省了有限的时间精力,更有利于拓展研究性活动的深度及实证教学的广度;有利于学生养成善于思考、勤于质疑、乐于表达的良好品质,完成创造力的养成。
  3.形式多样,合作共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的差异是明显的,地理教学的内容是多样的。地理实证教学的设计也需要兼顾教学内容的协调与学生个性需求。从内容上看,应当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比重相当,形式上“演示、实践、实验、调查、参观”等兼顾。学习活动过程中一定要因个体的智能差异,安排不同的角色,在活动中张扬生命活力,发展自己的能力。
  (责任编辑韦淑红)
其他文献
本文阐述了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面向非公有制单位就业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多角度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摘 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好习惯是英语教师的工作目标,主要从引导学生学会制订学习计划、课前做好预习、上课认真听这几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促使他们养成学习英语的好习惯。  [关键词]培养 学习英语 好习惯  [中图分类号] G633.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50038  英语学习的过程是培养学习习惯的过程,有了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可以让学生产生对学习英语的
基于科学管理原理的管理理论在上个世纪将体力工人的生产率提高了50倍,而采用同样方式进行管理的知识人员的生产率却十分低下,本文认为其原因在于基于体力工人的管理理论不能直
小城镇建设是解决三峡库区移民安置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库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三峡库区移民小城镇的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是强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商品基地建设;构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应用多元化评价体系,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对学生的成长与价值导向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多元化评价出发,分析目前高中英语教学评价方式的现状,进一步探讨多元化评价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多元化评价高中英语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00044  在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学
[摘要]对于教师来说,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是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激发起学习动力,成了每位英语教师都头疼的问题。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过于注重自身的课堂地位,重视讲授,忽略了如何引导学生“学”的重要性。分析目前我国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探讨如何有效提高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学习动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学习动力现状  [中图分类号]G633.